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开元记 08} Web3.0:从技术、理念和应用生态分解Web3

{开元记 08} Web3.0:从技术、理念和应用生态分解Web3

2022/4/6
logo of podcast Meta Potatoes

Meta Potatoes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小F/大M: 我们从技术、理念和应用生态三个层面来解释Web3.0。Web3.0是结合Web1.0去中心化和社区治理精神,以及Web2.0先进计算机网络功能的第三代互联网。它旨在解决Web1.0和Web2.0存在的问题,例如Web1.0的高成本、静态性和差的用户体验,以及Web2.0的大平台控制、政府监管和信息缺失等问题。Web3.0建立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并应用了加密技术,其核心特征是社群在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参与维护和开发核心基础设施。理解Web3.0需要范式转变,避免用Web2.0的思维方式理解Web3.0。Web3.0和元宇宙的关系是Web3.0可以被整合到元宇宙中,元宇宙比Web3.0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加密货币(Crypto)作为一种技术,主要用于解决Web3.0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激励参与者建设和维护去中心化网络。在加密货币体系中,token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赋予用户和建设者对Web3.0的拥有权和管理权,并激励网络的壮大发展。Web3.0的去中心化并非完全排斥中心化,而是旨在中和中心化力量,避免单点故障,并提升隐私和个人控制权。Web3.0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在不同层面相比中心化解决方案具有优势,例如在金融领域和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区块链是Web3.0的技术基础,它重新定义了互联网后端的数据结构。对Web3.0的一些常见误解包括:Web3.0并非完全新事物,区块链技术并非万能,Web3.0并非能完全保证隐私和安全。Web3.0的应用生态系统包括DAO、DeFi、dApps、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隐私和数字基础设施、创作者经济以及基于区块链的游戏等。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在Web3.0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隐私层(Privacy Layer)技术则有助于解决区块链的透明度问题。零知识汇总(ZK-rollup)技术是一种打包区块链数据的方式,通过只打包证明交易正确的证明来减少存储量。零知识汇总技术可以应用于隐私和数字基础设施领域。Web3.0的优势包括:更好的资源和人力协调方式、为许多人提供重置机会、激发创新(特别是可组合性)、提高效率和竞争、解决Web2.0公司未能解决的问题。Web3.0可以解决一些Web2.0公司没有足够激励去解决的问题,例如环境治理。Web3.0的局限性包括:可扩展性差、用户体验复杂、可访问性差、成本高、透明度带来的问题。进入Web3.0领域需要谨慎考虑自身兴趣和能力,并关注解决Web3.0局限性的项目。本期播客从技术、理念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Web3.0,并强调Web3.0仍处于发展阶段。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欢迎回到 Meta Potatoes 最新一期的播客这一期我们打算跟大家说一说 Web 3.0 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然后最近为什么大家都想要就是进入这个 Web 3.0 这个世界然后我们今天打算从三个层面来解释 Web 3.0 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以及它包含什么

第一个是技术上技术驱动的 web3.0 第二个是理念上的就是社会思潮上的 web3.0 以及第三个方面是应用上的包括社会经济上的以及他怎么和人产生 interaction 他有什么样子的 product 或者是 projects 等等等等方面

在我们讲从技术上来看的 web3 内容之前呢我觉得可以先跟大家讲一讲 web3 这个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那非常显而易见的就是 web3 它就是第三代的互联网然后有一句英文的解释是这样子的所以它其实是一组新的技术带来的一个新的下一代的互联网

那这个技术包括了像区块链加密协议数字资产还有去中心化的金融经济系统包括了社交平台包括了 NFT 还有现在最近很火的一些道德组织形式等等都是下一代互联网呈现出来的一个技术上呈现的形式

OK 那它既然是第三代的互联网我们就可以看一下 Web1 Web2 和这个第三代互联网的一些关系那么总体上呢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往一个螺旋上升的方向去发展那 Web3 肯定是想要解决 Web2 和 Web1 的一些问题所以 Web3 是结合了 Web1 Web2 的一个优点的一个自然的一个进化

不管这个进化是一个语义上的进化还是从技术层面来参考的一个进化那我们现在其实是处于 Web3 的一个开端它是将 Web1 的一个区域中心化和社区治理的一个精神和 Web2 的一个先进以及现代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进行结合那 Web1 和 Web2 具体有什么问题呢

WebE 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一方面是它真的比较的贵因为你真的需要一些服务器的设置然后去真正的使用这个网络然后第二个就是它比较静态就是

刚刚出现的时候只有一些 HTML 然后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些静态的网页而并不是一些更加动态的一个互动并且因为它比较静态它的一个用户体验或者说用户与这个 Web2 整个的一个互动是比较的差的

所以很多用户也不愿意在这上面贡献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它会有比较少的 user generated content 但 web1 确实是把价值回归给整个 community 的只不过这个 community 在当时是非常小非常精英的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那一代人嗯

那么 Web2 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大家老生常谈的两个一个就是会有一些大平台的控制和政府的监管那么一些大平台他们的生命周期到达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规模之后已经没有这个激励并且也没有意愿去进行一个系统化创新了那它会阻遏一些中小机构在进行创新那么政府监管也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

包括之前密码 PunkCryptoPunk 这个运动他们也是因为觉得国家会对所有的一些公民的通信进行全方面的一个战略拦截

然后第二个就是一些大家平常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比如说 memorable host 和 linked root 就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大家在搜一个新闻的时候一进去就发现 404 或者是该页面已经不存在等等那其实就是可能由那个发布新闻的一个机构他当时把这个页面筛除了或者说他把页面上的内容筛除了之后

之后的人就再也去查不到这个呃

新闻的记录了所以它也是 Web2 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但其实 Web3 并不是跟 Web1 和 Web2 完全切割的然后它也不是凭空生成的它其实就是一个 Building on existing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所以它其实是建立在现在已有的这个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上的只不过它是加入了这个

Cryptography 的这个应用来完成一个网络的迭代和进化那我们可以再看一看就是 Web1 到 Web2 到 Web3 就是它的历史发展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广泛意义上大家对 web1 的一个时间的一个范围是在 1980 年代到早期的 21 世纪初那么它主要基于的一个协议就是一些比较开放的一个协议就比如说 http

那么它一开头是由 Tim Berners-Lee 爵士于 1989 年在 CERN 也就是欧洲的核研究委员会这么一个组织工作的时候他发明了一个叫 World Wide Web 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外围网那么在早期的 21 世纪初过去之后呢嗯

可以看到中期的 2000 年代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处在 Web2 的一个环境当中那它所基于的协议是在原本的 HTTP 等

开放协议上的第二层 layer 然后这个 layer 上面会有更多的一些比较 close to protocols 它会只针对某一项目或者是仅仅限于某一区域的这么一些协议那么它背后所驱动的一些技术主要是我们目前有的智能手机然后我们

大家之间更加强的在网络上社交的一些需求以及云计算等等能够储存大家社交和通信的数据的这么一些技术嗯

那么它主要的历史就是说其实它 1999 年的时候就已经有 web2.0 这个词了是由 Darcy D. Newsey 在他的文章碎片化的未来当中所创造的那么在 2004 年底它是被 Tim O'Reilly 和 Dale Ducte 进行了一个推广

那么它的一个特性其实就是相比 Web 1 会更加的有互动的一个因素以及会有更多的 user generated content 那其实 Web 3 这个术语是在 2006 年的时候就被创造出来当时是纽约时报记者 John Markoff 他说在许多方面 Web 3.0 是对 Bernard Lee 就是初代万维网的创造者这个词的创造者说

说的与以往这个概念的回归其中不需要中央机构的批准也不存在中央控制的节点然后回到这个协议的性质来讲 Web3 的这个协议的性质有很大的几个特点就是它是在向开放然后无需信任和无需许可的这样一个网络迈进的一大步

因为就像之前我们有提到过无需信任这个因为你要信任你肯定是要有一个机构让你信任但是它其实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让你信任它这个本身就能让你信任所以你其实无需信任而且当时周本村去创造这个 Bitcoin 的时候他就说要创造一个没有信任的世界用把 remove trust 来 restore trust

那关于技术驱动这个点它是由边缘计算去中心化数据网络以及人工智能的驱动来向前推动和发展的然后关于特性这个点呢 Web3 里面其实有一个非常主要的特性是社群社群在这个网络里面是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Web3 的创始人和管理者他没有 Web2 里面的特定个人这么有权利因为

在 Web3 里面管理者会将权力下放到社群本身而非给到特定的某个人因此这也是为什么社群在这里面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一个点是关于网络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在 Web2 里面它是被一小部分人来维护的那可能是大厂的开发者也可能是小的 studio

去参与这个网络基础设施的维护它是一个去 post protocol 这样一个概念的存在但是在 web3 里面呢因为社区的成员都会参与维护或者是开发这样一个核心的基础设施他们会因为这样子的贡献而受到激励和奖励所以这也让社群这个集体本身有更大的话语权

但其实社群这个概念并不是到了 Web3 才有的一个概念其实在 Web1 到 Web2 都是存在的比方说在 Web1 的时候大家会通过 Netscape 一个基于网页的一个社交网络

来连接大家然后在 web2 大家可能会用 Facebook 或者是 Twitter 那到了 web3 我们可能会用 Decentraland 来跟周围的人联系这其实在这个网络社群的进化当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点 web1 里面就是用 email 互相联系它虽然是一个 open protocol 的东西它非常符合

去中心化这样子一个概念但是它不是一个实时通讯的东西它在人与人交流的当中会有非常长的时间差就跟以前写信一样那么到了 Web 2.0 呢就像大家会使用 Facebook 和 Twitter 它在联系我们的同时它并不是被社群拥有的它是有一个大的

科技公司拥有的一个社交平台那么到了 Web3 这样子去中心化的概念推动的一个社群发展来看 Web3 会更倾向于让大家进入一个由社群拥有的这样一个社交平台然后这样子的社交平台可以更好的连接不同的人也可以避免我们的信息被泄露或者是其他的风险

那到了接下来一个比较大的环节就是如何从理念上和社会思潮上理解 web3 那我先来呈上写下一下刚才我们主要是从技术驱动的一个角度来去理解了互联网的演变从 web1 一直到 web3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从一个理念上的角度去理解 web3 这个词究竟为何而来那么我们可以先 introduce 一个概念叫 paradigm shift

它其实就是在美国学社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是 Thomas Kuhn 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就是说基础的一个转变基础的一个视角的转变就是尤其是应用在一个 nature science 这么一个领域那么它现在其实主要也会应用到一个社会科学等等就比如说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就是物理学界的一些 paradigm shift 的一个转变

那么其实 web2 到 web3 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变它是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去理解那么如果用 web2 的思维体系去理解 web3 的话就好像用昨日世界创造的语言来理解今天的世界 quote from 风沙星辰 anyways 这是一本就是小王子的作者写的书但是这里跟我们的 web3 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直接 quote 了一下

对然后所以我们要去做这么一个理念上的转变我们就可以看一下哪些坑是我们需要去避免的然后 web3 这个术语和其他一些相近的术语比如说元宇宙 metaversecrypto 加密以及 decentralizer 等等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我们上一期也提到过 web3 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就是在我们电影里面看来元宇宙是一种更和现实相似又超越现实的社会体系所以它在很多情况上语义上也是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广泛性也使得 web3 在这个语境里面有更多可能性可以 incorporate intometaverse

所以具体的概念还有一些讨论可以参考我们上一期的博客那讲完 Web3 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之后呢我们也可以来看一下 Web3 和 Crypto 的关系

那么在我们看来 Crypto 不是 Web3 的一个全部我们也不觉得 Crypto 就是真正的 Legit Web3 所需要去 fit in 的一个话语体系那么 Crypto 它作为一种技术其实主要是帮助解决 Web3 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比如说它帮助解决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一个网络作为一个公共的一个产品它如何去 incentivize people to build 这么一个问题

那么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公共物品那么公共物品就正如比如说我们走在路上生命的路灯那这些路灯是由政府出资兴建和维护的那我们作为路灯的使用者但我们却并没有机力去维护它那么对于 web3 也是那么 crypto 它是创造了一个

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以道为表现形式那么它能够让这些

去中心化的协作和给去中心化的团体或者个人以经济激励来去具体的建立一个产品以及发展一个产品以及维护一个产品那么它其实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帮助去中心化网络实现自我运营的这么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 Crypto 还帮助解决 Web3 的一个隐私问题比如说它使用 ZK 也就是 Zero Knowledge 等等技术去保证在不泄露这个信息内容的情况下实现了信息的加密

同时呢 Web3 本身也给 Crypto 的一些好处就比如说 Web3 这个话语体系的使用使得 Crypto 有一个比较小众的一个密码学的一个圈子走向了大众使得 Crypto 的一些 applications 或者 products 被更多的人使用因为 Web3 会更加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同时呢在那些 Crypto 眼中他们的 Web3 其实主要就是

Web3 is the internet owned by the builders and users, orchestrated with tokens 那么这句话的引用其实就是说在 Crypto 的体系里面通过 Crypto 的一些手段创造一些 token 他们可以用 token 来实现对 Web3 的一个拥有和管理

那在这个 crypto 的话语体系里面其实 tokens 占据了非常大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 web3 interactions 的一个标志那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用户和建设者拥有网络通过 tokens 这个概念呢在 web3 里面因为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分散的用户和建设者就可以通过拥有 non-fungible token 或者是 fungible token 来拥有这个互联网的服务

其次呢是 token 给到了网络用户私有财产的权利然而就是因为获取 token 的方式并不是很困难因此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网络用户来拥有这个网络的一部分那获取 token 的方式包括了购买 token 或者是直接在网络上赚取 token 或者是铸造一些 token 都是可以的

第三个很重要的点是 tokens 除了让用户拥有这个网络之外呢也给了用户运用这个网络做其他事情的权利和能力其中就包括了像组织起社区组织一个道它在壮大这个组织社区的过程里面呢同时也可以让这个 tokens 本身得到升值从而能够激励这个 web3 网络的壮大和发展

然后接下来就是一个一开始我们研究的时候也比较困惑的问题就是 web3 和 decentralized 的关系就是虽然大家都会说 web3 是 decentralized 的那它究竟是说一定需要去中心化才是 web3 吗还是说 web3 所

导致的一个特性是一个去中心化呢那我们这边其实主要理出了几个点一个点就是说 Web3 Native 就是一些基于 Web3 理念所诞生的一些 protocolsapplications etc 他们是 decentralized 第二个就是说 Web3 的 decentralization 并不说要拿走中心化的平台而是使中心化的力量本身变得中性化

就是 neutralize the centralized powers 那么其实 decentralize the systemsavoid single points of failure 而是 neutralize 中心化的力量那么这怎么说呢就是其实在 web3 当中的 decentralization 它是主要是为了去防止一些个体的点的一个

破坏而导致了整体的一个破坏就包括我们之前也看到一些案例就是说一个用户他如何因为

一个误操作所以导致了像卫报这样子的大的媒体的一个所有的文章没法显示在一段时间内那其实就是 web3 的话语体系中的 decentralized system 主要是为了解决这样子的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使得中心化的平台不那么的容易受到攻击那么的容易崩溃而采取这种手段

那么最后就是 web3 它作为一种有去中心化特质的解决方案它和传统的我们往往说 web2 的一个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其实在不同的层面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的这种提升当然并不一定是效率的提升但一定是可能是大家所追求的一些隐私上的提升或者是

更多的把权力分发给个人等等这方面的提升但是在说这一点之前我们其实要明白就是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 web3 相对于 web2 的好处其实并不是真的 web3 对于 web2 的好处而是一个去中心化对于中心化的这么一个解决方案的一个好处所以相当于来说就是

从一个中心化往去中心化的方向走可以步导向目前的 web3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假如我们设定目前的 Web3 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一个解决方案的话那么其实它跟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层面上都是会有一定好处的虽然这个好处必定体现在效率上它有可能体现在隐私的保护上有可能体现在大家所追求的更多的个人控制网络的权利上如果从一个金融基础设施来讲的话我们现有的一些 banking services

一些 landing services 它所给予的一个中心化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你需要去在银行开户然后你需要去付年费并且你每年的所获取的利息会非常低但是你在一个 DeFi 的一个产品上你可以看到不仅仅你的手续费降低了你的年化收利率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就是非金融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的一些对比就比如说我们可以拿 AWS 和现有的 Solana 等等这些 Cloud Computing 方面的一个对比

那这还有可能会涉及到更底层的一些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层面的一些对比就比如说现有的一些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 AT&T Verizon 等等机构他们一方面你在真正选择这些机构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没有什么特别多的选择

就比如说在某些地域 Verizon 就是当地的老大你如果不接入 Verizon 的网络你可能就没有稳定的一个网络连接那么一方面它是没有给消费者足够多的一个 choices 然后另外一方面这些机构也有像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他国的政府提供数据提供私人数据的这么一个风险那么

Web3 作为一种相对来说更加去中心化的一个解决方案它可能会提供一些更加具有参与式的然后 community owned networks 就比如说比较有名的项目可能包括 Helium 它是一个社区型的一个网络可以让大家在不接入类似于 AT&T 这样子的大机构的网络的基础上去和别人共享热点

接下来一个是关于 web3 和 blockchain 的关系其实这个关系大家可能已经非常了解因为区块链是现在 web3 的一个技术基础因为它重新定义了目前互联网后端在开发以及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数据结构其次呢因为区块链技术也是密码学的一个 use cases 之一所以在这一点上 web3 又和

web3 和 blockchain 的关系又和 web3 与 crypto 的关系联系在了一起对然后说完上面这一些我不知道大家是更加困惑了还是更加明晰了反正我们这边会有一些思维误区吧就是可以指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

就是一方面我会觉得 Web3 它其实不是一个新东西而是一系列并不新的技术的一个结合只是在现在这个阶段进行一个大爆发进入了更大众的一个视野那么其实 Web2 我们可以看到它依旧是有潜力的就是它潜力可能并没有像 Web3 这么一个完全新的领域带给人的一个 excitement 这么大

并不是说 web2 的一个衰退让我们需要 web3 但我们确实需要 web3 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一个新的方式就像我们之前说的 paradigm shift 另外就是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并不是说什么东西只要 build on the blockchain 那么你就可以保证一些隐私的不被篡改

就可以去保证你个人隐私的不会泄露那么 web3 虽然是注重隐私但它并不是能够确保 privacy and security 在这点我们也是在上期的播后中进行探讨过最后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看 web3 文章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被误导的情况也不能说被误导吧但确实需要去思考一些撰写这些文章背后的作者是什么这些

他们想要达成的一个目的是什么比如说是不是一堆 VC 要用钱去砸出下一代的 Apps 叙事呢那么所以在阅读很多 Web3 文章的时候还是要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用自己的判断去做下一步的事情不管是投资还是真的开始下场做项目嗯 没错 In my dream

那么其实到这里呢我们已经从两个大方向讲完了如何理解 web3 第一个方向是从如何从技术上理解 web3 第二个是如何从理念上理解 web3 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从

应用上来看看 Web3 是一个怎么样子被应用的以及 Web3 这个生态系统包含了什么其中呢前几期里面我们都有提到过像稻

像 DeFi 以及 Stablecoins 或者是中央银行发布的一些数字货币等等,这个生态系统里面也包括了像 Privacy and Digital Infra,包括了隐私以及数字资产的重要性。

包括了创作者经济也包括了一些炼油等等还有 DApp 还有很多正在被开发的一些项目这些都是包含在整个 Web3 生态系统里面的也是它的一些比较明显的应用形式是的这其中我们

之后会重点的去聊一下 DeFi 和 GainFi 等等方面的东西那我这边其实主要可以想补充一下就是关于 Stablecoins 以及关于 Privacy 的一个问题那么 Stablecoins 其实就是它的币价波动不会那么的大所以它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一个交易的媒介同时它也会给很多并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提供一个

交换的一个手段那么其实跟 stablecoin 相对来说比较对应的就是 CBDC 那它会是有一些主权国家所发布的一些数字货币就比如说数字人民币数字美元等等

那么他其实之前在看 A12Z 的一篇 Lobby 文章的时候他曾经写过就是说其实他是赞成就是 CBDC 的一个发布的并且认为 CBDC 是 Web3 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组成

那么

市場上的競爭將會減少那麼這兩者之間

彼此把自己变得更好的这么一种动机就会慢慢的减少所以它其实是支持这两种币同时在市场上进行一个竞争和交易的那么说到 privacy 其实大家都知道因为 web3 或者说 blockchain 它是具有非常高的一个透明度的那么其实人们是不情愿把私人的信息放链上的因为每一条记录都会被所有人看到并且这种记录没有办法被改变

但是如果去加上一层 Privacy Layer 就是一层隐私层的话那么人们可以选择性的去将私人的信息透露给链上的其他参与者那么所以现在很多的项目也都会参与到去建立这一层 Privacy Layer 上面包括一些运用 ZK Protocol 的一些机构嗯

还有 ZKrollupZKrollup 要讲吗 ZKrollup 就是什么就 ZKrollup 它其实就是一种打包的方式就是因为区块链嘛就是 block 嘛它不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打包一次那个 block 嘛那它打包 block 的方式它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打包

一种方式就把所有的数据都打包然后到了一个链上然后你这个链过这所有的数据中间遇到了一个问题那你就 OK 知道这一整个 block 就因为有问题了你得把它弃用了然后你就不要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你把它有正确性证明的那个东西打包举个例子吧

就 instead of 我给你直接寄一头大象过去我直接给你寄了个大象的明信片所以我就把这个区块储存所需要的数据变小了那我拥有的是大象还是大象的明信片你不需要拥有它因为你只需要知道这个事情是对的就可以了就是你只需要有这么一个证明就可以了就是在打包区块的时候你不需要去拥有它你能理解吗

就是 for example 就现在一个 Bitcoin 的一个 block 可能就里面所有的信息占据的数据量是 350G 那么你不可能用一个私人电脑去一直在做打包这件事情因为你你一下子 350G 过个十分钟就 350G 你这个电脑根本就受不了之后所以就是所以轻量级的 chain 的打包的方式就是通过 ZK roll up

就 instead of 把所有正确的交易及其背后所有的数据都打包起来你只把那些证明这个交易是正确的这个证明打包起来就可以哦那这个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减少那个减少储存量对哦对

但是我们这里为什么要讲到这个我突然讲到 ZK 了不好意思就不用讲了因为因为 privacy and digitalinfra 它是关于 digitalinfra 方面的都可以用 ZK 的方式去解决那其实我们刚刚也就是讲完了

关于 web3 的应用应用上如何理解 web3 以及它目前这个生态系统主要包含的一些应用形式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下就是 web3 它的具体的优势以及它有什么样子的局限性那么其实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个就是它的本质所导致的一个好处就是 internet 本身它是一种协调资源和人的活动的这么一种形式

那么这种形式的一个进化就是 web3 所以它能够给我们一种更加好的去协调资源和人力的一个方式那么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像一些

比较硬件的层面就比如说我们具体的传输的那个光缆然后我们具体所用的一个 WiFi 的一个设备然后以及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计算机它本身的更新换代不是那么的快并且它也暂时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在这个领域所以我们这边主要讨论的 Web3 的一个

创新是会体现在它的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以及它所激发的一个 economy 以及它建立在这些 economy 中间的各个项目的一个组织和治理的一个新模式这么一个三个方面

那么第二个呢其实就是 Web3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重置的机会吧尤其是对很多被 Web2 压迫的一个程序员或者是对真的想要去开拓一个新的一个

网络领域的这些人来说可以让大家获得新的好处那我们之前也说了一些 Web1 和 Web2 的一些问题那么其实 Web3 主要是一个激发创新的一个过程就比如说我们之前茶话会中所提到的可组合性 Composability 它其实是 Web3 创新的一个巨大驱动力之一那么其实

可组合性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好处就是说它增加了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个垄断的局面变成了一个多方竞争的一个局面从而会更加具有创新消费者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一个消费选择

那么除此之外呢 compatibility 还会提高企业之间的一个效率就比如说现在的很多金融系统它其实是 designed for 一些大机构和一些有钱的个人的就和富有的个人那么 define 其实它会更加的适用于一些 small business 和一些 individuals 从而让大家能够运用金融系统进行更好的一个交易

最后呢其实我们还看到了一种说法就是说 Web3 可以解决一些 Web2 公司没有足够激励去解决的一些问题就比如说环境治理比如说全球变暖等等然后它通过的一个方式就是调动更小的一个更长尾的一些经济体去进行贡献

比如说我们之前讲到的 creator economy 它其实就是一个调众中小创作者而并不是头部创作者来进一步的为内容领域进行一个贡献的尝试

那其实简单来讲就是说 Web3 可以让这个目前的网络变得更加智能变得更加安全也更加透明从而带来更高的浏览和人机交互这样子的更高效的一个过程那它具体有什么样子的局限性呢我觉得可以分成五个比较主要的点来看第一个是 Scalability 就是在规模化上来讲它的

目前的速度是非常的慢的因为去中心化就意味着不同的节点之间没有一个中心化的连接所以就是点和点之间的数据的传输它效率会非常的慢然后在这个过程里面呢也需要特定的人员比方说矿工来进行这个数据的处理并且将这个处理的结果广播出来所以在目前来讲它是

Web3 是比较难规模化的第二呢就是目前的 Web3.0 的 UX 设计呢是相对 2.0 来说比较复杂且难操作的因此它的操作的复杂性呢就需要用到其他的 application 来嫁接一些很复杂的或者说是很难操作的底层的应用并且呢它对它也要求就是对 Web3 的用户进行一些额外的指导来

让他们熟悉这个 web3 的应用因此就是目前的 UX 设计上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广泛采用的一个设计的

那么第三呢就是 accessibility 因为目前 web3 还没有一个和现在 web2 这么顺滑的网络有很好的 integrate 因此它的 accessibility 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第四个呢就是关于 cost 就是目前来讲大部分的 web3d apps 把一些 code 放到链上是

需要很昂贵的费用的即使是放很小的一部分也是也会产生很大的存储费用那么最后一点呢就是关于 transparency 刚刚我们也提到 transparency 其实会

就是更高的透明度其实也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比方说你在区块链上每一步你都能够被别人看到那就意味着你每一步都要走得非常小心谨慎这也是关系到你个人的生育管理的问题那刚刚我们都讲完了关于 web3 的一些优势一些局限性以及它现在的应用和生态系统大家可能会想要入局这个 web3 这个

领域但是具体大家是否想要参与呢主要还是看自己在兴趣和能力上是不是真的匹配然后也不要因为 fear of missing out 或者是想报复就轻易的进入 web3 这个领域对其实我们最终还是希望大家形成自己的判断吧刚才讲了那么多局限性我觉得如果呃

有一些项目能够解决 Web3 的一个局限性那它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项目其实我现在已经看到了有一些项目在解决比如说 Accessibility 的问题如何嫁接 Web2 和 Web3 在这其中搭建一个桥梁或者说我也看到一些想要去减少 Cost 就是把

具体的储存费用降低的一些很有趣的项目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要寻找机会的话也可以从 Web3 目前有什么样的问题去入手

那我们就可以跟大家说拜拜了那来小结一下我们今天这一期播客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现有的对 Web3 的一个理解首先我们是从技术方面去讲了 Web1 到 Web3 的这么一个演变第二个我们是从社会思潮和整个一个范式转变的角度去区分了一下 Web3 和其他类似概念的

的这么一个理解然后第三个方面呢我们主要是从 web3 这个生态系统中主要包含什么并且这些所包含的东西当中会有怎么样的一个演变来去理解了一下 web3 那我们今天所做的所有的

事情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一个非常泛化的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我们也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 web3 的非常具体的定义我觉得这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索并且 web3 也是一个还尚在成型中的一个风潮对

对没错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那么大家拜拜咯我们可以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