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96. 特斯拉換馬謠言、蘋果又有大麻煩、認真來問債券投資 | M觀點

EP196. 特斯拉換馬謠言、蘋果又有大麻煩、認真來問債券投資 | M觀點

2025/5/5
logo of podcast M觀點 | 科技X商業X投資

M觀點 | 科技X商業X投資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M
Mula
S
Shania
Topics
Mula:我认为华尔街日报关于特斯拉董事会想要换掉马斯克的报道不可信。特斯拉董事会成员多是马斯克的亲信,他们不可能背着他私下寻找接班人。即使他们想这么做,也缺乏足够的权力,因为马斯克本人持有大量特斯拉股票,而且大部分股东都支持他。此外,更换马斯克对特斯拉的长远发展不利。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可能基于一些不清晰的信息和误解,甚至带有刻意攻击马斯克的意图。 我认为特斯拉董事会与猎头公司接触,寻找高阶人才,是公司正常运作的一部分。董事会可能与马斯克讨论过他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但绝非最后通牒。如果特斯拉只专注于电动车业务,换掉马斯克或许可以接受,但特斯拉现在已不只是一家电动车公司,它的AI、机器人等业务也依赖马斯克的领导力。 苹果方面,我认为苹果在App Store案中咎由自取。他们试图通过收取27%的额外费用来规避法院判决,这是一种藐视法庭的行为。最终的判决可能要求苹果降低收费比例,但不会完全取消收费,因为苹果仍然拥有其技术平台的智慧财产权。 Shania:我认为债券投资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或者年龄较大、需要在特定时期提取资金的投资者。股债配置是一种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策略。对于债券投资,我建议从短债ETF开始,逐步了解利率变动规律,再考虑投资长期债券。 至于美国国债,虽然它被认为是避险资产,但在川普政府的政策影响下,其价格波动也可能较大。与其他国家政府债券相比,美国国债的规模更大,流动性更好,风险相对较低。但投资者仍需关注汇率风险。 债券ETF与直接投资债券相比,流动性更好,价格透明度更高,更适合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但债券ETF的价格会波动,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来到 M 观点我是主持人 Mula 这里是一个紧跟科技趋势讨论热门时事并且分享投资与商业思考的频道每周一中午和周四晚上会在 YouTube 上面直播并且在直播结束后同步到各大 Podcast 平台上

我希望能够透过这个节目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掌握世界进步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商业思维以及自由市场的力量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的话请按赞订阅分享及五星留言评价分享我们的节目给更多人知道也别忘了订阅我们的免费电子报 M 报你可以在资讯栏中找到我们节目的所有相关连结

Hello Hello 大家好 大家午安 欢迎来到我们今天的 M 观点今天是我们 M 观点 EP196 在我们 2.0 改版之后也到了 196 集当然每个礼拜一的中午跟每个礼拜四的晚上我们会在 YouTube 这边直播为大家带来过去这几天最重要的科技财经产业的重要事件那我们今天总共会跟大家聊三个主题今天第一个主题要来聊华尔街日报上周的一个谣言的一个报道

特斯拉的董事会据说想要换掉马斯克寻找马斯克的接班人当然特斯拉的董事会很快就出来打枪这个谣言到底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可不可以相信呢我们来聊第一个主题那我们今天第二个主题要来聊上周台湾这边比较少人关注但其实我觉得还蛮重要的一个新闻就是苹果被发

法院判決違反了 2021 年他們當時應該要遵守的一個法院的判決所以這個東西會影響到蘋果的服務的收入蠻大的那關於對於有投資蘋果的人應該會蠻在意這個消息所以我們來聊蘋果的法律上陷入了一個麻煩那我們今天第三個主題非常高興為大家邀請到債券投資達人 Lama Shania 然後她是一個

在债券领域投资做了非常多年的一个投资高手那是我们今天最后一题来主题来跟他问一下来专访 Shenai 来讨论一下到底投资债券的到底为什么要投资债券到底投资债券能够带来什么好处以及投资债券到底有没有什么这个秘诀这是我们第三个主题那当然了我们今天既然邀请到 Shenai 上我们的节目我们今天叶佩也跟他的线上课程有

那我们今天的业配是来自于 SAT 的债券入门权攻略它的副标就是稳健获利股债配置滚动退休金那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股债配不管是股 60 债 40 或者股 40 债 60 其实很多人都说这叫做投资王道对不对可是我们 M 观点从来都不讲债券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懂

我不能说完全不懂债券的基本投资原理我算是懂的但是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因为没有很想要投资债券所以我也没有真的花太多时间去研究怎么投资债券我不是没有投资过债券可是我每次投资都有点

半途而廢隨隨便便買一買直到這一次川普要打關稅戰整個川普的經濟政策很重要的一點很可能就是要壓低美債的一個殖利率所以我就想說

那我要看你来配置一点美国政府公差了那就在这个时候呢哇 莎娜娅老师正式也开了这一堂债券入门的全功率他把他 14 年在龙头券商跟银行业的金融经验用系统化的整理来打造全台湾第一堂最完整的债券的线上课希望能够帮助所有人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债券的投资方式

那這堂課呢他其實就是一個債券完整攻略從認識債券看懂債券以及個人該怎麼使用債券投資這個樣子的方向來帶大家進入整個債券投資的這個門道然後呢我跟你講這個

这个 Shenai 这个 Shenai 这个名字不好念 Shenai 辣吗 Shenai 他的名字叫郭亚云他以前是奥盛银行的董事也在荷兰银行当过协理也在元大证券担任过副理他其实简单讲他在这三个位置都是做债券投资的所以他做了这么多年在

本土券商在外商銀行都做過債券那我想他絕對這點非常專業所以他這次為大家開設這個債券投資的入門課我覺得大家一定要參考特別是川普時代我覺得債券特別是美國政府公債真的可能是大家理解的而且你的年紀就如果你的年紀越大 50 歲 60 歲年紀越大的人呢在你的投資組合裡面通常王道的推薦法就是債券的占比可能要慢慢的開始提高所以呢

老實講我 Mura 自己也不是什麼債券的專家所以我也自己也非常高興今天能夠推薦這堂課程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個債券投資那他的線上課程已經完整上線了 5 月 18 號前呢現時降特價低於 55 折參考我們的資訊欄的一個資訊

好啦那在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呢我们这个先来聊这两天的一个算是一个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消息就是波克夏的董事长 CEO 巴菲特宣布在年底会正式交棒交棒给他们的这个 update

Bell 他們的一個他其實在一兩年前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接班人了那某個程度來講雖然我這樣講巴菲特會不會從董事長的位置卸下還不知道因為他們這一次說的他應該是要交出 CEO 的位置但是老實講我覺得巴菲特這一次的宣布交棒應該某個程度來講應該算是退休了就是他就算繼續維持董事長的位置我覺得他應該會真的會淡出整個博客下的一個盈域

那我觉得巴菲特这次要退休跟去年查理蒙格走了应该是有点点关系因为他们两个是非常好的两个资深战友所以我的老朋友也在这间公司我们两个一起工作然后一起聊聊天一起看看市场那我觉得那是一个他的人生的一个也算是应该对他来讲应该是个开心的事情不见得是有工作的感觉但是毕竟查理蒙格走了那查理蒙格走了之后其实你看了

巴菲特跟查理蒙哥都 90 幾歲了可是阿貝爾他的年紀才 60 幾歲簡單講我相信他們公司的其他的人那個整個輩分就跟他差個 20 年 30 年應該都有就是他們年紀差 20 30 年所以老實講那可能就會更像是這個長官與部署或者是老師跟學生的關係而不是那種

自己跟朋友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其实蒙格过世离开我想应该跟老巴巴菲特这次决定要交出棒子应该有点点关系那我觉得其实巴菲特今年应该是 95 岁左右

真的是很長壽所以很多人都說原來整天喝可樂都這麼健康以後大家都喝可樂好了因為其實你看川普前陣子不是才有健康報告也很健康川普也是每天都要喝可樂的人所以現在看起來但是當然如果今天是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聽我們講這種建議一定會把我們扁一頓我們只是覺得這是每個人的天生體質不一樣我覺得對巴菲特來講其實

以現在他的年紀我覺得他健康應該還不錯就以他年紀而言可是要真的一直去做巴菲這個不可笑的工作我覺得其實也累了所以我相信

以他人生的成就到到现在他就算再多干个两年或三年的波克夏 CEO 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他人生的那个成绩单已经写了这个最后的评分其实已经给了就是一个 A+的分数所以到底都再做个一年或再做三年波克夏 CEO 我觉得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人家就是股神好吗就算未来三年他抓到一波大波的

再額外衝個 50%的績效他也還是股神他未來三年這個績效不好又輸給 S&P500 他也還是股神所以其實他的人生的這個評分感已經平了所以對他來講我覺得他

掌握他人生中 maybe 最后的这个一个日子 maybe5 到 10 年我们不是诅咒他但是我觉得现在 95 岁了能够再活 5 到 10 年都是非常好的这个人生我觉得就去做做他其他真的想做的事情

那我觉得我们来看看股神他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会不会普出一些新的篇章那就是因为我们节目也会常常跟大家聊聊投资嘛所以当然这个投资的大神真的要退休要接棒这件事情我觉得值得在我们这个节目前的这个闲聊跟大家聊一下我觉得大家也可以去想想看说

如果哪一天你就要这样的话其实我们一般人做不到这个位置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我们人生要的到底是什么那我们其实不用等到人生最后几年再去追寻 好吧

好 那接下來就準備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啦我們今天第一個主題來聊華爾街日報的一篇獨家報導這個是上個禮拜華爾街日報出了一個 Exclusive 的報導但是這個報導馬上就引發很多爭議為什麼 因為這個報導的標題就是說特斯拉的董事會曾經想要

启动马斯克的接班计划正式找了猎头公司去想办法找特斯拉的 CEO 的接班人而这个时间点在什么呢至少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就是在上个月特斯拉股价超惨的那个时候因为我们知道 4 月下旬股票就开始反弹但是 3 月份的时候其实特斯拉股价蛮惨的而那个时候呢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特斯拉的董事会就找了一些高阶的猎人头公司来找说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特斯拉的下一任的 CEO 呢然后据说华尔街日报说

特撒内部压力很大非常紧张因为业绩不好获利不好而马斯克也没有待在公司马斯克都把时间花在华盛顿待在川普政府里面所以公司内部非常非常的紧张所以董事会就说那我们是不是考虑要换掉马斯克然后在此同时董事会也去跟马斯克开会要求

說你必須花更多時間在特斯拉而且你要在公開市場對外這樣說讓大家知道你不會再花時間在政府而會花時間在特斯拉這按照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這個就是一個最後通牒特斯拉董事會給馬斯克一個最後通牒我們已經開始找你如果不再把時間花在特斯拉上我們就要找人取代你了那當然了

華爾街日報這個報導又塞了一些額外的花絮就是其實在去年 2024 年的時候馬斯克其實有跟一些內部人士表示說他不想再當特斯拉的 CEO 了他說 哎呀 我特斯拉這間公司我做這麼多年結果我每天還要睡工廠 好累喔但是他為什麼要當因為他覺得他找不到人可以接手好 那以上是華爾街日報的報導

可是在這個報導出來之後特斯拉的董事會就親自出來打華爾街日報的臉了怎麼打臉呢就說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是鬼扯子虛烏有我們董事會對馬斯克的信心非常高我們有 high confidence in Elon Musk 而且董事會並沒有啟動什麼 CEO 的接班人的尋找那華爾街日報的一個報導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他說

他说在这个报道之前他们有联络特斯拉特斯拉不予评论没有回应

董事會就打華爾街日報說有 我告訴你你在報導出來之後我們就已經告訴你說你們這些東西都鬼扯我們有澄清了是你們抬頭裝死說我們沒有回應所以這個是整個華爾街日報報導馬斯克特斯拉董事會想要換掉馬斯克整個新聞的內容以及後續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接下來就來聊一下

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們來釐清一下到底我們要相信華爾街日報還是要相信特斯拉的董事會我們來尋找真相首先我的看法是第一個特斯拉的董事會會背著馬斯克去尋找一個新任的 CEO 的接班人這件事情我認為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為什麼

因為特斯拉的董事會之前最被詬病的一點就是整個董事會幾乎都是馬斯克的親朋好友甚至包含他自己的弟弟 Kimbo Musk 都在裡面簡單講這邊每個人都是他好朋友裡面還有他弟弟這些人是不會背叛他的你如果說是像當初 OpenAI 不是董事會就突然閃電要換叫 San Otterman 那是因為

OpenAI 當初的董事會大多數人都討厭 Sang Ultraman 所以他們就是把唯一支持 Sang Ultraman 的 Greg Brockman 排除之後他們就自己開個會 要幹掉他們可是特斯拉的董事會我不敢 我覺得以我看過的名單

百分之一百都是跟馬斯克很熟悉很信任的好朋友所以就算有一兩個人吵架這怎麼可能整個董事會都背叛馬斯克呢所以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好不好所以我跟你講

有些時候我們怎麼判斷媒體的真相呢我們怎麼判斷如果媒體跟公司兩邊講話的方法不一樣我們就得依照常理來判斷如果整個特斯拉的董事會我們都已經知道這些人每個都是馬斯克好友還有他弟弟這些人有可能聚在一起開會讓馬斯克不知道說我們要換叫馬斯克嗎這是不這幾率是

我不敢說是 0% 但是是 0.0001%大概就是這樣所以我覺得光從特沙董事會的主持人就可以打理完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一定有問題就是說他可能不是完全空穴來風但他可能是看到一隻蒼蠅就以為那是一隻蜜蜂你懂我意思吧就是同樣是在空中飛的時候可是蒼蠅跟蜜蜂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是一種看到蛛絲馬跡就什麼就見縫插針的一種報導的方式

而且我跟你講我們剛剛講的是第一個特斯拉的董事會是跟馬斯克這麼熟他不可能私下去動馬斯克的第二個重點是什麼你認為特斯拉的董事會就算想要動馬斯克他們動得了嗎其實也動不了馬斯克他自己有 13%的特斯拉的股權你說也沒有 50%應該還動得了可是不會我告訴你因為第一個馬斯克自己股權就 13%第二個

特斯拉目前的法人股東跟散戶股東我認為有八成以上都是支持馬斯克的也就是說這些董事會就是要發動一個政變逼動逼退馬斯克我告訴你這個東西到了股東大會投票的時候散戶都會留馬斯克啦散戶七八成因為我看討厭馬斯克的人早就賣掉股票了所以現在還手頭還有

特斯拉股票的就像我们这种呢就是会支持马斯克的而且现在法人大型法人客户还会持有特斯拉的一定也都是看好马斯克的嘛一定都是冲着马斯克去压住的嘛所以你去想到时候你去投票马斯克绝对拿到 5 成以上的支持了怎么可能换得掉他呢所以你去想

對於這個董事會來講他根本不可能在馬斯克不同意的狀況下去啟動任何的 CEO 的接班計畫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什麼你去想董事會的一個核心的工作是要最大化這間公司的價值請問特斯拉這間公司的價值是多了馬斯克會比較高還是少了馬斯克會比較高呢我告訴你我認為少了馬斯克特斯拉這間公司的價值會大幅的減損

虽然马斯克现在的确是讨厌他的很多黑粉很多所以你真的把它换掉说不定特斯拉的汽车销售量可以成长一成两成可是问题来现在特斯拉这间公司也不是只看汽车销售量所以我跟讲马斯克如果离职大家会想说那你 FSD 还打得赢吗你的 AI 还打得赢吗你的机器人还打得赢吗所以你

可能其實銷售量撐到一點點可是其他部分的展望都大幅下滑我跟你講你股價不跌個 30%都還有鬼所以你去想在我們現在認識的科技產業的 CEO 裡面

要打造一間厲害偉大的公司你除了馬斯克現在有哪一個人比馬斯克更強幾乎沒有你勉強說尖聲晃 黃振勳也勉就至少以這兩三年在讓風頭上面的頂尖的 CEO 大概就只有黃振勳可能可以跟馬斯克平起平坐那問題來了那黃振勳有可能拋棄輝達交通特斯拉嗎也不可能嘛所以

而且黃澄清也沒有坐過汽車對不對所以其實我告訴你這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比馬斯克更適合特斯拉了所以全部加起來包含了第一個董事會全部都是馬斯克的好友親朋好友第二個董事會沒有能力換架特斯拉換架

換叫馬斯克因為散戶法人股東都會支持馬斯克第三個這件事情對特斯拉的長遠發展也是不利的所以到底這個消息怎麼可能是真的呢那我們回頭來講那老實講華爾街日報在美國的主流媒體一直是 Mula 我一直還蠻推薦跟稱讚的一個我覺得他水準平均還不錯可是很不幸的

华尔街日报虽然大多数的报道还不错而且他的立场其实是比较偏右派但是在美国主流媒体他算是中间偏右的的一个媒体可是问题来了华尔街日报是所谓的右派的所谓建制派的媒体而这个右派建制派媒体其实他实际是非常讨厌川普也讨厌马斯克的所以其实华尔街日报他是穿黑叫他马黑所以他们很多对于川普或者马斯克的爆料很多都是错的

简单来讲我可以这样大概写就是其实华尔街日报内部其实有很多人是很讨厌马斯克的而这些人他们就把唱衰马斯克唱衰特斯拉变成他们的一个任务就他们心中给自己的任务所以他们只要看到一些捕风捉影的一些小道消息他们就赶快写一篇报道能够摔一下特斯拉骂一下马斯克都好啦我觉得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基本上认为

《華爾街日報》這篇獨家它是一篇錯誤報導它可能不是完全的編造可是它一定是一些沒有那麼清楚的資訊然後甚至一些誤解的資訊就去寫了一篇刻意要攻擊馬斯克的報導然後就是渲染一個東西所以接下來我們來講到底合理的推測是什麼所以背後到底發生什麼事呢我跟你講首先

我认为像特斯拉或者是任何大公司其实这些公司的 HR 部门本来就会常态性的跟猎人头公司去持续的讨论一些怎么样去获得更多的高阶人才这个其实大企业运作的常态就算像微软微软的 CEOSatya Nadella 做得好好的可是你认为她的董事会没有持续的跟猎人头

市場在討論看看外部有沒有好的人才可能是未來的接班人人選嗎我覺得其實應該都是有的所以呢我跟你講因為你就要知道一件事就是其實這些大公司啊不是只有

公司可以 fire 掉 CEO 有些時候 CEO 自己也會離職你懂我意思嗎所以其實對於董事會來講其實他們的通常他們的董事會的他們的那個聘僱委員會裡面都是有個核心的任務就是要持續性的追蹤有沒有可能的接班人的選擇也就是說如果今天我舉個例子如果今天馬斯克出了意外他搭個飛機飛機墜機了

那你特斯拉的董事會要有一個備案馬上知道誰能夠接班所以其實那這邊接班的一定有內部的人選但是一定也有外部的人選所以呢

本來我相信特斯拉一定會常態性的跟獵人頭公司做一些高階主管人選的持續的調查跟接觸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呢可能中間偶爾有些談話就類似說今天是獵人頭公司的 CEO 跟我的特斯拉的 HR 主管聊聊說那個獵人頭公司

你沒有沒有考慮換掉馬斯克我這裡有個人或許可以考慮那 HRI 說沒有沒有沒有換但是你知道這種閒聊的一些可能談到 CEO 這個東西傳出來就可能旁邊有人聽到電話一個華爾街日報在特斯拉的內部的間諜線民他怎麼跟列鬥梁什麼 CEO 那一定是什麼一定是要換掉馬斯克了所以他就把這個東西拿來什麼

去攻擊馬斯克而且你去想但是所以我個人認為在跟獵人頭公司接觸的部分是這個樣子另外一個部分是

特斯拉的董事會有沒有去跟馬斯克去談話說你應該要花少一點時間在政治上可不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在特斯拉上面我必須說這件事情發生的機率我覺得不低啦我覺得是蠻有可能發生因為這個東西又不是要換掉馬斯克你想你如果是馬斯克的弟弟 Kimbo 你想說最近公司壓力好大那去跟哥哥講一下你能不能那個斗群你不要花那麼多時間你多一點時間回特斯拉這很有可能的嘛但是你說這個東西會變成一種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就像一個最後通牒好像是董事會討論好就發個信給馬斯克說我告訴你你下個月再不回來特斯拉我叫人取代你根本不可能是這個樣子所以我相信董事會同學一定有跟馬斯克討論一下我們是不是你要不要多回來一點

可是這絕對不是什麼最後通牒然後去逼馬斯克回來好不好那我們之前也聊過馬斯克接下來會花更多時間在特斯拉其實這跟他在 Doge 這邊的總工作時間只能 130 天有關所以我們之前也講過馬斯克現在可能已經用到 70 天 80 天所以他剩下的這個五六十天他就可能要分配在一個禮拜一天或兩天然後再跑一年所以

我不去說這整個事件可能就是華爾街日報拿了幾個不相干的東西硬湊在一起變成一個聳動的故事

但是我覺得既然華爾街日報起了這個頭我們其實也可以聊聊看到底特斯拉到底換掉馬斯克或不換馬斯克對他的好處是什麼首先我先講純粹做對電動車業務的話只是看電動車業務來講我認為如果特斯拉事業只做電動車的公司我認為現在特斯拉找馬斯克接班是 OK 的

因為特斯拉現在的電動車的基礎是達到的還不錯的就是至少在不要跟中國的電車比整個歐美領域的電動車沒有一家能夠跟他比的他們造的車的品質跟電動車的品質跟成本都是第一名所以有這樣的基礎你只要找個夠厲害的專業經理人我相信一定是可以持續的去把它優化那跟中國的競爭我覺得那是一個大哉問但是

我覺得至少在歐美這邊成為王者而且變成更好的王者應該沒有問題說我舉個例子第一個你換了一個 CEO 首先馬斯克的包袱就減少所以首先你光換掉馬斯克電動車銷量就成長個兩成三成有第二個是什麼

我看馬斯克是一個很重視工程的 CEO 他很重視第一性原理相對他就不是那麼重視產品跟行銷的 CEO 你如果是一個很重視產品的 CEO 你不會特斯拉到目前為止就只有四個車主要車型

Model S Model X Model 3 Model Y 當然還有 Cybertruck 還有一些其他的比較不是非主力的車型但是特斯拉就是四個主力車型其實我跟你講如果你是行銷跟產品出身的你現在特斯拉應該至少就十種車型我相信就是這樣就像你看 TOYOTA 有多少種車型然後 HONDA 有多少車型因為在傳統領域的汽車汽車是一個很 segmentation 的市場就是說

買 80 萬的車以台幣來講買 60 萬的車跟買 80 萬的車跟買 100 萬的車跟買 120 萬的車這就有四個不同的級距了他們這是覺得買的車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如果是要針對於市場最佳的話其實你出的車型會更多然後再加上馬斯克很多時候也會做比較

生意的抉择像什么像 CybertruckCybertruck 整个美国的 pick up 卡车市场很大可是 Cybertruck 整个设计实在太创新了所以呢如果 Cybertruck 做比较传统他成本可能会低很多价格就会便宜然后也会很好卖绝对比现在更好卖所以其实

我相信特斯拉如果現在只是做電動車可以換 CEO 沒問題可以換但是很不幸的特斯拉現在就不是一家電動車公司而已就像我之前跟大家講的特斯拉現在什麼電動車業務在這間公司的重要性大概就三成而已所以三成是電動車那三成是什麼三成是 FSD 跟 Robotaxi 還有三成是 Automus 機器人還有一成是能源所以你想對於特斯拉這間公司來講

即使換了馬斯克對於電動車那三層有點幫助可是換了馬斯克對於 RoboTaxi 對 FSD 對 Otomos 都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跟未來的展望會變差所以你要知道特資啊知識公司的競爭力真的很多都是建立在馬斯克這個人的

的偏執上面這就是很偏執可是你知道嗎 Intel 的前任 CEO Andy Groove 就說唯偏執狂得生存我覺得馬斯克就是這件事情最好的代表他就是個偏執狂

他很多事情都很偏執所以他 Cybertruck 就很偏執就做出 Cybertruck 我自己覺得很酷可是現在市場成績的確沒有很好但是這就是偏執但是馬斯克偏執大多數都是對特斯拉很好的回報我舉個例子來講像現在特斯拉有很多東西在一個關鍵的點都是馬斯克偏執造成像什麼他們下一代的汽車生產的工藝叫做 UnboxedUnboxed 我們把它叫做開箱生產工藝這個生產工藝呢

根據特斯拉自己的說法他的生產效率跟生產成本都會比特斯拉目前的生產方式還要改進很多那你去想這件事有多恐怖特斯拉現在生產方式呢已經生產成本已經

屌打海放其他的欧美车厂那即使跟中国车厂比起来我相信特斯拉生产方式都是超级有竞争力那你想哦如果特斯拉现在的整个生产汽车生产方式就是已经是现在整个产业中最顶尖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

未來他使用這 unbox 開箱的生產工藝如果他成本還能夠低個 30%低個 50%這實在是太恐怖了這台這個成本實在可以降到太低了然後再加上什麼馬斯克也說這 unbox 這個生產工藝他生產速度會比特斯拉現在最好全世界目前生產效率最好的工廠上海超級工廠要增加 6 倍到 7 倍

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個廠區本來現在呢假設現在特斯拉上海廠一年可以做 100 萬台車 100 多萬台車未來這個廠他可以做六七百萬台車一年啊

然後成本還是現在我不知道會低多少假設低個三成 驚嚇死人了好不好所以我這樣講特斯拉這間公司我剛剛不久跟他講大家講說其實特斯拉這間公司的強項它的文化它的核心競爭力是它的工程它是一間工程公司它不是一間產品公司它不是一家行銷公司

所以特斯拉一直把生產工藝當中最核心的競爭這其實有點像台積電台積電的這間公司核心的競爭力也是他的生產工藝對不對所以當他的先進智能遙遙領先三星跟 Intel 的時候他在市場上就是什麼

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但是如果今天假設三年後五年後三星的製程跟台積電一樣我告訴你台積電的獲利可能毛利率可能立刻打個 7 折你要了解所以

特斯拉這間公司他不是一間產品公司他是一間工程公司而當馬斯克如果能夠把他下一代 UNBOX 這個製程搞出來那我覺得這對特斯拉競爭力會很強那除了 UNBOX 以外特斯拉現在的長線價值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那兩大專案從在 AI 領域的 FSD Robotics

Optimus 的人形機器人我跟你講這兩個案子現在都很近了非常 close 了 Robotaxi 在 6 月就要在奧斯汀推出了當時一開始可能幾十台車而已特斯拉現在說 10 到 20 台車可是我跟你講我相信到今年年底

奧斯汀上跑的车绝对是几百台以上甚至上千台都有可能 FST 现在也非常非常接近 Level 3 的自动驾驶所以我想这两个无论是 FST 无论是 Robust S 应该在今年年底跟明年年初都会有明年会有爆炸性的一个进展

所以他真的已經懷胎九月了 Optimus 人型機器人也是一樣我們現在說今年年底在特斯拉的 Giga Texas 叫 5000 台以上的 Optimus 人型機器人在產線上面工作現在全世界都在缺工

我跟妳講 等這個 Optimus 真的能夠大量的應用在各種不同的工廠工作的話妳看他一年會不會賣個 100 萬的啊一定會喔所以我跟妳講這兩個專案都已經這兩個嬰兒都要出生了都懷在 9 個月這幾個禮拜就要出生了請問在這個關鍵妳要不要馬斯克妳當然要嘛妳要想喔這兩個專案如果沒有馬斯克的瘋狂的那種偏執狂的堅持他不會有現在的成績單欸

你看 FSD 之前大家都唱衰你不如 Waymo 為什麼 Waymo 就是走光達加上高清記憶地圖我跟你講這個技術更強

可是什麼 馬斯克一直堅持要走純視覺的確看起來一開始看起來純視覺怎麼可能你知道即使到今天到 2025 年的 5 月今天還是有一些專家在那裡一直喊純視覺不可行不是嗎還是有一堆人說純視覺不可行可是我告訴你不會的我告訴你純視覺就在這一兩年會全面的把所有的光達路線都淘汰掉所以你看純視覺它是一個很違反主流可是馬斯克堅持走了幾年走到今天終於現在在這一兩年開花結果了

包含人型機器人一開始也是很違反主流的當特莎第一次宣布 Optimus 人型機器人的時候大家都當你幹嘛不是做機械手臂就好了嗎幹嘛要做人型呢可是你知道當特莎帶著這個風向之後後來 NVIDIA 也開始進來大家突然發現原來人型機器人的通用能力可能會很好所以你去想

這兩個東西無論是純視覺的 FSD 無論是人性的機器人都是違反當初的主流觀點的都是違反當時的主流的產業的趨勢的做法所以你必須要有一個人非常堅持說我看到一點是你們主流都看錯了

我認為你們都錯了然後我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堅持你要知道你一個人要堅持走一個路線那旁邊的另外 100 個產業專家都說你是錯的你怎麼堅持所以我跟你講馬斯克這個人呢他當然有他很多的缺點但是我常常講你要有一個人的優點跟缺點這是並同時存在的你不能要他在

做這些路線的時候就很堅持己見然後在你不要他堅持己見的部分他又不得不准堅持己見不是嗎這就是一個很堅持己見的你可以選擇不要投資他你可以選擇這個跟他做可以可是你不能又要他在這 ABC 專案要堅持可是 DEF 專案不要堅持這是一種既要且要的這種很錯誤的心態好不好所以呢

最後就跟大家講說其實我個人覺得特斯拉現在是最需要馬斯克絕對不可能現在換人好不好所以

華爾街日報這次的報導給個 F failed 不及格這是今天的第一個主題那接下來進入今天的第二個主題我們今天第二個主題要聊蘋果的一個大麻煩真的是大麻煩那上個禮拜呢 蘋果的 App Store 的業務在法院上面吃了一個很重要的敗仗歐克蘭的地方法院的法官 Ivan Gonzalez-Rogers

他在 2021 年的時候曾經判決過 AP Gains 對 Apple 的這個判決當時其實他曾經給了蘋果一個法院的命令說你接下來你在 App Store 裡面這些每個 APP 軟體你要開放他們做一個外聯的連結讓他們可以連到一些外部的付費網站當然你蘋果也可以就這件事情去跟他收費當時的判決是講那是 2021 年而在那之後蘋果的做法

其實是有一點點偷吃補就沒有完完全全遵守那個判決的精神所以這次這個法官 Gonzalez Rodgers 他就判決說蘋果你刻意違反我的判決我當時明明告訴你你要這樣做結果你現在是甚麼你現在故意給我裝死

當初我先講一下當初這個 Epic Games Vs Apple 的這個案件這案件其實簡單點就是蘋果的 App Store 裡面不是有很多軟體開發商我們一般叫 App 這些 App 開發商呢他們在 App Store 裡面賺的錢要蘋果要說 30%而這 30%呢其實很高到底 30%怎麼來的蘋果也不跟你講

在 iOS 的 App Store 的市場沒有競爭者所以它就是一個壟斷所以最後 Gonzalez Rogers 就判斷說你蘋果在這件事壟斷你不可以用這些方式去去過度濫用你擁有平台的權利所以你要讓這些 APP 開發商能夠外聯然後再透過外部付費

這個判決出來之後呢明明這個判決是要判決蘋果你那個 30%根本不知道怎麼來的你要用市場競爭讓大家知道你的平台值多少錢所以你要開放一個 APP 對外的連結可是呢蘋果在當初那個判決之後他的做法是怎麼樣他就說

好 那我就開放以後你們的 APP 的確可以放個對外連結可是第一個這個對外連結要怎麼放是我規定我有給你一個固定的格式所以你也不可以做什麼 Button 然後去鼓勵大家去外面付費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你在對外 外部的連結就你在 APP 按個按鈕到一個網頁上去付錢這裡面就要付無論是買東西或者付月費這個付費呢蘋果要抽平台技術使用費 27%

你要知道你本來在 App Store 上面抽的是抽 30%那你現在一個外部的連結抽 27%這對於這些 App 開發商來講根本是什麼

這要這要脫了褲子放屁啊你要知道因為你今天要一個任何一個外聯就好假如我今天這個 app 開發商我說啊蘋果收 30%太多所以我就在付費頁面我就加上一個連結讓我連到到一個外部的網頁那以台灣來講的就是一些一些那種 payment gateway 就是一些支付的一些平台像藍芯啊綠介這些那你知道其實第三方 payment 要收多少嗎我跟你講第三方

第三方 payment 平台收個 3%到 10%都有因為每一家提供的服務跟程度不一樣那為什麼至少要抽 3%呢因為信用卡如果你是用信用卡刷卡信用卡光銀行方跟 visa 這些組織就要抽 1%左右了所以其實第三方 payment 給回他也要賺錢所以他其實少折 3%多的是吧那如果蘋果光一個外聯就抽 27%的話

那你再加上 3%或者 10%的成本這個錢比蘋果本身收的 30%還要多啊所以這對於 KPP 開發商來講那不就是跟我講沒有用我當初想要外零就是我覺得蘋果抽太多了所以我還用外部在網頁上付費或什麼之類的不要讓你抽那麼多結果呢現在你給我開放跟你說你要收 27%的技術服務費那不就是那我幹嘛做這件事所以某個程度來講蘋果

法院明明是判決說蘋果這 30%其實不是很合理應該要市場自己決定那所以你要開放一個外聯連結但是法院也說蘋果你可以收技術付付費結果呢現在蘋果就是用技術性的做法去刻意去違背這個法院判決核心理念就說好那我就開放但是我就要抽 27%那等於沒有開放嘛

所以後來這個案件就後續一直告在法院上告最後在這次的判決 Gondolas Rogers 就認為說蘋果你是刻意不遵守我的判決我們無法容忍

我反應無法容忍你這種任意妄為簡單講就這樣啊妄議朝廷好不好好啦所以這一次呢 Rogers 法官就判決說第一個蘋果現在所有外部連結呢你不准收一%都不准收你現在收 27%不行以後在外部連結的這個付錢呢你不准收 0%而且你也不可以限制 APP 廠商要怎麼去設計他的外聯連結

然後蘋果你也不能再使用那個 APP 要跳到外部網站的時候你跳出一些什麼警告警語你可以跳出中性的警語就是說你即將離開蘋果的系統連部外部網站可是你不能出這種按下去

你即將離開蘋果系統你要連到外部網站這外部網站可能有什麼有什麼木馬可能有病毒你要小心所以即將來講當要從 APP 到外部網站的時候蘋果可以告訴大家一個中性的警語說你要離開蘋果系統可是你不能用負面的

負面的方式去引導大家不去跳出去那這個判決出來蘋果當然是晴天霹靂就說我們反對到底可是你知道因為他上一次已經被判決他這次被判決說你沒有遵守上一次的條件我看法官這次也判得很確定就是說

現在就開始就要淋巴所以蘋果就說我們會上訴可是目前我們就先接受所以呢蘋果現在馬上就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在這個 moment 所有的 APP 廠商呢我們現在講這只有美國市場因為這個法院只能判決美國區域的事情所以台灣這邊的廠商對不起你們得不到幫助但是因為台灣有很多遊戲商需要外聯付費可是沒辦法這個是美國區的判決美國的判決所以呢

蘋果接下來就是說好吧那你們從現在開始我們會更改我們的 App Store 的規則那你現在可以放這外連連結而且我們不會收費可是呢我們會上訴 上訴到底那當然啊誰會獲利最大那其實在美國這邊呢最主要跟蘋果在炒這個價就是兩家公司一個就 Epic Games 另外一個就 Spotify 所以 Spotify

當然這個法這個案件是 AbGames 告的那 Spotify 很開心就立刻改版說我們要推出外部的訂閱連結那你那個我們要沒有要來抽成 AbGames 也說我們如果蘋果這邊的規則可以的話他 Fortnite 也要回去 iPhone 老師講我認為

這個判決很明顯就是蘋果自己咎由自取我覺得他自己做過頭你去想法官的判決本來對蘋果是不算是不利的就是說他說在 Apple iPhone 上面產生這些收入這些 App 的確用到蘋果的技術就算他在外部網站付費其實蘋果也可以抽一部分的錢所以其實蘋果的判決就是說你其實是有權利的可是

人家免疫判决你是可以有确认但是你自己做过头了你自己做过头你完全去藐视法官判决他认为你这 30%是违反法官他不能告诉你说这是不是市场行情但他可以告诉你说你这是没有竞争在你整个 App Store 这整个领域 iOS App Store 没有任何人能够决定就只有你能决定所以你必须要有外部连结你要让市场竞争让市场去决定这个价格那结果最后呢

現在蘋果就說好他就濫用法官當時給他們的這個比較有利的部分就是說我要抽 27%那你這 27%所以這一次的判決的重點是什麼就是說法官說你這 27%是你自己刻意定起來要你這 27%並不是你們內部有認真討論過你的價值你的技術價值多少或者是怎麼樣的成本可以面對外部機能而不是根據法官他們取得的商業文件

他们内部这个 27%就定了就定了他们并不是简单讲这 27%的在苹果内部的定定的过程是说我们要定怎么样的数字才能够让厂商不不去外部他不是说我们的技术价值是多少而不也不是说我们的成本是多少也不是说我们如果市场竞争我们定怎样的价格比较有合理性不是

蘋果內部沒有這些討論蘋果內部的討論就是什麼就是我們就是要訂 27%27%就是可以讓所有的 APP 開發商都不會想去外面開發然後呢他們先有了這個費率之後他們就弄出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呢就是去評就是告訴他為什麼 27%很合理那法官就不採信嘛因為老實講如果你本來有這份報告你們一定內部有大量的討論說這份報告哪邊有問題或什麼之類的你可能討論了幾個月之後

你才會說我們就採用這個報告上面的數字我們來對外訂沒有他們這份報告出來時間點跟蘋果決定 27%的時間點是同時的也就是說法官就認為說你根本就是先已經訂 27%再去升一份 27%是合理的報告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法官的說法是說

我们现在引用法官的说法他说法院交付苹果的任务是为其智慧财产权进行合理估值而不是反向设计出一个略低于 30%的数字来维持其反竞争的收入来源

这就是法官的原文所以去想如果苹果当时是真的老老实实去做个评估就算我们的花多少钱开发这个东西我们维护费用多少我们合理的利润是多少或者是市场上面的竞争可能会长成怎么样知道市场上一般的厂商一般的 payment gateway 假如抽 3%或抽 5%那我们提供的服务额外增加 10%的价值或者我们抽个 15%

你第一個合理的費率不是那個 30%不是 27%是 15%我相信這一次根本就不會踢到這個鐵板所以我跟你講我覺得蘋果真的是自己把自己做死的

當然啦 我認為法官這次判決還是有問題就是說你直接給他定說只能抽 0%那不就違反上次的內容嗎上次你說蘋果可以為這個技術收費但是你現在又說 0%那就是 因為類似說其實我覺得可能就是蘋果惹怒了法官所以法官就一次給他下重手可是我認為這個部分在上述的部分可能也會被推翻所以其實簡單來講就是以蘋果的這個

iOS 的这个垄断的能力他的技术平台我个人觉得超 10~20%之间都是合理的那这个到底 10%那无论是超 10~20%我觉得那个市场竞争也会有一定的意义那我觉得如果最本来的数字在这个之间我觉得不会有今天这个问题那

蘋果的最大問題就是他幹嘛定一個 27%你定個 27%不就是藐視法庭嗎就是說法官說

就有點像說 假如你今天不小心撞了一個人然後法官說你必須賠償他然後你撞了這個人 你說必須要賠償他但是法官可能沒有說你要賠償多少結果你說我賠一塊台幣那你不就是 你不就是那個苗法官判決的意義明明就告訴他說你撞人家 造成人家精神損失 人家跌倒

結果你賠 1 塊錢 象徵於我跟你講這東西法官這樣會不爽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案件因為蘋果已經說要上訴所以接下來會進雄輝法庭上訴雄輝法庭接下來我覺得到最高法院應該都會因為這個 case 我覺得很重要因為這個東西很明顯的

蘋果的技術品牌 iOS 的 App Store 是蘋果的私有財產私有財產要怎麼獲利這件事情跟他的壟斷地位政府可以管到什麼程度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所以我相信這個判例會是由最終的大法官決定

但是我個人的評論就是蘋果真的是自己找的他用錯誤的戰略所以 Tim Cook 我相信這個戰略應該是 Tim Cook 的決定我覺得真的不可以這個樣子真的是但是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蘋果當時做這樣決定因為我覺得第一個我覺得蘋果自己內部的文化就是說這就是我的蘋果生態系我就是這個領域的王者為什麼我不能決定所以我認為蘋果

就是覺得蘋果生態系他們就是主宰所以他們不想要被外部決定他要怎麼做所以其實外部已經下令他要怎麼做他還是技術性去抵抗就是他們內部文化不接受法官對他們的干涉那第二個我覺得其實跟蘋果現在的營收的業務成長狀況有關你要知道蘋果最大的營收是來自於他的手機可是他的手機

其實 iPhone 業務市場其實已經很飽和了所以過去這兩年的成長幾乎是 0%然後就是低於連續兩代幾乎都是零成長那你去想喔那蘋果整間公司的成長動能來自於哪邊其實最重要就是服務這一塊嘛那服務這一塊呢裡面包含了這個蘋果的這個支付包含了蘋果的這個手機的這個保固維修包含了保險包含了

其中有塊很重要的 App StoreApp Store 是蘋果能夠很賺錢的一塊這服務業務很快所以你去想如果今天我本來就要靠服務業務成長那假設 App Store 佔整個服務業務的營收佔三成好了好不好 佔三成那你去想如果今天法官一判下來那我只能收 15%的話那我等於 App Store 營收可能立刻腰斬啦

所以我可能今年原本預計要成長 10%立刻歸零所以你去想對於天庫格來講他說這一塊乳酪我不想被凍到這是我的乳酪你怎麼可以搶走呢所以其實我覺得或許蘋果對於這件事的抵抗一部分來自於他們內部的問題

在另外一部分他們可能在目前這個階段也真的很需要服務營收的貢獻所以 App Store 如果真的收入大幅減少這對他們來講也會是很心痛的那 anyway 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會上訴到最高法院但是你要我現在猜我覺得也不難猜我覺得最終的結論應該會是蘋果最終得端出一個 maybe10%到 20%之間 range 之間的一個技術服務費那我想最高法院應該會退

判决苹果还是拥有他的智慧财产权的收费能力可是为了避免反垄断他还是得有市场竞争进来那你不能滥用自言自语然后排除市场竞争所以我觉得会回归一省的判决竞争我觉得几率比较高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本人不是法律本人不是律师不是法官不是法律专家但我是个商业领域的而且我看过很多商业相关的官司所以我觉得从核心的概念来讲我觉得会是这样判

好了那接下來準備進我們今天第三個主題我們今天第三個主題就為大家邀請到這個辣媽 chanel 來為跟大家聊一下債券投資的部分那我覺得這裡面有幾個重點我覺得我這次找了 chanel 來聊的第一個是什麼到底誰適合投資債券呢因為 Mula 我自己也是

近期 應該講說我在過去這幾年才開始看債券可是我雖然懂但是我真的不懂怎麼投資我大概懂債券不懂怎麼投資所以有碰一點點可是我絕對不是專家那所以我覺得第一個去了解誰適合債券第二個是現在川普政府政策很美債會不會走個大利多還大利空現在不是說很多人說殖利率是川普政府的罩門嗎所以我們來聽聽小奈爾專家的看法那最後就是

投资债券很多人说到底该买直接买债券还是买债券 ETF 这也是第三个邀请他来聊的话题那我刚刚看聊天室有人说哇最近今天台币涨很多我知道上周末跟这个礼拜今天可能台币都涨很多所以如果你有美元资产这不是只有美债啊今天你所有的美元资产这几天应该都是大幅贬值我现在虽然美债很少可是我美股很多所以我美股资产也贬值很多好吧但是我觉得

這只能說那前幾年台幣一直跌也是其實問題蠻大的所以我必須說因為台灣的央行一直喜歡維持弱勢台幣而且對出口產業有利可是現在我跟你講我真的覺得現在回歸到這樣的數字我覺得是非常合理的雖然我覺得其實台幣長期被在全世界貨幣是低估的這是可以理解的

以我的人生來講我看過最強的台幣是 1 比 2525 塊台幣對 1 美元那大多數時間大概是在我也看過 40 台幣對 1 美元的時代但是大多數時候我覺得 28 到 33 之間這個 range 是大多數我們常見的台幣對美元的匯率所以我覺得以台灣的產業

我覺得就算是從 1 比 33 變成 1 比 30 甚至 1 比 28 我覺得都還可以接受啦我覺得這是你想幾年前都還 1 比 28 對不對所以我覺得這絕對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對於一些公司的財報立刻會出現一些影響一些會神的影響這是可以預期的但是我覺得對台灣的經濟體制我們不是常常講說央行刻意壓低台幣有利於出口產業但是不利於台灣本土

土人民的消費嗎這在某個程度來講也是正確的那只是我通常不太喜歡評論央行有更有很多人喜歡賣央行但是我覺得在這一次川普的壓力之下我覺得台幣進行這樣的我覺得不要太誇張不要漲到什麼 1 比 25 1 比 20 我如果只是漲到 1 比 28 我覺得應該都是對臺灣不見得是壞事哦我就不見得是壞事哦因為因為我跟你講臺灣真的是我跟你講

你某個程度來講回到 1 比 28 甚至台幣都可能是有點被低估的我認為都是有低估的所以我們只能講你當初怎麼樣硬去壓台幣現在可能還是有些要還有些再要還那對於台灣的出口產業會不會有利空我覺得不是那麼大因為其實現在看起來

不是只有台幣要涨日元也涨超多的韩币应该会涨韩元也会涨所以其实所有台湾的主要进账对手应该都会涨我觉得还好好那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第三个区段我们来请 chanel 跟大家聊一下这个债券投资

哈囉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再次來到我們這個專訪的單元那今天為大家邀請到一位債券的投資高手來跟我們聊債券投資那老實講啦沒有啦我雖然常常在節目裡面聊投資有些時候我們會聊債券可是我每次都跟他講說債券我不熟

我從小到大債券都是稍微碰碰沒有認真投資過可是其實股債配 股債配而且債券的總投資規模是比股票還大的所以其實在全球投資市場債券是很重要的一個東西但是我沒有老我不熟所以我很難跟大家聊債券的東西但是我們今天非常高興為大家請到一位債券高手你知道我們一開始節目開始前我還跟他聊說

這東西大家念在勸還是在勸那當然你如果去查那個教育部他會跟你講念在勸但是據說在業界都大家念在勸沒有人念在勸所以我們今天我決定要念在勸不要念在勸那我們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郭亞雲辣媽 ShaniaShania 對不對對 Shania 來跟大家聊在勸這件事情那請 Shania 跟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好不好哈囉

大家好我是辣媽小娜雅對 我是本名是郭雅芸我大概就是在其實我一直都是本科系金融本科系出身的就是大學研究所全部都念金融系金融所然後在研究所的時候其實是主修財務工程然後就是要算一些選擇權財務工程是最賺錢的科系還好啦 就是

要算一些選擇權啊之類的但是沒想到意外的我就是一畢業之後那時候只有債券部門有在招生有位子可以去對不對而且那時候還蠻多不一樣的券商都有那我就輾轉的就到債券部門去當時是進國內的券商嗎對 元達金券所以那時候我覺得

國內債券部的規模其實都沒有那麼大了不起一個部門可能二三十個算已經算還蠻大的那時候我進去大概就是先做一些公司債的成效所以我們就是要去拜訪很多發行公司然後問他說你們最近有沒有缺錢啊要不要發債啊那所以是從一剛開始債券從零開始一直把它生出來那到後來把它賣給投資人所以投資人這邊我們都會去找像那時候可能是

台湾的投信啊或者是一些台湾的银行啊那等等或者是一些退福基金之类的这些我们都要去拜访所以就是从头到尾都要做那一直到后来证券市场曾经有一段时间它不是只有单纯的固定利率它也开始发一些结构债像是什么多少减掉 LIBOR 啊然后就是一个浮动利率的概念那个时间我也有参与到然后再更进阶又有一些所谓的资产证券化

就是把房貸拿去抵押然後是美國很多的 NBS 後來就搞出金融海峽了對對對 那是美國的部分因為台灣這邊其實資金一直很多所以銀行其實沒有那麼多的誘因可以把就是把它原本的資產全部都抵押出來那再來的話我覺得我就想要去援我研究所沒有辦法去書魂念書的夢想

那我就很想要去外商工作所以我又到了去外商然後外商一待就待了將近十年的時間那外商也是做債券以債券為主那時候我大概就是原本只做台幣的債券 債券商然後後來到外商之後就開始接觸美金的大部分很多的債券所以其實你在整個金融行業總共做多少年

將近 14 年 14 年全部都在做債券大部分時間有一部分時間有做到外匯所以你等於是一個超級債券專家

所以你才能够推出这个债券入门全功率的课程来帮助台湾的投资人更了解债券但是我接下来就要问你一些问题因为我真的不是很懂债券就我所知就我所读过的所有投资的书他们都告诉我一件事债券的投资报酬率比股票低我唯一理解的事情是这样所以我觉得很好奇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非常多的听众会有疑问说

到底为什么要投资债券到底债券适合怎么样的人来投资那很多人都说那我买股票就好了为什么要投资债券呢可是我们也知道在投资领域其实是有个蛮经典的投资方法叫做股债配你会来抗风险你无论是六四八二五五什么之类都有反正就是一部分的股

股票资产一部分的债券资产好像那个概念好像是说股票资产的长期投资报酬率会比较好可是债券却可以扮演一个抗波动的一个角色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反而让你整体的投资不会更稳健那老实讲我对债券真的没有那么熟悉所以我其实如果有问我这些问题的我就只能说好啦晚上不让大家这样讲可是我也不熟

那所以今天非常開心 Shanaya 來我們節目就來我來問你第一個問題請問到底怎樣的人適合投資債券那為什麼這些人他不把所有錢都投資股市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放個什麼股代配之類的呢我覺得如果你追求長期報酬要最多那我非常同意你真的就是全部放股票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會高估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那你看

上兩個禮拜吧前兩個禮拜股票大跌然後很多少年股神就斷頭了對耶那個我在網路上也看到很多所以其實我覺得應該前兩年股票已經連續漲了很多兩年所以大家已經忘了大概空頭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狀況那

長久以來債券它的投資報酬率確實沒有像股票那麼多它就是如果你是以領息為主的話現在還算是比較高可能 4% 5%已經算很好了已經算就歷史來講這樣報酬率已經是很好而且短債就有這麼高的利率在歷史上真的是很好的時期是而且它是穩穩可以拿到的可是我覺得並不是

我在這段期間跟大家分享我才發現原來並不是大家都可以接受股市的波動而且即使你叫他只投資資金的一部分他也不願意欸我覺得這我也可以理解因為我在以前在債券部門上班的時候其實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做自己的投資那

我那時候我只願意放定存還有儲蓄銜你自己做債券你為什麼放定存因為那時候在古早時候就是一般投資人你要借你要投資債券事實上是一件蠻麻煩的事情那時候一個單位都很大我們真的去拿過實體的債券以前債券是實體的那我們去翻一張五百萬

不好意思 狗爸爸一個社會新鮮人哪有辦法買那其實漸漸的現在開始有債券的 ETF 這些我覺得就是一般散戶的投資人才有辦法開始參與所以那時候即使我對債券是比較放心的我覺得我也沒有辦法真的去投資因為我的資產還沒有到那麼多

那再来的话呢就是渐渐的我觉得说在这段期间大家对于债券开始比较有一些意识的时候就有一些原本不愿意投资股票的投资人开始愿意投资了他们就开始问我说债券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本质所以我觉得稍微比较保守一点的投资人他们原本只愿意放储蓄险或是定存的人这一批人其实比想象中多耶

我覺得可以如果可以藉由投資債券讓他們願意去投資的話我覺得這樣也是一個蠻不錯的方式所以大概比較保守的投資人然後或者是他資產規模已經很大了他覺得他沒有必要百分之百就放在股市這樣子波動我覺得這些投資人也很適合

所以你的大概念就是说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股市的波动因为股市波动大那有些人就是心脏没有那么大他说我更稳有没有更稳健一点但是让我更舒服一点的人这些人可能就适合投资债券或者是其实我之前有看到一个说法就是有些人你年纪比较大

我们知道股市长期投资暴走很好可是如果就在你最需要钱的某几年你正好股市都要很差的时候那你那时候是不是也冒了一个风险所以其实这时候债券对他们来讲也会是一个更有弹性的选择因为它毕竟的波动没有那么大就算这一阵子债势不好它节约幅度也不会有股市不好那么多对不对所以看起来这些是你觉得比较适合债券的人

對 我覺得會比較適合那然而債券它的種類其實也很多並不是說我適合債券那我就隨便挑一個事實上也不是因為如果現在去買什麼垃圾債買垃圾債我就想說你買垃圾債跟買股票差不多啊因為垃圾債跟股價的連動性是很高的對對對因為其實我們在以前在工作的時候也大概知道它真的

那行为真的就大家就会觉得说他就是很像 equity 就是很像股票一样因为就是景气不好的时候他就会不好因为他没有办法还钱那是在我们是讲难听一点他的正确名叫高收益债大家为了让他看起来比较好卖就叫他高收益债对高收益债券其实是以前大家都这样讲然后但是后来因为高收益债券的基金卖得太好

所以我被主管機關要求證明有嗎有 所以它叫非投資等級債券現在不能叫高收益債現在你還是可以這樣講可是如果你真的要賣這個商品的時候你的證明就要寫非投資等級債券可是英文它還是直接叫 High yield bond 對所以還是這樣狀況沒錯

就像剛剛 M 大講的那個垃圾債券就是很不適合一般投資人因為一般投資人那個垃圾債券他如果真的景氣不好的時候你現在買看起來好像 50 塊他真的可能會跌到 0 他沒有辦法還錢所以垃圾債券就是不太適合一般還不熟悉的投資人他在風險在證據裡面算是非常高的

我覺得是相對比較高然後他的報酬率他的天花板他也有他的天花板他最多就是 100 塊所以你可能會冒了差不多跟股票差不多風險可是報酬率或許股票的 CP 值會好一點好 那小奈亞你剛剛說債券比較適合這些

沒有辦法承受那麼高風險的投資那對於我們今天如果有個 generalize 就一般的投資你會建議說如果他現在投資股票你會建議他配一點債券嗎就是進行一些股債配不管是 8264 之類你會有這樣的建議嗎我自己會這樣建議你自己會這樣建議對 因為

我自己這段時間在我真的有做股債平衡就是股票 ETF6 然後債券 4 也很多人說你幹嘛都是 64 這不是講到爛了嗎對 這 64 也是很標準最教科書的做法對 但是我真的有去跑過回車發現 64 真的是還不錯

對 並不是說大家講我就這樣跟著做那為什麼還是會推薦就是有一部分的股票投資人來投資一部分在債券上面如果你真的是老手我覺得應該高低點也很難去預測吧老手應該都會承認自己抓不到高低點對 就是

對 這真的非常認同所以其實我發現有蠻多老手了他們會配好一大部分的比例就是在短天期的債券其實巴菲特也是這樣配啊一旦市場崩盤所以我突然有現金可以用了因為我的短天期債券就換成現金我就進場加碼我的股要做一點債平衡這樣子那短天期的債券它的波動是相對是比較低的

因為長天期的價格很受利率的一項嘛大家就要看聯準會到底又要搞什麼鬼啦趕快降息啊川普不是要一直罵他嗎對啊這幾天長天期的真的很討厭那短天期其實它的波動真的是很低啦大概大部分講短天期的像巴菲特放了都是 0 到 1 年所以大概就是幾個月的

然後它波動真的很小對 因為很快就可以換本金就要回來了所以講說就算現在利率有點變動再過一個月我就可以換回本金我幹嘛疊價 它不用疊價嘛就疊價幅度很一面我看那個波動幾乎不太會疊幾乎就是一直停在那邊 停在那邊 停在那邊但是短天期公債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匯率風險現在大家會去投的短天期公債大部分應該都是放 ETF

對 那但是新台幣兌美金的匯率就變成是它最大的變動因素因為如果你買的是美國公債的話那基本上就是扛美元的匯率風險是 是 是那就要怪台灣政府啊台灣政府為什麼台灣的公債殖利率都那麼低呢不能怪政府

不要怪政府你要怪台灣人太有錢你知道我們以前在業界的時候這是有業好不好你知道我們以前在發債的時候你真的債券要出來我們希望它利率高沒有用稍微高一點點全部人就搶買畢竟那個利率是拍賣之後的結果

所以就是当买盘很强的时候台湾的这个公债纸率又上不去上不去的我可以想见大部分的人台湾的储蓄率真的还是偏高的那如果你储蓄率全部都放在银行银行资金有哪里可以去化呢这样台湾政府好幸福哦

其他國家政府舉債都要擔心說這個利息台灣政府好像這個利息一直都很低目前看來是這樣幸福的台灣政府我們現在來講比較不幸福的美國政府川普這次當總統最近這兩個月整個資本市場本來搞得雞飛狗跳

但是呢其实很多人在讨论川普的这个政策的时候一直讨论到一点就是说他们认为在过去这 N 年美国美债已经太多了特别在过去这四年因为拜登时代的利率很高所以那时候借的债特别贵所以现在美国政府已经扛了很多的债而且又很高的这个

所以有些人就說川普他有個政策是希望能夠壓低美國的十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因為其實大多數的一些對標例如像房貸利率這些利率都是對標這個利率為主這個利率比較低的時候房貸利率也會比較低那是不是大家就做生意都比較輕鬆一點我是企業主要去借個錢人家就看你這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來決定我的債券的利率可以到哪邊所以我就可以付比較少利息

所以外面很多人都猜這是川普的政策可是呢其實川普政府在搞這個其實我覺得川普政府上任很有趣他剛開始第一個月呢 財政殖利率的確在掉從 4.4 掉到 3.9 但是後來呢 關稅一起來突然又飆到 4.4 4.5 最近又開始慢慢跌到 4.3 4.2

我覺得如果我是投機者我想說我要趁著這個目標去買點美國的長天級公站好像波動也不小我心裡可能也會受到一些震盪所以 Shannai 我就來問一下既然你是債券專家你怎麼看川普政府執政之後他的所有政策會讓美債朝向怎麼樣的方向走我們講的是 maybe 十年級二十年級中長天級的公站

我覺得這段期間真的非常討厭因為大家也知道說川普他也特別要求他的財政部長貝森特一定要盯住十年期的公債結果先翻個白眼我覺得這段期間因為他要實施關稅政策嘛那關稅政策現在又是

本來說他的關稅要立即實施但是據我們所了解他也因為債券市場這邊反應非常的激烈所以他就講了一個那我就延到 90 天他延 90 天除了中國啦中國就繼續課但是其他國家就延 90 天課 10%然後延 90 天但是你看在 4 月 7 號那一週債券的波動長天期的波動其實他是沒有比股票小的

我覺得在那一周對我來講真的是非常難熬因為我把債券歸類為比較安全的資產它是避險資產它不避險 它就一起冒險對 我真的還有一度覺得說搞不好狗票還比較安全一點為什麼因為那段時間有太多那個禮拜有太多的謠言有三件事情第一個就是講說

中國這邊在大量拋售美債但是後來發現後來發現沒有啦不太可能對因為他就 7500 億嘛那美國他每一天的交易量大概 6 到 7 兆所以你再怎麼樣你覺得他也不太可能就是會造成多大的一個波動然後再來就是會不會全球的投資人要開始撤資美國我覺得這是比較恐怖的因為全球投資人大概佔整個美債 30%左右但是現在重點是數據沒看到

然後唯一可以看的就是看他十年期公債的表手狀況那表手狀況看沒想到意外中的好就是大家最憂心的那個就是全球投資人部分照理說以前他所謂的間接投資者大概就是佔個 67%可是那個禮拜佔到 89%這麼多欸嗯

所以其實那你說外資真的有撤走嗎如果你這樣看其實是沒有至少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講他們還是放在美國對然後再來就是大家最想講的就是 GX 交易那個好專業我們搞不懂 Basis Trade on Y

我只知道就是搞一些槓桿的交易你現在看來這個可能性是最高的因為這段期間應該是說你跟我們聽眾介紹因為我每次講到其他交友我就跟他們講據說這個是其他交友贊成但是其他交友我不懂所以大家就自己去 Google 自己問欠金幣利不要問我

那稽查交易大概就是大部分都是 H-Fund 他們在做就是避險基金然後他們就剛好看到就是期貨跟現貨中間是有利差的比方說現在美國政府他的利率很高可能是 10 年期到 4.4 左右所以他們可能買這個債券的話我們用數字來比喻好了假設他可能買 98 塊

可是他就轉手去賣放空期貨放空期貨他可以賣到 100 多塊這樣子所以這樣子整個下來他就是有賺錢的可是賺錢其實他的利差超級小那他們就覺得說這看起來很穩這在槓桿要開很大開到 100 倍

這數字是真的媒體上面這樣寫的美國媒體上面這樣寫的那你看他這個東西他就是要建立在債券是很穩定的基礎不過 4 月 7 號那個禮拜 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

所以呢你一旦這個債券價格一降低銀行會不會跟你 call 欸 抱歉抱歉你這個擔保品價值已經不夠了結果他們一下抽不到錢就慢慢慢慢賣所以這平常你看債券就價格就越賣越低 利率就越賣越高

目前為止大家覺得這個可能性是最高的所以這是為什麼會那個禮拜就是上沖下洗所以我覺得經過這樣了解之後比較知道 4 月 7 號那一週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所以就比較不會說完蛋了美國是不是要倒了那如果我們看中長期一點我們如果看一年後川普真的有能力把現在應該 10 年級大概 4.2 4.3 有能力壓到 Maybe 說不定 3.8 3.5 有沒有可能你覺得

我覺得就長線如果整個經濟景氣是有機會下調的話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降到 4.0 以下我覺得是有可能的因為現在大家還是會預期雖然雖然那個

現在他就是說他不要降不要降但是你去看那個我覺得他五月就會降他現在口嘴硬那五月應該會降看來是這樣那你去看一下就是債券市場的選擇權的交易員他們怎麼預測那是最準的啊

應該是相對比較準啦不能說最準就他們猜的啦對對對但是他現在從那個選擇權的那個價格去反推未來利率到底會降多少現在看起來就是今年可能就是降 10 次那 4 次的話隨便都是 4.0 以下所以那你既然短期利率到這麼低的話那除非你這個關稅是一直會擺盪在那個狀況那剛才 M.Dot 已經說假設他真的有辦法搞定的話那我覺得利率是真的有可能會降下來

然後再來就是貝森特他的很重要的 Mandate 就是要把 10 年期公債利率維持在比較低那小賴我額外問你一個問題就是既然你剛剛說你覺得債券是一個你心中的避險資產嘛對不對那最近風險的確市場風險也蠻大的嘛我們知道股票是高風險資產那我很好奇喔因為我今天節目剛剛我在錄影這段時間剛節目我當時就跟大家聊避險資產我就聊說這個美元

美債喔對啦 在未來這種風險裡面我勉強想到黃金是可能會比它更好一點點可是問題是黃金走量有限黃金又沒有利息所以它無論如何它就是黃金就是那樣那我想不到任何比美國政府的公債更好的標的你說我去買其他國家的債券嗎

再怎麼想也沒有比美國好啊所以從你的角度來講你有覺得有比美債更好的這種扣除黃金以外的避險資產嗎其實我蠻認同你的說法因為我這個也是想了半天了因為我找不到確實是很難找到如果你要去比較你如果除了美債之外你要找應該也是找其他國家的政府的債券嗎就是你要債券夠好的

之前上個禮拜 4 月 7 號其實有好一部分的資金是挪移到德國政府公債那德國政府公債其實他在這一波下去之前利率下去之前他也是談很多的因為德國政府公債他是用歐元發行的嘛那時候他曾經大概維持在 2.310 年期大概 2.3 你有沒有聽到 2.3 美債 4.2 然後就會開始就不太你就覺得這個利率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然後那時候他是從大概從 2.3 談到 2.8

最大段是因為德國政府有說他想要大幅的擴張他的財政支出所以很有可能會舉債那一舉債你供給量增加大概利率就會彈上去就川普這樣一搞很多資金流到那邊他從 2.8 降到 2.5 我覺得你說德國政府供債他目前為止是大家現在比較看好相對可以暫時停留在那邊的因為他的債性比美國好然後他的發行量沒有那麼多

可是他的利率就 2.5 你覺得你值得去冒一個匯率風險嗎你對歐元的匯率你有對美國守嗎我覺得沒有你起碼央行應該會比較盯住美元吧那美元大概那個區間你比較可測所以你要投資國外公債你不是只有那個債券好不好你還有匯率的問題那歐元坦白說我看不懂講到匯率又更頭痛投資已經這麼複雜但是匯率可能是所有投資裡面我覺得

最复杂的其中之一我觉得它的变数非常的高以前这从哪里看呢就是以前我们在交易室的时候你要做任何东西的选择权你只要看它天气越短你就知道它的它的不确定性是越高的外汇选择权几个月一两个月就了不起了你要拖到

一年兩年那是難度是很高的那個你根本你沒有辦法去抓他歷史軌跡你其實真的抓到了也不見得能用因為變數太多了所以我覺得就如果說選擇權是一個賭場沒有人要開那麼久的賭場給你沒有你真的如果你今天有個企業我去避險你跟他說我要三年你給我扣擴一個選擇權價格你真的是任人宰割

所以我覺得你要再去賭一個匯率其實是還蠻困難那你說德國之外英國好像也還不錯可是英國的債券比較沒那麼好雖然他現在的利率是跟美債是差不多的所以真的想來想去我覺得選擇很少對不對對那你又回過頭來看美債市場他其實就只有美國這麼大的量他量很大然後他的所有天氣他有那麼多可以給你選

那了不起呢如果你真的覺得美債有一點不安全那我會建議大家去買一些就是全球的就是

全球債券的 ETF 像是 BNDX 就是除了美國以外的那就包含公債公司債都有所以就是只能這樣好 那顯然既然提到 ETF 正好來問這個問題因為其實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講直接買實債其實是有點難度的買 ETF 對他們來說相對比較簡單可是其實很多人就會說

債券的 ETF 跟債券真的是一模一樣的商品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對債券的概念是時間到了你就會把錢還我可是債券 ETF 它的價格會波動的因為它其實就會一直買出到期的再買進新的現在在所以其實它價格會波動所以第一個我們怎麼跟

如果今天我是個債券小伙你怎麼跟我介紹債券 ETF 跟債券哪邊不同那除了我們知道 ETF 買很多以外他在投資的角度來講到底他扮演怎樣不同的角色我覺得直投債跟 ETF 差最多的就是它的流動性對然後再來就是價格透明度

所以如果你今天是一个极度保守的投资人然后你不想受到任何一点资金就是未来利率啊利息的波动或者是你要很确定十年后你一定要拿回本金那其实你真的就是只有直投债可以选择因为你想要所有的现金流量是非常确定的可是如果你在投资直投债的时候你必须要知道说你要去

你要有能力去挑债券你看這麼多债券擺在你面前你到底要投資哪一個然後你不管投資哪一個你都會可能會有一個太集中的風險所以你可能至少要挑個三四個以上我覺得這個對一般投資人來講難度是會比較高然後你即使挑到债券你還要跟人家溢價

就是因為他的價格真的不是那麼透明他不是交易所上面他是場外交易的所以如果你資金有投到大概至少五千美金或是一萬美金或者是十萬你才會比較有溢價能力

金额太小的那种一般的散户投资其实是很难进去买这样的资债你可以买但是你可能不会买到价格很烂对你可能不会买到很合理的价格这是势必讲以前我们在撮合债券的时候你一次大概 100 万

不然除非你去買債性很差的債不要不要不要債性很差再更不要因為那個流動性更差我 N 年前就是因為我在我的美國部很多是在美國捐贈那上面都有很多債券我就看到哇最好買的就是什麼什麼什麼加州的某些什麼地區的一些地區的政府在想誰敢買這種東西啊你到時候一個地區政府直接給我倒賬我根本不敢買好吧而且其實流動性越不好的價格會會擴擴的越寬就是你越容易買到

太貴的所以我覺得價格它不透明假設你賭對邊假設我現在覺得利率會下去那我現在真的去買那買到最後你想要獲利了結的時候你可能賺的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多因為它在買賣價差它就一定的價差所以你一定要跨過那價差很多你才會賺到足夠的錢

那在这样的状况下你可能退而求其次说好那我要价格透明一点的然后流动性很好所以是可以买卖的那就是债券 ETF 那但是债券 ETF 可能就像 M 大这样的他就是永远不会倒期然后他价格就是会有波动

所以你要怎么样去跟大家讲这两个东西的差异那一刚开始那你就先买短债的好了短债 ETF 先从一个开始那你再慢慢的去了解利率到底为什么会变动原来跟年准会有关系那就观察久了你就渐渐可以把你的天期越拉越长 7 到 10 年啦 20 年我觉得这样会比较好一点

所以聽起來 我覺得我聽到的答案是說如果你真的很想要到某個時候你一定可以拿回本金然後你的金額夠大能夠拿比較好的價格的時候你其實可以買直接去買債券可以的但是如果你的金額 第一個你的投資金額沒那麼大那你可能那個第二對來講沒那麼划算第二個是如果你投資債券的目標不是說到某個時間點就要拿回那本金而是說我這個東西做我的資產的抗風險

那我需要流动性嘛股灾的时候正好卖掉来买一些股票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债券 ETF 其实就看起来是一个很适合的一个搭配的标题没错没错然后大部分债券 ETF 其实它是很分散的嘛对所以对我们这种小散户来讲我觉得还是买 ETF 会比较好一点那你一般来讲就最有名的就是 BND 跟 BNDX 嘛对一个是 BNDX

BND 是含美國市場 BND 也是不含美國市場但是它都是全球配置的債券我們最後來介紹一下 CHANEL 這次推出的債券入門權攻略你聽我們剛剛這樣聊天聊這麼久你就知道 CHANEL 對債券真的很專業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學習怎麼樣投資債券的話我覺得這堂課當然是很可以推薦的但是當然我們既然

講師 老師就在這邊我們請老師自己來推薦就不要我來推薦老師自己推薦一下這堂課到底有什麼乾貨在裡面我覺得這堂課程一剛開始會跟大家應該是真的是債券入門真的是全攻略它就是從一剛開始

为什么债券是什么东西那为什么要投资债券那我们会从利率开始讲起那一个债券价格是怎么样计算不用担心很难我们都是用很简单的数学跟大家讲就是国小数学应该就会了我觉得没有问题就是你有计算机你就可以按出来了对对对然后之后呢我就会跟大家讲一下债券有哪些不一样种类或者是有哪些看起来很像债券可是又跟债券不一样的比方说储蓄险嗯

房地产然后还有高股息 ETF 这些到底跟债券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渐渐的就会开始跟你分析债券的各种种类有短天期啦有国债啦有公司债啊金融债那这些东西有什么不一样那渐渐的就会跟大家分析那债券 ETF 是什么然后债券运行基金是什么直投债是什么那也会手把手教你怎么下单那下单之后你买了你要怎么追踪你的绩效然后要决定要不要继续留继续放

这个东西也会在课程里面讲再来就会提到你既然都已经学会了那我们会讲到资产配置

大家都會覺得說我才不要六四比那我想八二可不可以可以裡面會很明確告訴你說會有哪些股票 ETF 我們可以挑然後再來就是哪些傢俱 ETF 可以挑那你這樣搭配起來之後你也會懷疑說我這樣配對嗎那我們會跟大家講說網路上有哪些免費資源可以跑回測幫你回測一下對那回測之後這也是有 BUG 喔因為其實回測它一定有它的假設

假设前提然后你可能用错时间你就会有不一样的结论所以在回册里面解读上面我们也会跟大家讲说你要注意哪些事情你才不会掉入这些险境所以这个大概就是整个课程的一个说明那你要你讲蛮多的所以你要用比较短一句话来推荐你的课程好不好一句话比较短的

我觉得这个课程就是很适合所有债券初学者或者是你是觉得自己懂债券可是不见得你看了这个课程之后我相信你还是可以有很大的收获不小心还是讲了两句那我帮你讲一下大家知道债券的总投资市场规模是比股票还大的全球来看所以你要做投资你怎么可以不了解债券呢就算你不买你也应该了解如果你到目前对债券的

理解是零像我一样是小白的话赶快来上一下这堂课那我们这一次很高兴大家这一次的这个再进入我们全公略有给我们 M 观点粉丝有专属的优惠码欢迎大家透过我们的资讯栏参考我们的优惠码就现在 5 月 18 号之前这个优惠特价五五折低于五五折而且我们的优惠码再折五百块赶快到资讯栏参考一下好了那我们今天这个节目就到这边了那很高兴今天 Chanel 上我们的节目来跟大家聊一下再见那我们就一起跟我们的观众听众说声拜拜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