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逆食NEWS|用拳擊擊敗魔法!性別與最「左」的巴黎奧運  麒全、東翰、feat. 致理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管理系 姜穎教授

逆食NEWS|用拳擊擊敗魔法!性別與最「左」的巴黎奧運 麒全、東翰、feat. 致理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管理系 姜穎教授

2024/8/16
logo of podcast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东翰
姜颖教授
Topics
东翰认为巴黎奥运会体现了“性别主流化”,处处展现了浪漫左派的社会氛围,从选手村的设施到开幕式的表演都体现了这一点。 姜颖教授从运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奥运会中性别议题的演变,指出奥运会并非一成不变,其发展历史反映了性别观念的转变。她批判了现代奥运之父古柏坦的理念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并指出女性参与奥运的比例逐年上升,巴黎奥运女性选手比例首次达到50%,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还分析了巴黎奥运会提供的托育服务,指出其并非只针对女性,而是为了让运动员兼顾事业和家庭。 在关于运动赛事男女分组的讨论中,姜颖教授指出,这种分组的逻辑并非单纯基于生理差异,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她分析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观点,认为人的性别无法简单二分,因此男女分组存在争议。她还回顾了历史上一些关于女性运动能力的错误观点,指出这些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推翻。 在林郁婷事件的讨论中,姜颖教授指出,这并非单纯的性别争议,而是对国际拳击协会(IBA)的质疑。她强调林郁婷的参赛资格没有问题,争议在于IBA组织的处理方式。她建议在支持林郁婷的同时,应避免陷入二元性别刻板印象。 在媒体报道方面,姜颖教授指出,媒体在报道体育赛事时,应关注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而非外貌或性别刻板印象。她分析了台湾媒体在报道体育新闻时存在的性别偏见,并指出媒体应学习国际奥委会的性别指南,避免使用性别导向的语言和图片。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邀請到運動社會學專家姜穎教授,分享她研究運動與性別議題的歷程與動機。她提到運動社會學運用批判性觀點檢視運動現象,並探討性別如何影響運動場域中的權力關係。
  • 運動社會學運用批判性觀點檢視運動現象,並探討性別如何影響運動場域中的權力關係
  • 運動社會學在國外較為盛行,在台灣則尚待發展
  • 姜穎教授因自身與運動的緊張關係而投入研究,試圖拆解性別機制在運動中的運作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次的巴黎奧運,台灣代表隊斬獲2金5銅,為我國奧運隊史上第二佳績,僅次於上一屆的東京奧運。 為期兩個多禮拜的奧運賽事,創造了許多觸動台灣人心的時刻,包含麟洋配的連霸「聖杯」、郭婞淳企圖爭金的決心,再到林郁婷用拳擊打敗魔法,奪下台灣奧運隊史第一面拳擊金牌。   而本次巴黎奧運在開辦前就被稱為「最左的奧運」,賽會期間從籌備、開場到閉幕,處處都能發現奧運作為當代「性別主流化」的展演平台,所做的巧思與努力。   此外林郁婷選手所遭遇的事件與故事,不僅讓所有台灣的民眾團結一心大聲為選手加油,更是讓「性別與運動」之間的權力關係攤在陽光下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   因此本集邀請到專長研究運動社會學的姜穎教授,與我們一起分析討論,在運動、奧運之中的種種性別議題,提供各位聽眾對於性別與運動不同的看點! Show Note: 1:07 介紹姜穎老師與運動社會學 10:42 性別與最「左」的巴黎奧運 17:13 巴黎奧運的性別友善措施 20:16 性別組織與權力結構 33:59 運動分組,男強女弱? 40:45 林郁婷事件 45:40 JK羅琳與跨性別運動爭議(註:跨性別爭議與本次林郁婷事件並無關係) 48:52 媒體的性別意識 53:00 奧運觀賽期間觀察到哪些問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