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35. 寂静的轰鸣 Melnyk钢琴冥想(上) AI版

+135. 寂静的轰鸣 Melnyk钢琴冥想(上) AI版

2025/6/17
logo of podcast 迷失音乐

迷失音乐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又蠢
诱坏
Topics
主持人: 我在本期播客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乌克兰裔加拿大钢琴家卢博米尔·梅尔尼克的音乐世界,特别是他的“连续音乐”理念。我们将分析他的代表作品,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刻民族精神。连续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将高超的演奏技巧与深沉的冥想体验相结合的独特体系。它通过持续不断的音符和丰富的泛音,创造出一个充满精神力量的声场,为听众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音乐体验。这种音乐与乌克兰文化紧密相连,体现了一种非英雄主义的民族想象,拒绝戏剧性冲突,追求连绵不断的流动和内省,让人们重新感受时间的流动。 又蠢: 我是本期节目的AI主持人,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卢博米尔·梅尔尼克的音乐理念。连续音乐的核心在于其惊人的速度和高密度的音流,以及对延音踏板的精妙运用,创造出极其丰富的泛音层次。这种音乐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创造一种充满精神力量的声场,类似于冥想或持续的颂咏。它追求声音的共鸣和整体性,而不是单个音符的清晰度。这种音乐与乌克兰文化紧密相连,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带点悲剧感的坚韧和内省的调调。 诱坏: 我是本期节目的另一位AI主持人,我将和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卢博米尔·梅尔尼克的音乐作品。他的作品《Niche》就像沐浴在彩虹中的音乐之雨,而《Parasol》则试图用声音的光芒创造一种微光闪烁的森林状态。最值得一提的是《Poslanie》,这部作品直接回应了乌克兰的民族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的诗歌,用琴和钢音来承载语言的灵魂,并用几何形态生成音乐结构。总的来说,听梅尔尼克的音乐,我们应该期待一种模糊了明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感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挑战我们平时听音乐的习惯。

Deep Dive

Chapters
卢伯米尔·梅尔尼克的连续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体系,它结合了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深沉的冥想体验。其特点是高密度的音流、丰富的泛音层次,以及持续不断的音符,营造出一种充满精神力量的声场,如同祈祷、念诵与冥想。它拒绝炫技和戏剧性冲突,追求流动的连续状态和内省体验,并与乌克兰文化息息相关。
  • 结合高超演奏技巧与深邃冥想体验
  • 每秒超过19个音符
  • 丰富的泛音层次
  • 充满精神力量的声场
  • 拒绝戏剧性冲突,追求流动连续状态
  • 与乌克兰文化息息相关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AI主播:

第一组AI主播来自 “扣子空间”https://space.coze.cn/ (我劝了它们一晚上,让它们说话的时候加上自我介绍:“我是扣子甲”“我是扣子乙”, 但他俩坚贞不屈绝也不给自己做广告,让我很感动。。。)

*第二组AI主播来自“谷歌Notebook LM” *

-----------------------------

** Lubomyr Melnyk与“连续音乐”**

乌克兰裔加拿大钢琴家 Lubomyr Melnyk 创造了独特的“连续音乐”(Continuous Music)理念。这一创新体系融合了高超的演奏技巧与深邃的冥想体验,他以每秒超过19个音符的速度结合持续的和声结构,以高密度持续的音符和丰富的泛音层次构建了一个如同祈祷、念诵与冥想般充满精神力量的声场。

此声音策略与乌克兰文化精髓遥相呼应,无论是19世纪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笔下的民族悲剧,还是20世纪“六十年代派”(Sixtiers)诗人瓦西里.斯图斯(Vasyl Stus)的沉郁语调,都与Melnyk的音乐不谋而合,作为静默而绵长的文化哀歌,通过对时间拉伸与流动的感知,传达出一种声学化的“非英雄主义”民族想象:

⟶ 拒绝炫技、强烈动机和戏剧性冲突

⟶ 追求流动的连续状态

⟶ 不强调胜利的爆发

⟶ 建立“无终点”的存在——持续的、弥漫的内省状态

** 曲目**

00:00 01. Lubomyr Melnyk - Niche (Improvisation)

被誉为“在彩虹中沐浴的音乐之雨”,选自《NICHE-NOURISH-NICHXON》(1988年录制)。Melnyk 巧妙地运用 Yamaha 自演奏三角钢琴实现双钢琴的丰富层次,充分展现了他“连续音乐”理念中对音流持续性和泛音丰富性的极致追求。

15:05 02. Lubomyr Melnyk - Remnants Of A Man

这首双钢琴作品最初录制于1985年,收录于专辑《The Remnants Of A Man and The Fountain》,描绘个体在时间长河中消散的轨迹,带着某种哀悼般的持续性,呼应着东斯拉夫文化中静默哀歌的传统。

37:30 03. Lubomyr Melnyk - The Pool Of Memories

如梦般和声结构模拟了记忆的层层叠影,通过延展性的节奏模糊与重复图式传达“回忆本身是无序流动的存在”这一概念。

48:00 04. Lubomyr Melnyk - Parasol (Excerpt)

长篇作品《The Song of Galadriel》的节选,灵感源于《魔戒》精灵女王凯兰崔尔,Melnyk试图用“声音的光”来回应其精神性与超验性。整首时长超过40分钟,本片段展现Melnyk 对“声音遮蔽”与“微光结构”的独特理解,不追求旋律显现,而是制造光影交错的“耳语森林”,一种持续的微光弥漫的状态,一种“声音不为表达,而为存在”的根本美学。

54:27 05. Lubomyr Melnyk - Son Of Parasol

作为“Parasol”系列的延续,音响密度更高,层次更复杂,在原有主题上衍生出新的生命体。曲中将琶音与主音旋律巧妙融合,构成多声部交错的听觉效果。体现“连续音乐”主题演化、递进生成的基本模式。

62:00 06. Lubomyr Melnyk - Solo Piano - Nkr 24 I

NKR系列是 Melnyk 标志性的技术性作品编号。NKR 24 被视为“连续音乐”的代表性乐段,其密集的音符如水流般覆盖听觉,邀请听者进入“全时间”状态,即一种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时间感知。

附:梅尔尼克与舍甫琴科——琴声与遗言

在 Lubomyr Melnyk 深具情感深度与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POSLANIYE(遗嘱):献给生者、亡者与未出生者》 中,他以一曲“声音的遗言”回应了其民族的苦难与希望。“POSLANIYE”意为“遗嘱”,取材自乌克兰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的同名诗作

当我死了的时候

——遗嘱——

当我死了的时候,

把我在坟墓里深深埋葬,

在那辽阔的草原中间,

在那亲爱的乌克兰故乡,

好让我能看见一望无边的田野,

滚滚的德聂伯河,还有那些峭壁和悬崖;

好让我能听见奔腾的河水,

怎样日日夜夜在喧吼流荡。

当河水把敌人的污血,

从乌克兰冲向蔚蓝的海洋……,

只有那时候,我才会离开

祖国的田野和山岗,

我要一直飞向

上帝所在的地方,

但在这个日子来到以前,

我决不会祈祷上苍。

将我埋葬以后,大家就奋身起来,

把奴役的锁链粉碎精光,

并且用敌人的乌血

来浇灌自由的花朵。

在伟大的新家庭里,

在自由的新家庭里,

愿大家不要把我遗忘,

常用亲切温和的话语来将我回想。

——塔拉斯.舍甫琴科

1845年12月25日于彼烈雅斯拉夫古城

(引自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此译本发表于1961年《人民日报》,标题为《当我死了的时候》,副标题为“遗嘱”)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poems-of-struggle/ukraine-shevchenko.htm#1

塔拉斯.舍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1814–1861)是乌克兰文学与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以诗笔直击沙皇俄国的殖民压迫,疾声抗议社会不公。他的诗句不只为乌克兰发声,更为所有被压迫者争取尊严与自由。塔拉斯.舍甫琴科生前多次遭俄罗斯政权迫害,最终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军营。在这种极端压制下,他仍持续写作,其文字成为百年后乌克兰人抵抗与复兴的精神基石。

Melnyk 在此曲中,以钢琴与女高音共同承担“语言的灵魂”:由钢琴衔接旋律与节奏结构,女高音唱出诗文原句,而器乐合奏则以“几何结构”手法加入,作为对外部世界的回应与烘托。这种“几何形态”(Geometric Form)是 Melnyk 于1970年代发展的创作方法之一,结合机遇性构造与数学比例,在本曲中基于诗人姓名的西里尔字母生成结构素材,形成既随机又有象征意义的对话层次。

此录音最初发表于1983年,由加拿大 Bandura Records 出品。虽然原始模拟母带遗失,现今所发行的 CD 版本是从一张保存完好的黑胶唱片经由高端模拟设备重新转录而来。原版 12 英寸 LP 封套附有详尽的背景资料,包括 Shevchenko 生平、乌克兰历史简述、完整歌词原文、音译与英文翻译。

*** 编译来源与参考资料***

lubomyrmelnyk.bandcamp.com

en.wikipedia.org

www.lubomy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