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00|Google I/O 2025 實地造訪心得:大哥要認真了

EP100|Google I/O 2025 實地造訪心得:大哥要認真了

2025/5/27
logo of podcast 曼報 Manny's Newsletter

曼報 Manny's Newsletter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ngela
一位年轻的麦克阿瑟奖获得者,通过戏剧和小说探索局外人、文化冲突和阶级冲突的主题。
M
Manny
Topics
Manny:这次受 Google 邀请参加了 Google I/O 2025,期间体验了 Android XR 设备,并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进行了交流。我认为 Google 的 AI 战略核心在于留住用户,通过 AI 搜索等方式吸引用户,并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在 Android XR 方面,我认为关键在于 AI 模型的强大,而非硬件本身。虽然 Google 在成本和技术上有优势,但执行层面仍有待观察。我个人对智慧眼镜作为下一代设备的潜力持保留态度,认为拥有强大 AI 模型的边缘设备更为重要。 Angela:我认同 Manny 的观点,AI 的发展确实为设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同时,我也对 Google 在 AI 领域的进展表示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推出更强大的 Pixel 设备。对于 Apple Vision Pro,我认为它在策略规划上存在不足,缺乏实际应用的支持。总的来说,我对科技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创新产品的出现。

Deep Dive

Chapters
Manny 分享了他在波蘭克拉克夫和扎科帕內旅行的經歷,重點描述了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感受。他提到集中營的規模和納粹有系統地滅絕猶太人的可怕方式,並反思了猶太人在當時為何沒有大規模反抗的原因。
  • 參觀了克拉克夫的鹽礦坑和奧斯維辛集中營
  •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規模和納粹滅絕猶太人的系統性令人震驚
  • 反思猶太人為何沒有大規模反抗納粹

Shownotes Transcript

嗨 Angela 嗨 Manny 節目開始前提醒大家我們節目資訊欄都有放時間軸所以可以依照你想要聽的主題跳到對應的段落上面那段話好久沒講沒想到我念的還是挺順的太棒了你已經深植在你的內心肌肉記憶沒錯本集節目的贊助商其實嚴格來說本集節目不算有贊助商啦因為我們本來的贊助商抽單他想說抽單就算了我也懶得補

但严格来说我们还算是有个赞助商因为我们今天谈到一些内容包含我在上个礼拜的时候在矽谷待一个礼拜那我之所以会去矽谷待一个礼拜是因为 Google 邀请我去参加他们今年的 Google I/O 的活动所以严格来说我们应该也可以说他是这几个赞助商但是因为他们好像没有是这样跟我沟通 anyway 反正跟 Google 沟通这些事情蛮微妙的这应该可以讲没差好他们没给我签任何文件之后我就应该可以这样我问出来了怎么说

就是他們說你要不要去我就說好因為那時候我人剛好在國外我就想說我就順便過去

大概从头到尾有反复问了两三次我到底需不需要有对应的产出因为去年去 AWS reInvent 出发前就已经很明确的讲说他们希望我产出什么东西甚至是在什么时间点所以我再三的确认了好几次但我得到的回答偏模糊如果有的话当然很好啊这种你知道吗太棒了吧听起来就是但是我基于我这个职业道德我还是很快的在活动结束后的三天内我出了一篇长文

今天趕快錄一個 Podcast 因為我是昨天的台灣下午 5 點到台灣然後我也是大概 8 點多到家那我們現在錄音是禮拜天下午 3 點沒錯但沒關係因為我本來就是一個從來不會有時差的人

我昨天晚上还是很顺利的在该睡觉的时间睡觉今天醒来的所以我们就立刻来录个音然后可能 maybe 播出的时间是礼拜一或是礼拜二的时间所以说今天呢美其名主题是可能会聊一些 Google I/O 的事情啊包含说一些见闻啊或是我对 Google 今年的发表或一些内容一些想法但 overall 今天就是一个又是一个巨型闲聊希望是有趣有料的闲聊

今天这些鸟主要分成三个大段落第一个大段落是我四月中以后就出国了嘛所以我们节目就停更到今天然后以夫好像节目快倒了样子期间我在四月底的时候刚好是欧洲的 long weekend 我就挑了一个相对比较便宜的地方去玩最后挑着挑就去了一个我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就是波拉

所以我们第一段的时候大概分享一下我去波兰玩了什么东西第二段如果的闲聊就会聊说波兰结束以后我就去矽谷了去矽谷前几天当然是参加 Google I/O 的行程所以我大概会分享一下 Google I/O 帮我们安排了什么行程以及我现场到底玩了些什么事情不过我这次去美国更重要的 agenda 是想要在当地刚好趁这次机会见一些不论是网友啊或是我本来就认识的朋友所以在后来大概两三天的时间里面也跟一些人见了面

第三部分就补充一些我对 Google IOS 的一些额外的想法反正我已经有写一篇长文贴在我自己的 Facebook 节目播出的这礼拜应该电子报也已经出了所以如果感兴趣的人 either 是可以去我的 Facebook 看我的那个长文或是在 X 看也可以今天

今天用讲的部分可能就补充一些细节吧尤其是我文章里面不太有提 Android XR 这件事情所以我就大概讲一下因为我在当天现场也有玩了它的 Headset 跟它的 Glass 所以讲一些我对这个产品使用的心得还有我 Google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有一些额外的想法出发前大概搜寻了一下波兰要去哪里最多人去的方是一个叫做 Krakow 的地方中文好像翻译叫做克拉克夫它大概是在有点像是波兰的台中那种概念就是比较偏南边的城市

去完 Krakow 以后在周末去了他们最南边有一个叫做 Zagopane 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冬天是滑雪胜地夏天的话就是可以走走步道的地方 Krakow 印象最深的也是大家去 Krakow 一定会去的两个点一个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盐矿坑盐矿坑就是里面弄一弄可以弄出盐来的彩盐盐的哦

不是海水这种是三里的岩然后那个矿坑非常无敌巨大因为那个是一个持续挖了好几百年的矿坑就它里面挖了一个很大的一个 Chapel 或是可能礼拜堂以前那个年代的人没有任何机器他可以挖出一个我觉得高有高到十几公尺高吧对然后里面有岩岩雕的塑像啊柱子啊整个大的空间等等之类非常非常惊人

那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但我为什么印象不是很深刻是因为虽然它算是很早期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是它整个内部至少给游客参观的地方我觉得整治得很游客感你说没有那么天然没有那么多保留自然的感觉对就是都已经整治得非常好你走起来你玩起来是非常流畅的因为它的那个

导览啊或一些东西都设计得很好可是缺点就是玩着玩着就有一种觉得这真的不是人造乐园吗这种感觉然后不太确定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种虚实交错的感觉所以我的印象就是还好

第二个大家一定会去的景点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次去的话是去两个地方比较多人拍有那种很多建筑物啊那甚至有些大家看网路照片就会看到什么展示厅里面展示了一堆犹太小朋友的鞋子其实就是象征着当年处决多少的犹太小朋友然后还有很多犹太人的衣物啊他们甚至把犹太女性要把处决前都把他们的头发剃掉他们甚至把头发当物资

展示用头发编织成的一些什么地毯啊植物啊等等之类就蛮惊人的不过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在他的 mother camp 那这个母营地其实是最小的也就是他们其实是循序渐进的以下用词呢就是

我覺得講起來就是超理性但你可以把這件事情 apply 到你有計畫要去滅絕一個種族的話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納粹他們確實是非常有計畫在做這件事雖然他們甚至是有個 POC 有個 MVP 應該就是說這是一個漫長的歷程大概花了從規劃然後到不同程度的實施一路到集中營集中營甚至也不是一次到位的他還是先有小營區中營區大營區最後的大型處決地

所以大家可能在網路上看到比較多那種比較偏向博物館導覽的地方他是在他的 mother camp 我還要去到第二個大的營區是最大的營區那真的蠻驚人的他是還要從 mother camp 那邊搭車

大概三分钟还是五分钟接下来你会到一个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然后那个大平原因为现在大部分的房子都已经被拆掉可是在当时那个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就是全部盖满了关或者是让犹太人住的这些房子我现在好像有个

就是有一個 image 在腦中因為我很喜歡的一部影集叫諾曼蒂大空降應該是第九集就是後面有一集是他們到了一個影區去解放那裡的猶太人他們就是在一個很大的草坯然後前面有一個鐵欄打開來之後裡面的房子是超級小的

如果你沒看到的話應該是已經拆掉那個就是一個小的木柵對然後裡面的人全部都是躺著可能睡而且要睡兩層對然後非常擠對然後全部都穿著那個衣服我現在腦袋完全那個影影像在我的腦中沒錯

因为留下来的东西没有到很多所以你要有感觉你可能就是靠导游的说明或是如果你在 mother camp 的话它有非常多的历史照片跟很多的图节可是如果你到第二个大营区的时候大部分的文物都是不存在的你就是基本上你只能想象哇你现在看到的一望无际的这些草地上面当年就是塞满了你刚才讲的这种宿舍然后里面塞满了一堆犹太人

从一开始到最后总共处决掉可能没比将近 80 万名的犹太人就非常非常可怕尤其那个 Camp 最可怕的是它有一条中央的铁路那条铁路就是贯穿整个营区当年他们就是从欧洲各地把所有的犹太人集中然后都送到奥斯维辛这一个最大的 Camp 下车之后在铁路旁边就有一个巨大的一个等候区

他们会先把一些人分到要立刻拿去处决的然后有一些人士会先留下来或什么之类的所以那边就是一个 selection 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就是要用想象因为你已经看不到那个当地的一些东西那为了增加自己这个想象就是说可能就是希望在自己到访的时候可以跟历史有比较多的 connection

参访前的两天就把最知名的新德拉的名单拿出来重看了一次所以参访这件事情其实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好讲但我想要讲的是在过程中因为想要更了解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想说人都到那了我都看到历史遗迹了所以就上文也查了一些纳粹党当年为什么要屠杀犹太人或者是他们

执行这个计划的步骤是什么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反正我先问了一个非常无知的问题我真的很超级无知我直接问 AI 说为什么那个时候犹太人不反抗那这是一个超级 rude 但是我不知道你会有这种想法过吗我可能我在看的过程中比如我在看心得论名单的时候以及我到到访现场的时候我都在想说犹太人就是如果有这么大量的人口

他們為什麼不能集結起來然後跟納粹軍官搏鬥你不會有這個疑問嗎我會有這個疑問但我可能不會這樣問因為第一個我不知道問誰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問 AI 我就是這樣問 AI 問 AI 我覺得就可以但問人你第一個不知道問誰因為沒有人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可以告訴你為什麼他們他們有或沒有這麼做以及他們為什麼沒有做到你想像中的這個大規模反應

所以問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對如果問一個人比如問你除非你很了解這段歷史不然我就會自動判定可能問你這個對話就會變得比較沒有意義可能就是空談但問 AI 沒關係啊因為我 AI 可以有無限的可能搜尋還有後面的 capability 所以我覺得問 AI 是沒有問題的 OK 好公正的回答喔對喔反正我就是問了這個問題然後我就跟 AI 問問題然後 AI 有給一些 Hint 我就上網再去找其他資料看 AI 到底是不是火爛我的然後以及最後我也在參訪兩個營地的過程中

导游也有讲一些补充所以这些都是验证的所以我后来发现其实 AI 没有唬让我这件事情是这样蛮可怕的因为确实像我们这样子吃好穿好然后满有活力的状况下面我们当然是会反抗可是问题是纳粹是花了好几年时间让犹太人没办法反抗跟甚至丧失反抗的利器被他们管理的这些犹太人长期都是吃不饱的

光这样就有很大的冲击影响当人如果你让他饥饿干渴然后没有睡眠不是说他没有力气 physical 也没有力气想要拼斗他其实会产生一种心理你会对如果明天可以过得比较好这件事情有巨大的憧憬

这个其实就是纳粹在那个时间点最会利用的一件事情他们过程中不断地把犹太人从不同的地方一直移动一直移动一直移动然后每一次移动都是会骗他们说你会到更好的地方然后他们会做一个 divide and conquer 蛮邪恶的就是他们会故意把一群人

带到可能生活比较好的区域然后要这群人写信给他们的亲戚朋友说诶纳粹真的帮助我们 settle 到一个更好的地方了可是你知道那个年代没有网路嘛所以就是口耳相传他们就会让其他已经比较 suffered 的犹太人就会觉得说诶纳粹其实会帮助我们变更好什么之类的

纳粹也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想要把犹太人全部杀光其实他也是分好几个阶段的像一开始他们慢慢把他们集中起来完了之后设置犹太去 Ghetto 然后完了之后才去集中营可是集中营的形态也分成几种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有点像是工作营最后战况走到很极端的时候他们就是变成是一种我不知道就是把国内这种不满或者是对纳粹的一种负面的情绪全部指向

犹太人然后用处决他们这件事情来我不知道其实我没有研究到这个地方我不太知道为什么最后会是采取这个方向但我有查一些历史的一些讨论说这个进程是这样子的我坦白说用一个纯粹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呢纳粹是用一个非常工程的方式在处理种族灭绝而且他可能是这世界上有史以来最用工程理性的方式在处理种族灭绝不是

不知道 我就覺得蠻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的點在於怎麼同樣是人但他會這個方法不用在這裡嗎我沒有覺得這件事情不可思議我覺得人會這樣做不會不可思議但是一個 party 可以這麼做它不是一個人或者是十個人這麼做它是一整群上萬上萬人上十萬人的對 它是一個 party 大群體去做這件事而且這個 party

他还有他的 supporters 对我其实不会觉得说有人有这个想法并且去执行这个想法很不可思议我觉得这件事情理智上来讲一个人是做得到的可是这个理智可以变成是一大群人然后用一种机械化机器组织的方式在运作所有的人都觉得是可以这样做的这件事情是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的

那要怎么统一或是他到底是用怎么样子的沟通或者是神话的塑造或是信仰我不知道 whatever 或是仇恨他到底是用什么东西来让这整组机器可以去运作一个这个工业化的杀人行为工业化杀人流程

所以当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地方然后严格来说啦我觉得如果直接从台湾飞去波兰实在是有点远但如果你能刚好在欧洲或者是你刚好是去邻近的地方我真的是还蛮推荐可以去那边提供自己蛮多的反思的吧对因为那个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光想到什么东西在推动这些运作我就觉得很不可思议

之後的三天可能就是為了排解一下這些沉重的氣氛所以我就跑去在更南邊的山區 Zakopane 所以我還講一下就是如果你要去博覽玩而且你真的去了 Zakopane 而且你真的要去海洋之星你要切記一個東西就是說大家都會說一開始有一段兩個多小時的步道走到海洋之星對沒錯那段步道我覺得很無聊

那你在路上已经看到很多人搭马车这样过去那我强烈建议如果你不是一个很不想花钱的话你最好就是花钱搭那个马车并不是说因为那个路途很长那个路途其实很好走也不累但纯粹是因为那个路途很丑又很无聊就是你通往那条湖的路上基本上是零风景所以我真的是蛮推荐你可以立刻抵达海洋之星那个湖你就赶快抵达你不要花时间在那边走路

但是呢网路上也会说到那个湖之后还有另外一个 trail 可以一直往上它在最上方还有第二个湖所以你到了第二个湖以后你可以往下看到第一个大湖但是一般来讲那个上面写那个路程呢它都是非常轻描淡写它就说哦你到了第一个湖之后大概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到第二个湖 Oh my god 那简直就是地狱之行好吗哈哈

因为它会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因为那个一个小时的路程呢是你要先从湖的南端走到湖的最北端接下来大概 30 到 40 分钟的路程是一个极陡深的爬坡步道那个是会快点挂掉

所以我最推荐的就是你赶快打马车你省下前面的两个半小时的体力好 完了之后你就是准备好你的体力然后弓顶到上面看完风景然后再下来再看你要打马车回去搭火车还是你要直接再走回去也可以随便所以这个是给大家一个网路上好像都没有人告诉你的 Tips 哦因为 OMG 我要是早知道这样的话我就不会

从一开始然后就先走两个多小时绕湖然后完了之后再花半小时绕湖完了之后再花四十分钟到五十分钟攻到底然后完了之后再从顶下影上我那天就是从早上九点开始走路走到下午五点这样走到我的就是大拇指都起穴炮了太渐行的行程了吧而且是很 hardcore 的渐行欸不 hardcore 因为前面很无聊不是就是我说后面那个只要有一段 hardcore 对我来说就是 hardcore 对对你整天的印象就会是 hardcore 对对对但就是缺点浪费生命走了那么长的路不如去走台中

危险发言没差我们听众没有波兰人应该还好所以这是我对 Zacopane 的一个小建议那其他的话 Zacopane 就是很多很多 trail 所以你可以每天就是依照他们的光网去看你到底想爬哪一条 trail 这样就好了我们接下来就到下一 part 又到了矽谷干正事了没错就干正事了我是 5 月 18 号抵达的 5 月 19 号是行前的行程主要是逛他们的 camp 看看大楼啊吃吃他们的 cafe 啊

体验一下他们各种产品那 20 号是 Keynote 当天嘛所以就早上就是看了一些 Keynote 下午的话就也参加了一些活动最后就是结束 Google 的安排的行程这样那 19 号行程呢大概分成两种内容第一种内容就是大量的 Campus Tool 比如说告诉你说诶 这是哪个 Campus 然后这个 Logo 啊这个地方的典故啊这个咖啡厅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就是这种

就是 Google 的 Wiki 整个再介绍一遍而且是你不知道的 Google 对啊我个人对这种行程就觉得还好我发现我从小对各种的 Campus Tour 都超级没兴趣的包含比如说高中的时候不是会安排什么大学参访吗你有吗还是台北的高中不需要安排这种东西我那时候应该到很后面快要考试推正什么的才有我们这种中南部的

就是會安排一下有可能我印象有點忘記有可能前面有但我 skip 掉或什麼之類就是你知道對 然後老師就會說什麼你如果去看那個學校你覺得很喜歡啊你就會增加你想要考上的誘因所以我當年還去過看過什麼成大啊然後台大啊 政大什麼之類的我都覺得對我來說我根本就不會因為看了建築物或者是草坪然後增加一些我想要進去這個學校念的誘因就是我從小到大就是不是很 care 這種東西然後之後有機會去參加別人的 campus 譬如說玩遊戲的人

以前都很梦幻的公司之一叫 Bleezer 嘛那我大概十几年前就刚好因为有朋友在那边工作所以我去美国的时候就去找他他也带我去逛了一下 Bleezer 的 campus 逛完之后他就跟我说你怎么看起来就是很不兴奋的样子我就说确实啊我就觉得这不是上班的地方吗这样

不是中間可能有些文化典故重點是要把這個情感的部分做連結你那刻意 detach 就變得比較我沒有 detach 我就是這樣嘛難取悅對反正我就是身為 Tour Guide 就會很難取悅對反正總而言之我對 Campus 這件事情所以這一 part 我就是蠻 skip 掉我很難跟大家分享我的喜悅啦什麼哇 Google 的 cafeteria 是怎麼樣之類我就想說喔不就是自助餐餐廳嗎怎樣對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好但是呢接下来安排我们去玩一些产品有些是还蛮有意思的尤其是这一次的 Android XR 系列的产品包含它的 VR 的头盔还有它的 AR 的眼镜这两个我们都算是有去实际的体验过其他的话就是比较像片软体的应用的试用跟示范这东西因为陆陆续续也不论是在 5 月 20 号当天结束后或者是今年的下半年都会直接 release 所以我觉得好像不是有太多需要分享的地方

因為我最後面的部分再來補充一下我對於 Google 要做 Android XR 的想法所以我現在只是先講這兩個產品 Hands-On 的感覺我先講 Headset 就是所謂的 XR 頭盔吧現在好像大家都改名叫做這個說法因為它可能不只是 VR 因為它還有攝影機可以看到外部的影像這東西我覺得就一如我們在去年的時候講 Apple Vision Pro 的時候我的心得就是一樣的

Headset 这个产品 Current Generation 的技术我觉得做到最好就是 Apple Vision Pro 所以 Android XR 那个头盔品质体验上我觉得蛮接近 Quick 3 的产品该有的东西都有手势辨识啊然后 Path Through 就是可以用摄影机看到外面的东西语音的控制啊 VR 的画面啊等等之类非常能想象的只要你用过 Quick 2 或 Quick 3 或甚至是 Apple Vision Pro 你都蛮能想象的这些东西的

那在一般的 VR 头盔里面会讲的一些 spec 包含面板的解析度啊或者是 FOV 也就是可视范围啊等等之类的大概也就是 Quest 3 的 level 它可能还不到 Apple Vision Pro 的等级无论是解析度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方面的体验上面

那我觉得是因为成本的考量啊因为 Apple Vision Pro 就是 Sensor 的装爆而且相对比较重 Google 跟 Samsung 合作后这一台呢它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它真的超轻的首先它轻有两个原因啊是它把电池外挂所以它就已经比 Quest 3 少了电池的重量了然后它的头盔本身又没有做到 Apple Vision Pro 一样塞这么多东西所以整体来讲我觉得是很轻这产品可能接下来的挑战只是说它定价定多少了

它如果定的比 Quest 3 高我就会觉得意义没有很大所以我觉得 overall 这件事情觉得还是跟定价有关还有它的应用的生态系应用生态系的话必须说 Meta 现在目前为止走的算是比较前面一点当然 Google 生态系号称它有一个 Google Apps 的环境

可是毕竟那些东西是 Google Apps 它不是 XR 或是 VR AppsMeta 毕竟在这一块我觉得耕耘的还是比较久一点更不用讲说 Headset 大部分的用途或是大部分的 Spending 都是花在游戏在这个情况下 Meta 投资游戏的这一块投资比较久 Oculus Store 里面的游戏项目也是比较多

短期内在应用体验娱乐体验上面可能还是是 Meta 的环境会稍微好一点那当然 Google 底下有一些娱乐的平台嘛比如像 YouTube 等等之类但是当天是没有跟我展示说有什么是 YouTube 独家的功能只发生在这台机器里面所以在里面你逛 Google Map 还有看 YouTube 的体验跟在 Quiz 3 里面用起来我觉得是蛮接近的所以这个头盔我觉得就是这样我觉得没有特别需要讨论的地方

眼鏡呢如果你光看它本人會覺得它長得就很像 Meta Raybound 那一台眼鏡嘛現在 Fone Factor 好像都越來越外型就是長得像這樣我覺得沒辦法不一樣啊跟人就是因為你覺得它長那樣才能夠塞東西啊嗯你就一定要長粗獷的這種才能夠旁邊塞 camera microphone 之類的對啊對啊對啊

我觉得为了塞这些东西所以他眼镜一定会长成这样所以我觉得不论是你找 Wall-B Parker 还是你找 Raybon 我觉得 Eventually 这东西长得都还蛮差不多的眼镜基本上这一次很多人有提到他的投影的萤幕可是那萤幕就是他就是一个小小块的一个投影萤幕所以整个眼镜的重点我觉得比 Meta 好很多的地方我觉得就很现实的就是因为 Gemini 的 model 比 Meta 的好

或至少它挂在中端的这个多模态的 Multimodel 的 Model 是比 Meta 挂在它眼镜上面的 Lama 我觉得来得强非常多的这个强主要分在哪个地方呢首先是互动的延迟跟即时性都非常好至少比 Meta 的好因为我在去年我用 Raybound 的时候我对于呼叫它这件事情觉得还蛮烦的首先有两个限制啊第一个是你即便是在安静的环境下你呼叫它它还是会有一点

第二个是如果你在比较吵杂的环境你要呼叫它它对于噪音的隔离我觉得做的是比较差的所以这两件事情我觉得都会让 Raybon 这个眼镜严格来说现在第二代它比较像是一个可以照相跟摄影的智慧眼镜 AI 功能比较像是附加的

可是 Google 的这一支眼镜就我实际使用起来当然因为我们现在用到的版本当时在他们的 Lab 里面用我觉得应该还算是 Prototype 应该还不算是正式的版本因为我们实际要调度一些功能的时候功能师会在旁边直接用他手机上面的 Console 直接按给我们这样所以我觉得他应该还不是完整的整个东西都做好可是那些东西都是可以动只是说你说完整的使用界面啊或者什么之类我觉得他们可能还是在揣摩怎么用是最好的里面用起来的话 Gemini 的体验是非常惊人的

他非常的 responsive 大家如果用过 OpenAI 那种即时对话大概那个 latency 就是那种感觉就是你直接 Hi Gemini 你可以帮我看些什么东西吗什么这些都可以而且更经典的是因为你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跟他讲任何语言

比如说你一开始用英文告诉他说前面这个话是什么东西然后他开始跟你分析了之后你突然要换讲中文可是我想要知道那个白色衣服那个女子更多的故事然后他就跟你讲中文所以这个是一个非常无缝然后非常流畅的一个体验这个是蛮厉害的事情那至于他的摄影跟收音的功能如何我们有测试这件事情因为我觉得这东西蛮 standard 的他应该也不会到插到什么地方去

至于那一个投影的部分他们主打的 Killer Application 就是 Google Map 这个东西我觉得他们是在设计上面就 UX 设计上面做了一个很厉害的小魔术就是以前大家讲到智慧眼镜加 Google Map 我们想象的是一种觉得反正就是有资讯的画面 overlay 在我的前面的画面

我对第一代 Google 眼镜还是有印象它就是眼镜前面加了一个镜片那个东西可以投射一点什么我要的资讯在上面对对对那它这一次这东西做了点小微调因为这一次的那个投影萤幕只有在右眼的镜片的一小块它是会之后会有投影萤幕的平常没有干嘛的时候它是全透明的

可是当你调 Google Map 的时候那个东西的用途因为萤幕很小嘛所以它用途很聪明是如果你开启导航模式你人是直视的情况下的时候那一个小萤幕显示的就是一个箭头然后目的地跟距离资讯可是如果你头往下那一块画面就会变成一块地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聪明的设计啦

我想要看 exactly 這個地圖是怎樣我就往下看這個地圖就會跑出來同樣一塊的是視覺範圍那往上因為我往上我是要走路的嘛所以它就是一個 guiding mark

我觉得很聪明也是因为如果你直接投影在前面你在走的时候其实你是没有办法边看边走的就像我们现在拿着手机看任何的地图其实就是看一看走就走或是听声音告诉你它往前面走等一下又右转什么的所以你其实是没办法边看边走严格说起来我们都是应该说严格说起来我的终极理想是很像科幻电影那种感觉对不对我们都还离那个非常远对对对就是实际上那个路上会出现悬浮的标志但现在这不太可能吧对对对所以他用这个在这之前一点

把这个点有点往前做一点就是你看地上的时候我才告诉你要怎么走但一抬起来你就是走对就走它就一个 guidance 这样以后看什么时候会把那条线印出来但在那之前现在这是一个替代方案剩下的就是它在当天 Keynote 展示失败的即时翻译不得不说啊就是还蛮有勇气的因为这种测试真的还蛮容易出错的尤其是你用这个装置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他们当天光他要直接从这边 stream 画面到

demo 的时候都有一点顿掉但那个东西是 work 对 那个东西真的是 work 就是 Gemini 本身就是 work 但是它也不会办法做到 latency 为 0 就有点像是 Google Meet 它的实时翻译的展示一样你大概就是会有隔个 maybe 一句话或半句话的时间所以实际上使用上我觉得还没有到人类可以不用学其他国家语言的程度

對 因為你看到這個東西就覺得說喔 我是不是不用學任何語言了對 好像從 AI 開始可以各種語言翻譯處理之後就一直有這種聲音對 但其實從這些 demo 這幾年看起來今年的 Google I/O 它也有問你講的比如我先用英文講然後下一句它就換成 Hindu

但其实那中间的 latency 是我觉得人类都还是可以感觉到的只是说你有需要的时候找不到人的时候你可以用这个当作一个辅助但是它要完全像个人这个对话的流畅度好像还是需要一点时间跟可能算力还有其他软硬体整合的发展吧我觉得所以说当天的参访我觉得比较印象很厉害应该就是在他们的 immersive lab 去尝试了这几个产品之后的一个体验吧

另外一个让我觉得最有趣的东西,应该可能跟 Google 无关吧,可能就是因为被叫去了,所以身边全部都是 AirPack 的 creators,这东西是让我特别感兴趣的。但之所以这件事情会对我特别感兴趣,可能很大原因就是我刚才讲的,因为 Campus Tour 我是觉得偏无聊的,所以我在 Campus Tour 没事做的时候,我就会一直跑去骚扰各种旁边的这些大大们。

那我发现其中有一些人好像也觉得 campus tour 还好所以我们就是会在旁边聊得非常开心就是上学的时候老师觉得你在旁边窃窃私援那些小朋友会抓去说你不要在旁边讲话带头者这一次我们是 APEC 嘛那 APEC 还包含到印度所以总共有印度 韩国 日本 台湾 澳洲印尼还是菲律宾我不知道然后香港反正就大概这些国家的创作者跟媒体

那裡面呢印度完全是製成一團首先第一個是他們人數龐大這件事情我們當然是以市場規模大小來區分而且可以說他們某種程度上回到主場嗎也有可能是沒錯的所以他們一整團就七八個人然後從頭到尾吃飯他們也是自己一整桌

走路也是自己一整桌他們甚至之後分明也帶開這個車輛好像也是騎一車這樣所以總而言之印度團我一個人都沒有講到話過我不知道怎麼跟他們開頭他們好像也沒有特別想跟印度以外的人講話 somehow 是這樣印度以外的所有其他人就抱團了哈哈哈

人就是這樣欸對欸沒有我們這個抱團裡面呢其實還是不太一樣一開始大家還是比較有隔閡的譬如說韓國人啊然後日本人然後台灣香港澳洲這樣最後除了日本以外的都比較 connected 其實日本兩位英文蠻好的因為不知道為什麼這兩位日本的 creator 他們其實是住在紐約因為我都一直在跟找大家講話所以我就一直在看大家誰跟誰講話

他们这两个日本的 Creator 全程都跟他们的 POC 就是他们的 Point of Contact 尤其是负责带领他们那个 Google 的员工他们就是全程就是很紧密的一直在聊日文可能大家就会觉得说他们就是要一直用日文讲事情所以我觉得大家也比较难插入那当然韩国也会可是因为我不知道可能我就觉得韩剧看得多我就觉得自以为跟韩国蛮亲近的我就疯狂骚扰韩国人你知道疯狂 疯狂 超疯狂

澳洲人因為是自己一個人他基本上也會加入我們 然後跟韓國人一起聊然後香港人也是自己一個人所以也會跟著我們一起聊 對但是我是滿主動的去騷擾韓國人的欸 我真的好想看喔我感覺這個情境跟你形容的完全會不一樣感覺就是你一個人蹦蹦蹦跳在那邊跟大家聊天 我就一直在找大家聊天啊我覺得大家一定覺得我很煩但是我沒辦法 我就覺得太感謝了 我覺得這些人不會聽 Podcast 好棒你趕快講 繼續講 你怎麼騷擾他們呃 我從我到的第一天就先騷擾澳洲人啦

一开始还是不太敢跟韩国人讲话嘛因为我不太确定韩国人是怎么样有一个香港人那香港人我有跟他聊了一下然后完了之后看一看印度人是一团嘛然后我看一看只剩一个落单的澳洲人然后就跟他聊天然后结果聊到聊到发现很有趣我就问他说 As a creator 你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样他就说他主要是做 YouTube 我就问他说那你的 YouTube channel 可以跟我讲一下吗结果他讲了一个名字我觉得现场有点震惊他就说我叫 Codefusion

然后我就想说 ColdFusion 大大对 就好像我在追踪的频道我就赶快打开 YouTube 然后搜寻了一下发现真的是耶就是我以前很常看的它是一个现在有超过 500 万订阅的大频道然后它本人的名称叫 Dagogo 但我还不太确定这个是真名还是异名这种原因是大家都叫它 Dagogo

然後從 19 號開始我就開始騷擾韓國人韓國人總共有來三個其中有兩個我是聊得比較來的我們甚至還有留了互相的一些聯絡方式然後離開前他還有留訊息給我其中一個呢他是主題是做 Coding 教學然後另外一個人呢他主要是做 Hard Tag 主要就是比較硬的像半導體啊然後 EV 啊什麼有的沒的就是那種比較硬的東西

第三個是最輕度的他基本上就是在講生成式 AI 所以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講生成式 AI 那個特別沒有話聊

所以我就比較花多的時間去跟講 Coding 的還有跟講比較硬科技的人聊這樣這兩個人的背景都非常有趣講 Coding 的這個人他以前是在 LG 當軟體工程師他其實就是當了一陣子以後剛好逢疫情然後因為他自己本來就很喜歡寫程式所以他就開始有錄一些小影片然後告訴大家怎麼寫程式然後慢慢的因為疫情的關係呢突然他就變紅了我就問他說為什麼他說其實韓國

真的是从疫情后想要学写程式的人口就变很多他说在疫情之前这样的东西还不是一个蔚为潮流而且这个人他发展他内容的方式非常有趣我就有问他说你怎么获取你的订户很酷耶他的路径是因为他自己是工程师嘛而且他教别人写 code 所以他就真的自己写了好几支 app

然后他有拍片去跟大家分享他怎么把那支 APP 写出来的然后因为他有一支 APP 大众超过千万下载但我忘了是什么 APP 所以他分享那支 APP 的开发的 stories 也是有几百万的观看然后我就有问他很有趣的问题我问他说那你如何看 Vibe Coding

你觉得这是一个真的事情呢还是是一个 buzzwords 他非常正面看待这东西他觉得每一个人都要学 vibe coding 因为他说身为一个 coding 教育者他的热忱是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

程式教育都可以利用写程式这件事情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Vibe Coding 不就是把这件事情的门槛降到更低吗那他觉得没有什么道理我有问他说因为有很多人批评什么这东西没有底层啊你不懂基础啊跟你写出来的 code 很 messy 啊你也不会维护啊可是我觉得他的说法我觉得也很好也很棒啊他就说

如果你不需要维护那你学会维护要干嘛如果你做到后来有成了你需要维护了那你自然就会去学怎么维护啦所以我觉得这样蛮好的就确实是我后来就是比较奉行的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会或是一定不会的我觉得有时候觉得大家常常讲说什么有些东西就是你一定要会有些东西就是不要我就说没有啊就是说要用到的时候就会了嘛要用到而且你想要用它后来你就会把它某种程度上学会一个位嘛

你如果学的还可以就会继续学如果学的不行也许你用不到或你不适合你就去做其他的对啊完全不需要去 judge 说哪件事情是需要或哪件事情是不需要因为反正想要的人或是被迫需要的人就要会了我觉得人也不要因为自己用不到或是自己不喜欢就坚持不去学或没用没有你不去学那你家的事 OK which is fine 但你不用出来说那个是没有用的对吧因为只是你不学跟不需要嘛

不代表別人不用嘛而且只是你現在不需要對啊你也不知道你有天會不會用到對啊就不評論對啊對啊所以我覺得不知道我現在都覺得人就把自己活好就好等一下你這一趟旅程得到這個嗎

喔 就是我覺得這樣你 連過一定時間之後管好自己比較重要凡事都是個案說真的就是這樣就是每一個人自己看到的都是自己個案投射出來的世界那你就把你自己的個案活好久了你也不用去管別的個案怎麼過活那人家的事嘛對不對除非人家真的很可憐然後或者是很窮要跟你要錢對不對 你再想辦法幫助別人如果沒有的話你就不要管人家對不對別人說不定過得很好啊你不缺你的錢欸你不缺你的對不對我是覺得大家好好把自己過好就好

第二個那個專門在講半導體的一些東西也跟他的背景有關因為他以前是在韓國的一個蠻大的半導體公司不知道為什麼當著當著可能沒有人喜歡當公司吧我不知道至少就兩個 case 來說的話

他们好像都没有想当工程师但是都是在很好的公司而且他们学历都非常好像刚才我讲那个写程式的他是 SKY 里面的高丽大学毕业的 SKY 韩国最好的三间大学对啊然后第二个这个硬体工程师他好像是严氏反正就是也是 Y 的那一家对 Y 的就是有点像台政青俏城这种感觉这样就是韩国台政青俏城然后进去就是进那些大名字大公司在财团里面然后可以就是找一些机会

慢慢生前对啊所以他们学历都是非常好然后也在很好的公司工作然后他因为以前是工程师的关系所以他讲很多半导体的东西他的频道的属性又不太一样他频道属性是走比较时事型的比如说他可能就是每一天或两天就会出一支影片然后很快速的去跟大家分析最近发生的一些可能比较冷僻或是生硬的领域的一些科技的知识然后香港的他主要是可是香港那个他的节目主要比较像是做 gadget

消费性产品这其实也比较符合香港的需求香港大部分在讲 3C 的 YouTube 频道基本上都是在讲 Gadget 评测啊开箱啊这种就大概就完整的一些交流一下所以我就整趟收获蛮大大概就是这一些然后因为他们都是 YouTuber 所以他们其实都蛮忙的

手上都要帶著 DJI 的 Camera 然後一直錄東西之類的我想說 我就回去寫片店直播就好這樣所以我全程好像也沒什麼在拍照紀錄啊什麼之類的 顯得好像這也真的耶 我那時候去的時候想說欸 你頻道打勾勾 啊 500 萬訂閱然後這個寫 code 喔 70 萬訂閱寫這個 hard tag 喔 是 40 萬訂閱生成式 AI 喔 欸 30 萬訂閱然後別人問我說 欸那就是你做什麼呢 我就說 啊

我寫一個電子報三萬訂閱真的在過程中是覺得說 Google 幹嘛找我來呢真的是那你有找到答案嗎為什麼 Google 要找你去沒差反而我就去了這不是我的問題這是 Google 的問題我不太需要替他們解釋這件事情只是我在現場這就是一個

超一类的这样我好羡慕你的心理状态就你对这种问题都不会常常留在心里我是谁我在哪里为什么我在这啊不然不知道不然能怎样对不对不然能怎样我不可能现场变出一个 YouTube Channel 这样录了这么久音到现在我还是很羡慕曼妮有时候的心理状态我在当场确实有一种 out of place 的感觉就是觉得

Why am I here 但沒關係就這樣 Let it flow 我們就繼續做其他事對 繼續 campus tour 繼續聊天對 滿有趣的你不會讓這種東西留住就對了沒有 所以我全程就一直在騷啊沒承認啊真的 而且我就一直問他們說喔 那我真的問潮汐的我真的完全變成一個訪談員了我就一直問他說喔 那你現在團隊有多少人

你什么时候开始有全职的团队成员就是在帮你你就是我里面有一个创战者访谈之旅这样也不错啦这也是一个蛮有趣的题目对啊对啊对啊我只是他没问说那你们的这个营收 break down 我只是他对啊我真的只是没查问他我说那你们一个月的 overhead 多少钱而已这样就想说是不是要记录一下经营一个全职 YouTube channel 这些地方我还要问到那个写讲城市教育的人我就问他说在韩国没有人要开线上课程吗他们

真的不知道這件事情因為我有跟知識衛星的老闆游鴻宇聊過這件事情他有說在韓國確實線上課程這件事情好像不是那麼熱門所以我覺得這些創作者真的都還蠻友善的啊我覺得可能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在幹嘛所以

不把我視為敬業你知道嗎就是 其實有點難欸因為他們的頻道在怎麼樣就算講韓文我猜他們可能頻道應該都是講英文就算講韓文也有字幕沒有啊 講韓文啊講韓文但至少字幕所以你可以知道翻譯大概他在講什麼沒有字幕啊不是啊 你說 Google 自動翻譯那個 Google 對對對假設你但我們的真的是就他只有 Podcast 跟電子報只有文中文 喔對他們都問我說你做什麼我說電子報跟 Podcast 而且都是中文 但是我都會補一句話我就會說喔但是都是中中文欸你也可以不用看這樣

防止别人肉搜我们不是不是我真的觉得我那两天就很像随团记者一样我觉得他们好像也不把我当一个 creator 看他们可能就觉得我不知道在干嘛但总而言之我就一直问他们问题不过这真的让我现场有一个很大的冲击请说第一个是每个国家的人真的还是会去做

自己语言的东西那可是第二个就会觉得说哇靠所以你看本身就是英语的人真的很吃香欸对啊他们 Day1 就做英语的内容然后这件事情就是一个 dominate 语言的 business 的声音对对 Oh 就是你做印度语也蛮吃香的就是你的人口基数就是这么大对而且印度因为英文也是官方语言嘛是所以 somehow 就还是可以被 access 的对

当然啦 现在很多人就讲 AI 啊好像是可以直接变成讲到刚刚那个翻译了英文嘛或者说你一开始就可以推英文内容或什么之类的诶 坦白说我真的我也是有尝试过一阵子然后私底下真的我有一些 private project 自己用一些 AI 然后搞一些英文内容这样然后因为我英文不能说非常好但是堪用所以我大概还能判断得出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诶 我真的觉得很难诶

我觉得把中文内容变成英文跟用英文创作是两回事完全不一样因为在创作的时候就像我们现在假设我们现在讲话聊天也是一种创作这其实是很需要英文应该叫 improvise 就算有讲稿你也是要有一些你的事情可以直接可以用语言

表達出來很直接的就是基本上把我們的這一集啊就算用我們的生文然後全部翻成英文我覺得會很生硬超難聽的外國人一定不太會講什麼東西真的因為他們就不是這樣講話的對我覺得一定會超難聽的對一定不就是有點像你就算把英文 podcast 然後把它翻成中文也應該會超難聽的然後用聲音念出來你一定是覺得超級難聽的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不是什麼把東西翻譯過去的問題語言的隔閡啦不容易然後所以

這就是 Google 參訪的 parts 我就已經講完了

那下半部的 part 是什么就是 Google 活动以后我就开始找了一些认识的朋友那认识的朋友如果是产业内的人我就不点名了反正就是只找他们然后尤其是我找了一些在 Google 里面工作的人我就跟他们 double check 一下我看到的 Google I.O.的事情然后他们的想法是什么这东西就有点呼应我应该很早期的时候就有的一个感受吧我从来就很不买单什么叫做一个餐厅它的主厨是来自于哪一国的

什么意思就是意大利面餐厅因为主厨是意大利人会比较好吃的会比较道地的对比较道地可是我超容易举出一个反例的大家也身为一个台湾人应该知道台湾人很多店也煮得很烂嘛可是如果这个人他跑去美国开一间餐饮店他就因为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好吃的餐厅吗不会啊对那你想表达意思是你会找反例吗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从这东西延伸出来就是

很多人都会觉得要 access insider 一间公司的内部人士才能够知道一间公司在干嘛啊你要讲这个啊对但我觉得大家可以反身思考一下在听这个节目的人大部分都是还有在上班你对你的公司有多了解呢对通常不会了解不是这些公司的组织除非你今天刚刚在听的刚好就是 CEO 创业者本人

而且你的公司也没有达到一个你无法 access 每件事的第一步不然其实你看到的面向就是一部分啊对因为你看到的是你那个部门然后你那部门你的角色那很小欸因为这东西有个先天的限制这先天的限制就是说因为一个人进一间公司上班啊我们不是去产业分析一间公司的对吧我们是去赚钱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花在

Operation 跟 Communication 其实我真的很怀疑有多少人会去看自己公司的财报因为我认识很多朋友他在一间公司服务了 N 年他从来没有点开过自己的公司的财报 Which means 他不一定完整的知道自己的公司是靠什么赚钱的这完全合理所以你怎么会觉得你去问一个这样的人你对你公司的想法是什么他连自己公司怎么赚钱都不知道耶

他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公司整间公司的商业模式或是这间公司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想法呢就不会有嘛因为大部分人的公司有两个限制第一个是公司里面有非常多资讯的股仓财务部法务部甚至财务部底下负责不同财务项目的人就是彼此知道可能都会有不同然后有落差

第二个是我们是去上班的所以我们的时间其实都花在处理很多跟这间公司怎么赚钱以及商业模式以及趋势完全无关的事情包含我今天可能找不到一个 PO 或者是我今天有一个文就是送不出去或者怎么样就是你要处理超级多的鸟事那如果你是做 Data 人你可能光今天为了取得某几个 Database 的 Access Rights 你就花了不止好两个礼拜的时间那这件事情跟这间公司未来趋势一点关系都没有嘛

所以呢我觉得问一个 insider 就有点像说如果你对一个 insider 下一个 prompt 叫做你怎么看你们工作接下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很烂的 prompt 哇 但没关系我这回答应该会千奇百怪怎样两万种答案吧两万个人就有两万个答案对对对这是一个很烂的 prompt 我很早以前就跟一个我的前辈他是做产业研究分析出身的我跟他学到一招我觉得这个 mindset 非常好他就常告诉我一件事情说内部人士呢不是去问 insider

内部人士是用来确认你的假设所以身为一个外部人士我们其实可能会比内部人士看更多整间公司的事情因为内部人士可能是大部分的时候他可能很讨厌自己的公司所以他不想要整天看自己公司新闻稿啊

可是外面的人哇 其實都不知道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喔所以我們對這件公司特感興趣發什麼稿我都看這也是一種就是你不會被一些資訊給 BIAS 會或不會都有可能對 其實都是 BIAS 都是 BIAS 啦 BIAS 的方向不一樣對對對 你可能被太多不相干的事情 BIAS 是 insider 嘛那 outside 就是你看的都是產品看的都是市場那你就不會被內部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BIAS 就說你看錯是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或者是我们在外面的也被 IR 或 PR 给设定议题反正大家都是在互相猜测中间没错度过每一天没错所以我觉得我那个前辈讲的好像说好危险的发言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谁讲的是对的那甚至有时候外部人士比较容易对一间公司提出他自己的一个 assumption

因為他的時間經歷以及他相對不被一些有的沒的事情給干擾所以他相對的會去蒐集更多外部資訊試圖拼湊出這間公司他的大方向怎麼行走可是這個 Assumption 如果能夠跟內部人士去做一些 Double checkverify 的話會比較好因為

内部人士他活在 operation 中间嘛不论他是有意或无意他一定能够感觉到说公司确实在哪一个议题或方向上比较失利有琢磨的对比如说资源比较多极单速度比较快或者是人员的异动这是他们特别敏感的嘛嗯

对不对哪一些人他们真的觉得在公司里面讲话越来越大声他的子弟兵他的人马好像慢慢地都移动到哪边去所以这种东西是外部人看不出来的所以其实 top-down 跟 bottom-up 是一个两个都要合起来这个所谓的策略或方向或者是这就是猜嘛你指 top-down 万一你假设错了对啊

你也看不出什么灰蓝我就是被 PR 设定一级了你就搞错了嘛对啊那你永远从 insider 看你永远只能看到那些国际导导的事情你就觉得都没救了甚至会对外界的一些 hype 会很不以为然会觉得说你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知道哦对对对你知道吗就是说我觉得所有上过班应该都很 relay 就是风风光光

因为我以前也在比较小时候待在科技公司我也做过一些 PR 发布的活动外面人都看得很风风光光的我心里当然就觉得说你都不知道这个里面是很可怕的境遇其外那时候当然自己会对这些公司打比较多的负评但隔了几年之后发现公司到了 next level 了就会这种啊

我是不是看走眼了对我为什么不继续待着我为什么我卖飞了对对不对所以我是觉得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实就是投资股票就好你完全不需要跟大家谈恋爱对不对对你喜欢就喜欢买就买对然后他好你就讲话超大声他妈好好像一副就是他好是因为你好其实你只是投资他而已对不对他如果不好你就可以把他骂成狗对不对所以大概投资人是最爽的你这一趟回来有好多好多心得要抒发呢没有这是真的就是觉得哇

但投资人也太快乐了吧好 扯远了总而言之呢我觉得就是外部人士可以花很多时间去建构自己的 assumption 但 somehow 可以找内部人士去确认一下我的 assumption 有没有一些东西我没有顾虑到一些 context

我觉得脉络是重要的 但外部人士是很难理解脉络的所以这次的矽谷聊天室里面呢 有一部分就是找了一些 Google 的朋友跟他们确认一些脉络这样子 那我觉得确认完之后跟我的 assumption 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也有可能我没有 access 到真的很有大差别想法的人可能我接触到的都是跟我想法比较接近的人 所以可能也是有 bias 的

那另外一块去接触的人呢就是有点像是 Facebook 戏谷粉专大寻友网友见面会对啊我们的听众里面可能用 Facebook 的人已经很少了啊这通常是有点年纪人才会用的对套一句我们澳洲 500 万网红打勾勾说的我就问他说澳洲人用 Facebook 吗他就说有人用吧 60 岁的阿公之类的对

瞬间年龄 upgrade 对所以我们 Facebook 的用户群可能不知道我们 Podcast 听众有多少要用 Facebook 但总而言之在 Facebook 上面有几个粉专是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那其中这一次我去造访了三个第一个就是老波波是三点水波波浪的波波浪的波

第二個叫生衣不苛刻第三個叫防迷防子的防迷是迷路的迷這三個粉狀我都非常喜歡剛好他們都在戲過但其實老波還有生衣不苛刻之前他們回來台灣短暫停留的時候我跟 Angela 都有見過但我就是有一種覺得跟他們好像見過很多次那種感覺有可能我自己心裡面在裝熟

我就覺得 ok fine 就是我們已經認識很久的感覺然後但是仿里呢是一個我最終滿場一陣子的但完全沒有見過他本人或者說他的粉專的顯示圖片看起來是一個好像很兇的人然後因為他講話比較直率喔他的句子都很簡短加上他的頭像強而有力對所以我就覺得說哇天啊我原本約他的時候心裡有點忐忑會不會是一個到了現場會用第一信原理報答我一頓的人因為他也是

我不能说他是特粉但起码他是 Tesla 的 FSD 的用户 FSD 的用户对我有在看我有在看讲得太好我也是一个喜欢每天按赞的朋友对我不能说他是马迷特粉但起码他是喜欢特斯拉 FSD 的可以可以

所以之後我想說哇會不會被他用第一性原理暴打一頓啊滿坦特不安的所以我們就約了一個地方喝咖啡然後剛好約那天我中午在 Sunnyvale 跟朋友吃飯所以我們就直接約了 Sunnyvale 的 Felix 的一個咖啡店這樣結果人一到現場第一印象我不知道為什麼脫口就是說哇

你怎么那么壮他就直接回我说对啊我有在练非常的第一性原理你知道吗不跟你废话的规划过程中就是还蛮仔细地交代了大家过往的一些背景啊比如说念什么书啊什么时间出来工作做哪些事情那他也说他过去的一些工作经历为什么开启房米啊然后为什么后来转当房仲所以就是一个还不错还蛮舒服的一个小闲聊

那希望我不知道下一次我再去矽谷是什么时候啦但可能之后我还有两三个粉串我也想拜访的有机会再去的话我再来约约看的

以上就是這一次這個矽谷參訪之旅我覺得還蠻有收穫的沒有 我覺得你中間的行程把自己排得很充實啊欸 超爆忙的欸這大家不要聽他這樣講好像一開始先用出去玩然後矽谷就這樣喔 什麼 campus tour 大家都覺得就是他這樣輕盈攜攜帶過好像是一個 casual 行程沒有 這行程中間其實超滿檔的喔 超 hardcore 的真的超級 hardcore 的還蠻有趣的啊就認識非常非常多人

好那节目的最后呢就来讲一点正经的还有正经的对对对其实有点故意放到最后啦

同学说我对今年 Google I/O 的想法我大部分都已经写在文章里面了所以有兴趣的人就是可以去看一下我就不赘述节目最后我就针对两个议题特别稍微讲一下好了第一个还是回到 AI 然后跟搜寻之余 Google 这次大家可以看到吗他现在就是把 AI 开爆既然大家都会去别的地方用 AI 问对问题

然后 3 号好像就是会脱离 Google Search 的范围不如就让 Google 自己本身我们的 Search 路口就提供一大堆的 AI 反正就是我先把用户留下来嘛那至于之后我要怎么从这件事情变现就是现在开始就做一些尝试啊那 Long Term 来说到底会怎样其实也没有人会知道但不论如何我都是要先把用户留下来因为

用户在了用户就会养成习惯用户就会开立账号用户就会在里面使用服务就会留下资料就会去使用他更多其他的服务那用户跟他整个生态系的年度就会更高那你对生态系的年度更高他的 AI 就能够在更多的场景底下产品化这件事情就能够更深入用户的方方面面那他最后这整件事情一的是他用很多广告的方式去引力变现或者是慢慢的走向

可能所有这些服务都有一个基本的订阅费用要去做支持所以我觉得整个商业模式会更多元

很难再走回去以前这样我就是纯广告或者是纯订阅或者是纯买断对我觉得它会是一个很 Hybrid 的依看你的 AI 的含量跟他 AI 提供 Service 的价格来去决定他要怎么去做整个价格设定的策略所以这东西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明显的但你要有价格设定的策略可以去施行就是你要有人嘛你没有人讲这些都假的啊你人都跑了你就是也不用什么 Pricing 策略这些东西是假的

所以我觉得他们现在的首要目标一定就是把人留下来这个过程中就开始就有些人比较 question 说那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会不会影响到 Google 自己本业那因为它本业有超过 50%的收入是来自于搜寻广告

或者是说我提供 AI 搜寻结果这件事情本身的算力成本就是比较高的所以会轻视掉我的毛利那这些讨论我觉得都蛮 make sense 的但我觉得有一个思考的出发点是我在看一些讨论的时候比较少被提及的但我觉得还蛮重要的然后相对的这个也是我跟 Google 内部人士而且算是蛮高层的人去做一些讨论的就是说其实 Google 在这整个转变的历程里面它相较于其他的竞争对手来说

我觉得它在利润空间上面是有比较多拿捏的空间的你说比较多余裕的意思吗首先第一个是广告这个 model 呢它基本上就是个黑箱它不是一个无上限的黑箱但是它有很多可以调整的手法

包含譬如說它的隱藏的底價中間它的費用率什麼其實都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怎麼運作因為對於買家來講的話你只會去計算你的 ROS 投報率嘛或者是你會設定你自己的 CPC 的價格目標所以只要這件事情你能夠 deliver 你覺得在你的生意邏輯裡面是合理的就好了可是實際上這裡面多少錢沒有人很確切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運作的

所以我觉得光生意商业模式上面来讲在广告这一块 Google 就有一些 profit 上面可以去调整的空间第二个是成本面当然

比纯粹只丢出搜寻结果来讲我丢 AI overview 也好甚至是它接下来会推出 AI mode 其实就有点像把 Gemina 里面的 Deep Search 直接搬到 Google Search 里面这东西当然一定就是比以前的 Deliver 的方式花钱嘛这是完全能够想象可是问题就是 Google 很有可能是在所有人里面在这件事情上面成本上最有优势的那这个优势来自于他们已经投入非常久的自制晶片也就是 TPU 的部分

那他们 TPU 在今年公布了最新一代嘛那我问了一些内部的人他们说这东西呢明年或后年就是马上就会有下一代反正他们大概就是一到两年的速度就会推一代而且每一代的效能不论是记忆体的频宽或者是各种的优化都会是上一代至少好几倍以上的很可怕你知道所以

它的成本是非常非常有优势的就有可能是这样子的就是当别人提供一个百万 Token 平均单价有可能 Google 的费用是别人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蛮有意思的这是算是我会觉得蛮厉害的一个长期优势尤其当我觉得深层式 AI Model 已经走到一个相对

以现行的 paradigm 来说的话已经来到一个够成熟的地步了因为你如果说 22 23 年的时候我觉得大部分的叙事或是大部分的 focus 都还放在 pre-training 上面大家觉得 model 不够好吗我们就是可是现在已经 multi-model 已经走到这个程度了其实现在的方向反而是说 ok 没错 multi-model 的部分我们还要继续往前推进因为我们要迈向 AGI 嘛 ok 这是一条路线

现在的战场我觉得就开三条第一条战场就是我们继续从更前沿的 Multi-modelAGI Model 前进可是第二条就是我如何把现在已经够好的 Model 很有效的用甚至更低的成本来去大规模的部署第三条路线大家现在真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越来越多人想要把小模型放到 AGE 上面而且现在的小模型可能 maybe 两年前或是一年前我们还在讲的只是放一个 L

LLM 而已现在是一些好多随你选看情况自动切换而且我们现在是放 Multi Model 的对我们现在不是放一个处理文字而已的我们要放一个它同时可以处理文字声音跟影像的所以这个东西三条路线那当然你从 Google 整并 DipMind 以后它后面的发表内容你就会发现这三件事情都不断地他们讲的主轴嘛

需要放小模型到他的 Pixel Phone 里面阻力把自己的所有的情境不论是 Workshop 里面的应用里面或者是说他的 Search 里面都大量的去 Deploy AI Features 然后在大的 AGI Model 里面他还推出了非常多实验项目所以重上所述就是他的核心商业模式里面其实有非常多他可以去调控毛利的空间

在成本的部分呢我觉得它也是相对别人有竞争优势的当然这整套组合起来一定会比旧模式 profit rate 会下降可是东西就是资本市场沟通的点而已嘛就很像那你要沟通的是未来又不是沟通现在那就看他们多会沟通未来嘛就很像你现在买 Tesla 股票现在 Tesla 股票估值又不是反映他现在车交多少他如果现在用他现在车交多少来估那他要腰斩吧

对 大家现在买它不就是买 RoboTaxi 甚至买机器人 -还有 Humanoid 是 Gym 对啊 谁在买他的车对啊 可是如果你可以这样 Trade Tesla 那为什么现在的人没有这样去 Trade GoogleGoogle 很明显的是有点想要把市场的叙事往这个方向前进

他告诉大家说他现在愿意使出一切的力气把用户都留下来然后让大家相信他有办法从里面变出很多钱 Eventually 他会有他的巨大用户然后巨大的模型以及自制的晶片他在这里面会是 dominate 所以我会这样去理解啦但这东西是怎样我觉得凡事都是这样 Strategy wise 我觉得实战的人都很容易讲但

要怎么好的 execution 这就是一个大家可以去观察的地方因为讲归讲嘛但实际上要怎么做或什么时间点做到这东西就是非常难说的

第二個就是剛才稍微講到 AndroidXR 這個平台的使用的心得那圍繞在 AndroidXR 這件事情上面的最大的敘事一直都是說智慧眼鏡或是 AR device 就是下一個設備下一個 device 下一個 consumer device 對 但說真的就是這件事情講很久了我覺得我現在對於未來這件事情我的興致比以前低很多這東西十年前就在講

10 年前的人没有想到一件事情是这个 device 的关键核心是上面搭载的 AI model 因为 10 年前大家在讲的大家还在解决很多传感器的问题对比如说画面要怎么出来电池的问题对还有很多就是还在要 interface 那一端还有 battery 其实就是整个供电的部分也有很多问题对啊因为 10 年前大家没办法想象现在这个等级能力的 LLM 嘛

可是现在很明显就是至少我试用起来的 AndroidXR 那个引进之所以比 Meta RayBan 好就是因为它的模型比较强而不是那些传感性就是传感性的东西 somehow 现在已经变 commodity 了但 maybe 你可以 invest 更多在上面你有更突出的表现就有点像

Apple invest 这么多不论是材料或是工程或是 whatever 进去 Apple Vision Pro 可是事实上就是 Apple Vision Pro 只要没有一个够好的 AI Model 在里面它就是一个很漂亮的玩具而已它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用处所以现在的决胜点反而是变成 AI Model 那这件事情是 10 年前大家想象不到的所以我只是说可是 10 年前的人讲不出 LM 好那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讲的出 LM 可是

就是吗会不会其实这东西当 LM 这件事情或是可以放在 Edge 端的好的 Multimodal LM 够成熟了

大家才会发现没有 as a device 还是有一些非常关键的传感器的技术应该要被突破我们才能有更好的 user experience 它能够发挥更大的用处或者是更好的 display 的元件必须被发明这个叙事其实不断变化的所以不只是 Wayne 的问题而已而是这个大叙事底下的那个核心要竞争的叙事是什么这东西也是高度变动再往下一步就是说

even 是这样那为什么大家要 invest 这件事情那我这次用了眼镜来讲的话我确实可以感受到随身携带一个 model 的巨大的好处而且我觉得它的 phone factor 真的不必然必须是眼镜因为很吊诡的是这样哦你之所以当时大家会把它设定成是一个眼镜我觉得它背后的 assumption 有两个

第一个是为了要有 Display 因为我需要 Display 所以我当然是放在眼镜我就可以有一个 Overlay 可以看到 Display 然后第二个是 Camera 的位置跟我的人眼是同一个地方的所以它可以跟我用一样的 Vision 去感知世界之所以是用眼镜它的着墨点是在我们的眼睛一个是要让我们眼睛看到东西一个是要让它能像我们的眼睛一样看到东西可是问题只是说

真的是这样吗有画面这件事情很重要吗我后来觉得好像如果我们今天刚好我们自己身边都有一个全能助理这个全能助理他可以透过各种的资讯源然后甚至是一些排程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点好那为我们看到他好像不是很重要吗

用另外一个方式理解当有个 AGI 可以帮你处理你所有需要处理的资讯之后你的眼睛就不再是那个需要接收资讯 input 的主要来源了因为你我刚刚讲地图嘛如果我今天不需要再靠地图任何形式的 app 或者是 display 来帮我导航

AGA 帮我导航好了他不管用声音或其他方式帮我让我可以到那个部分地地我就不需要看地图了所以看这个动作就不存在了如果我是跟你走在路上因为你常过出去我是一个不太因为我跟新义区不熟嘛平常就很少来这种地方所以我怕也联系在这地方过通常只问你说那好 接下来往哪边走你只要跟我讲就好了啊

你又不需要在我面前画线给我看以后如果有一个 AI 他就是完全超清楚他能够非常 PingPong 的人就是在哪里我走到路口的时候我就说我现在要走哪个路口我是要走左转右转还是要走前面然后就告诉我说走那边以我自己跟真人相处的经验我不觉得我有太多的资讯会需要 Overlay 在我的镜片上所以我的意思是说我好像也没有那么买单智慧眼镜是 The Next Device

所以我也蠻好奇 OpenAI 跟 Johnny Life 他們會做出什麼東西因為三號我不覺得他們會做眼鏡小道消息感覺也不全然往眼睛那邊指但不知道對 我就不覺得他們會是做眼鏡我不知道你花 60 億美元買一間要做一個眼鏡的公司你真的不去中國買就好了就是因為這一次的 AndroidXR 也是跟中國那間 XLife 合作的北京的公司合作的所以我覺得你不如去中國掃大街隨便買一間就好你幹嘛買一間 Johnny Life 的公司然後做一個眼鏡這樣

我只是觉得说眼镜这个风 factor 是不是 the next device 我不确定但我现在比较能够确定的叙事一定是我们一定会需要一个可以跑挺不错的 LM model 的 device 然后这个 device 它可以在我们身上的什么地方 whatever 我不确定但总而言之它一定会是 AI 至少我觉得现在的这个叙事来讲的话有一个 AI deploy 的

Edge Device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很明显的 iPhone 不行嘛 Apple Device 是一个最好的 Device 之一但相对的是 AI 最差的 Device 之一但我觉得手机还是一个不会消失的东西因为你想想看手机不一定要是手机吗手机其实就是一个 Portable Computing Unit 从这件事情来看的话

iPhone 现在的 AI 这么烂吗那我觉得 Pixel somehow 可能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切点首先还是有两个优势嘛第一个是因为 Pixel 他们也为它已经客制化了好几代现在已经

即将要推出的是 Gen5 那颗 SoC 那它会一直主打说啊那东西它可以跑什么 AI 什么之类的 which 我觉得一定也是这样发展的然后第二个是虽然 Android 是一个 open project 可是 Pixel 自己的手机一定可以搭载他们为它 customize 好的模型的组合吗

然后把它放进去去做使用所以这东西反而就变成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至于这样子的组合优势要不要去辐射到其他的 device 就是再说嘛因为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他们今天做 Android XR 为什么都不是自己跳下去做产品的因为你看头盔是跟 Samsung 合作的眼镜是跟 X Live 合作的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去弄呢

我就分两面说法正面说法就是说因为他们要做平台因为他们要把 Android 原本的影响力延伸到 The Next Device 那 The Next Device 是所谓的 XR 领域所以他们做了一个 Android XR 所以要把这东西做一个 Extension

这是个正面的说法嘛所以硬体装置部分就是用 partnership 的部分来做但我身为一个喜欢就是用比较不好角度思考的人我就会觉得这 maybe 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弱势项目啊对因为如果你是强势项目公司就 all in 了就像 Meta 一样就 all in 了每年就是少但可能这项目我觉得在 Google 不是一个强势项目那不是强势项目又有一些策略上的目标要达成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做 partnership

因为我觉得是这样我再次强调这可能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说它非常有可能是错误的让我比较对我这个方向稍微比较有一点想法是因为相对的在它所有的 Press 的露出上面 AndroidXR 相对是比较少的

大家也知道嘛一個大 Corp 裡面其實所有的人如果做什麼什麼事情都一定會想要去爭取公司在 Prize 上面的 impact 是一個矽谷公司很重視的東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asa 哈 什麼 什麼打到這裡來是任何公司都是啦對嘛 你要 impact 這東西啊

世界有些影响力啊对啊所以如果这东西是一个主力项目那理论上他争取到的版位应该要比较多很多才对但相对的我看一看觉得好像也不是到这么多我的判断我会觉得他对

Google 来说是一个有策略重要性但是现在先用适度的力气来投入的一个项目换个角度想 Echo 你刚刚讲的第一个点就是任何的 project 要开始进行前除非已经非常 top down 决定像 Meta 这样 all in 花个几百亿也没关系不然你都是先 POC 嘛

你现在 POC 有了一些成果自然就比较好去跟老板去争取更多的资源曝光的机会所以也不是说这个终于就是边缘什么的就是反正大家都是在这边平行的竞争那 NextDevice 确实不管你说它就是 NextDevice 之一只是用什么形式什么是 key element 在里面是它的胜出的点

运算的部分还有它的一些硬体的潜在的部分都还是有些优势在那如果发挥得当这个 partnership 也许还是有很多潜在的机会我帮你拉回来一个比较正向的结尾没错对是不是对因为我也觉得我不知道我一直觉得 Apple 真的是一间至少在手机上面太不争气的公司了你说 Apple 对所以我现在很期待如果真的

Google 它的不是 就是这样 model 或是什么就是 Pixel 它新的 Gen5 晶片真的很厉害你可以把 Pixel 弄强一点那我可以换吗当你的对手你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你自然就不会有那种被追赶的感觉哦~好 你就是然后你的 ecosystem 又这么强大它也是有 multiple device 围起来的护城河那现在也许开了一个这个空档让一些东西可以进来而且确实大家对于 Next Devices 的 key element 现在是

反正我們只要享受最終的結果就好了所以我們這種看戲的爽就是這樣我們就是對 講一講錄一集然後我們不是做事的然後到時候什麼東西出來可以玩可以買最棒了這樣子對對對所以 6 月 9 號 6 月 9 號其他 6 月 9 號聊聊 DC 對其實我以前一直對 Apple 沒有這麼大的不信心感那什麼時候開始有這麼大的不信心感 Apple Vision Pro 他讓我們講了一集你幹嘛這樣

非常好奇到底是誰保這個項目下來的你知道嗎你不要一直在用這種真的因為它就是一個不能在錄音上面一直講了對話這樣子不會啊不會啊因為 Apple 一定不會邀請我去 WTC 所以我沒差不是我一直說你這種就很牽扯到什麼組織公司這種話你不要這樣想沒有我只是好奇

他欣赏的造假他欣赏的投入他欣赏的 whatever 你知道就是 too muchtoo much 然后 too too too much 对但出来的产品我真的我从他身上看不到太多的策略的规划你先不要说这个产品有它本身的自我限制可是它已经出来一年超过一年了吧从它出来刚开始出来到后面其实其实没有看过什么策略上的支持

我反而就是因為從 Apple Vision Pro 才會覺得 Apple 有可能沒有那麼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幹嘛當然更噤聲的感覺是我對於它的相機很久沒有升級這件事情很不爽啊就是這樣

好的那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了这到底算闲聊还是算认真认真的闲聊我觉得这集很认真耶真的吗因为我本来假定的一些闲聊题目可能就是一些这个月在干嘛休息啊什么的但最后就压缩回来这个后面一个很 technical 跟对于 next device 未来的讨论我想说也有一点没错宏大

好啦那以上就是我們本集節目那如果你喜歡的話歡迎推薦你朋友收聽那如果你對於節目裡面有任何非常不同意的地方的話歡迎透過 IG 私訊我後來發現一件事情就是我雖然會在 Facebook 寫文章然後我現在也會在 Threads 寫文章但因為 Threads 我基本上是完全不會看的我就是寫完我就離開了所以在 Threads 上面有任何的討論或者是有任何的回訊我基本上是不會去看

那在 Facebook 也是蛮挑着看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天想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IG 的私讯我基本上都会回耶对啊 为什么我不知道我就觉得 IG 好像是一个比较就让我比较 relax 的地方对 就是所以我觉得欢迎大家如果有任何想要沟通或者是不满意的提想就是透过我的 IG 跟我联络这样

最後如果你想要用文字的方式收到有趣的一些科技啊或是商業的薪資那尤其是像 Google 這種討論的話這種長文我基本上都是會發電池包那你也可以透過節目資訊欄訂閱 MaoMao 以下節目喔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