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M 观点我是主持人 Mula 这里是一个紧跟科技趋势讨论热门时事并且分享投资与商业思考的频道每周一中午和周四晚上会在 YouTube 上面直播并且在直播结束后同步到各大 Podcast 平台上
我希望能够透过这个节目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掌握世界进步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商业思维以及自由市场的力量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的话请按赞订阅分享及五星留言评价分享我们的节目给更多人知道也别忘了订阅我们的免费电子报 M 报你可以在资讯栏中找到我们节目的所有相关连结
哈喽哈喽大家好大家晚安欢迎来到我们今天的 M 观点哦今天是我们 M 观点直播 EP205 那很高兴在礼拜礼拜四的晚上再次跟大家聊聊过去这几天的这个重要的一些事情那包含了这个科技财经产业的一个大事那今天会跟大家聊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呢会跟大家聊哎马斯克哦最近跑出来
这个这个反对川普前想通过的这个 One big beautiful bill 一个大美丽大又美的这个法案到底马斯克为什么反对呢那很多人说马斯克跟川普是不是两个人翻脸了其实没那么严重但是
他们争执的点到底是什么我们今天第一个主题来跟大家分析分析那么今天第二个主题呢是有个新闻台湾这边可能没有很多人注意到但是呢据说 Meta 现在在找好莱坞的一些制作公司要说我要为他们明年要推出的新的这个头盔做一些专属的内容所以 Meta 到底打算推出怎么样的新的头盔呢 OK 这个主题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好
那最后一个是我们今天很高兴也邀请到 Google 台湾的总经理来跟大家聊聊 AI 包含了 Google 的 AI 以及对于整个 AI 产业的一个看法哦所以呢今天的三个主题都非常值得一听好那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呢我们一样先进入我们今天的业配时间了我们今天要业配介绍的呢就是来自于这个 Google 的活动来把我把图放大一点
2025 年 Google 的云端社会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Google 云端高峰会台北厂重磅登场这次的大会会聚焦在 Google AI 跟他们的 Google Cloud 云端技术的最新发展会带领大家去看 AI 特别是深层次 AI 在各个材料中怎么去使用
以及现在这么厉害的 AI 技术特别是 Google 家最厉害的 AI 技术怎么样整合到各种云端的方案里面所以企业可以来参加 Google Cloud Summit 去理解怎么样去使用 Google 的这些 AI 技术其实他们找了非常多的专家包括 Google 的专家以及各路产业的专家一起来分享 Google Cloud 的技术
那这次的活动呢是实体活动而且是报名审核制哦所以要要报名就赶快去报名然后如果你审核通过了就可以获得这个就他就寄给寄信给你哦不过呢如果因为这个这个要这个活动要抢哦名额有限哦 Google 他们也会开放一些这个现场的
現場的這個名額哦所以如果你沒有報到的話記得帶你的名片當天直接殺到現場就可以有機會去參加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那我想他們這次會有三個很有趣的 AI 的互動體驗第一個是 AI quick build 的一個挑戰
第二个是 AI basketball coach 这个 AI 的篮球教练还有 VO studio 的体验 VO 就是他们做这个影片的那个很厉害的 AI 所以你最期待哪种 AI 体验呢赶快在我们的资讯栏报名连接场地名额有限所以如果真的不幸额满的话就去抢现场报名的这个活动
好 那我們非常感謝 Google 台灣對我們今天這集節目的贊助那我看聊天室有人問說我今年申請上哈佛 PhD 安娜覺得我去得了嗎哇 你這個真的是個好問題我覺得現在哈佛也蠻硬的然後川普這邊也蠻硬的而且現在這個命令雖然暫時被法官叫停可是老實講
這個東西上法院 畢竟要不要發 visa 給哈佛的學生本來就是政府可以決定的事情啦所以我想這件事情最終在法院很難 川普政府行政權很難輸啊所以我會建議你 現在趕快施壓哈佛校方不要再跟川普槓到底了啦
好那接下来我们就准备进入我们今天第一个主题今天第一个主题呢就来聊说 Elon Musk 居然跑出来反对川普的一个法案当然啦我们知道上个礼拜我们聊马斯克从五月底的时候正式从美国联邦政府
登出他的斗取这个政府效率部登出但是看起来呢他对于政治还是很关心的他还是要持续发挥他的影响力所以在这个礼拜的大家都在聊什么大家聊说他跑出来反对川普力推的这个我们叫做 OBBB 那什么是 OBBBOne Big Beautiful Bill
就是一个又大又美丽的法案的预算法案有些人就叫我以前叫他大美丽法案我看现在很多人叫他大又美法案或者大而美法案美而美反正 anyway 我现在就先叫他大又美法案
馬斯克跑出來罵這個大右媒法案他怎麼罵呢?哇他罵的話還蠻難聽的他說這是一個 disgusting abomination 嘿 欸 我問你你知道 abomination 是什麼意思嗎 abomination 就是你如果去玩 RPG 齁你看到對面出現什麼骷髏人啊或是出現一些什麼鬼怪啊或者很醜的哥布林啊 你就說
abomination 就是一種醜陋的怪物邪惡的怪物 disgusting 就是什麼就是噁心的所以馬斯克就批評這個發言是一個很噁心的一個邪惡的怪物好那我們來看馬斯克為什麼講這種話呢我覺得這背後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大家知道這一次呢
美國總統選舉馬斯克力挺川普那你覺得他為什麼力挺川普呢其實這背後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當然馬斯克跟川普是共同的反 Walk 陣線 Anti-Walk 陣線就是反覺醒的陣線所以因為美國這種所謂的左派的覺醒文化真的走得太過頭了無論川普或馬斯克都對這件事很感冒所以他們在這件事上是一個很大的聯盟
但是呢马斯克会协助川普另外一个重点则是什么他希望能够帮助美国政府砍掉很多浪费很多无效率的支出所以呢这也是为什么呢在川普选上之后呢马斯克就跑出来担任斗许的这个负责人那当然了我们知道从一月底到五月底斗许辛辛苦苦搞了大概差不多四个月左右总共砍了 1700 亿美元其实
这比马斯克一开始说的要砍一兆但是落差蛮大老实讲这已经很辛苦了而且马斯克就变成剑把特斯拉变成剑把所以特斯拉的车子被砸特斯拉的销售付出被放火所以马斯克跟特斯拉是为了斗取付出代价可是马斯克辛辛苦苦砍预算就是为了让美国联邦政府的赤字不要那么多赤字就是什么每年政府花的钱比收进来的税收少
花的钱比收进来的税多所以每年都是越来越不够的钱所以只好去借钱这就叫赤字所以呢之前美国政府赤字很严重特别是拜登那四年赤字超级宇宙夸张的真的是所以当然啦所以在川普政府继承这个庞大赤字之后他大概要解决嘛所以呢其实马斯克
会参与政治除了那个反 work 这个部分以外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能够什么帮助美国政府省钱所以 doge 也是为了做这件事可是呢这个 OBBB 啊这个一个大右美的法案这个法案呢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呢它会让美国政府在未来十年的赤字不减反增还会多 2.4 兆的一个赤字而且这个 2.4 兆是在原本就会有的赤字至少就额外再加 2.4 兆那当然了未来十年美国政府的赤字可能本来会有没比十几亿
所以就在原本十几亿原本如果你什么时候不做有十几亿的赤字然后现在你通过 OBB 他还在十几兆说说十几兆那通过 OBB 还会再多二连四兆所以就更多了这件事情呢马斯克当然就违反马斯克他想做的事情对不对违反马斯克他对外宣称说我就让政府有效率的这个理念所以呢对于马斯克来讲他当然要出来抨击啊不然他他
是他被當白痴耍嗎他沒有理由不出來表達他的立場但是我先講
我看聊天室有人說決裂我跟你講沒有啦 沒有決裂啦我不去說馬斯克跟川普的關係我覺得其實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良好的關係喔我跟你講馬斯克是一個很幼稚任性的人然後而且他的地位他是全球首富又是一個超級大的這個推特的 KOL 所以對他來講雖然他跟川普其實沒有真正的決裂可是他會覺得說我就是要批評雖然我還是認同川普政府不少事可是我就是要批評因為我對這個反應就不爽
但是你必须注意一件事马斯克的炮火其实没有直接去攻击川普
我觉得这个是你要看得懂就外行人看这闹内行人就看不到外行人就说哇马斯克出来炮轰川普啊没有我跟你讲马斯克的用字都非常的有时候有川普任性吗没有啊他们两个都很任性啦我跟你讲马斯克用字非常的精准他骂他没有骂川普他没有任何一个字骂川普他骂什么第一个他骂法案不好第二个他骂
国会议员简单来讲马斯克把所有的炮火虽然是集中在这个法案而且老实讲这个法案川普现在也想让他过可是马斯克的策略叫做什么
都是你們這些國會議員不支持川普政府砍預算才把這個預算才把這個法案搞得四不像才搞得支出沒有砍太多所以呢馬斯克他的你看他說 Kill the Bill 他說把法案殺掉他說什麼我們大家注意要哪些人要讓他未來落選
你去想川普又不会再选了所以他讲的是谁就是那些国会议员那些众议院这些桥出这个很很在马斯克眼中会增加赤字的这个预算案的国会议员要大家落选所以其实马斯克策略叫做切割川普
他就給川普一個台階說你看這個法案雖然是會增加赤字可是不是川普想要的川普也不想花這麼多錢川普希望能夠砍更多可是國會議員呢這些國會議員就不配合嘛為了喬定這些國會議員最後這個法案早變成這樣所以馬斯克顯然把自己定位在說我是要幫川普砍這些預算的川普砍不動這些國會議員沒關係我出來砲轟一下
这是马斯克目前采取的态度那你去看川普川普目前对于马斯克这个批评也是展现出耐心你看以川普的个性谁敢嘴他他不是马上嘴回来但你看现在川普有出来嘴马斯克吗没有川普很忍耐川普没有出来在他的 truth social 或者什么出来嘴马斯克那你去看一些报道你就看到一些你
匿名的白宮官員在批評馬斯克我告訴你那些都是見縫插針那些都是左媒那些都是最討厭馬斯克跟川普的主流媒體你覺得他們講的話有多少可信任我必須講我個人覺得以川普的個性馬斯克這樣批評他他當然不爽他一定不爽可是他不爽不代表他跟馬斯克決裂沒有因為什麼因為我覺得川普跟馬斯克兩個都知道說他們兩個撕破臉就是敵人最開心
他們兩個師父眼 敵人最開心那些主流媒體 那些民主黨 那些左派最開心所以他們即使在這件事上其實我認為是彼此真的有些不愉快彼此有不爽可是他們都忍住他們都忍住所以你看以川普的個性他怎麼可能到現在不出來被馬斯克這樣講他都不出來反擊或嗆個幾聲沒有 為什麼因為他知道
马斯克也把他的炮火锁定在法案本身以及那些国会议员所以呢川普呢也不需要把炮火导到马斯克身上那但是呢诶
馬斯克這樣批評之後呢就有人出來捍衛這個法案的誰呢共和黨現在的眾議院的議長 Mike Johnson 你要知道眾議院議長算是在整個美國的政治體系排第三位的人簡單來講如果今天總統掛掉副總統要接任對不對那如果總統跟副總統都掛掉誰接任美國總統就是眾議院議長
那目前的众议院议长就是 Mike Johnson 就一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个男生那 Mike Johnson 呢他出来反驳马斯克的批评他怎么说呢他就说其实我跟马斯克是好朋友而且我们这些共和党的众议员呢我们都非常感谢你在联邦政府替我们砍钱但是呢你搞错了
这个 One Big Beautiful Bill 这个 OBBB 啊明明就是我们史上砍最多钱的法案是我们史上节省最多钱的法案我们总共节省了 1.6 兆啊这是一个很好的法案所以你搞错了你不要说我们这个法案通过之后会增加赤字没有我们是砍很多钱的
老实讲,你知道吗?这个...这个...Mike Johnson 的这个 Tweet 出来之后我当下就觉得,哇,怎么两边的差距这么大怎么一边说这个会大整次子,另外一边说我砍...我砍明明就是史上砍最多钱的法案砍最多预算的法案耶所以老实讲,我必须说我本来没有打算在这个礼拜聊这个法案的因为我之前在国际大事收藏版就说过
跟大家講過說我覺得這個法案到參議院有可能會被調整啦所以這不見得是最後通過法案那我幹嘛去聊一個不是最後通過法案的現在只是立法的過程中議院僑定了可是因為就我知道是共和黨在參議院有幾個參議員非常堅持反對目前的版本所以有可能他其實過不了參議院所以我本來沒有要討論這個可是
老實講這個禮拜算是有些變數首先呢我覺得目前看起來呢無論是川普無論是共和黨的參議院的多數領袖都想要硬衝過參議院也就是說他想要把目前這三五個有意見的共和黨參議員要把他喬定所以呢如果被他們喬定了說不定真的就依照這個版本過關有可能哦第二個是什麼
是马斯克现在把这个话题炒起来了嘛因为马斯克出来重炮轰击嘛而且我跟你講马斯克这个人就是这样他热衷在一件事的时候他会很疯狂哦所以我今天早上看他的推特就连续发好几个推特都是在聊这件事情哦那大家知道马斯克在推特上有这么多人追踪只要他开始骂这件事这件事情就变成一个热门话题所以呢我就想说好吧
本來我們要打在這個禮拜聊這個 One big beautiful bill 這個大又沒法但是呢看起來不得不討論特別是什麼因為馬斯克講的跟跟這個 Mike Johnson 講的不一樣啊一個說這個東西大增赤字一個說這個東西升了多錢那到底誰對誰錯呢這個東西我想喔我這樣講喔主流媒體都不會給你
不會幫川普護航啦所以一定就是馬斯克講的是對的齁就在這個主題上就是馬斯克講的就是這個 Bill 這個 Bill 這個法案會讓美國次之大幅增加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欸我覺得我個人就非常好奇因為你這樣講如果這個東西
众议院院长总不可能公然说谎吧他讲的话一定有点道理吧对不对所以我就想说这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到底是什么好所以我就开始帮大家做功课所以我跟你讲啦你有听到这一集赚到啦你有听到这一集我今天等一下讲的东西在台湾我相信不会有人跟你讲为什么因为
誰想研究美國這個什麼大法案裡面到底是怎麼花錢的但是我為了要幫他解決這個疑惑我就真的做了很多功課就連續這兩天都在做這個功課所以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到底 OBB 大又沒法案到底是增加讓未來市值變得更多呢還是大砍之初呢到底誰說的對呢那當然啦我們要因為這樣
这个法案还没开始实施嘛所以他未来的影响是用评估的那评估会有很多单位会有官方的单位也会有民间的单位那我们今天就采用什么比较中立客观的国会预算办公室因为国会预算办公室是一个超党派的一个办公室而且他是代表国会所以他其实也不是站在这个行政权那边的
那他在以往在这些预算评估里面应该都是被视为最权威的单位所以我们就来看这个 cbocongress budget office 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评估好那就看了根据 cbo 的
预估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工作的预估 OBBB 如果通过的话未来 10 年会增加多少的赤字呢会增加 2.4 兆的一个赤字所以呢
如果我們看這個數字的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字它是符合馬斯克說的也就是說國會預算辦公室說其實這個 OBP 通過之後未來美國政府的赤字 10 年還會額外多 2.3 兆 2.4 兆你要想
这个是原本可能就有十几兆就未来十年没有通过这个反应本来就有十几兆的赤字额外再加 2.3 兆上去所以可能未来十年就会有 maybe 18 兆 19 兆一个很高的一个赤字
那这个 2.4 兆是怎么来的?我给大家一些数字首先呢,你可以把它讲成 OBB 对于预算的影响会有减税所以减税的部分是不是会减少收入会让政府减少收入但是呢,OBB 也有砍政府的支出所以根据 CBO 的预估是
OBBB 大右媒法案减税因为减税而减少的收入是 3.7 兆美元我们现在讲的是未来 10 年
然后 OBBB 里面砍掉的联邦政府支出依照 CBO 估计是 1.2 兆跟 Michael Johnson 讲的 1.6 兆不一样这个中间有些落差因为有些项目他会把它当成是收入而不是支出减少这个东西是技术性的细节就简单来讲就是有些钱他那样算我这样算但是大家算的版本就是不一样反正 anyway 可是他们的实质是类似的所以简单来讲
减税让政府少收了 3.7 兆但是支出也少了 1.2 兆所以两边相减 3.7 减 1.2 不是应该变成 2.5 吗可是因为他中间有些四舌五路的问题所以最后是 2.4 兆就举个例 3.7 兆可能是 3.68 那 1.2 兆可能是 maybe1.23 所以你这样减一减就会变 2.4 兆所以呢简单讲
收度少了 3.多兆支出也少了 1.多兆然后所以整点赤字就多了 2.多兆差不多就这样的概念所以你去看哦从数字上来看马斯克现在批评的这个点就是哇未来 10 年要多 2.4 兆的赤字是正确的可是 Michael Johnson 说我们砍很多钱我们砍了 1.6 兆他说 1.6 兆跟 CPU 的 1.2 兆是有落差可是那个落差是我刚刚跟大家解释过就是说有一些项目他
他把它算成他是減少支柱可是他事實上是增加收入反正你不要管了反正總而言之那個是正向的部分就是 1.2 兆就是這樣其實就是那個就只是那是一些技術性的認定的一個差異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以
可是我跟你講,如果馬斯克的質疑是正確的,麥克江森的辯論也是正確的,那請問到底誰對誰錯?我們最後就看結果嘛,結果看起來赤字就是增加的啊!所以就算麥克江森說你有砍預算,你有砍支出,可是你減稅少了收入更多嘛!所以赤字增加就是增加,所以麥克江森根本是強辯
所以呢我們現在的這個第一階段到目前為止的解讀是麥克江森雖然講的那個說砍砍多錢是對可是因為他稅收減少了更多嘛所以赤字的確還是增加的所以到目前為止第一回合是馬斯克對對不對可是我告訴你沒有這麼容易解決我們這個節目的價值就是我們是一個深入討論的節目啦我跟你講如果只是討論到這裡我們就是個二流節目但是我們接下來進入一流節目為什麼呢
因為我跟你講剛剛你理解的東西只是一個表象而已那為什麼是個表象呢?事實上在前兩個禮拜呢 all in podcast 這個節目呢他們就已經炒過這個法案了因為你要知道 all in podcast 的主持人除了那個卡拉肯尼斯以外其他人至少查馬斯·帕里哈布提亞跟 David Sacks 都支持川普嘛可是在這一檔節目的上兩個禮拜前的那一檔
包含了 Chamath,包含了 David Friberg,包含了 Karakani 都重炮轰擊大美利法案,大又美法案那之後誰出來辯護?就是 David Sachs 出來辯護我跟你講,David Sachs 的辯護就有講到一個重點你知道為什麼?他說我們剛剛講說這一次 OBBB 為什麼會造成赤字增加?是因為我減稅少了 3.7 兆的收入
可是这里有个重点是其实这三点七招里面有一大部分是现有的减税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是新增的减税是现有的减税这是什么概念简单讲就是说川普在 2017 年的第一任任期的时候他有通过一个法案叫 TCJATax Cuts and Jobs Act 就是减税与工作法案 TCJA 这个 TCJA 本来理论上到明年就到期了明年就到期了
所以在 CBO 的计算里面他其实明年是说理论上我应该多三兆多的税收因为这个法案
如果被取消的话,这个反正如果到期的话我减税就变少了,我收入会变高所以这个减税是在去年在今年都在的这个叫做 TCJA 的减税你知道这个 TCJA 的减税总额多少吗?这 TCJA 的减税总共 3.3 兆就未来 10 年是 3.3 兆也就是说我们刚刚讲说这个
OBB 這個大右媒法案在未來十年會讓美國這麼少收 3.7 兆的稅對不對可是這其中 3.7 兆裡面有 3.3 兆是一個現行的減稅法案就是 TCJA 的減稅也就是說其實真正這個法案新增的減稅其實只有 0.4 兆
你有没有看到这个落差就很大了所以这个差别就是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算法是说因为这个 TCJ 明年到期所以明年呢这个减税就没有了
可是呢,所以这个税就应该收回来怎么可以然后但是你现在又要延长你要把这个 TCJA 的减税永久化的话那你又要从这个基础线往上扣就是说我又额外减了 3.3 兆的税所以这个概念差异就在这边所以去想哦如果我们把 TCJA 的部分完全扣除你会发现
其实这个法案通过赤字会变少因为我们一样用 CBO 的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计算这个法案让联邦政府的支出在未来十年少 1.2 兆可是这个法案新增的减税其实才 0.4 兆所以一来一回其实这个法案会不会让未来十年美国政府的赤字少 0.8 兆不是增 2.4 兆你看这个一来一回是不是差很大
所以這裡面有很重要的差異到底 TCJA 川普在 2017 年的減稅法案這個法案的影響到底要把它算進去還是要把它扣掉因為這樣講我們過去四年的赤字或應該講 2017 到 2024 年的赤字全部都有 TCJA 的影響這個法案本來就是
去年也有減今年也有減前年也有減都有減啦所以如果你用這個東西做基準的話其實你未來次數會變少會減少不是變多可是如果你把說我就假設未來沒有這個東西了
那这个时候你就觉得次之又变多可是这个变多的一大部分是本来今年就有的东西我举个例子来讲假设你今天是一个你今天在一个苹果世界你的收入都是苹果假设你今天每个月你的收入就是七个苹果
然后你每个月支出七个苹果所以你每个月收支平衡但是呢你这个七个苹果呢有两个苹果呢是因为你把你巷口的巷口的摊子租给那个寡妇让他去卖豆腐所以呢
因为他是个寡妇,你觉得他很可怜,所以就先说:好啦好啦,你未来这一年每个月那两个苹果不用给我,不用给我所以接下来呢,你这样未来这一年,你是不是变成说你每个月收入只有五个苹果,可是你的支出还是七个苹果所以你每个月少亏两颗苹果,你的赤字就有两颗苹果,对不对?
然后但是呢一年之后呢哦你家你老婆就不爽了哎我们在每天亏两个苹果不是办法你一定要省钱你要想办法省钱所以呢那你就说好吧那我现在每个月支出是七个苹果吗那我现在每个月只要支出六个苹果就好了所以呢理论上你的收入还是五颗苹果那支出是六个苹果所以你每个月
亏损从两颗苹果变成一颗苹果这时候你就出来说你看我有少亏了可是没有没有这个时候你村子的十字路口那个村子里面有个独立审查员有个长老说我跟你说你不可以这样算你当初答应寡妇两个苹果不要收不就是一年吗现在一年也到了
所以呢我告訴你你本來就要收這兩個蘋果所以呢如果你不收這兩個蘋果的話你不跟廣播重新收錢的話你現在一個月你不是少虧一個蘋果你是多虧一個蘋果啊因為你去年每個月是虧兩個你現在是虧三個啊
所以在我們理解原本你是要
你的现状是你收入五个苹果然后支出七个苹果所以呢你每个月其实是少两个苹果那你说我支出少一个苹果就每个月收入五个苹果支出六个苹果我就变少了我每个月少一个可是没有他说你应该每个月要收入回到七个苹果所以你本来应该是什么要正一的有没有你本来要正一的你要从每个月七个苹果然后你支出负六个苹果你要正
那但是你現在你現在什麼你現在還是虧的所以你現在變得比以前虧的更多你每個月多虧一個蘋果啊所以
所以这个就是这样的差别我再举个例子给大家听就是说我用个支出我们刚刚讲的收入的东西我举个支出的比喻大家各种东西假设你每个月你本来就每个月支出五万块但是后来你的家人有个人生病你要请看护所以一个月要多三万块所以你每个月变成要花八万块
結果呢當初呢 看護呢請看護你只是預期請一年因為你預期加了一年之後病就好了就不用請這個看護但很不幸的你加了一年之後還沒有好你的看護還是得請這時候你就說好啦好啦那我每個月省吃減用這個支出降到 4 萬所以我的支出就從 4 萬加 3 萬 4 萬的支出加 3 萬的看護之後變成 7 萬對不對但是你如果用
去年每个月我都是花 8 万这个今年每个月都花 7 万你是少花 1 万块但是呢有些人会说没有啊你原本应该什么你原本看护到底是 3 万块不要花所以你是比这个东西多花 2 万你懂吗所以差别就是这个样子差别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简单来讲
OPPB 到底是增加赤字还是减少赤字呢要看你比什么你如果把现有的减税就是现状把它维持住就是原本明年应该要到期的这个 TCJJ 你把它视为本来就应该永久持续的话那赤字就是减少可是因为这个反而本来会到期的嘛所以如果你要对比的是这个 2017 年减税之后
到明年到期之後這個狀況的話這時候反而次數是增加的所以差別在這邊所以你聽到這裡有沒有覺得說這個之後我們節目會跟你講啊這種我覺得有些時候講這種東西也是吃力不討好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想聽你知道有些人講到明月來講東講西然後誰誰管你講得我頭都暈了你知道我自己講的有些講的自己我自己也頭都暈了但是簡單來講就是
如果你把 2017 年到目前為止都一直存在這個川普的 2017 年的減稅視為永久存在的話 永久存在的話事實上 OBPP 反而會減少赤字但減少對 會比原本的赤字會減少但是如果你認為這個本來明年就應該沒有了所以你不能不能把它算是既有的那這時候赤字就增加差別就在這邊好 那所以
這個數字事實上也有得到目前美國行政管理局的局長 Rosevald 也是川普陣營中一個很會砍錢的人的支持他說 OBPP10 年會減少 1.4 兆的赤字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差別就是這樣你如果是採取
採取跟川普對簡單講你是採取一個比較標準的一般的算法就 10 年就額外增加 2.4 兆但是你如果採取對川普這麼有利就是說我們假設他是永久存在但是聊天室有人講嘛問題就是原本預期不是永久存在嘛那這裡就是一個很大的分歧嘛就是說有些人說
我們就是預期他應該有存在啊好啦 anyway 但是法案本來就是倒楣就是論事他是真的增加市值可是我只是想讓大家理解為什麼川普政府認為這個法案事實上是替政府減少市值的是因為他們覺得說
TTC 之前早就應該永久存在那是因為拜登政府實在不願意永久立法然後而且至少對比現在對比現在因為今年過去這幾年也都有 TTC 所以對比現在它是減少那你說誰說的有道理呢我覺得如果很 formal 就是我們照邏輯跟法理來看 CBO 的東西比較有道理馬斯克人的批評比較有道理可是
你们也要必须我觉得我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川普政府觉得我们做这个法案还是有在省钱大概就这样好了那我帮大家解释完解释完这两个差距之后我希望大家称赞我一下好不好因为我跟你讲真的啦当然我可能还没有听一些其他节目可是我自己觉得在台湾不论是主流媒体不论是自媒体
无论是任何 Pocket 的节目,应该没有任何节目会跟大家解释到这么细说到底为什么,Mike Johnson 说是省钱然后马斯克说是增加赤字然后 Rosevald,美国行政管理局说是会减少赤字但是 CBO 说会增加赤字所以只有我们会这么细节去跟大家聊
我講我們這個不是解讀我們這個是幫大家把這裡面的 Mega 幫大家拿出來為什麼這兩個人講的不一樣大概就這樣好那接下來我們來看到底接下來川瑪這場戲會怎麼演呢老實講
我之前一直覺得這個法案在參議院是會卡關的因為有幾個共和黨議員對這個 OBPP 也很強硬這幾個議員就是那種叫做 Physical hawk 就是對於預算支出是非常強硬的鷹派就是不可以花那麼多錢這面包含了來自 Kentucky 的 Rand Paul 來自威斯康辛的 Ron Johnson 他們其實現在都出來呼籲說我們要擋這個案子我們要讓這個案子砍的錢不夠多我們要砍更多
那所以其实包含 Rainbow 包含 Ron Johnson 他们这几个议员有可能会跟马斯克合力想办法把这个案子卡住因为你知道
参议院共和党是 53 票然后民主党 47 票也就是说共和党只要跑票 4 票这个法案就过不了因为你如果只是跑票 3 票的话 JD Vance 可以投关键票因为 JD Vance 是副总统他在这个也是等于是参议院的议长所以他们只要参议院陷入僵局的时候其实副总统可以决定关键票可是呢不知道现在到底会不会有四个人出来反对我觉得现在就还在
喬啊,简单讲现在那个参议院的这个共和党的多数党里,叫那个 Som 嘛,以及川普这应该都在努力要想办法要乔顾啊,就想办法把这几个反对的议员
那個參議員想辦法喬了幾個讓他有 50 票他就可以過關那老實說啦你說川普這邊呢真的對這個法案很滿意嗎我覺得沒有我相信川普知道這個法案有蠻多的問題而且事實上在川普在強力推動之前其實川普的 MAGA 的陣營也有不少人對這個法案砍的錢太少很有意見
但是因为这个法案有太多对于川普很重要的行政目标了川普选举的时候一些承诺我们一些小费免税加班费免税对不对包含了对于要领社会福利的时候你必须要有最低的工作时数需求你不能摆烂去领社会福利你一定要每周工作多少小时才能领社会福利
包含要去盖那个边境墙对不对包含一些驱逐非法移民的一些条文包含了 MedicareMedicare 就是美国这个一个就是美国公办的健保有两个意思 Medicare 一个是 Medicare 那 Medicare 他就要求说那些非法移民是不可以保 Medicare 不可以使用 Medicare 福利包含了一些页岩油的专油包含了一些基础建设所以其实老实讲这个
他为什么叫 one big beautiful bill 因为对于通贸银行他把包山包海他的所有的这些重要的政策很多都放在这里面所以他只要通过这个法案他的这些政策就可以真的推行也就是说虽然这个法案很可能对于预算来讲对赤字来讲
是有点问题的可是呢可是对于川普来讲他应该会想要通过而且我再额外补充一点我再额外补充一点
其实像财长 Scott Bassett 之前都有说其实他们认为 CBO 的分析有个问题是 CBO 的分析没有把这些减税下去造成的经济成长做动态调整也就是说其实你只要把这些减税下去的成长做一个动态调整的话其实理论上美国经济会成长更多会额外增加更多的收入 Bassett 也说你也没有把关税的收入算进去所以其实
anyway 所以现在的状况是说其实简单讲 Scarbenson 就说
第一个经济成长会更多所以税会变多第二个是关税你也没算进去所以也还会有关税所以其实这整个 bill 其实是对财务来讲是不错的那反正我跟你讲啦其实关键都是那个啦关键就是你到底要不要算 TCJA 嘛你要把那个这个 TCJA 算进去的话那就无论你把关税那些什么都加起来应该还是增加次次但你只要把 TCJA 的部分你视为
現在既然已經存在了我就是跟現在比的話那無論如何都是省錢我覺得差別就在這邊但是所以 anyway 啦我覺得即使這個法案我認為對於川普來講他的確也會認為這個法案砍得不夠多 spending 砍得不夠多可是你為了要過這個法案你需要中間派的議員嘛你不是只有 MAGA 派的議員你不是只有這些強硬的 physical hawk 的議員嘛其實每
共和黨有很多中間派的議員他說你不要砍那麼多 Medicaid 你不要砍這些東西我的州有一些窮人可能依靠這個你知道嗎?美國共和黨裡面也有一些比較溫和派的議員他也需要這些錢也需要這個改革不要那麼激烈所以呢他必須要拿到他們的票嘛你知道川普這個反 OBBB 在眾議院是 215 比 214 只贏一票啊
也就是说他只要跑掉一个中间派的议员他这个法案众议院就不会过啊所以我觉得川普现在他虽然一定对这个法案不满意可是他应该会想办法让这一个法案过因为因为参议院如果真的没过参议院做一些调整你回到众议院众议院不一定能够过关耶
或許參議院說好那我 Medicaid 多砍一點好了我哪個社會福利再砍一些所以額外又砍了 2000 億美元
这两天每回到众议院之后就可能就有三个共和党议员不爽就跑票你众议院就过不了所以对于川普现在来讲反正这个法案众议院已经过了我就想办法冲过参议院所以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川普这边跟马斯克这边在这个法案现在就决战参议院了
就是马斯克跟 Rain Paul 跟 Ron Johnson 这些人他们能不能总共抽到 4 票假如他们抽到 4 票的话哇这个法案可能就过不了相反的川普如果能够想办法稳住他们自己的这个共和党议员 53 票稳住 50 票他就可以过关好了 anyway 这个概念是这个样子
好了 anyway 我覺得但是雖然他們兩個現在立場的確不一樣也的確有點要在參議院對決的那種感覺可是我覺得外面那些主流媒體現在報導說他們兩個翻臉是完全都鬼扯因為我跟你講我覺得他們現在兩個人都是相當克制啦我覺得川普一定理解馬斯克為了反對因為他一定也知道這個法案砍得不夠多可是對他來講這個法案對他施政很重要所以馬斯克現在 get in the way 你知道嗎馬斯克跑出來
製造麻煩他一定有不爽 我跟你講川普一定不爽但是你說川普只會因為對馬斯克不爽就要跟他翻臉嗎?一定不會 為什麼?不要忘記馬斯克擁有推特啊馬斯克擁有馬斯克是全世界最多人追蹤的 KOL 啊馬斯克是今年共和黨最大的金主啊馬斯克馬斯克既可以影響輿論又可以影響又可以影響那個
中国共产党未来的政治现金所以其实我觉得无论如何他其实到目前没有绝对的必要他其实没有需要跟马斯克反对而且你要知道川普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是有非常多人跟马斯克非常好包含了非常重要的父母聊场我们比较少聊他 Steven Miller 赵军做很常聊他 Steven Miller 他其实是川普重要的一个政策的规划者
包含 J.D.Vance 这些人都跟马斯克真的很好所以其实你要知道你知道马斯克离开 Dogs 的时候 Steven Miller 的老婆离开了白宫加入了马斯克的公司啊 Katy Miller 啊所以你就知道说这个他们的夫妇 Steven Miller 跟 Katy Miller 跟马斯克真的是有交情的所以 anyway
我覺得他們現在兩邊都沒有需要翻臉馬斯克也沒有理由一定要跟川普翻臉嘛就是你看他現在很明顯把這個法案的問題怪到議員身上怪到國會議員身上沒有怪到川普身上我覺得馬斯克這個人當然是很任性而且也很天真也很想幹什麼幹什麼可是你覺得他想要直接變成川普的敵人嗎我覺得也沒有這樣想我覺得他一定也不會想說我一定要直接變成川普的敵人嘛這樣對他有什麼好處對不對
所以其实我觉得这个概念就是两边都会某个程度的节制虽然 OBPP 让彼此有冲动而且我相信两边都对彼此有一些失望可是我觉得失望的程度没有到要翻脸因为有他们两个太多的地方太多的地方还是需要合作
叫马斯克 space S 还是需要更多的发射执照啊许可啊马斯克 FSD 还是需要更多的这个法规的松果啊所以他们没有必要这样翻脸了好这我们今天第一个主题哦那哎我们希望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能够聊得让大家觉得哇这个这么精彩别的地方听不到好那我们今天第二个主题来聊聊这个 meta 的 new headset
Meta 的 New Headset 是这样子的华尔街日报最新的报道说 Meta 正在找好老五包括迪士尼以及其他制作公司要做合作希望这些公司能够替 Meta 未来高阶的 VR 头盔推出独家的内容这个高阶的 VR 头盔或者我们把它叫眼镜因为它未来造型会比较像眼镜
他预计在 2026 年明年才会上市他的竞争对手是 Apple Vision Pro 那这个装置目前的代号叫做 Loma 这个 Loma 这个装置呢他是现在预计是不会是 MetaQuest 的后续哦他是一个更高一个阶级更高一个规格等级的 VR 头盔第一个他的解析度更高
而且它会更轻哦它会比较像一个眼镜而不会像头盔它根据目前传出的消息说它会比较像 Rabbit Mata Smart Glasses 那样就是一个眼镜的样子而不是一个头盔那问题来了你像眼镜而且它很轻它会不到 100 公克这就会有一个很大问题那你电池要放哪里你电池就没有办法放在眼镜上
你的运算能不能放在眼睛上?没有办法所以呢他会连一条线他连一条线连到一个额外的 PAC 一个运算的小盒子运算装置你可以把它放在胸口的口袋或者放在其他的口袋所以他其实是有点像那个 Apple Vision Pro 这样的因为 Apple Vision Pro 的电池也要接一个尿袋
所以呢我之前 Apple Vision Pro 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讲 Apple Vision Pro 这个设计不就是解放未来的 VR 头盔吧如果连苹果都这样设计未来的一定会想办法把电池运算放到别的地方不要放在那个眼镜因为你只要放在眼镜上眼镜就会蛮重戴起来就会比较累比较不舒服所以未来这个高阶的这个 LOMA 的代号 LOMA 的这个
高階的 VR 眼鏡就不是一體機它就是戴一個眼鏡接一條線到胸口的一個盒子這個盒子裡面包含了電池、運算、CPU、GPU 都在上面那這個眼鏡預計傳出來的售價大概會在 1000 美元左右這個明顯比 MetaQuest 3 貴吧因為 MetaQuest 3 現在大概就是一萬台幣左右 300 美元
3S 更便宜 MetaQuest 這個系列大概就 300 塊美元這個價格 300-400 塊
但是呢,這個 1000 美元呢就是到 3 萬塊台幣的一個等級嘛 3 萬多塊台幣所以它是 1000 美元,是貴了三倍啊可是問題來了喔 1000 美元,畢竟 Apple Vision Pro 還是便宜很多啊因為 Apple Vision Pro 一個 3500 塊美元嘛所以它才賣不掉,這太貴了所以呢,我們都用台幣的概念來看就是 MetaQuest 大概是 1 萬塊那 Meta 這個未來的高階的這個新的 VR 的眼鏡大概是 3 萬塊台幣 Apple Vision Pro 就是 10 萬塊台幣所以呢
这个 rumor 我认为他的正确度应该是非常高的我认为未来 Meta 在所谓的 VR、MR 无论是头盔还是眼镜的产品线就大概底定了就是 300 块 400 块美元这个极具就是 Quest
然後 1000 塊美元就是 Loma 這個代號的高階的一個眼鏡跟頭盔所以這符合我之前講的嘛當時 Apple Vision Pro 出來的時候我是不是跟大家講說其實蘋果的 Apple Vision Pro 跟 Meta 的 Crest 3 在這個世代是不會直接競爭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這個世代兩邊的價差差太多了 10 萬塊台幣的東西跟 1 萬塊台幣不是打頭一個市場啊他們要等到下一個世代
下一个世代的 Meta 推出比较高阶的产品和 Apple Vision Pro 推出比较低阶的版本他们两个我那时候觉得 Meta 会从
會推出 1000 美元的產品那 Apple Vision Pro 會推出 1500 美元的產品就是 Meta 從一萬塊的產品變成三萬塊 Apple Vision Pro 從一個十萬塊的產品推出一個 Maybe 四五萬左右的產品那三萬跟四五萬他們的價格帶比較接近他們就才真的能夠競爭了這概念就像 TOYOTA 跟 Benz 的車子因為你知道 TOYOTA 的車子大概就 100 萬台幣就他比較就我們不要講 Lexus 就 TOYOTA 的車大概 100 萬
那 Benz 这种车子最便宜的大概 200 万你觉得他们两边能竞争吗不会竞争 100 万跟 200 万打在客群是完全不一样所以他们什么时候才会竞争如果有一间 Toyota 说我要推出 Toyota 更高级的车子我没比做到 130 140
那 Benz 说我要推出更低阶的我把 200 万推出降到 160 170 虽然 130 140 跟 160 170 还是有点差距可是他们两个价位终于到了同一群客户他们会达到同一群客户的一个位置所以这时候两边才会开始竞争了
所以我跟妳講 2026 年這個所謂的 MR 頭盔 VR 頭盔會絕對會是一場超級大戰為什麼呢因為你看現在看起來明年 2026 年蘋果有可能會推出他們的低價版的 EVOVISION PRO
Meta 會推出他們的高價版目前這個叫 ROMA 的 VR 眼鏡然後不要忘了 Google 也會參戰 Google 跟三星這次發表的 Project Moonhand 去年就發表了今年看起來即將上市現在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就會推出了
所以等於明年 2026 年元宇宙第二次元年會同時出現 Meta 的高階產品蘋果的第一階產品以及 Google 跟三星 ProjectModem 三個頭盔眼鏡會同時出現那是絕對會很精彩那我覺得這裡面有幾個很值得觀察的點首先我覺得第一個是價格帶到底未來這所謂高階的 VR、MR 頭盔或眼鏡的價格帶到底會在哪邊呢
苹果 A4 Vision Pro 的 3500 美元 10 万台币这个价位现在市场不能接受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看到底 Meta 这个 Loma 的代码 Loma 这个高阶头盔到高阶已经 1000 美元市场是否能够接受呢我自己主观的看法是应该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其实高阶手机的价格就是 1000 到 1500 美元嘛
所以像苹果的最高阶手机 1500 美元左右然后一些其他品牌高阶手机就 1000 美元出头所以其实 1000 到 1500 美元就是大多数比较出得起钱的消费者愿意接受的高阶的消费电器的一个价格所以呢
Meta 高階的頭盔出到 1000 美元我覺得很 OK 但是 Apple Vision Pro 未來能不能降到 1500 美金就是個問題因為蘋果現在還沒有講說它的低規版會降到多少錢我覺得 Apple Vision Pro 的低規版
所以现在 3500 美金嘛你说这个 3500 美金到时候降到 2500 美金也是变比较便宜啊可是我跟你讲啊我自己觉得 2500 美金还是超过市场可以接受的范围啦所以那你有可能变成 1800 美金老实讲我觉得 1800 美金也太贵所以我觉得苹果 Apple Vision Pro 如果真的要推出一个比较便宜的版本真的要想办法压到 1500 美金啊
真的,因為 1500 美金就是 45000 嘛但是你如果是 2000 美金就是 6 萬塊那真的是有差啦,真的有差啦所以我覺得未來我們就可以觀察一下到底明年這些所謂的高階的 MR 的演進包括 Google 他們現在價位我們也不知道嘛所以到時候 Google 跟三星的這個 Project Moon 會退多少錢
然后到底 Meta 要推出的这个高阶眼镜多少钱 Apple Vision Pro 的低规版会多少钱我觉得我们就可以第一个我们就值得观察点就是这个价格带到在哪边
那第二個我覺得我們可以觀察的點就是到底未來所謂的高階的第一與第一階的這些 mr 的眼鏡跟頭盔的能力差別到哪邊因為如果以 meta 來講那明年你可能就會同時看到 meta 的 quest 3 跟這個高階的眼鏡到後年可能 meta 甚至會推出 quest 4
Quiz 4 跟这个 AR 眼镜到底会有什么差别我觉得未来的一个主要差别当然你说什么更高的解析度这可能会可是我觉得有个重点应该是我觉得未来这些高阶的眼镜它一定都会做得很轻也就是说它会让你很方便可以直接戴出门甚至它有机会可以让你当 AR 的眼镜可以去直接去使用所以这里面会有几个所以我觉得未来有几个
很有趣的就是 Meta 現在有幾個產品線到底這些產品線到底會不會互相取代還是他們可以各司其職我跟你講 Meta 未來會有四個產品線第一個產品線當然是最標準的 VR 頭盔就 Quiz 系列我們就不談因為它主要應該是做遊戲機使用可是這種進入眼鏡的部分它未來 Meta 有三種產品線第一個是現在今年比較紅的這個 Meta Reborn Smart Glasses 就是這個智慧眼鏡
这个智慧眼镜呢目前的版本是没有萤幕的但是未来的版本会有萤幕它就是一个光学的眼镜就是你的镜片就是一般的镜片然后你上面会有个 camera 然后会有这个会有喇叭跟收音的这个收音麦克风然后呢你可以使用 AI 然后也可以小幅投影这个是智能眼镜那这是
應該是我們現在講的最低階的版本但是接下來就下一個版本就是高階的 MR 眼鏡就是我們現在聊的這個 ROMA 它可能不是光學眼鏡它是用 Path-through 的它是用攝影機拍的時候再讓你眼前成像所以它可以做完整的 VR 它就像 Apple Vision Pro 所以它的高階 MR 就是類似 Apple Vision Pro 可是它會有更強的 AI
以及 Meta 去年发表很惊人的这个 Orion 的 AR 眼镜未来 Orion 的 AR 眼镜它是光学眼镜再加上 AR 的能力再加上 AI 所以其实未来 Meta 有这四个产品线到底一般人会买哪个产品线呢会不会其中一个产品把另外几个产品打死呢我觉得最高阶的一定是那个 AR 眼镜就是那个
Orion AR 眼鏡的後續正式版可是現在這個東西太貴了這個東西就是一個真正的光學眼鏡可是它有非常強大的投影功能簡單講它就是 Meta Smart Galaxy 現在的那個大幅的升級版因為他們現在只能有個小投影幕而已就是今年要推出的第三代 Meta Rayburn Smart Galaxy 雷鵬 Meta 的智慧眼鏡
今年要做的第三代会有一个小小的投萤幕可以投一些简单的资讯可是未来是整个镜片都可以投这个就是高阶的 AR 眼镜跟比较低阶的智能眼镜的差别但是中间会卡一个 NR 的眼镜 NR 的眼镜你就可以想象它可以完全变成 VR 它可以让你看到的东西完全变成 VR 可是 AR 眼镜不能整个变成 VR 因为 AR 眼镜没办法盖掉你的现实世界我觉得差别会在这边所以未来应该就是说
我覺得我們也可以把它叫做現在這種智能眼鏡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低階的 AR 嘛所以未來 Meta 大概會有四個產品就是高階的 NR 跟低階的 NR 叫混合實境的以及高階的 AR 跟低階的 AR 那低階的 AR 未來就是現在這個智能目前的 Meta Smart Glasses 的
未来的版本所以我觉得很有趣到底四个产品品线能不能同时存在呢还是最终市场只会要其中一种或两种我觉得我们就继续看下去好了那这是我们今天第二个主题就聊一下 Meta 这个高阶的新的眼镜跟头盔的一个规划那我们接下来最后一个主题呢我们很高兴为大家邀请到
Google 台湾的总经理 Tina 来跟我们聊一聊 AI,包括 Google 一些 AI 的技术 AI 的提供以及他对一些 AI 的一些看法我们接下来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专访的部分
哈囉大家好 很高興喔我們今天邀請到一個特別來賓這個重量級不是身材重量級是他的身份重量級今天 N 觀點非常高興為大家邀請到 Google 台灣的總經理林雅芳 Tina 來上我們節目我們請 Tina 跟大家打聲招呼各位 N 觀點的聽眾跟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 Google 的 Tina 今天很開心能夠上 N 觀點因為一直以來也都是 Mula 的粉絲
好 那不敢当啦 不要当我粉丝大家当这个聊天的朋友就可以了那 Tina 你是台湾 Google 的总经理对不对 Google 台湾的总经理那大家一定会都很好奇说 Google 台湾的总经理到底是做什么的他在整个公司到底负责什么的所以你要不要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 OK
我的工作主要有三大面向第一大面向就是我主要的核心业务还是跟我们整个数位广告的业务的运营有关就是整个看我们整个台湾的数位广告的生意那第二个角色的话就是我会有点像是公司对外的代表会跟不论是媒体啊政府啊或者是像生态系相关的一些合作伙伴代表
公司去代表 Google 台湾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对对然后呃另外一个是也会在跟内部做一些横向的整合因为我们不同的呃产品事业群他们可能会呃
我们有一些台湾针对台湾在地要整合的事情我也会去做这些协调跟整合的工作然后第三个的话就是我会协助我们的这些因为我们台湾现在目前是 Google 在美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硬体研发中心那因为我们有非常多的不同类型的产品团队都在台湾
所以我也会跟相关的这个产品的这个主管一起合作就是怎么样帮助我们的这个 Google 在台湾可以很快乐的然后也持续的为公司产生最大贡献然后也可以
对我们台湾的 community 有贡献看起来呢 Google 的台湾营收要靠你然后研发很多的合作跨部门的合作以及对外的这个窗口主要都是你这边在负责的算是一起跟团队一起合作啦不敢说都是我自己那坚持要说是团队那大家我想但是我想大家都很好奇说
你是怎么样变成 Google 总经理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这个简单的职场故事因为我们今天主要要聊 AI 啦 不能讲太久但是还是很好奇想知道你是怎么样坐上这个位置的我刚在一开始要访问之前跟 Mula 聊其实我是跟台湾的这个科技行业的这个全球化历程一起
呃成長的那大學畢業之後其實也是在新創相關的工作然後後來有在台灣的品牌公司去協助他們的呃這個產品到全世界的市場然後後來有做相關的這種軟體啊然後也有在硬體啊然後半導體也有一點點然後現在現在是在就是比較是跟 internet 還有 AI 現在最新的這幾年是 AI 嗎
所以我就覺得我的職涯整個都是跟科技的浪潮的每一波跟在一起然後因為台灣又剛好是跟每一個科技的環節都緊緊相關的所以我的職涯也非常幸運就是跟著台灣在這個科技浪潮的成長那只是說
這可能也會跟我們等一下後面的訪問的問題有關就是剛好每一次的質押轉換也跟這個科技行業的 Paradigm Ship 或是這個每一波的大蠟其實是有關係的那我是在 2014 年加入 Google 的團隊然後也因為之前的經驗所以我就是協助在出口客戶上面怎麼用數位幫助他們去打開國際市場
的工作然后我是在 2019 年的时候现在接任现在目前的这个职务然后去协助我们在台湾的营运所以你加入 Google 也超过 10 年了耶对对对哇也是非常资深的好那我们接下来就切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因为今天早上正好 Google 这个全球最重要的 Google 的 AI 发表技术一个大会正式举行了我刚刚中午才看过他的整个整个简报我觉得哇实在是超级精彩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下 AI 我想 AI 大概是过去这两年最热门的一个关键字而且一开始很多人可能只是好玩而已可是随着时间过去我们已经发现 AI 已经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了
特别是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积极学习的工作者你现在生活绝对离不开 AI 的所以呢其实 AI 这个字分量现在真的很重可是在此同时呢其实我觉得台湾很多人在想说 AI 会不会泡沫因为我们这像 Tina 你跟我一样都走过科技业的起落我们知道科技业其实很常有一个 hype 起来
但是又 bubble 就 burst 了就泡沫破掉了所以之前其实很多人在讨论说 AI 会不会泡沫花 AI 是不是过度投资 AI 根本没有人要付钱那我通常在节目都打这些人的脸我说怎么可能 AI 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典范转换但是我想好奇想问 Google 台湾的一个看法 Tina 你的看法到底 AI 你对于 AI 会替我们整个人类创造怎样的长线价值你的看法是怎么样嗯嗯
我觉得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跟 Mora 我们这边可以就是看一下就是说其实我们公司是在 2016 年的时候我们就其实是 2016 年那一年的 IO 就是现在是 2025 的 IO 快要 10 年前其实我们就已经讲我们公司想要从我们公司已经计划从 Mobile First 的 company 变成是 AI First 的
可是那个年代大家听了也不会真的很认真看待这件事因为那个年代大家对 AI 的理解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对那时候可能像大家也知道比如说像之前前面几年像阿发狗等等其实我们那时候也是在我们一
因為我們是一個非常講究研發跟工程技術的一家公司那當然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都會去探索說到底技術跟科技可以幫人類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那
在這個精神之下 所以順帶在 2016 年就講了我們是往這個願景去做的那剛剛 Mora 說泡沫泡沫這件事如果這個泡沫是泡沫的話我們從 2016 年就已經講這件事情了所以其實我們是用一個非常長期主義的一個觀點在看待說一個是我們是想要去幫助使用者的生活
更加便利的这个初衷然后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这个不论是研发或者是技术相关的这个不断的去精进那另外一个是出于我们公司打从我们开公司以来的实验就是我们是想要汇集全世界的资讯然后可以供大家人人能够使用的这个
初衷那我们结合在这些精神之下所以我们就一直在推进说到底 AI 跟我们产品之间的结合会是什么样的样貌但那就像您说的是可能 2016 年的时候这个不会是像现在这种
到處大家都在看這件事對 因為那個年代大家才剛阿富汗 GO 才剛打敗世界奇王啊然後一些初期的 AI 遊戲那時候連 Transformer 都還沒有出來所以大家可能當時對於 AI 的理解還沒有這麼多對啊 但是 Google 那個時候就這麼樣說是自己要 AI first 的代表你們真的對這個東西很有信心耶是 是 那我覺得可能現在我們常常聽到說這個東西它跟整個大環境的幾個條件你要完全符合
那我觉得公司在研发人才跟我们自己的因为需要做 AI 就需要做资料训练那我们相信我们是一个其中一家有很多相关资料的公司那在这个基础之下我们怎么样去精进我们的技术然后可以提供针对使用者更好体验的产品我觉得那个是公司一直以来我们在思考的这个初衷对那
不会是说因为最近几年突然有这些你刚刚说的像 AI Hive 我们其实是用很长线来看这个机会的所以简单来讲就是说 AI Hive 就是你们这一两年才要上车的人才能 Hive 我们 Google 已经上 AI 这台车已经上很久了而且你们是有很长期的一个信心的对
那 Athena 你刚刚提到说你们希望 Google 对 AI 的看法就是要替很多人带来价值那这里我们回头讲到 AI hype 这一块因为 AI hype 当时大家有没有 hype 大家想说我们当然知道现在很多企业都要买 AI 对不对因为企业都是去各大 AI 的算力提供中心去买一些算力可是问题来消费者最终会不会买这些企业所提供的 AI 大家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这是很多人对于
AI 到底會不會泡沫的一個大問號但是就我自己的看法其實大企業一定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因為自己內部有一堆的 AI 的專家科學家 工程師來負責處理他們可能沒辦法自己訓練模型但是他們應該可以自己知道要怎麼應用那一般的消費者像我們這種消費者也比較知道自己要幹嘛我們就想想我們的哪個工作 哪個東西可以用 ChainGPT 或者是用 Google 的 Gemline 或用任何的 AI 幫我們解決掉 對不對
可是中间有一块人这群人他们最尴尬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他们知道说未来至少听大家说未来说不用 AI 就要被淘汰可是问题来他们其实不见得很知道怎么用 AI 他又没办法去请一个 AI 专家来帮他因为现在 AI 专家都很贵所以我想问提纳说对于这些中小企业他们到底该怎么样思考使用 AI 的部分
回到刚刚莫娜的问题其实我想要稍微拆解一下你刚刚讲的问题我们刚刚在讲一般的公司来说其实我觉得公司有几种类型一种就是产业但是他要透过 AI 当作工具去帮助他产业解决他问题那
有一些是 AI 产业比如说像我们公司可能是 AI 产业的因为我们的主要的这个我们的服务项目就是围绕的去提供这些 AI 相关的工具啊技术好那产业本身就是
每一个产业他都有他自己本来产业的生意模式比如说制造业医疗金融就是他还是有他主要的这个核心的这个他要做的这个业务那 AI 怎么样去赋能这个行业我相信这就会是现在目前很多公司各行各业百工百业在研究的问题那刚刚
刚刚莫娜说大企业跟中小企业其实我个人在观察的时候我反而有一点点不太一样看法是我发现在一般大企业真的你刚刚说的是在最大家的大企业它可以有什么 AI 专家或 AI 相关团队可能像这样的公司可是呢其实大企业的包袱也很多
因为你要导入 AI 的时候如果你这个就是一个一万人的公司或五千人的公司等等你要让你的整个组织动起来去用 AI 的话其实我反而会觉得大企业在使用这些事情上它其实是有蛮多它的包袱跟限制的但是反而中小企业如果它是一个比较灵活的它的
它的组织的包袱没有那么像那样子的规模的企业那么大的话其实我反而会认为中小企业在运用 AI 上它其实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是我这一两年我在观察我后来发现说有时候大家都会想要求全求好可是就像今天你看很多事情它其实是
每月每周在迭代的所以没有人在当下你就可以很完整的想到说我这间公司要怎么
怎麼樣去導入這個 AI 等等等譬如說舉例像今年的關稅的事情你去年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情會發生然後你想的又大又全的東西今年的新的這個外在條件你的計畫全部都被打亂了啦就是你年初再怎麼偉大的計畫現在遇到關稅你都可能要調整對要調整那但是我覺得那個初衷是你這個行業你本身是做什麼嗯
那你去思考说你这个行业本身做什么的我要拆解哪一些步骤透过 AI 去赋能这件事情他应该不会是因为随着这个大环境条件会改变的嘛除非你说你要换个行业做或换个新的生意做对不对可是中小企业如果他没有这些因为人员这些什么组织大的这个包袱的话我反而会觉得是不用求大求全而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个
特定的事情可以先下去做跟试然后大家可以去去调整说这里面我到底学到了什么然后我可不可以把这个学到的精神复制到比如说第二个事业处第三个事业处而不是说我要选一组人然后很完整的去想这件事我觉得有时候这个思考的方式其实是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事情
我觉得听到你讲的很好你简单的讲就是劝所有的中小企业主说你们不要觉得你们一开始要学一整套的功夫你们先学一招就好了对不对你就先学一招对你现在有帮助的招等到这一招帮你打倒了两个敌人之后你这时候可以学第二招第三招等你学了五招十招之后说不定你就开始有比较完整的概念知道说怎么样完整把 AI 强化你的公司所有面向是
所以就不要一开始就求有一套 AI 策略一套 AI 用法完整的提振你的公司全面性的先不要这样就是找几个点这几个点呢可以导进 AIAI 明显有用先导进来用用看用了之后什么大家会学习会进化等你学到越来越多招的时候你就会更知道要怎么使用 AI 的然后另外还有一个是我不知道诺娜看到说前阵子那个 shopify 吧有分享一个
他的一个 statement 他就说他现在如果团队跟他说要加人这个东西 AI 不能做才准加才准加人对不对那我觉得同样的概念回到中小企业也一样其实老实说因为我前几天也看到一个数据是我们现在台湾的平均年龄中位数是 40 几岁超过 50%以上的人口
对那你去思考说其实在现在少子化或人力短缺的状况下其实你要一直去想说我要用很多很多的人去叠加把我的生意做出来这件事其实老实说从长线来讲这就是没有竞争力的但回到如果假设是像一个重要企业如果他可以去思考哪一些事情
他可以透过 AI 去帮助他在自动化优化一个部分优化一个部分但不用把他想成说我就是要像我刚刚在讲的观念是一定要又大又全的这个做法其实我觉得反而在这个时候开始去思考这件事情他其实可以开始帮他的公司去转
它的体质的但是反而我觉得对大企业来讲这件事情反而真的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考量的员工人数部门的这个复杂度等等然后你要怎么样从上面跟下面员工去布打但我反而会觉得中小企业是有这个优势但是就像刚刚 Mura 讲不是为了说
因为要用 AI 用 AI 就是说你还是回到你自己生意的本质哪一个事情是我可以透过 AI 去赋能跟推进更有效率的那我们就从那个部分先开始用起然后如果有一小群
團隊大家用了有心得然後可以有點像一個學習型組織的觀念去把這些學習心得去跟其他同事分享那大家更有這個動能更有信心可是你一開始把這個事情講又大又難的時候從所有人要動員角度大家都會覺得害怕然後也會覺得說
要害我覺得我好像都不是那麼懂你就要叫我做這件事情試了之後說不定有些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就失望了就叫一桶冷水了所以我覺得是可以先選一件事情然後開始一步一步去嘗試的這一點中小企業的確比較優勢因為中小企業人沒有很多嘛所以其實比較容易推行嘛
可是我剛剛聽 Tina 講我就想說其實大企業也可以模仿中小企業這個概念這個想法因為今天大企業你有 5000 個員工你也不要 5000 人一起用你 maybe5000 人裡面有個小團隊 20 個人的那 20 個人先找一些事情來用用 AI 就好了你看早期像那個 SARS 在 2015 年之後開始比較 SARS 的時代好像也是這個樣子開始的一些 SARS 工具你說我們整個公司要買怎麼可能我們公司 5000 人沒有人要買但是我們一個小團隊
自己偷偷用反正有免费的用了一年之后大家开始觉得不错好用之后就慢慢从一个部门变两个部门变三个部门其实我觉得大公司用 AI 或许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用对啊不过因为大公司可能也会考量说他使用的人数很多的时候他的 license 要买几套对不对但我觉得就是像您说是很多事情不一定要一开始就是求全球好而是说先开始第一步
而且可以先用免费的先用免费的验证整个流程跟产出因为你付费跟免费的差异就是付费的品质更好可是我想免费的品质应该也足以让大企业来验证这一个工作的范围能不能用 AI 来做对不对
好啦那聊完中小企业的问题之后我们接下来问 Google 本身的问题因为我想这个年代呢科技巨头头上都要挂个 AI 两个字大家才会觉得你走路有风对不对那 Google 无疑都是在科技巨头里面 AI 最厉害的公司之一啦但是问题来了其实每一家科技巨头都很厉害对不对我想科技巨头彼此应该都是蛮敬重对方的尊敬彼此的竞争实力所以
Tina 你身為 Google 台灣的總經理你覺得 Google 在未來的 AI 競爭裡面最核心的優勢是什麼就像剛剛前面有講是因為每一家公司的這個起家的這個核心優勢都不太一樣那 Google 在過去這幾年來到現在來講我覺得有幾大面向是我們跟其他人相比這個是我們看到我們自己的最大優勢
第一個的話就是如果你真的要講整個 AI 的從端到端的整個基礎建設來講我們從資料中心然後甚至是我們連結各地的這個要傳輸的這個海欖的建設我們都自己真的就是
掏腰包下去投资这些因为我们希望说如果你要提供好的体验你这一些比如说资料的延迟啊这些等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那第二个的话就是刚刚有提到是说我们一直以来都对于在这个技术的精进上面的这个企图心不停的探索这件事情是公司一直以来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那像这些不同的模型的迭代然后去让这个模型能够处理更复杂然后更多工的任务然后我相信我们可能也是少数的 AI 公司还有得诺贝尔奖的 AI 公司因为我们就有好几个诺贝尔诺贝尔奖的得主然后其实是用 AI 在解决一些不论是医疗或等等相关的这个
课题所以这个模型跟技术的这个我们不停的去年的诺贝尔讲一大堆都是我记得有两个讲像是被 AI 的学者拿走了对对对对对然后这个是一块然后另外一块的话就是我们针对一般的使用者比如说你不论是用搜寻 YouTube 然后 Google Map 很多很多不同的这些
中端使用者的这个服务那我们当然在这个中端使用者服务我们有很多互动我们也可以这些从这些很丰富的互动面去帮助我们怎么样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给到使用者所以我们其实是一个真的是
端到端就从基础建设到模型从硬体到模型到 user datauser behavior 你就全部都有然后另外还有一个是比较是针对开发者这一块就是说 Google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提供不同类型的选择给到开发者的社群所以不论是你有这个比较开放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有很多像 Vertex AI 上面的这个 AI Model 的 Garden 你可以选你想要你要用的这个第三方的模型然后有我们提供开源的这个 Gamma 的模型可以让这个开发者去使用所以我们其实是提供这个多重的选择这样然后第三个的话是我们看到的很多的这个
眼镜除了刚刚讲到这两点之外我觉得我们公司一直以来在这个对于负责任的 AI 这件事情像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大家对这个未来的眼镜其实是有蛮多疑虑的但是如果技术的技术的进步不是让人类的生活更便利而是让人类的生活更恐惧那我觉得这个也是失去当初我们公司创立的这个初衷那我觉得这块事情是我们
长久以来我们的这个原则是一直以来在很与时俱进的去演进的那也可以跟穆娜分享是我们在这一块也是很积极的在跟各个政府针对他们各个地方在使用这个 AI 的这个原则
我们希望能够跟他们是一个 co-create 的关系所以也希望说可以加入在跟他们讨论因为每一个地方的这个风土民情啊或给各国的考量它各个有不同那我们都是很主动积极的去加入这个当地的这个不论是他 AI 的法规的制定等等我们希望这个是一个
Cocreate 然后是要 Win-Win 的的一个 Partnership 那我觉得这个也相信是我们跟其他的这个公司来讲我觉得这个以来也是一个我觉得我们公司很大的这个竞争优势听到你讲到这个所谓负责任的 AIAI Safety 的部分我觉得这个大概从 2022 年当时整个 AI 开始大爆发的时候很多人就在讨论因为以前大家觉得 AI 没这么厉害
所以也不太想说 AI 你既然没有那么厉害我也不用想办法来规范你对不对可是现在大家真的觉得 AI 很厉害所以我们要建更好的 Garrett 这些护栏我们要做更好的一些规则所以你刚刚说 Google 现在的策略就是说我们要跟各国的政府一起讨论该国的整个 AI safety 的弱嗯
嗯嗯嗯就所以你們會依照各個國家設立不太一樣的這個 AI 的這個安全性的一些想法一些做法嗎因為我們如果提供各個服務到各地的話我們還是最高原則一定還是遵循當地的法規但是因為 AI 這件事情的演進它其實是非常動態的所以我們在跟各國政府在談像這樣子的一個呃
合作或是讨论的时候其实我们都会是希望我们是把共同 win-win 的这个原则我们是把这个方向定出来的但是那个细部一条一条细则是要怎么做其实这个东西会一直在滚动式的调整所以我们希望说跟各个的政府是用这样子一个像伙伴关系一样的
一個合作模式去討論說到底 AI 針對他們這個地方然後在產業應用上等等因為大家可能對不同的就我剛剛講風土民情啊這些等等都有不同的考量那我們希望是跟各個政府是用這樣子的一個夥伴關係去去成就這件事情的發生那
至于像负责任 AI 的部分的话就像我刚刚有提到就是其实我们一直以来像在台湾我们也做了蛮多跟负责任 AI 相关的事情像前阵子大家有听到去年吧就开始有那个打炸专法的部分那其实我们这几年也一直是在跟政府还有甚至是在那个一些生态系的伙伴像事实查核的生态系伙伴
一起再去看说我们在技术上我们在侦测这些假讯息或在侦测这些诈骗广告上我们的 AI 的模型或 AI 的这些辨别的这个功能我们要不停的强化因为坏人的使用 AI 的能力比好人的这个迭代更快
但是我们也会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知道我们是这个多重利害关系人的这个承载权的一部分然后我们也希望说我们可以付出我们一部分的这个努力去协助这件事那另外一个的话是因为比如说像台湾的这个地缘政治所以有很多比如说这个网络安全因为之前好像我忘记很多数据都说台湾是全世界最被攻击
Cyber attack 最平凡的区域就在俄乌战争开打之前因为俄乌战争开打之后那边好像有非常多的 Cyber attack 对然后我们其实也跟政府还有跟相关的这个单位就是从两年前开始我们也有针对像跟自然院合作一个叫做台湾的自然的计划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像你刚刚讲的中小企业或者像一些 NGO 他们比较没有办法得到一些好的嗯
治安的这个资源那其实这些治安的资源也跟 AI 有关因为这些侦测供给其实也会需要用到用到这个呃
所以這些面向也都是我們想要可以去協助所謂的負責任的 AI 那很多時候有會員講說是不是會比較會用的人比較有資源用的人就用 AI 的話那是不是會有不平等不公平的事情那我們其實今年有一個叫做這個亞太的這個 AI 基金的一個計劃所以我們其實今年台灣也有三家 NGO 有得到這個
这个亚太 AI 的这个基金的计划的这个赞助然后帮助他们去协助一些弱势的人在使用 AI 上面比如像移工啊或者是一些南台湾对这些东西还不是很普及的地方所以我们其实在这些面向都是希望说我们可以
就是贡献一己之力就帮助一些在使用 AI 上面可能会目前相对比较落后的一些人来帮助他们更快的使用 AI 复能他们因为 AI 会让会用 AI 的人跟不会用 AI 的人差距变得更大本来你的差距可能只差
差 30%现在变成 300%变差很大所以其实真的人人都要用 AI 好那下一个问题我们来问一下 Google Search 我想这大概是过去这一两个礼拜特别是自从那个苹果的某高管在听证会作证之后呢大家都开始质疑说 Google 的 Search 是不是遇到问题啦对不对因为当时他作证的一个重点是什么在 Safari 的 Browser 里面的
搜寻总量下降所以大家都想说 search 到底有没有问题那你自己怎么看 Google 的 searchGoogle 的搜寻面临 AI 这件事情的兴起要怎么样去应对以及你觉得有问题吗
我覺得這個事情也是一樣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說大家可能會有一些誤會第一個誤會是其實搜尋這個行為它在過去的 20 幾年來它其實隨著不同的平台的典範轉移不論是你是在桌機上搜尋然後行動網路上搜尋其實它也是一直在變化的
当然现在因为有了 AI 它不是取代它而是 AI 怎么样去让这个搜寻的这个整个体验能够更加的强化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其中一块那到底 AI 怎么帮助搜寻体验的强化我觉得也是可以分成两块一块是说哦
可能以前我们可能认为说所谓搜寻是我打几个字或是我要可能就是找个什么东西对我要开个 browser 然后要叫进这个网站在这个框框里面把那个字打进去才叫做搜寻对可是像今天如果你看到 IO 里面就讲是其实现在使用者在讲搜寻这个概念它其实是一个多模态的概念就是它不论是字啊声音啊图片啊还有
还有什么很多就是他是用不同的现在甚至有时候看到一个东西我不知道我可能用照片的功能去照他之后然后告诉你说这个是什么所以其实搜寻的这个体验的眼镜已经跟
大家原本以为是只有文字搜寻这件事情上其实已经有很多不同那如果你只是说纯粹我单单只是看字还是说我现在是搞不好有越来越多人用语音或图片去搜寻所以这个搜寻这个整体的这个模
模态上面的体验其实也跟以往也更不同了然后另外一个是说今天 IO 了 IO 孙达也有宣布就是说我们现在会在使用者同意的状况下我们怎么样帮助他把他自己所谓的 personal context
结合到他所谓的搜寻体验里面因为以往可能搜寻体验里面我们不知道说这个人他的脉络我不知道你这个怎样的人意图是什么我只能猜你一个大概的样子对对对那现在如果加上就是在使用者同意的状况下我们可以把这些脉络放进去之后他就可以让这个 AI 搜寻的这个体验
能够更符合个人的这个意图上面的需求那比如说举个例可能说你以前可能只是收一个床垫但是呢你收完这个床垫的时候他看床你要收床垫可能就会说那你是不是这个脊椎侧弯对啊或者是觉得你有睡眠问题就是他其实是会有很多其他衍生相关的这个需求在这里面的意图里面那这个也会是说如果我们考量了更多的这个
personal context 的状况下也可以提供一个更个人化的一个搜寻体验所以回答你刚前面的问题就是说其实大家以为的搜寻现在已经开始进化成一个更多样化的一个搜寻体验但是 AI 是赋能跟强化这个搜寻体验能够让这个人的这个不论是意图啊或是这些等等的这个需求能够更有一个更好的体验
所以簡單來講比較像是說比較之前大家認知的那個搜尋其實搜尋不斷的在進化所以 AI 的能力越來越強我們的搜尋行為其實我們的搜尋的本質已經出現一些改變了包含在手機上你可能就不會上 web 你在手機上可能就直接 app 像我自己用手機我每次都按上面一個按鈕給它講幾個字就叫它幫我去搜尋其實可能在 app 裡面搜尋
或者是就像婷娜也剛剛講的我們現在很多時候都會照相照相 幫我看看這是什麼或者是放一段音樂這個東西是什麼 什麼歌對 它會幫我們搜尋這些東西這種東西在以前是很困難的但是在這個現在已經開始變成一個 standard 一個標準的東西所以我想 Google 在這一點一定很厲害因為你們今天 Google I/O 還發表了 AI mode 然後當然台灣都還沒有發布因為在美國好像去年就開始
選擇性的讓有線可以使用到這個 AI overview 的一個功能就是你在搜尋欄裡面搜尋那就用 AI 給你一個答案那真的很期待這個功能趕快進台灣讓我們能夠使用看一下那接下來我們來講 Google
因為就在今天的凌晨 Google I/O 在美國盛大的舉行了那聽到你說一早上一起來就趕快看影片對不對我是剛剛中午吃飯的時候配飯看的啦我覺得今年 Google I/O 非常精彩真的超級精彩的那所以我很好奇說你自己對整個 Google I/O 裡面呢你覺得有什麼東西是你想跟大家分享的你自己看完 Google I/O 的影片
當然那個模型的這個進展這塊我相信就是如果大家因為那個 Gemini 2.5 大家可能在前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體驗到了那只能跟大家說就是歡迎大家可以更加頻繁的使用它現在如果你用 Gemini 的 APP 應該可以用到 Gemini 2.5 的 Flash 對不對 Pro 還沒有在那裡面那像 Pro 你們最早是在你們的 AI 的一些工具裡面一些開發者工具上可以用
但是我們一般人已經可以用 Flash 那你們這次 Flash 還有改版然後在什麼千帆 ARENA 排名第二名第一名是你們的傑昧萊 2.5 Pro 第二名是傑昧萊 2.5 Flash 哇 我是其他大型元模型我已經超怒的怎麼可以輸給 Pro 就算了我怎麼可以輸給 Flash 呢對不對所以你們的模型很厲害有一直在一直在一直在進步然後增加很多新的功能然後另外一個是蠻多
我看到很多就会讲到很多像就是 agent 相关的嘛就是说怎么样可以多工的利用到 agent 可以去帮助你多工处理一些比如说我今天在看一个行程然后我的 agent 因为如果我有使用 Google 服务的话那我可能订了一个行程 Google 服务就会顺便帮你把你的 calendar 给 book
然后订票啊这些相关的功能所以看起来这些工具也会可以让开发者去把这些 agent 相关的功能可以建到他们要开发的这些新的服务上面然后另外一个的话是我自己觉得哦这个
我有说的有点混淆到底是我在公司里面已经用了还是外面的说不定没有用过只是没有对外公开而已它里面有一个就是在讲那个 Google Bing 就是在讲那个就是那个帮你有六个摄影机对不对它是就是你们的算是
影像聊天軟體對 因為我去年有用過它的 prototype 在一個 demo 的場景一般的你現在不可能用嘛因為你的筆電沒有六個鏡頭嘛你的筆電只有一個鏡頭所以沒辦法做但是它就是在你筆電的螢幕上面的邊框有沒有 弄六個鏡頭這六個鏡頭就幫你做 3D 建模
所以就把那個影像組合成一個有立體感的一個 3D 影像就你會覺得你現在在跟人家開會是在是在一個好像好像看起來比較真的人不是平板的然後另外還有一個是那個說如果開會的時候就我們的那個 Meet 裡面就是內建可以多國翻譯的這些功能
那個你在內部也用過了嗎我們就有時候下面會跑出來那個室的那個字對所以有時候我都有時候混淆說欸這個是已經外面有的嗎還是我們裡面的
因為今天公布的只有英文跟西班牙文所以我們一般人還沒有辦法用講中文還沒辦法用你現在要用英文或跟另外一個西班牙人講話你就可以用所以像語言這種模態上面也是可以透過 AI 在大型語言模型之下的輔助可以讓溝通能夠更加的沒有界限然後我覺得這個都是剛剛 Mura 問到到底 AI 幫助什麼其實這些都是
可以帮助人在沟通上啊协作上面啊可以更加的这个
沒有界限跟無縫的一個體驗其實我自己也是還蠻期待這個 Google Meet 這個即時翻譯的功能出來因為其實我們大概在過去這 1.2 年我們已經看到很多科技大廠都陸續發表這樣的技術可是沒有一個技術直接落實到我們一般的消費者可以馬上即時使用就說我現在直接講你就直接馬上幫我翻譯所以 Google Meet 應該是在這個方面應該是很先驅來做這件事那如果
在今天早上這個 Google I/O 你這個 Tina 你看到的那種你有沒有覺得有哪些東西對我們台灣的民眾或者是這個企業或者你們的開發夥伴有特別有意義的部分嗎?如果是民眾的話 我剛剛有講到那個代理的其中有一個 他有一個功能是譬如說 因為大家都很喜歡比價嘛那如果當你有這個代理的這個功能的之後我就說 我什麼什麼東西 我要什麼價格
然后他就会帮你去找之后他就可以代理帮你去处理这件事情然后你就不用人在那边我要去查找这些什么最低价这些功能那我觉得这个从使用者来讲他就是一个蛮方便的事情然后另外一个是我们现在也会把我们这个 Google 相关的所有的服务
如果当你也是在使用者同意的状况下他可以去考量说哦我今天原本 Google MailGmail 我要写一封信那我本来要去写一封信是去跟人家讲一件事情的那因为你的这些 personal context 他可以帮助你在 drive 你这个内容上面的这个呃
呃时间也会更加的简便那当然就是可以让你整个用我们所有的服务都是被 AI 赋能的可以更方便所以我觉得这个对台湾的大家呢如果有用 Google 服务的使用者来讲我觉得都会是非常非常方便的就你 Google 服务用越多你那个时候这个 personal context 就抓得越准对对你来讲的然后另外一个是呃我们今天有提到一些
就是 AR/XR 相關的這個體驗嘛那我覺得那一塊也會是跟台灣的可能不是民眾可能會跟台灣的這些硬體對啊你們就找三星合作開發對對對台灣的廠商加油一點好嗎沒有沒有一定都會是之後可能都會是有機會機會合作的因為你們那個 AndroidXR 就是一個一個所有的廠商都可以跟你們合作的一個 OS 嘛對那因為它
他是会需要因为他没有办法说他只靠他自己的软体他一定是要跟硬体结合那台湾的很多厂商在硬体这块的实力绝对是很有机会那这个也看到一个很大的一个很好的合作的商机就对了
好 那我們今天關於 AI 的問題問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們接下來還是要問一下 Tina 今天最後一個問題來問你一些你個人因為我們這樣講我們現在進入 AI 時代所有的人都很怕被 AI 取代特別是你今天是年輕人你已經知道你進入 AI 的時代了可是
到底我们要怎么面对你知道我自己身为家长我每次要看我小朋友在念的那个书我想说你学这个东西以后 AI 都被你取代你到底念这些东西干嘛对不对所以你要不要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可能比较年轻的人像我这年纪这么大等 AI 真的很厉害的时候我差不多也退休了也还好但是我想如果还是有很多人接下来有几十年要在职场上奋斗的人生你对于他们面对 AI 时代你有什么建议要给他们
我想要分享的事情是刚好前阵子有有几个小故事让我自己很有感而发就是我有一个好朋友然后他他在跟他的协力厂商在呃
做一個專案然後那個時間剛好是在週末然後因為他在跟那個協議廠商在這個聊天軟體上面溝通事情的時候對方就回給他一大串東西然後我的那個朋友看到那一大串東西的時候他就很生氣他就覺得說
怎么那么多有的写了一些有的没的什么的然后不就做就好了吗之类的然后我就跟他说那你把这个他写的这个东西丢进去看 AI 会怎么建议你回他的讯息这样子
然後呢 我朋友說 啊 這個 AI 可以做嗎我就說 你就試試看嘛反正你現在也不知道怎麼回那個東西然後他就把那一段內容貼進那個 AI 裡面然後 AI 就建議他說怎麼回這個人這樣然後沒想到我朋友把 AI 建議那段話貼進去之後那個人就做了 對然後呢 然後我們就說 欸 那你那個 AI 寫的東西什麼結果答案是 AI 寫出來的東西它提供了情緒價值
然后后面又说我了解你周末加班在做这件事情我了解你心中有很多苦然后怎样怎样怎样然后但是因为这个东西下周很急什么什么怎样怎样然后对方就觉得说他其实是有理解说他只是要表达一下说他周末在赶这件事情然后你又一直跟我逼时间等等
然後我就開玩笑跟我朋友講說你現在我們如果智商不行情商也不行的話現在連 AI 都比你情商好所以我想要說的事情就是說
在这个年代里面就是如果我们身为一个人比如说我没有办法去跟对方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同在跟了解然后呢呃我的头脑的知识库可能又没有办法比 AI 知道更多的时候其实到底身为一个自然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好像可以去思考一下说呃
还是回到自己的本心这件事情是说我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样的这个事情然后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但是回到那个事情的本身是说如果你对于你想做这件事情的专业你没有一定的积累你不是很懂这个专业然后你跟合作的人你也不是一个很有同理心的
的人的话那我觉得会在这个接下来的年代应该是现在就已经发生就是说智商不行情商也不行对那真的这就是会智商输 AI 情商输 AI 对你就变得 BI 了就不是 AI 了对然后因为刚刚前面有提到很多比如说 AI 也可以做到可能像代理等等
那所以我觉得这些比较是执行面或规划事情这些事情如果 AI 都可以做的话那我就所以我才会说回到那个本质的思考是人到底想要做什么那个 why 就是你可以去探索说你到底对什么事情是最热爱的那我能不能把那个最热爱的这个我想望想要去做的事情想清楚那我怎么样透过 AI 这个工具就是全部为我所用
对不对然后但是我自己本质知道我是要把我的时间跟精力用在这些事情上的那也许就是你把你的时间管理好之后哎呀可以帮你处理掉这个琐事然后我可以把这个时间跟这个人的相处我们可以比较有品质的
相处的话那也许这也是 AI 可以带给人类的这个生活上面的如果我要往正向方面去想的话其实也是会有这些好处那如果你只是把它很纯粹的说我只是学技术啊工具因为每个人的因为我其实我很想聊一件事情是很多人都在问那个学校选组的事情对对所以很常也会有人来问那我就发现说当
因為現在已經 AI 可以寫程式嘛那請問一下如果大家都是一窩蜂全部人都念那個其實到從工作的這個供給面來講雖然那個需求上的需求有大但是供給也太多了而且我們也不知道三年後五年後怎麼樣變化或許你這個時候拼命去學寫程式但是
或許 AI 第一個淘汰掉的就是寫程式的工作這是有可能的對啊 所以我覺得反而就是回到我剛剛講的那個初心是說你到底真正的你想要做的那個熱愛的事情是什麼但是不要排斥去使用這些科技的工具讓你自己的這個學習啊工作更有效率那才有辦法成為一個未來不會被這個取代而且你是可以有自己獨特價值的一個人類
所以聽起來就是先 聽到你的建議先不要去管 AI 能夠做的多厲害了先找到自己真的想要做什麼事情
我觉得这个对大多数人是蛮难的因为很多人都是我整天都在做赚钱的事情做只要生产力的事情哪一天如果 AI 真的解放了你的时间其实你不一定知道你要做什么你会突然我不知道要做什么了我在怎么样追剧我追了两个小时我也累了那你可能到时候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
所以其实我觉得听到你刚刚讲的说哇如果我们智商也输给 AI 情商也输给 AI 那要怎么办可是我跟你讲这件事情会发生啦对不对一定最终 99%的人大概智商情商都输给 AI 所以你要找我们人类可能要找到下一个赛道一个跟 AI 不一样的赛道对不对就是一个 AI 没有兴趣做的事情 AI 不会去做的事情那有位就是我们不要跟 AI 竞争啦
我覺得我們不要跟 AI 競爭就把 AI 當成我們的一個助手好那 Tina 我問妳那妳對於 Google 的 AI 未來有什麼期望期望我不敢說我是對公司有什麼期望但是我覺得現在看到在台灣的發展其實這幾年我看到我們公司這幾年的這個演進跟我們現在在台灣的這些佈局其實我是還蠻開心然後我也覺得我很
很有一个荣誉感就是我现在扮演这个角色可以在这个这个转换的时候可以让我们在台湾的团队跟台湾的自己本身的发展怎么在这个 AI 的浪潮下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产业然后甚至是人才这件事情我是觉得非常的骄傲的然后也会觉得这个是一个呃
你可以说是混乱年代但可能也是最好的年代对台湾来讲那我相信这几年像刚好今这周我们在这个录的时候也刚好是 computex 那这几年我们也看到说因为 AI 的发展其实它也跟台湾的这个生态系的相关的这些企业公司其实是紧紧相连的
然后我们台湾可能也是全世界非常少数就是人家讲 AI 概念股概念股的公司好像都在我们这里对所以也会觉得这个是一个在大趋势之下对台湾很好的机会那怎么样可以在这个大趋势之下然后帮助不论是台湾的各行各业在产业这个 AI 化
或者是说人才的赋能像刚刚我们有聊到很多智商情商那到底人才他要怎么样知道善用工具然后可以帮助自己在未来的这个工作的生产力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等那我都很希望说在这个典范转移或者是在这个行业在变动状况下然后我们 Google 可以在台湾扮演一个很好的这个赋能者的角色去帮助台湾的产业跟台湾的人才
甚至是可以帮助台湾比如像刚刚前面有讲治安这些等等去帮助台湾的这个社会的发展能够更稳定然后更安全嗯
所以你站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面就是一个桥梁带着整个 Google 庞大的资源我们一起来把台湾打造得更好的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好了我们今天非常谢谢 Tina 上班 M 观点跟我们的所有的观众听众聊了很多 AI 的话题大家已经觉得很有收获那我们最后就请 Tina 我们一起跟我们的听众说声拜拜吧拜拜
好 那我们非常感谢 Google 台湾的总经理 Tina 上我们 M 观点跟大家聊聊 Google 在 AI 方面的一些发展然后一些他们对台湾的这些对 AI 应用的一些想法那对于 Google 这个 AI 有兴趣的话别忘了参考别忘记
参考我们资讯栏的一个活动的一个连结哦好了那今天就这么 N 观点 EP205 今天就跟大家聊这三个话题哦希望这些主题对大家来讲都觉得有一些帮助好不好那么今天节目就到这边了那就跟大家说说晚安今天拖很久哈节目超长的那赶快赶快去睡吧大家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