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Duckworth:倦怠感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尤其在具有使命感的工作中更为突出,例如医疗、教育等。倦怠感不仅体现在身体上的疲惫,更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消极态度和缺乏成就感。Maslach倦怠感量表(MBI)是衡量倦怠感的常用工具,它包含三个维度:精疲力尽、愤世嫉俗和效能感。要避免倦怠,需要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目标感,同时也要注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此外,健康的职场环境至关重要,它应该具备可持续的工作量、自主权、公平的对待、支持性的沟通、有意义的工作和社区归属感等要素。预防胜于治疗,组织干预比个人干预更有效。
Mike Mahon:倦怠感不仅与工作时间长短有关,还与对工作的态度和与同事的关系有关。即使感到精疲力尽,如果工作有意义,仍然可能感到投入和满足。在高压工作环境中,为了保持身心健康,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超然关怀,避免将所有问题都视为自己的问题。‘安静辞职’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指的是员工由于缺乏动力和兴趣而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解决倦怠感,需要学会表达自身需求,以便组织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个人不表达自身需求,组织就无法做出改变,从而导致倦怠感持续存在。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busy and being productive? Would you be better at your job if you cared a little less? And can somebody get Mike a cup of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