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不要把“完美家长”当作人生KPI,60分父母更健康!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不要把“完美家长”当作人生KPI,60分父母更健康!

2025/3/14
logo of podcast 梅有想法

梅有想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梅乐
Topics
梅乐:很多家长在孩子青春期面临叛逆问题感到困扰。我以一位家长为例,她女儿是走读生,因为作息时间、洗头时间等问题与家长发生激烈冲突,家长身心俱疲,甚至考虑让孩子住校。但问题的核心并非孩子叛逆,而是家长单向的付出和孩子对独立自主需求之间的冲突。家长习惯以自我牺牲感动孩子,却忽视了孩子对自主权的渴望,这种付出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勒索,导致冲突升级为权力争夺。 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简单地让孩子住校,而是家长要调整心态,学会保持边界感,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家长应该停止过度牺牲,关注自身身心健康,避免形成恶性循环。家长应先照顾好自己,以稳定的情绪面对孩子,减少对孩子生活的过度关注。必要时,寻求第三方帮助。 总而言之,家长不应将“完美家长”作为人生KPI,60分父母比100分自我感动更健康,孩子才能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家长:我的女儿是初中生,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饭,晚上超过十二点睡觉,因为她隔天洗头要洗一个多小时。我们经常因为作息时间和她的态度问题吵架,我感到非常疲惫,甚至想让她住校。我觉得我为她付出很多,但她却像仇人一样对我。 网友:奉献太多会向孩子索取情绪价值,家长把自我价值绑定在照顾孩子上,是一种情感勒索。孩子叛逆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独立个体,家长指责是为了维护权威,这其实是权力争夺。建议家长该睡就睡,让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 我是梅乐 欢迎收听《没有想法》随着孩子越来越大 很多家长就觉得这孩子怎么跟小时候不一样了他怎么变得如此的叛逆呢最近在小红书上我就看到一位家长他说他的孩子是走独的 结果每天回家都要大吵一架

她是个女儿这个女儿呢现在是上初中而这名家长抱怨初中生的家长真是太煎熬了每天早上六点钟要起床做早饭而晚上呢基本上都要超过十二点才能睡觉而矛盾的焦点就在于这个孩子啊他隔两天就得洗头一洗就得洗一个多小时别人呢是为了学习熬夜而这个孩子是为了洗头洗澡熬夜让他迟一天洗也不肯

而他睡得这么迟家长呢也就只能睡得更迟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你轻声细语一句话没说完或者问到他什么事情他就在那里大叫烦死了别说了听了嘛就是挺火的好好问你一声怎么还招惹你了最后只能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开始吵架互不相让

孩子初中还没读完两年家长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了而吵架也不是因为成绩就是因为孩子的这种态度家长觉得自己对他掏心掏肺可是孩子却对自己像个仇人一样欠他几百万似的

所以家长也是觉得情绪特别的低落是不是把孩子扔在学校住宿会好一点呢看到这个家长的抱怨呢确实是挺惹人同情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看看这个矛盾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家长的逻辑链条是典型的自我感动式育儿你看我为了你熬夜做饭操心作息时间你应该感恩并且听话可是问题在于这种付出往往是单向的家长默认孩子需要被全方位的照顾却忽视了孩子啊他已经越来越大了他对于自主权也已经有了强烈的需求

比如说这个女孩坚持熬夜洗头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务正业其实是想通过掌握生活的细节来表示我的时间我做主而家长却用我为你累到白头发来对她施压孩子就只能用更激烈的情绪来反抗因为他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被控制的窒息感

有网友就在这名家长的帖子下面留言他说奉献太多了就会向孩子索取情绪价值家长是把自我的价值绑定在了照顾孩子上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情感勒索我都这么辛苦了你必须按我的规则活而这种模式下的争吵

早已经跟对错没有关系了而是权力的争夺孩子要通过叛逆证明我是独立的个体而家长则通过指责来维护你必须听我的权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名家长跟孩子的矛盾的核心其实就是错位的付出与独立的需求那这名家长一直强调孩子因为走独了所以才有这些矛盾是不是把他送去住校就好一点了呢他呀可能是想把矛盾从明面的冲突

推到了一个隐性的冷战助校看起来好像减少了日常的摩擦可是如果亲子关系之间本身就缺乏信任基础可能只会让孩子觉得我就完全被你抛弃了特别是处于情绪敏感期的青少年

这种看起来好像隔离了家长的这些矛盾可是最终可能却被解读为家长的冷漠反而是加深了亲子关系的隔阂更危险的是如果说孩子本身缺乏自律的能力住校之后脱离了监督可能会出现作息混乱成绩下滑等等问题到时候矛盾只会更加的尖锐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于住不住校而是作为家长的呀大家还是要有一定的边界感比如说家长提到了孩子洗头洗到深夜自己不得不跟着熬夜这本身就是模糊了边界为什么孩子的事一定要绑架家长的作息时间呢

有网友就建议你啊该睡就睡留一盏灯一碗饭足矣所以呢家长啊应该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洗头拖延导致睡眠不足后果孩子自己就会去承担的比如说第二天上课饭困了被老师拎起来

而家长也可以提醒他但是不必与陪着他一起熬夜只有当孩子意识到我的选择可能会带来实际的代价的时候才可能主动调整行为所以如今也有很多的育儿专家经常讲作为家长的我们还是要自私一点

比如说在这段家长的抱怨里面初中没到两年头发就已经白了一半了家长的自我牺牲感已经变成了严重的内耗而这种焦虑必然会传导给孩子形成了越累越吵越吵越累的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经常讲育儿要怎么育呢其实家长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够以稳定的情绪面对孩子比如说这位家长就可以停止陪孩子熬夜早餐用面包牛奶替代现做把节省的时间用于自我放松同时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减少对孩子生活的过度关注

当然如果说两个人的冲突实在是无法调和的情况之下也可以找第三方做咨询总之呢当家长不再把完美父母当成人生的 KPI 的时候孩子才可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有时候呢父母亲的 60 分可远比 100 分的自我感动更加的健康好了本期话题就聊这么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订阅点赞收藏我的专辑没有想法我是梅乐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