20220328指揮中心記者會 今日台灣新增34例本土確診。 本土分別是基隆銀河小吃店群聚12例,桃園市大潭電廠移工群聚11例,新北6例,台東3例,高雄化工廠群聚2例。 1.基隆銀河小吃店相關群聚12例 今又再增加12例確診,包括2名員警,銀河小吃店相關客人增3人,還有一位是海洋大學老師、1位海大學生、確診家屬的二信中學也有6人確診,四日已累計39人確診。 基因定序為Omicron變異株BA.2.3。這株我們之前有看過兩次,但這次的序列與先前的序列有不同,以Omicron來說是國內第21條國內Omicron病毒株感染鏈。 最早發病日是3月12日(許多尚在調查中)。 羅一鈞解釋,無論BA.2.3或是BA.1、BA.2都是Omicron病毒的分支,在重症死亡率上並無明顯差異,BA.2.3為BA.2的其中一種,僅是藉由基因定序有助於了解感染源。 2.桃園市大潭電廠移工群聚11例 27日爆出52例,工廠在桃園,宿舍在新竹縣。今日再增11例,2日累計63人確診。 最早發病日:尚在調查中 3.高雄化工廠群聚2例 24日爆出13例的化工廠群聚,今日再增2人,五日已累計21人確診。 市長陳其邁表示,這起群聚案的指標個案1人傳給16名同事。 定序已確定是BA.2,不過跟之前高雄港群聚的BA.2是不同的序列。 最早發病日是3月17日。 4.新北市三條線,還多增一例待釐清者,共6例。 樹林科技廠群聚+1 新北三重個案+2 新北中和地緣+2 新增感染源待釐清+1 5.台東3例 原本卑南家庭群聚+2 新增感染源待釐清+1 04b解讀: 1.以上九條線,然後目前有11條傳染鏈。基隆目前還在增加中,還要觀察幾天才能確定疫情走向。然後定序是BA.2.3,但序列和之前見過的不同。羅副說可能還是越南,東南亞入境而來。 但這很難說是開放縮為10日之後進來的,因為這群人中最早發病日是3月12日。大概是更早被傳染的。 2.我個人覺得到底是否是縮減為10天後在那10~14天放出去的,其實也沒有這麼重要。部長今天提到大方向往鬆綁方向前進,只是步調快慢的問題。總之社區會有一定程度零星可控案例是未來長遠的方向,這應該很明確。除非醫療量能有無法承受的狀況。 3.洪子仁老師今日提出中央應優先盤點國內收治量能,並研擬「三段四級」的病患分流方式,才能讓防疫政策鬆綁的同時,避免醫療量能遭疫情壓垮。個人完全贊成。 三段包含在家、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醫院,四級則是將症狀分為無症狀、輕症、中症、重症,讓無症狀病患在家休養,輕中症至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重症則交由醫院照護。 當然這都是在萬一指數型上升後,隨人數上升要陸續啟動的,中央應該都有規劃。 我之前和羅副討論過,在疫情若指數型上升時也會如國外規劃居家療養。不可能所有確診的人都到集中收治的場所的。韓國上週一日62萬人確診的時點,共有200萬人居家療養。 我們去年五月沒有用到這招,因為案例還沒太多,靠加強版檢疫旅館過關了。 但如果進入下一步,台灣也如韓國,日本和香港指數型上升,這是肯定要準備的。民眾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歡迎追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04b)的發聲管道! 我的電子名片 https://lit.link/linshibi) 希望大家當我的種子教師,推廣正確的新冠衛教。科學防疫,不要只以恐懼防疫! 歡迎贊助林氏璧孔醫師喝咖啡,讓我可以在這個紛亂的時代,繼續分享知識努力做正確新冠相關衛教。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