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23.人性实验:当心你自己!

123.人性实验:当心你自己!

2024/11/30
logo of podcast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秦总:本期节目探讨社会心理学如何通过实验揭示人性,例如人们为何总是指责他人不够客观,网络暴力为何频发,以及如何利用人们的弱点操纵情绪等问题。社会心理学强调实验和量化,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揭示人性的秘密,提醒人们不要掉入思维惯性的陷阱。 北明: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关注人们的反应、态度、信念等,而非个体原生家庭等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常是数据和百分比,可以用来预测社会潮流、商业行动或政治活动的结果。 秦总: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精巧,常基于欺骗,以达到研究目的。许多看似显而易见的常识,如果不经过验证,其正确性是无法确定的,结论往往反直觉。感知偏见可以通过故意与自己唱反调,质疑自己的看法来减少,但即使是智商高或性格沉稳的人,也未必就理性,也可能存在感知偏差。 北明: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是指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解释与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对他人行为的误判。去个体化是指个人在群体中匿名化,导致自控力下降,更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互联网环境中的匿名性会增强去个体化效应,导致人们更容易说出过分的话。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通过普林斯顿大学橄榄球比赛和巴以冲突的案例,探讨了感知偏差和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研究表明,立场先行的个体往往会根据自身立场感知信息,并高估自身客观性,即使明知存在偏见,也难以承认。
  • 立场先行导致感知偏差
  •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行动者归因于情境,观察者归因于人格
  • 优于常人效应:缺乏能力者更自信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来跟大家聊聊社会心理学~ 为什么我们总是指责他人不够客观?为什么网暴如此频繁发生?又该如何扼制?流量密码如何利用我们的弱点操纵情绪?是否确实存在“越普通就越自信”这个现象?为什么劣质页游广告让人眼瞎的高饱和度五颜六色,以及一刀99999?什么叫做去个体化?这个过程又是怎么催生了反社会行为?为什么人类如此轻信却又如此固执?……这些看似任谁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的问题,背后的真相可能是反直觉的,需要我们拿出巧妙的实验和确凿的证据。这样的实验研究,就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但直到二战后才蓬勃发展——彼时浩劫刚刚过去,人们开始有条件反思:为什么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会成为第三帝国的刽子手?什么样的理念,会使人甘愿驾驶神风战机进行自杀式袭击?平时和蔼可亲的邻居,怎么加入某些组织后完全换了副面孔,变得傲慢无礼,甚至凶神恶煞?正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着社会心理学者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控制变量”实验方案,通过有时存在伦理问题和巨大争议的精巧构思,去揭示人性的秘密,提醒我们每个人,不要以为自己能够躲过思维惯性的陷阱,或许最该小心的骗子,是我们自己。/song list/片头曲:Bonobo/Bajka- Nightlite 片尾曲:那英-雾里看花/本期主要参考书目/《人性实验》劳特里奇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孙子兵法》《鬼谷子》《乌合之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 听友群 /《蜜獾吃书》听友群现已正式开放!进群方式:添加李小日微信「bbpark2016」,备注蜜獾吃书,即可进群~**/ 商务合作 /**欢迎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