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Duckworth:关于给孩子零花钱的最佳方式,目前尚无明确的科学研究结论。虽然纵向研究表明,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自我调节能力强的成年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给孩子零花钱就能直接培养他们的财务责任感。此外,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可能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智力发展,更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项目式学习,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她认为,孩子应该尽早参与社会工作,即使是简单的任务,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勤劳的品质。她还分享了自己小时候打工的经历,以及对勤劳品质的理解和重视。她认为,让孩子尽早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学习如何工作,并了解工作的价值。她还提到,通过工作,孩子可以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tephen Dubner:他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并不能有效地教会他们理财,因为孩子们倾向于消费而不是储蓄。他建议用奖励机制鼓励孩子储蓄,而不是惩罚机制。他分享了自己“爸爸银行”的计划,即匹配孩子的储蓄,鼓励他们储蓄。他认为,让孩子尽早打工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他们学习如何工作,并与非家庭成员互动。他分享了自己女儿打工的经历,以及女儿在工作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他认为,通过工作,孩子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还有责任感、团队合作等重要的社会技能。他还提到,工作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不适合做什么,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Valerie Boyles asks about the best methods for teaching children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allowance or jobs, an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istribution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