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 Empty Mind 脑袋空空我是七七一个目前生活在上海的刚刚结婚不久的普通女性同时也是一个传媒专业的博士此时此刻呢我还是坐在我的书房现在房间里的温度大概有二十多度
我书房的这个窗户口正对着我们小区楼下的一大片中央草坪非常非常明显的可以闻到一股特别好闻的青草的气味刚刚在我打开麦克风的时候我们家的小猫正在那个窗户口下面的一块小垫子上睡觉那我就先讲着吧待会儿它太吵的话我就把它放到它的小房间去
那上个月整个三月份呢我的全部经历都在两件事情上一个就是养一只小猫还有一个就是对自己前途的探索和担忧那首先养一只小猫其实我之前养过猫是我 20 岁出头的时候跟我之前的男朋友一起养的
其实它不算是我养的小猫在我遇见那只小猫的时候它已经被我之前男朋友养了三年多了所以我觉得严格意义上来讲因为它不是我手把手养大的就是它不是我主动把一只小猫带进了我的生活里反而好像是我进入了这个小猫的生活我介入了这个小猫跟我前男友的生活里面
可能只能说是有和一只小猫一起生活的经历但是呢首先呢我就发觉我是一个很喜欢猫的人
其次呢,虽然不是我把小猫猫养大的,但是呢,我觉得我也有跟一只小猫和平相处的能力。但是呢,为什么我这两年迟迟没有下决心养一只小猫?包括我跟我老公两个人都会,也会觉得有一点奇怪,就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奇怪,有时候想说去领养一只小猫。
或者说哪天在路边去捡一只小猫而且我们家楼下就有一个还挺有名的宠物店而且我们俩经常会溜达进去看进去逛有时候可能会看到有一些眼缘的小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俩都会要不就是我犹豫要么就是他犹豫以至于后来我已经不想再进那个宠物店的门了
因为每次都会觉得带着一种期盼进去然后带着一种对自己的不确定性出来就这种感觉呢让人觉得很难受我觉得就是仍然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去承担一个小生命即便这个小生命是一只小宠物
这是不是其实代表着我们俩就是我跟我老公两个人从潜意识里都认为自己还像还是一个照顾不好自己的小孩我在我们俩刚结婚的时候装修好新房子搬进来的第一天莫名的两个人情绪都不是很好
就是这种恐惧和质疑好像就是下意识的其实我跟他都会有相同的感觉有点类似于不知道是被什么东西推着走到一个地方就是好像你就要接棒了你要从父母那就是把这个你新的一个小家庭的这个棒接过来
我当时还写了一篇文章吧,文章里就写说,当我们俩真正拥有了一个物理意义上的自己的家之后,但却好像非常想回家,就是想回到那种熟悉的,安全的,自己还隶属于自己父母的小家庭的那种感觉里面。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会有类似的感觉也有可能是我或者说我跟我老公都是那种对生活里很多很多细小的事情都是过分谨慎的性格就比如说养一只猫包括家里亲戚朋友啊身边很多人也会问你们生孩子什么计划每当有人问有什么计划的时候我们都会回答在计划
事实上呢是我们连养一只小猫都如此下不了决心如此谨慎所以为什么我今年过完年之后下定决心去养一只小猫
也是因为至少是我非常想突破一下自己的这种面对很多事情太过谨慎犹豫以至于不想承担一点点责任和风险的这种性格可能也可以作为我们是否决定要养小孩之前的一个试炼
我在想要养猫看了很多猫迟迟无法下决心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做一个梦应该说是做一系列的噩梦就大概就是我养了一只小猫或者一些别的哺乳动物在梦里面呢我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去忙然后呢噩梦就在于我在做了很多事情之后突然一下想起来我还养了一个小宠物
我就不知道我养的小宠物到底怎么样了我就不敢回去看它这种同类型的梦在我的记忆里面好像总是一股蓝绿色的就是有一点点灰暗的然后有一点点那种梦核的感觉总之它对我来说算是一种噩梦
就是我潜意识里总觉得没有办法去承担一个东西一个小生命我觉得这个梦就是如此的具体如此的有问必答除此之外呢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种做事情的思维惯性简而言之就是怕麻烦
就是人可能在这个层面上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怕麻烦型的人一种是不怕麻烦型的人我觉得呢我和我老公甚至包括我们双方我们两个人的父母其实都是属于那种比较偏向怕麻烦的那种类型
比如说同样一件事情养宠物我爸爸和我的公公两个爸爸都非常的喜欢小狗这两位男士呢平常时间经历也比较充足而且呢他俩每一次都会聊到很想养一只狗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养然后呢我就想起就是我爸从小有一个口头禅
也是我最不想我从小到大最不喜欢听到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再说吧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过过嘴瘾或者是在想象里面去过过挠瘾但是要到下决定的时候要到主动去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怕麻烦不想承担各种不确定性而搁置
就是我一方面非常痛恨再说吧但一方面我自己又没有办法不受这个惯性的影响当然我觉得自从我成年之后尤其是这几年我自己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就是我非常有意识地去注意到这一点也改了很多
每次遇到可以说再说的时候我都尽量能够把这两个字画一个叉变成实际的一种行为包括我今年年后下决心去养猫可能在很多人听起来觉得好像大可不至于但是对我跟我老公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但是呢但是果不其然的就是二月份当我们接到这个小猫的时候我们小猫叫兔子因为第一次去猫舍看它的时候就觉得它比它们同窝的小猫都要小一点点但是它又特别活泼上蹿下跳的就像一个小白兔一样
然后呢,果不其然我们接到兔子的第三天还是第四天,他就生病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就可能小猫刚回家不太适应,抵抗力差,然后猫舍老板娘就寄来了各种药,大概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都是每天给他各种吃药,然后在家里照顾他。
后来呢折腾了大概一个多星期之后它还是没有好病就一直在反复然后呢我们就把它带到宠物医院去检查出来是抱枕就是猫鼻支加上猫杯状
即便是猫舍已经承诺给他打了三针疫苗的情况下就是小猫的三种比较危险的病满猫瘟猫鼻支猫背状他三种里面得了两种确诊的时候那时候就精神压力有点大因为已经折腾了一个多星期了然后当时医生就说你们决定一下要不要退给猫舍
当然我觉得可能大多数刚开始养猫的猫家长在这个时候大多数都会自己花钱花精力去治疗这个宝宝每天都去医院打针然后回来各种喂药就是这一个月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在小猫身上整个人的注意力就被它吸走就有点过度关注它出门也不安心
大概也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我跟我老公身上都陆续地在出疹子就是我们当时预想过养猫会出现的一些麻烦跟问题其实都陆陆续续地真的发生了
直到这个月兔子身上的各种各样的病都慢慢好得差不多了然后我们慢慢地也习惯了这个模式之后我感觉我们俩才终于舒了一口气可能我们俩在养一只小猫的这个过程里面就是真的会有一点接近人类去养一个幼崽的这种模式
比如说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生活就更有规律更有节奏而且我从它身上也感受到了那种就是养育一个幼崽的快乐跟成就感
眼睁睁地看着它从一个小不点小小的一个小猫每一天每一天都在变大一点点变胖一点点就是小猫它是一个你可以去在它身上对冲这种不确定性的一个载体你对它做工你养育它心甘情愿地付出
这个东西是可以看得到的会觉得养育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在克服不确定性的一个过程可能本质上来讲它就是一种自我确认无论是对一只小猫还是对一个人类幼崽你对它心甘情愿无私的付出你对它无所求其实终究会给你自己带来一种自我认可
随着我们家的小猫兔子一天一天地长大并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真的能够很治愈人最近时间我正好看了一本书叫做猫舔过伤口其实这本书是前段时间那个出版社编辑给我寄过来的这本书是一个韩国的女作家金慧珍的小说女主角是一个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她通过慢慢地去靠近救助流浪猫这件事情改变了她以往的生活轨迹
包括我原来也不是特别能够了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把救助流浪猫当做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业投注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情但我现在慢慢能够 get 到其实很多时候人需要的其实是一种自我成全就是
就是你需要一个投射的对象这个对象往往要是一个你心甘情愿无私无回报的为之付出的一个东西
这个月除了养一只小猫之外呢我也面临着一些机会在经历一个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直觉去做判断和选择的过程然而呢我每年的三四月份的这个时候个人能量好像都不是特别高根据我每一年的经验呢往往这种情况可能到五月份六月份才会好一点就是
就是老听众知道我之前一直背靠着一个学生的身份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一边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工作和兼职包括现在做播客做自己的内容也是这几年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不一样的是毕业了之后当没有了这个学生身份之后
原来你可以跟人家说我是一个在读博士甚至是我播客之前每一期的开头都会标签化一下自己其实就想用几个比较社交媒体的语言快速的在这个听觉世界里定位一下我自己让大家有一个抽象的画面就是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给了你一些基础的确定感确定性
然后呢毕业了之后呢我好像也很难就三言两语的很难去抓取一些标签往我自己身上贴就是我想抓都没得抓的情况下此时此刻的这个阶段里的我丧失一个标签的人要面对的是更多更多的不确定感所以
所有人都在说要去拥抱不确定性嘛但是呢当我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真正的跟这个不确定性正面交锋的时候比如说我知道首先第一步是接受它那第二步呢那接下来是什么呢往往我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有一个传统异能大家可以听一下是不是很熟悉叫做尽力就好
好像尽力就好就是面对不确定性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尽力就好是一个没有办法证伪的一个悖论
就是什么叫做尽力特别是在信息极其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打开社交媒体看看四周你看到的都是无限的可能我觉得我们现在就身处在一个矛盾当中这个矛盾就是尽力和无限可能这两个东西之间的一种矛盾
比如说我之前在写论文的时候就老有一种感觉就是我每次在做 research 的时候在写文献综述在搜集文献的时候都会油然从内心生出一种感慨就我特别特别羡慕那种在网络时代之前做研究的人可能有人就会说那时候想要找相关文献想要查个资料多么不容易多么麻烦呀
可能需要你人实体去到各种各样的图书馆去搜集各种各样的书籍报刊非常非常的费事但是现在你只需要通过一台电脑动动手就能把这个世界恨不得每一个角落里相关的文献都能够迅速地搜集到
仿佛这个世界鸡脚嘎啦里面的任何信息都唾手可得但是呢反过来当你真的去搜集资料搜集信息和文献的时候一页一页地翻那个文献库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就是你永远重进不了这些信息或者说你会设想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人比你多读那一篇文献你也会觉得别人多读的那一篇你没有读到的那一篇可能就藏着更有价值的信息就有点像你去想象这个宇宙是没有界限的是无边无际的
你想象不到这个无限,这个无限就会给你带来恐惧、内疚,包括刷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也是一模一样的感觉,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有新的信息被生产出来,我们好像再也没有办法体会到我尽力了的那种满足感和佩德感。
我觉得我的生活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无力感的写照就像写论文搜集文献一样我之所以会羡慕那些网络时代之前的研究者学者是因为虽然这个寻找的过程是很麻烦的是很不易得的但是我们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找到一种有边界的掌控感
这是我的付出我能够付出这么多我已经尽我全力去用我的肉身用我的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了我付出过就是我付出的证明
然而现在的世界无论是小到写一篇论文也好还是好像拥有无限可能的人生你始终就感觉潜力和机会都在那但是自己就没有这个心力和能力去尽全力
就像我之前的播客里说的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我生活里有一片乌云一直在我头上萦绕这个乌云就是曾经我周围的人或者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总是会向我投射出你可以更好但却没有的这种遗憾感
就是其实你很有潜力啊其实你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啊但是你为什么好像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这个最终这个矛头就只会只会由我指向我自己
终归就会回到一种挥之不去的自我质疑就是那我是不是还不够精力还有什么是我可以探索的我是不是还可以再努力一点然后呢看到其他人都在拓展这个边界的时候你会觉得为什么好像仿佛只有我还留在这个地方
所以我觉得尽力就好,这个词这个东西经常是我们的父母或者说我们工作的伙伴领导对我们讲的话,可能他的发心是好的,是出于一种安慰或者鼓励,但是我会觉得他已经很难成为一种我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的解决方案。
所以当不确定性来临的时候怎么能对冲这种不确定性消卷一些这种不安定的感觉呢可能我需要的就是进一步去发展出一些方法论
我也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小方法吧首先就是我逐渐接受了人在这个前进的路上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去背着些什么东西怎么理解呢就是当你选择了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背负这个东西必然给你带来的另外一面我们讲权利和义务的权责统一
当你选择了一个积极正向的词汇的时候你就必定要背负这个词汇对应的那个负面的词汇比如说一个最大的逻辑当你选择自由的时候你就必定会背负着责任就是自由和责任其实就是一体两面的
如果你选择不承担责任,把这个责任丢出去给别人承担,你必定就要交付一部分让度和交付你的自由。这一点在我更小的时候,在我 20 岁出头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真正去理解的,因为那时候的我会一直觉得自由和责任是矛盾的,不想要负责任。
但是随着这个年龄渐长你会越来越发觉人类世界里面你选择了自由选择了自主你就背上了自己承担自己人生的那个重任在这个最大的关于自由的逻辑下面更细化一点就是比如说当你选择了时间自主那你必然就要背负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失控感
那人很多时候的焦虑大部分来自于这种无法掌控和不确定性当你还在焦虑当你还会焦虑的时候可能反而是意味着你的那个自由追逐自由和自主的那颗心还在那儿它还没有被彻底磨灭没有被彻底交付
比如说我那天跟我妈聊天跟我妈讲电话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嘛她就会觉得你要选择一个不那么在传统稳定框架内的人生道路你是很累的你是很难受的
其实我妈所说的那种累和难受就是面临不确定性的焦虑但我当时就跟她说这个焦虑是一直会存在的我说我现在可能慢慢的要学会的就是携带着他们仍然能够往前走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就是想要把它通通消灭想要自己在一个无军的环境下面好像才能把这个生活过下去
刚刚我提到的那本那本书猫舔过伤口它的腰封上面就是推荐语有一句话就是它说这本书让我重新意识到带着自卑和复旧感依然竭尽全力迈向下一步这就是生活然后那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发了一条微博好像是有点那个意淋有点鸡汤但是那一刻却非常触动我
我当时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飞机上正在奔向一个不确定有没有结果然后心里有很多不安忐忑等等各种各样的情绪吧然后呢当时我突然就刷到那句话就是他说自由很美好但它不是甜的如果你觉得它像烈酒像北风像含在嘴里的刀片这个感觉应该就对了
就是可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拥有美好积极意向的词比如说自由自我但是当你选择去选择去实践这个词的时候你必须要知道的就是你必然会同时携带它另外一部分不那么美好的那一面
那还有一个对我来讲可以对冲这种不确定感的方法就是尽量去做一个行动上决绝的人就是能够在各种各样的事情里让自己快速决策快刀斩乱麻在《认知觉醒》那本书里面就有一句话叫做
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这句话可能有点反常规有点反逻辑但是呢我觉得这句话是相对于这样的一部分人比如说我很
很多时候我们去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去想要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我们花了 70%的精力给自己铺了三条后路但是却只花了 30%的精力去探索那条自己真正想要的进路因为我们太害怕失败太害怕没有退路没有保底
但是实际上大家同样都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那些能够非常笃定的去迎接冲击那些不确定性的人恰恰是他会刻意的让自己主动把自己放在一个没得选的状态
所以那个认知觉醒这个书里就说最好走的路其实是没得选的路大家可以评估一下自己一直以来的这个行为习惯是属于哪种类型是被迫没得选
还是总是喜欢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给自己各种各样找选项找退路的状态里面或者是自己习惯于主动没得选我之前肯定就是属于习惯于给自己制造退路的状态那如何去判断呢比如说你是不是像我之前那样就是家里会有一些摩棱两可不太舍得扔留着万一哪天用得着的那些东西
我爸上个月跟我打电话的时候就说就是说到什么工作选择啊这些东西就跟我说你需要一个双保险这个没了还有那个那个没了还有另外一个就是一个保险还不够一定要双保险或者多重保险然后呢我前段时间
被我老公发现我有一个非常不起眼但是却映射了我这个人的人生的一个习惯是什么呢其实上次我看了一本书然后就推荐给我老公看然后他看的时候就说我发现你老喜欢用铅笔在书上用铅笔勾勾画画我说是啊那不是很正常吗然后他就说你
你不觉得这个习惯就蛮像你这个人本身吗然后我就发现确实我为什么一定要用铅笔去勾勾画画从来都不用圆珠笔呢是因为我心里总有一种潜意识的强迫症
会觉得我画下的这些东西有一天我可能会擦掉就是我用铅笔画它我还可以把它擦掉我心里活动是我要勾画我要记下来但是我是可以反悔的
然而呢我所有被铅笔画过的这些书上这么多年来我从未真正的擦掉过一次但是我仍然会在每一次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一定要用铅笔在书上去勾勾画画
此时此刻我在用铅笔画下的那一瞬间我仿佛就看到了我们家那些舍不得扔掉的塑料袋万一用得着的纸盒子和我爸口中的那些双保险的选择
所以说如果我们在人生大事上或者说一些关键的决定里面没有办法刻意让自己没得选或许我觉得可以在一些生活无关紧要的一些小的细节里先练练手
先开始尝试这么做就是我让自己笃定一点让自己充分地相信自己此时此刻的抉择和判断比如说现在开始用圆珠笔用水晶笔去做笔记它就是不可以被擦掉的所以你在下笔的那一瞬间就要意识到这句话确实是我想 highlight 的地方
那在我丢掉那些纸盒子和塑料袋的时候我就应该充分地相信我可以去扔掉它直到即便有一天我需要一个纸盒和一个袋子的时候我可以找到比它更适合的一个容器那接下来最后一个对冲不确定性的方法就是给自己植入一个信念就是生活不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确答案
而且我觉得我们生活里很多选择小到一些细微的选择大到一些人生道路的选择其实只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主观意义上更好或者不那么好的答案可能当你不再把人生的追求跟目标放在一个正确比值的东西上面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确定性都像是一个开盲盒的过程
就像开盲盒一样你开出来的那个东西它只是一个符合你预期和不符合你预期的区别而不是正确和错误的区别我觉得可能我们每一个人要抵消那种不确定感能做的就是站在此时此刻去选择一个你认为可能存在你所期望的那个盲盒的地方朝着那个地方走过去去开那个盲盒
走过去的那条路可能不是笔直的需要绕一些弯导航可能也会发生错误或者说你又会在路上遇到其他的一些分岔路那就顺着这个东西走就好了那个方向到底在哪里到底在东南西北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的你是否认为它是你要去的地方
那说到这里呢我们家小猫已经从刚刚睡醒到又睡过去已经睡了两觉了那以上就是本期脑袋空空的全部内容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给你带来一点点的启发我是希希你也可以在其他更多的平台找到我我们下期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