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财务教育与多样性:为何年轻人不再买传统AUM的账?

财务教育与多样性:为何年轻人不再买传统AUM的账?

2025/2/20
logo of podcast 美国高净财务指南

美国高净财务指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播音员
主持著名true crime播客《Crime Junkie》的播音员和创始人。
Topics
播音员:在美国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华人,特别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正在经历财务观念的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AUM),更注重透明度、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财务管理。他们积极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关注税务、法务、风险管理和跨国资产配置,追求财务自由和生活平衡。 他们更青睐Fee-only或Fiduciary Duty的顾问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更加透明,避免了过度推销和隐形收费。 此外,年轻一代也更加关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体现社会责任感。他们会比较各种投资工具,例如Index Funds、Targeted Funds甚至加密货币,这些概念在老一代投资者中并不常见。 金融机构也正在调整策略,以适应年轻一代的需求,例如提供更丰富的线上教育资源和线下交流机会。 跨国往返中美的人群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他们需要同时了解美国和中国的税务、法律和金融监管框架,才能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总而言之,财务教育和多样性是年轻一代理财观转变的核心,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Leon:我刚开始工作时对财务规划并不在意,觉得只要把收入尽可能投到股票市场就行,完全没有考虑退休规划、子女教育基金和税务优化。后来我意识到自己过去随意买股票或ETF,风险其实挺大,在公司里我习惯用数据做决策,但在个人财务中却总是凭感觉。很多第一代移民在美国打拼多年,职业技能和专业训练都很扎实,却往往忽视了系统性的财务教育。 Nancy:我接手父辈的三家餐厅,经过十年努力扩张到十几家分店。我的资产规模不小,但每次去和传统银行或理财机构接洽,他们都习惯用老一套的话术来介绍投资产品,好像我只需要把钱交给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我不喜欢这种模式,我更在乎的是现金流管理和企业扩张中的风控,希望理财顾问能深入了解自己业务的季节性周期、员工福利成本以及可能的税务优惠方案。这些理财机构看起来就像在卖标准化套餐,完全不能结合我的实际需求。

Deep Dive

Chapters
千禧一代和Z世代越来越重视透明度、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财务管理,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AUM),更青睐Fee-only或Fiduciary Duty的顾问模式,因为这样可以清晰地知道顾问的利益点在哪里,也不需要担心过度推销或隐形收费。他们既关心回报率也关注ESG标准,希望自己的投资具有社会责任感,还会去比较不同投资工具。
  • 千禧一代和Z世代对传统AUM模式失去兴趣
  • 他们更喜欢透明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模式
  • 关注ESG标准和多元化投资工具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美国的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关注如何提升自己的财务教育和投资多样性。他们往往工作在科技公司或者自己创业,有时候忙得连周末都没空好好规划未来。然而,随着 C 世代和千禧一代逐渐进入金融市场,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似乎不再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他们更喜欢 Fionli 或 Feducere Dutti 的模式,因为这样可以清晰地知道顾问的利益点在哪里,也不需要担心过度推销或隐形收费。这种趋势在旧金山湾区、洛杉矶、德州和纽约等华人聚集的地方尤其明显。有一位在旧金山湾区工作的软件工程师 Leon,30 多岁,来自中国的名校。

毕业后直接进入一家知名科技公司他刚开始对财务规划并不在意觉得只要把收入尽可能投到股票市场就行

包括退休规划子女教育基金和税务优化

他突然意识到过去自己随意买几只科技股或者冲着热门 ETF 就下手风险其实挺大的在公司里他已经习惯了用数据来做决策为什么在个人财务中却总是凭感觉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第一代移民在美国打拼多年职业技能和专业训练都很扎实却往往忽视了系统性的财务教育

他们可能在中国时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对金融体系和投资框架了解有限。来到美国后,一开始忙着适应职场和生活,等到资产上升到一定水平,才开始真正思考要如何稳健地进行财富管理。

以为这是最简单也最能稳定创收的方式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一代要求更加透明和多元的服务他们既关心回报率也关注 ESG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 标准希望自己的投资具有社会责任感他们还会去比较不同投资工具如 Index FundsTargeted Funds 甚至加密货币这些概念在老一代投资者里并不常见

金融机构为了吸引这批投资者也在调整策略比如提供更丰富的线上教育资源举办线下沙龙让客户可以直接跟顾问交流在德州有一家餐饮连锁企业的华人老板 Nancy 他从父辈手里接下了三家餐厅经过十年努力扩张到十几家分店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餐饮集团 CEO

他的资产规模不小,可是他发现,每次去和传统银行或理财机构接洽,他们都习惯用老一套的话术来介绍 HOME 的收益和配置方法,好像他只需要把钱交给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

但 Nancy 并不喜欢这种模式,她更在乎的是现金流管理和企业扩张中的风控,希望理财顾问能深入了解自己业务的季节性周期,员工福利成本以及可能的税务优惠方案。

她有时会跟朋友吐槽说这些理财机构看起来就像在卖标准化套餐完全不能结合她的实际需求于是 Nancy 便开始寻找能为少数族裔女性企业主量身定制的理财顾问甚至考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企业家一起直接聘请擅长投行背景的团队来做财务策略在财务教育这方面

不少美国大学和社区机构已经开始提供多语言的金融基础课程甚至在一些华人社区开设中文讲座但很多 30-40 岁的职业人士根本没时间去线下上课更倾向于线上学习

他们会在 YouTube 上看视频或者听 Podcasts 快速获取知识点和行业动态尤其是在疫情后远程办公和线上社交变得普遍这也让高进之人群更愿意通过线上资源来进行学习和交流

与此同时 许多跨国往返中美的观众也发现 每个国家的税务 法律和金融监管框架都不一样必须同时了解美国与中国的规则 才能降低不必要的风险例如在美国 你可能需要注意遗产税和赠与税 而在中国可能还要考虑外汇管理和投资品种的合规性

这些复杂度让财务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历史上金融市场的包容性其实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从早期华人在美国只能依靠唐人街互助会慢慢发展到可以自由开银行账户和申请贷款再到今天拥有多家华人背景的基金和创投公司社会环境的变化证明了多样性参与的重要性

如今,像 NASA,North American Securities Administrators Association,这样的组织也会鼓励各州加强金融教育的推行,为社区提供合法合规的投资指导。

对许多年轻一代的华裔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他们既能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利用多元文化背景在金融市场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光有教育还不够真正把所学应用到投资和生活中才是关键很多人都会抱怨说自己知道理论但在实际操作时还是会受情绪或外界噪音的影响

这时拥有一个强大的社群或者专业的顾问团队就显得格外重要随着财务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渠道的丰富华人群体正逐渐打破过往的盲区用更开放的态度去尝试新鲜事物同时也更加谨慎地审视风险和回报的平衡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传统暗模式除了费用结构不透明也和他们的生活态度相关

Z 世代和千禧一代普遍注重个性化体验,认为财务管理也应该像 Netflix 或 Spotify 一样,可以按需求进行定制。他们希望顾问能给出数字化、全渠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提供一个封闭的投资组合。对金融机构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能够在财务教育上下功夫,用多语言和多样化方式出达不同背景的客户,未来就会拥有一批长期稳定的忠实粉丝。当这一代高境之华人逐渐走向成熟,财务教育和多样性也会融入他们的日常交流和社交圈。

上班族会在公司饭局上讨论 401K 和 Roth IRA 的选择投资移民者汇聚在一起研究跨国税务条款还有往返中美的人群会将中美两边的金融产品做对比这种多角度 多层次的学习和分享正是促使整个金融市场环境更加成熟和包容的动力

未来,这种趋势或许会进一步打破地域与文化的壁垒,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高质量的财务服务。财务教育与多样性息息相关,也是一种必然的进化。对每一位想要在美国打拼并实现财务自由的华人而言,更深层次的财务知识和更包容的市场环境,意味着更多可能性。

正如 Leon 和 Nancy 的经历所展示的,当我们愿意花时间真正理解自己的财务目标,并在多元环境中寻找适合的资源,就能为家庭创造更稳定的未来。年纪越轻越要重视这些知识的积累,因为财务自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随着年轻一代不断进入金融市场,新理念、新工具和新模式都会不断涌现,让我们一同见证这场财务教育与多样性融合带来的美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