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強大的原因有多方面:1. 台灣的教育體系培養了大量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2. 張忠謀的領導和遠見;3. 台灣政府的支持和產業聚落的形成;4. 专业的晶圆代工模式;5. 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業鏈的完善。
台積電的優勢在於其產業鏈的完整性、高度的技術門檻、長期的技術積累、以及台灣特有的信任網絡。這些因素使得其他國家即使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才,也難以在短期內追上台積電。
台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未來仍將保持強勢。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占主導地位,並且不斷在技術上進行創新。除非有重大的政策變化或國家力量的干預,否則台積電和台灣半導體產業將繼續保持競爭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最大危機包括:1. 美國政府的態度,特別是川普政府可能通過補貼減少或增加關稅來施壓;2. 電力供應問題,台積電未來的擴張將佔用大量電力;3. 人才流失,特別是在高薪職位上。
投資台積電還是 0050 取決於個人的風險偏好。台積電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龍頭,長期來看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但短期波動可能較大。0050 作為台灣前 50 大公司的指數,風險較低,適合穩健投資者。如果對台積電有信心,可以直接投資台積電。
學習分析產業和挑選股票需要系統性學習:1. 了解台股和美股的差異;2. 掌握判斷盤勢的技巧;3. 學會分析個股和產業;4. 研究超過 50 檔的台股、美股和 ETF 分析單頁;5. 學會建立資產配置和停損策略。這些技能需要長期的實戰和經驗積累。
中國過去砸錢去做 LEDLED 就把台灣整個
打翻了那后来又开始要投半导体难道他追不上吗那个时候有那个紫光集团来收购其实在 2015 上下那时候其实中国砸非常多半导体的资源然后也挖角了台湾很多的大咖过去那我看到一个统计数字是说 2015 到 2020 年中国挖角了台湾接近 3000 位的工程师可是时至今日我觉得他目前距离台积电还是非常的遥远对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歡迎回到牆石口朋友講到台灣第一名的產業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半導體台積電而前陣子台積電股價再創新高有些人甚至會說投資台股還不如直接 all in 台積電這樣的說法是對的嗎?台灣半導體還可以搶多久?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投資圈的朋友股市贏者跟我們一起來聊聊
股市赢者在国内前三大的投资机构有 10 年的工作经验期间操盘过高达 2 亿美金的资金部位同时他也拜访过全球上百家企业包含过苹果、辉达、微软、任天堂、特斯拉等等写过上千篇的研究报告对很多产业都有很深的研究目前他是全职交易人也有在经营自己的 Podcast 跟粉专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
今天呢,我們會來問問影者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到底有多強而這種優勢又能夠維持多久呢?那請影者先跟我們的觀眾朋友自我介紹一下吧!哈囉大家好,我是影者那我之前呢,是在法輪工作 10 年那其中當了 7 年左右的分析師以及 3 年的操盤人然後這 3 年呢,大致上都是以美國科技股為主
那年化的报酬率约 30%那后来呢离开了工作以后就开始当全职的交易人以及财经网红那到现在那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就是我们会看到说台湾的这个半导体产业世界第一那从你们这个产业分析师的角度来看你会觉得这是一个符合事实的描述吗是啊 我就完全认同因为
台湾的半导体它背后有很大的支撑就是整个产业聚落我们刚刚讲到台积电好了就先从台积电讲它的全球的晶圆代工就占六成市占率 60%全球如果讲到 7 奈米以下它的市占率是七成如果你讲到 AI 晶片两奈米三奈米它就是九成这只是台积电但它还有整个台湾的其他聚落例如
像这个风策全球台湾就占 53%最大 PCB 占三分之一的市占率可是也是全球最大散热占超过五成也是全球最大 IC 设计全球第二大跟中国并列超 18%那美国最大所以
所以我觉得这个台湾我们常常在讲台积电台积电或是晶圆代工可是它背后其实是一个产业链的聚落就 one star shopping 大家只要来找台积电后面全部都找得到了所以这个很大的优势也在于整个产业链从台湾过去在推动半导体产业以来到现在的发展那到底我们要怎么样去量化台积电的重要有没有什么指标可以看
大家常常会说 0050 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那 0050 里面台积电的成分就占了超过 5 成的权重那如果你以台股来看的话加权指数也已经有超过 3 成
的比重是来自于台积电所以台积电如果涨 1%基本上就贡献了加权指数的 0.3%所以重要性非常的高所以一般大家可能会熟悉的是觉得说台积电一家很强但其实你认为是整个产业都非常非常的强对 我觉得台积电超强然后其他的产业也很强
那台積電到底為什麼會這麼強就有些人說法是說就因為台灣人夠乾你會怎麼樣看待這樣我認為的確以這個角度也是就是台灣人一開始的薪資水平相對於是比國際或是矽谷那邊還低
那第二部分就是人才就是我们可以从周遭的亲朋好友听到薪水比较高的几乎都是去主科那主科里面台积电的未纳量最大所以很多以前功课很好的同学基本上就到台积电那你到台积电以后你就很难再跳槽因为台积电给的薪水就让你要放弃很多事情对所以呢再加上说其实在台湾的发展以前的第一资源基本上就是什么
这种电机啊然后可能光电啊材料啊这些那其实都很符合竹科的发展所以台积电这么强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刚好教育体制人才这边的培养可以符合那第二就是说我认为最灵魂的人物那就是张忠谋 OK 对因为从 1980 年代那时候联电开始创立了可是台积电是 1985 完了五年可是
可是到现在台积电跟联电基本上是不在同一个 level 上面我觉得张忠谋的贡献非常的大那很好奇因为刚刚讲到的是一些教育相关的嘛那我相信其实除了台湾以外很多地方都有非常好的这些人才那这些人才如果我们只讲说因为人才很好就台积电就很好这看起来不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这些优势难道别人无法复制吗就是中国美国钱也很多嘛为什么他们做不到
我觉得应该跟整个产业发展的变迁有关一开始其实整个半导体是在美国日本这边做可是半导体这个东西这个产业其实是高度污染然后又是人口密集其实他们不要了就把它丢过来对把它丢过来那当然中国后来也开始
后期不断一直在追那他在人口密集这件事情对日本来讲就很不利因为日本就是人口越来越少再加上成本薪资成本可是在台湾跟中国相对于那个时候可能 1980 1990 的时候就是一个很适合发展的产业再加上那时候其实台湾产业刚好要进入了一个下一个转型
台湾在 1950 年代 60 年代那时候是以出口糖跟米为主可能占七成那开始后来在蒋经国时代就在想到底要发展什么产业那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李国鼎他那时候是一个政务委员他就鼓吹政府要成立工研院所以就开始他就参考到底要工研院要发展哪一个产业比较好
那时候借鉴美国就是发展了这种自通讯产业那后来他也要求政府要成立公演院并且在 1985 年的时候把张忠谋请回来两个礼拜后他就说
他希望张忠谋能够设立一个专属于台湾的机体电路公司然后台积电的名字就这样来了所以我觉得很多的原因除了人才以外还有产业的变化还有政府的支持再加上我们刚刚一开始讲的整个后面的产业聚落的成型所以才会造就现在台积电其实他不是他不能撼动而是你要撼动台积电要把整个竹科现在不只竹科了竹南也有高雄也有台中也有全国的
全部一起搬走那这样的成本就是非常的庞大这就有点像是大家在讲说社群或者是它会有这个网路效应就是里面有非常的复杂它其实是这个使用者或用户的这个平方代表着它的价值那今天半导体这一家公司它其实不是单级成一家公司而是整个产业链都在台湾所以它移动的时候变得非常的复杂它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线就很完整的面甚至是有立体上中下全部都有了
其实还有一个就是说大家可能会想说那中国过去砸钱去做 LEDLED 就把台湾整个
打翻了那后来又开始要投半导体难道他追不上吗那个时候有紫光集团来收购其实在 2015 上下那时候其实中国砸非常多半导体的资源然后也挖角了台湾很多的大咖过去那我看到一个统计数字是说 2015 到 2020 年中国挖角了台湾接近 3000 位的工程师可是时至今日我觉得他目前距离台积电还是非常的遥远那当然中间有一个
这种中美贸易战或者说中国禁止一些设备到美国禁止一些设备到中国但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半导体这个的技术门槛它是不断地拉高它是一个叠加的概念它不是说到了一个点大家后起之秀就可以追了
我覺得這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就是我想到就是大立光跟玉晶光大家都知道大立光幫這種全球的手機代工後鏡頭那時候在 10 年前大立光曾經是我的 coverage 就是我負責的個股我也去拜訪他我也非常認同他的競爭力那時候他提到就是說差不多當時候的數位相機手機的畫素差不多是 500 萬
他说 500 万画素差不多要用到 4 到 5 片的塑胶片以及一个玻璃我们都会生 4P 就是 4 个 plastic4 片的塑胶镜头然后我们就问他说那你跟同业的差距有多大
他说他可以领先同业至少两年因为那时候郁金光可能话术还在 300 万左右后来呢苹果发现提升话术这一招对于卖手机很有帮助就从 500 万 800 万 1000 1200 一直到现在华为可能都 2000 万可是到了接近 1600 以上就发现其实肉眼已经没有办法分辨了所以呢大立光他过去领先两年同业这件事情没有意义了就在 1600 万停住了
所以可以看到近几年郁金光开始有比较不错的反应就是因为他开始取代了大力光和某些的
我们化缩害半导体半导体的追求只有永远越来越快的速度以及算力所以这件事情我们从 1985 年代到现在 2025 年接近 40 年台积电都不断地在生根而且专业代工在这块领域它是没有一个天花板说我到这里了所以 Global Foundry 其他 Intel 你们就可以追到我没有它没有极限所以我认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在未来也不会面临太大的风险除非
自己的政策导致的刚刚有讲到这个镜头他们上一些发展困境台积电真的就是完全没有吗我认为其实都会有困境可是有困境才对于有竞争力的公司是更好的就像那时候其实在 14 奈米的时候大家就说发展到 7 奈米以下可能就要很难再发展对结果没想到 EUV 就出来了 ASML 的机子外光设备然后就让大家不断从 7 奈米 5 奈米 3 奈米但现在假设 2 奈米 1 奈米有问题
一定也是会是台积电的机会会比较大因为你发展的越久你蹲的越久我认为就是奈米一定只会越来越往下那难度也会越来越高可是对于你累积足够大的能量的这些好公司它的机会以及它要甩开对手反而是一件好事而且其实这个讨论的过程当中也让我想到它不只是这个奈米的本
就是這個東西的複雜度不是只有這個維度而已就如果我們雖然我們大家都常常會用九奈米七奈米然後三奈米往下那其實它裡面還有例如說這個發熱的問題散熱對對對所以會有人在討論說風裝對風裝啊或是什麼矽光紙等等這種技術大家都會跑出來是因為
它的複雜度其實有很多項即使一個到頂了旁邊還有很多東西我們可以慢慢把它專注拉起來沒錯我有看到有一個有趣的話就是很多人會說這個台灣只有半導體就強啊或是台積電獨強嘛是一個某種程度經濟發展很不均衡的表現對於整體的社會發展是有點不太健康的你會怎麼樣看待這樣的說法我覺得這個不均衡是好的事情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合理性
台灣大家常會說 太依賴半導體就像我以前是文組的我就覺得 畢業了 可惡對 怎麼能找的工作都很少所以就往資訊這邊走但實際上可以關注就是像日本他也是以機器人或是動漫就是他最強的產業那德國可能就是工業或是汽車那美國他就是一個所有東西所有品牌的一個
一个原创的核心所以每一个国家它一定要有一个利基点那由这个利基点假设我办好理赚到更多钱可能政府就可以再去去为可能生技啊或是其他产业或是绿能等等的所以我认为一个国家它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强那如果要这样讲的话像希腊那些他们都靠光光甚至两成以上的 GDP 都是光光那不是更危险所以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专注的产业能够对这个国家的 GDP 依旧
其實長線的競爭力有幫助那都很好那半導體就是如此這剛剛的這段談話讓我想到兩件事情就第一個是在那時候子光在挖台灣的很多很多的產業啊還有就是人才過去的時候我有聽過一個說法他說這真的是不用怕的事情因為
基本上半导体它是一个非常讲究信任关系的一个产业链大家都是那时候一起起来的互相帮助所以你今天你挖了一个公司没有意义因为你要挖掉我们整片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对然后第二个他就讲到说其实这个就是一个信任的问题他在他是认为说中国是一个快速崛起跳过了信任累积过程的一个国家所以在这个状况之下你非常难去
把所有的自己的掏心掏肺跟别人讲事情跟别人合作但是台湾能够做成这样子一个很大的网络或一个面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莫名其妙的一个信任的基础大家真的对彼此比较信任所以我们愿意去做这些事情所以这是他那个时候讲说我们不需要去太怕紫光集团的挖掘在当下的时候他就讲的事情然后第二个我觉得刚刚听到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就是说你讲台积电它是这个算力的追求只有越来越多
可是现在我们去回顾到例如说手机或者是电脑大家就说你其实不需要买最新的 M4 因为你现在可能日常的工作都已经差不多了为什么你会下一个决定是你会下一个判断说其实这个东西只会追求越来越高呢因为我们刚刚讲的是我们在终端客户端或是用户端使用对你的晶片可能就到这里
可是背后有非常多的运算来自于伺服器 AI 那这些它需要的是台积电你到手机可能也许真的不用要那么先进可是为了要提供你们这些云服务那背后这些厂商就要买更好的晶片那我们刚刚这样子的话我们就可以下一个算是某种程度的判断是觉得说像台湾的这个现在的半导体可能不会像日本产业的这个半导体那时候他们一度的辉煌然后之后又没落下去
所以可能大家不用太担心说台积电到日本美国设厂的这些消息因为可能有些人会担心说到其他地方的设厂的时候的技术领先会不会落后又或者是是不是在分散这个台积电的影响力等等其实我觉得一开始我也会担心因为这件事是台积电以前从没有做过的事对
那后来呢就是在一次一次的法说以及他们的布局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就是在这个魏哲嘉他就有提到就是说他们主要的核心的技术还是会留在台湾现在看到假设去美国
盖这种 4 奈米的厂可是当完工以后台湾这边可能已经是 1.3 奈米之类的所以现在虽然看起来是先进可是盖厂需要时间所以这个时间过程台湾又增加又变得更领先所以以这个策略假设它这件事情都一直是发生的我觉得就没有那么担心
但因为台湾占据全球的半导体的重要角色所以我认为美国最后到底要怎么做这个还是台积电非常大一件事情就是你要去考量到如果身为他的投资人但短期而言我觉得你要以趋势要以个别的公司去撼动产业去撼动很难除非到了国家的力量要去扭转但扭转这个的成本也很高就像台积电
到美国设厂它的成本就是远高于台湾那如果台湾的厂商要过去美国就要有补贴那补贴那又要举债所以后面又有很多事情要去考量我觉得他没有那么单纯说我想要打压台湾半导体的重要性我就可以打压他也会有他的代价要去考量你刚刚提到的这个时间差我觉得是蛮多一般的人会忽略掉的一点
就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新的東西但的確就是蓋一個廠就是三到五年的時間像現在其實台灣半導體產業甚至台積電會去直接買別人已經蓋好的廠因為不然要等那個廠實在是太久了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大家可以把它放進思考裡面就對現在很新但是三年後就是另外的事情
而且在半导体产业里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它会发生是有些高安全性或是非常先进的晶片它其实会指定说我只能在哪个厂去生产它其实并不是说今天我盖了另外一个厂然后台积电就可以自己决定说那我要把它移到美国生产就可能客户也会担心这个良率或各种问题所以你不能在那边生产我只要你在台湾的某个厂然后某个地点能够生产这样子还有什么运送怕会有一些影响到
经验的状况啊什么的那你觉得这个部分他最大的危机为什么因为我们刚刚讲了很多他好像很棒很厉害然后未来也没有什么敌人但还是会有一些危机吧我觉得最大的危机就是刚刚提到的就是美国政府的态度那我觉得川普比较有趣他毕竟是一个商人所以呢他现在就是主要就是在在
抱怨就是说为什么台湾可以发展半导体这样然后美国好像没有吃到什么太大的好处所以感觉他可能要对于晶片补助的减少或是要增加关税等等我觉得他要的就是一个对价因为他就是商人所以如果你能够给他他要的对价我认为就可以得到我们后面要的筹码所以我认为
以政府來講 以美國的角度來講的話台積電的重要性的確很高可是以川普的角度他應該不會只是單純打壓他還是會計算他可以談判的籌碼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風險我認為就是缺電
台积电在 2023 年耗掉全台湾的电力 8%现在预估到 2030 年因为有 AI 这些新的制程它会耗掉台湾 23.7%也就是 24%接近四分之一的电力都是因为台积电
那如果为了要让台积电持续成长可能台湾政府就要有更多到底要不要重启核能那你不然就是要加速这种风电啊太阳能可是这个太慢了那难道要火力发电吗这个又会有环保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会是一块要解决台积电成长背后所要面临的事情
那第三个就是刚刚讲到的人才虽然台积电它现在的薪资已经算是可能有 300 万那到美国的台积电厂有 400 万可是平均矽股可能就是有 450 到 500 万再加上台积电它是一个人力密集的产业
每一个位置都要有一个人所以他需要大量的人才他没有办法可能就是因为可能像网路公司可能就是给前面三个五个人薪水超高然后待遇超好就够了不行你必须每一个人都要平均我听过一个讲法说台积电就是
博士奴工或者高杰奴工他说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也是骨工所以我们要维持这些大量人才持续进来那薪资这一点对台积电影响就会很大因为他人太多了这件事情好像也是一些人在讨论到半导体优势然后不担心去美国设厂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些人才是不管在哪一个国家他都是席缺的
如果你今天你要把它放到硬体那美国某种程度可能就会牺牲了它在软体上面的这些最高级的人才那这样子反而对于他们国家来说到底是真的有利的吗可能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对有可能排挤之类的那另外可能也会有人讨论到这个半导体的时候就讲到台积电的竞争者可能像三星或者是最近虽然可能状况不太好这英特尔你怎么看他们之间的一些竞合
我覺得台積電最有趣的就是在 iPhone 5 吧我覺得那時候是最後一次是蘋果採兩邊的 CPU 一個是一半給台積電一半給 Samsung 那時候我看大家都是先打開手機先去看自己的到底是韓星還是台積電那時候有一個就是鄙視鏈
然后就会发现台积电的效能好又省电可是在那之后基本上就全部用台积电了台积电也跟其他这两家厂商越拉越远我看最大的差异就是说因为三星喜欢用的是跳导式的也就是它都会跳过中间的制程就直接进步到更先进所以它的良率就很难累积提升台积电就是一步一步慢慢做那 Intel 的话它有太多的累赘了
所以他没有办法专注于晶圆代工所以我认为台积电最大优势以及目前这两家公司很难追的就是专业的晶圆代工光晶圆代工就非常难了他们还要去处理像 Samsung 还有半导体啊电子手机等等太多东西了那 Intel 也是如此不过呢就是最近我看到一个讯息就是说 Intel 的高层跟 Samsung 的高层目前有闭门在讨论未来在全球代工的合作计划
所以这件事情就是老二老三我距离你很遥远但我们现在要联手了要把资源更专精所以我觉得长线来讲可能台积电要
留意一下这件事的发生我觉得短期他们还是有很多部门中心要去沟通协调成本能力要怎么看但长期如果他们两个联手对台积电台讲也要留意因为毕竟各自的人脉影响会影响到很多很多的事情而且同时就是如果全世界有一个某种关键的技术尤其是又是半导体这样子一个特别的技术被垄断的话其实对于很多国家来讲可能都非常非常的担心
那這個時候就會想要培養一個第二個至少部分可取代的人出現而且我看到他們有一個很大的計畫就是說例如誰在 OZO 有廠誰在亞洲有廠那 Intel 跟 Samsung 就是互相使用彼此的廠
所以在财务上面会比较好那当财务变得更好你就有更多的资金继续往这边去投对因为在半 LT 里面基台其实是相当大的成本可能在很久以前是有占到七成到八成左右是这么这么的高那我觉得我们刚刚聊了很多台积电那我想大部分的人毕竟可能自己家里不一定是在台积电工作所以会关心台积电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投资的关系嗯
就是如果是想要去投资的时候我就有想到一个说法是说 0050 跟台积电就有人会说买 0050 还不如 all in 台积电你会怎么样看待这样的讲法就是如果以我刚那样具备了这些的知识或是认知我觉得台积电一定是比较好 OK 但是呢因为投资他们有绝对的就是看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以及你的认知我觉得很多人买 0050 是因为他觉得
台湾的这种前几大的公司都是一代全亡以前可能光电很好友达很好易光很好可是每一次都不断的一直被砍掉换新的一批所以他会觉得 0050 就是买前 50 大那就够了可是我觉得如果像我是更有信心台积电长期就是台湾
幾乎不會改變的最好的龍頭標的那就直接 all in 台積電這就讓我想到之前久妹有一次他拍一個企劃他就說要找自己的好朋友問他說哪一支股票比較好然後他就打電話問我然後我就說台積電啊然後他就在那邊說問朋友報名牌然後報台積電這聽起來很爛他很沒創意了對不對然後我說可是
就是最好的啊不然你要買什麼你又不會買然後他想他好像還是買下來然後留到現在因為我以前在工作我在法輪工作我們不太能跟外部的人討論哪一些比較好對可是我有很多親朋好友可能看到一定會問嗯
我就只有跟他说我觉得你就不要买股票因为买股票连专业的经理人可能都会亏钱那第二个如果你真的很想买那就是台积电如果连台积电都不能买那台股基本上也没什么可以碰了哦所以其实看法跟你差不多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无聊的结论但其实在投资上你为什么不做呢对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去听消息因为台积电太无聊了可是实际上它有时候就是一波的垃圾盘嗯
然後大家就很想買然後可能就在短期的高點才進去我覺得你剛剛講到高點就是跑出了下一個問題就是那你覺得現在還可以買台積電嗎我覺得要看時間如果我們剛剛講的他是被動式的買盤就是定期訂了我覺得都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是會斤斤計較這些價差那我覺得他可能還在等一段時間可能 1000 塊以下因為我認為
其实这有很多我们现在录音的时间是 11 月 18 我觉得它会跟现在的行情相关近期台积电公布了两个利多一个是财报非常好第二个月营收也是创新高可是这两件事情都是在当天的
大盘收盘了然后公布了期货赶快涨可是到后面隔天开盘了以后大盘几乎都没有太好的表现也就是说现在这个时间点我认为大家更重视技术跟筹码的状况而不是基本面因为大家都知道对 AI 很好 NVIDIA 很好台积电很好所以我觉得如果以技术跟筹码来讲短期可能会有一些疑虑因为我们十字今日这个时间点
台股是有点小小的坐头的状况也是跌破了一些短期的均线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是波段那也可以在等待可能几个礼拜或一个月看看如果你是长线那没差就是一直定期定了下去我觉得刚刚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让我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很多的投资新手他们可能会关注的事情是现在就是正在哄什么东西然后追那个很短期
那像你从事这个某种程度的财经网红一阵子那你觉得大家最常会有的这种迷思或是困境会是什么我觉得其实就像刚刚提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人云亦云就是你会知道有一些事是对的可是太无聊了所以你会想要去追求新鲜感
就像台积电每个人都知道那你就想要去买哇现在连电世界先进利基电都在破例的过程我要不要去接就是你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可是你又会忍不住去想要去期待可能会发生的我觉得这是投资上最大的弊病
投资才经验真的很简单但是真的说到现在谁从可能你 hold 得住吗对 300 块到现在没有卖的到底有几个这太难了所以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你要怎么判断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这件事情就有赖于自己对于某个产业以及你的投资经验的判断
当你久了你就可以慢慢发现就是说这件事情就像我刚刚讲的 0050 我觉得 0050 没有问题可是现在大家的风气就很像去年的 0056 前年的美元定存三年前的航运这件事情就会让我提醒到说所以现在的气氛可能要小心因为
因为我觉得就是要有一个独立判断的思考的一个系统那假设说我们今天把这个投资的等级很简单的粗浅分我们分成初心者、中手跟老手好了那你觉得这三个点它要从初心者变成中手的这个关键技能或者是认知是什么然后以及中手要变成老手这个关键技能又会是什么我觉得初学者到中手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培养出一套或找到一套可以
持续复制然后是稳健获利的投资方式持续而且是稳健这个是初心者到中手因为我觉得投资没有绝对的我们常讲或是我常讲长期投资要找趋势可是很多人短线隔日冲他也可以赚钱他可以找到他的必胜的模式有些人去买转基股有些买存股他也都可以存到可能 1000 张的第一金啊什么的
所以没有绝对的获利的投资方法但是你要找到一套适合你而且可以长期复制的这是第一步就是从初心者到中手那中手到老手我常常讲一句话就是投资方法
决定财富下限投资的心法决定财富上限所以其实中手到老手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怎么样很明确完成完整的执行你的投资策略而不是中间看到一些状况我就赶快换股
我觉得心法是中手到老手最重要的一步那最近你有出一个课程吗这个课程叫做 12 小时掌握产业脉络股市赢者台美银市股布局实战你觉得这个东西是适合哪一个部分的人我觉得它就是适合初心者到中手 OK 怎么说就是说这套课程呢它最主要就是我会找
七大产业我认为长线不错的产业可是在教大家这些产业之前我会跟大家说台股跟美股的差异在哪以及台股判断盘是多空的技巧有哪些它等于是让大家有一个很完整的概念知道就是说整个台股的生态里面你要从哪里开始下手然后个股怎么看产业怎么分析以及我后面会提到超过 50 档的
台股美股以及 ETF 的分析单页的分析所以我会让大家举很多的范例告诉大家说当你掌握这些以后实战上面有哪些是你可以关注的那最后可能就还有卖出啊停损以及要怎么建立一个资产配置这是一个多长的课程啊 12 个小时 12 个小时那你有什么理由去说服大家应该要听完这 12 小时吗因为 12 小时真的蛮久的你觉得为什么大家要听完这 12 小时
我觉得这一堂课会有适合的客群如果你想要在投资能够持续的专精并且试图的去赚到超额报酬那一定就会对于产业或个股有更深入的研究可是如果你本身就是以 0050 或存股我觉得反而这堂课程会对你来讲
相对是比较挑战性的因为你所需要的可能就是我有讲到存股一个存股的环节我这堂课程其实我是希望把每一个想要专心学投资的人都变成一个操盘手所以刚刚讲的那些所谓产业盘式等等它是全面性的一个课程内容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要赚到
超额暴走或是在投资能力上能够不断的精进修炼的话那这堂课就会很适合你因为它是非常实战的没有什么没有太多的理论刚刚你讲到一个词让我有一点好奇就是你说超盘手然后就想到你之前是在做超盘手是对你觉得那你那个时候你的专业到底跟一般人差在哪边所以你可以去承担一个超盘手而且是非常非常大规模的其实你问得很好就是说其实我们看的资料跟大部分人都一样对
只是说我们的资料更多就像大家可能假设你有开户券商报告可能一天就是五篇十篇但我们以前一天至少两百篇包含策略产业总经个股还有很多 memo 还有一些突发事件还有资金流向什么所以我们要的是什么就是要怎么更快更有效率的去阅读完重点
所以在这堂课我也去教大家说其实财报不用看那么多只要看三个财务比率那财策又比财报更重要那已经年报你要看的是什么就好以及如果你看到一堆研究报告你要怎么快速地去判断这篇研究报告的重点对于这个个股是好或坏
所以我觉得法人跟散户两个最大的差异一个就是报告的资源我可能有 200 篇我散户有 10 篇不过没关系散户 10 篇可是我的攻击范围也限缩在就是这几家那也够了那第二个就是你要怎么掌握更专业的知识以及更有效率的去消化
跟你持股有相关的东西好那今天我们非常感谢古诗音者的精彩分析那如果大家对这样的课有兴趣的话呢都可以到我们资讯栏找到相关的连结那今天的这集呢就先到这边如果大家喜欢今天的影片别忘了把它分享出去或是点这个地方看其他的相关影片那么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这边告一段落我们就明晚再见咯拜拜拜拜
聽完贏者的分享之後我想不管是想要學習產業分析還是投資理財應該都很幫助那目前這堂 12 小時台美銀市股佈局實戰股市贏者教你掌握產業脈絡課程正在預購當中最低 42 折領取志祺七七的專屬折扣券還可以再省 500 元喔那有興趣的話就趕快點擊資訊欄的連結去了解更多的課程資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