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就说从 Day1 开始就有很多正经的逻辑可能你只需要购进一个产品然后你自己去接的业务你本身就能挣钱一开始那个时候可能会认为说创业这个事是产品技术市场销售这一块后来觉得创业这个事可能会更创业的要素可能是决心运气赛道我觉得决心是非常大重的决心跟你的兴趣在不在你喜不喜欢这个东西这个是很重要的
就是当你吃到创业的苦和创业里面那些玻璃渣以后你就会开始退缩就是到底自宽要不要回去上班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赛博导语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Demi 我是明昊
我们今天邀请到的嘉宾 Joy 他是一个连续创业者目前是硅谷一家创业公司的 CEO 他们做的业务是 AI 实时视频合成引擎泛娱乐方向的产品那我们先请 Joy 跟大家打个招呼顺便也介绍一下自己 Hello 大家好我是 Joy
然后的话我之前的话是在一家做 AI 视频的新加坡的一家公司做 CEO 然后负责整个海外业务当时的话是做了两个业务一个的话是在东南亚做
开的品牌客户的数字人的电商的一个直播产品在做另外一条业务是在北美做 AI 的营销视频的合成当然这边也会涉及到一些数字人口播类的一些产品然后现在的话已经出来自己在创业是做 AI 的实时视频的合成引擎的方向然后主要是针对于海外市场做饭娱乐相关的一个赛道
然后在这个之前的话其实自己从康奈尔毕业的话毕业以后的话是在美国的这个纽约的领英做了两年的这个工程师然后后面的话出来自己创业做了一家无人机的巡检公司然后后面又做了一家电商的一个 D2C 的一个品牌所以后面就加入了那个
AI 视频的公司去做数字人电商直播以及 AI 的营销视频也是给电商客户做的这两条业务今天我们想跟周一主要聊一聊过往他在创业和融资的那些事情也希望通过他的分享可以快速帮我们去认识这个行业更好的判断这个行业里潜在的一些机会希望本期播客也可以给我们的观众带来一些启发我的问题是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赛道的创业
对 我觉得当时也是机缘巧合吧就是一开始自己做的第一家公司是无人机的巡检是做那个 SaaS 的软件公司然后后面的话当时觉得二三年的时候其实移动互联网没太大机会了然后自己去做了一个面向于北美的市场的一个睡眠的一个科技品牌然后当时是做一个消费品所以当时其实就有涉及到一部分的这个跨境电商的一部分东西
然后后面的话就是在新加坡的这一家 AI 的视频公司当时的 CEO 也是比较看重我在 SaaS 的这个领域以及跨境电商这个领域其实有比较多的一个从业经验所以当时就接触到了这个数字人直播的相关的产品跟技术然后后面发现的话其实这个技术非常适合用来做
这个娱乐相关的一些产品所以后面的话其实就选择在当然这个跟直播相关其实就是实时的这个视频的一个合成吧所以后面的话就选择用这个技术来去做跟娱乐相关的这个用户了对
像你刚才提到了数字人直播实时视频这个方向,因为如果在国内我们谈直播,那一定是一个非常非常大规模的一个市场,但因为像你们主要是做出海,那海外的这个市场上像你们这个赛道的话,它的市场规模会怎么样?我们做的这个 AI 实时的这个视频相关的,它其实也是 AI 视频下面的一个细分领域嘛,
当然就是任何人现在应该都不会质疑说 AI 视频的这个赛道就 AI 视频这个赛道目前来说不管是在从应用的层面就从业务的层面来说还是从这个资本市场层面来说都还是比较火热的一个赛道吧现在的话其实像之前容过前的像黑菌啊然后包括像之前黑菌之前的 Synthesia 啊然后
包括最近比较火的这个 deep seek 呀然后最近呃 open air 又推出了这个啊 sora 呀其实都是这个 asp 现在非常非常火的一些最新的一些消息吧对嗯
这个项目是从去年开始正式立项创业的吗去年的差不多十月份吧出来开始做新的这家公司之前的话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做相关的 AI 视频相关的东西了
对我前面问就是创业的时间是因为的确在去年这一波就看到特别多的同学下场出来创业其中其实也聊到一些同学他们可能会提到说因为本身在技术上面模型层的能力也变得更强了所以呢在那个节点上面选择创业是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节点那这个我不知道是不是当时你也有过这样子的考虑
这边大家其实更多的还是觉得说在这个 Diffusion 就是扩散模型的这个三法之上其实在包括像 Lipsync 然后包括像之后出的这个 UDH 的这些框架上面其实在实时的去合成跟人相关的这个部分上面有了比较多的一些进展就是我们
我们在实施的这个领域的话其实会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吧其实就是说你需要合成的东西越多越合理但是你需要的推理成本更低和推理速度更低那这个本身来说它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不可能说你合成的东西越多越好结果你的这个推理成本跟推理的这个时间还越少嘛所以这边本身它就是一个
需要平衡的一个事但是总体的这个三角的能力其实在 Stable Diffusion 包括扩散模型出来以后其实有了一个比较大的一个突破包括今年其实二五年的下半年我们看到其实会有新的一些技术可能会出来然后整个的模型效果会更加逼真但是同时它的实质性效果也会更好
我预计今年会有一个更大突破吧我有一个问题在我们认知里面其实 AI 视频这个领域成本比较高然后实时视频我觉得它可能成本更高所以我想知道现在就是你在行业里认知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它的成本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吗或者说就是面向消费级的
呃到底是企业用户在买单还是个人用户买单嗯这个我觉得都有就是我觉得现在 AI 的这个 Jopin 的二三年代大家看的更多是呃大模型啊相关的全类大模型这一个呃一些公司然后
24 年开始其实大家会看一些就是聚神智能 AI 硬件的方向今年可能是应用层的一个方向而我觉得应用层的方向大家其实核心需要关注的一个点就是关心你的应用的这个场景以及就是你的 AI 的产品的边界的能力在哪里那很多时候深入业务以后你会发现其实可能业务里面
你需要根据这个业务的这个具体的这个业务的一个能力去看哪一部分是需要运营来做业务来做哪一部分是需要 AI 的产品来做所以这个就取决于就是说这个场景是什么以及这家公司对于这个场景理解然后 AI 视频当然就是如果说你要从文生视频的角度来讲从零到一没有任何的这个基础的话其实它还是需要比较多的这个
算力以及最近需要比较多优化但我们看到 Solar 最近包括像 DeepSig 它也有很强的一个优化就是也有很多进步然后另外的话其实比如说像素质人的直播的一些场景它本身其实大部分的可能部分是实拍的然后只有嘴唇是合成的那这个部分的话其实它所需要的算力包括它的这个退去速度就会减少很多所以这个其实主要还是用场景以及整个的视频里面你需要生成的部分有多少
这个就取决于场景本身可能有些场景不需要生成那么多东西包括我知道现在就是有一些公司他比如说他是给儿童去做这个摄影的那么做到这种摄影他们可能只是说儿童还是我还是试拍对吧我会去生成但是啊
我把他的背景可能比如说你你想拍个边边圈什么的原来要造景吧那现在的话可以用 ai 的部分去生成这个背景你再把背景替换掉就可以了这个就是可能更多跟影楼去合作一个影楼去负责那个人物的这个部分然后后面的背景这部分其实可以做不同的模板那么这边还会有个模板的概念模板的概念的话其实就是说你可以用 ai 去生成啊
我们说更多的一些不同的模板那其实本身它的成本也会在更多用户量的情况下被均摊掉所以我说其实有很多的方法它是可以去减少 AI 视频的这个生产的这个成本的但是这完全取决于这家公司对于这个场景的理解有多深明白就是在做应用的时候其实可以选择部分是生成然后部分是模板这样的方式就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这个就取决于这个公司对于这个业务的理解以及就是这个公司对于 AI 的能力的编辑在哪的一个理解这两个能力我觉得目前来说是对于 AI 的应用公司来说比较重要的两个能力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也是基于底层大模型来做的吗还是说对于大模型本身是会有训练和改进的呢这个取决于公司阶段我觉得就是说目前来说的话我们只是去改这个推理包括
训练的这部分的东西当然就是我们现在在就是比如说我们自己的这个相关的模型我们也会说去增加更多数据集然后去重训一遍底膜当然在底膜里面我们也可以去改更多的一些网络层包括解码和编码器的一些东西那这个的话其实能做的人就没有像
能做的就不多了说白了就是这个还是需要比较有经验的人来做的所以其实对于公司啊包括团队的这个技术能力的要求也会比较高
明白通用大模型其实大家的能力都是已经到达了一个其实比较均衡的阶段然后下一个阶段大家都会认为是领域的数据在视频这个领域或者说你们做的这个赛道会有一些我用的训练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跟其他不一样这会是一个独有的优势吗
就是这个还是不能说是一个绝对优势吧还是有相对的优势的就是可能相对来说我觉得方法论可能很多人会也会有开源的这部分的 paper 嘛但是其实你要组组好这么一个团队去拿到这个
去能够成功应用的方法论然后去训练模型拿到一个可用模型这个还是有一点门槛的这是第一个然后第二个的话其实就是这部分工程师他其实没有什么商务能力所以其实是需要 CEO 包括业务的这个 leader 他能够搞得定数据集
其实反而买这个还是挺如果有渠道然后有这块的资源的话还是比较容易买得到的嗯然后后其实你去优化整个底膜他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这个数据当然呃 AI 的这个大模型会会会有一些不一样啊但是我们说比如说就拿这个数字啊这些的话其实需要的底层大模底膜的这个数据集它量并并不是特别大
嗯嗯明白嗯就像有点像你做那个 pulltrain 这个 fintune 的这个地方其实你可能到了可能某一个数量级的这个数据了以后它优化效果就上不去了就它是有极限的嗯对
其实我想知道是它会不会有一些行业的区别比如说像电商行业的数字人和泛娱乐行业的数字人大家训练的想要他达到的方向是不一样所以会采用不同的数据来设计还是说其实都是人就是都是一个数字人然后他其实没什么区别
之前其实大家做那个锤炼模型大家也会有这块 concern 嘛就很多其实你用更广泛的数据去去训练以后大家就形成一个共识就是说可能 post-train 并不能改变优化太多嗯但但可能在这个锤子领域里面它确实会有些
呃就是好像叫 bad case 吧就是啊电商的速度可能更版正一点娱乐的话你就会更 dynamic 就是会更多元化一点他会有什么忽远忽近啊然后光鲜明暗不一啊就是他会更多很奇怪的场景吧所以就是呃还是需要对于 corner case 去做一些处理的有些区别但我觉得这个区别在未来他可能慢慢的呃还是会还是会没有没有那么大优势吧对现在的视频大模型其实也会基于行业有一些
很细微的差别对包括大家在实际应用中也不可能说因为某些场景比如说像我们实时的可能很多时候会追求一个更小的一个模型去推理就也不可能说就是说就是我用大模型因为相对来说可能集成的资源消耗的会更大更慢虽然说它可能效果更好往往是实时的框架跟硬度框架其实差异还是蛮大的所以我们自己在我们基本上也不会去看之前没有实时经验的一些同学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想请教一下因为像电商数字人这样子的场景我们熟悉度还是比较高的那除了这些场景之外你有看到一些比较创新的领域吗同样也是会用到这个 AI 实时视频生成这样子的技术
对就比如说你可以驱动自己的形象去参加这个 zoom 的会议就比如说你在开车但是你又想比较正装的出席这个会议因为别人可能看视频那像这样的场景的话其实你就可以驱动你自己的形象和声音去加入这个 zoom 的会议
这是这种场景另外的话就比如说很多我们现在服务的一些可能 courser 然后他可能会跟他粉丝去做聊天但是他自己可能他粉丝可能就想跟他聊个四五分钟但是他可能化个妆设个灯光换个衣服或者他在出差他可能没有戴这个衣服
那么他可能就会对吧就去用他的形象自己去跟这个粉丝去聊天那或者说娱乐主播他本身在家里面他购买了一些灯光包括设计灯光他直播但是他可能这时候去海南出差对吧他可能没有办法说把他的灯光啊或者化妆品啊或者很多比较好看的衣服带去那他也可以用我们这个产品直接就是去直播嘛对其实这些都是我说实时的一些视频的一些生存场景
那 AI 视频的产品就很多了这个样子我就不展开了其实我最近比较多的还是跟我们相关的一些场景我会觉得是一个很便捷的产品的确是在某种程度上或场景当中是能够去帮客户解决问题的需求是比较实的用户层面听下来都是 C 端那你们现在是按照什么样子的模式去收费呢我们目前的话其实还是订阅的逻辑然后按分钟收费
但是你刚才提到一个视频会议上这个也是个人购买吗对但我们另外的一些产品我们这个产品也会卖给一些 pro pro c 吧 pro consumer 对 pro consumerpro consumer 的定义是什么就是 creators 嘛 creator 它其实就它不算是 consumer 但它也算小币吧
OK 明白那像 Joy 你现在所创立的这个公司中国跟美国应该都有比较多类似的玩家可以帮我们去科普一下吗就从你了解的情况下来说中国美国有哪些公司他们是在这个方向做的还不错的国内的话像做那个 AI 视频相关的可能像这个
Pixworks,艾斯这种然后像 DeepThink 在杭州做弹幕视频的底层模型相关的然后那做上面上层的应用的像比如说数字相关的像这个北京的 John Smith 他们在数字人电商这块数字我觉得还挺好的然后包括像这个国内可能来话啊飞影啊然后海外的话其实像这个 Synthesia 包括 H&M 啊
其实包括 OpScripts 这些都是做的还可以然后挺好的然后像底层的模型相关的就是 OpenAI 的 Sora 然后 PK, Runway 这一块吧但你们现在当然是对标的是以应用产品这一侧对吧
对我们还是偏远应用层但我们也有其实我们有其实上我们也自己做了自己的这个就是 human layer of AI 嘛就是这个底层的一些一些优化吧对嗯但是我
我没有说就直接去买 API 我们只是说我们自己的不用的你刚刚提到比如说像爱诗然后包括飞银来话以及海外的 H&M 就是我觉得听上去 player 还挺多的那相互之间就是这些公司之间会不会有一些各自的一些卖点
我觉得大家还是每个公司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像黑圈跟偏大 SMB 的企业的但他们现在在往 KA 做的一些数字人的一些可能 personalized email 的一些场景然后像 CTSIA 之前就是做 KA 的然后像 Opsclipse 可能跟偏长年短然后像这个 Creatify 可能跟偏 URL to videos
然后像这个皮卡可能更偏这个但他们现在转型了以前可能会更偏底层的就是温顺视频的这个卡通的这个方向然后那个像欧文艺艺说的话就是可能更偏这个 realistic 一点我觉得就是每一家他会有自己的一些技术上的特点当然这个技术上特点其实是跟他想打这个场景和用户会更相关一点
哪一个场景下面已经被验证过它就是有很强的这种商业化的能力国内的话其实我觉得 URL to video 的这个场景就是给比如说卖家能够发放一个它的这个
这个商品的链接然后根据商品链接里面的产品描述跟产品图片和产品视频去生成列变出可能很多个广告视频然后帮助商家去规模化的去投放然后去找这个去组合这个商品的卖点去测哪一个广告素材跑得最好那像这样子的产品在国内的转化还是可以的这个是比较验证过的一个需求吧
听懂了,所以其实听下来还是在营销这个领域内大家的接受度是比较高的,你们现在做的这些应用类的产品发展之后,未来你觉得是会变成几家独大就寡头的这种形式,还是说你也相信它会有一个充分的市场竞争?
我觉得应用类的公司其实我觉得翻来的话大家可能会在各自的场景下面去变成比较同时的挂头的形式吧但是
肯定会存在非常多的不同的场景了就看你这个场景是跟别的场景是不是有本质上的区别那很多场景是可以被通吃通掉的那这样子的话你就可能会被其他更大的更好的一些利润更高的一些行业的这个寡头给病掉了
对因为我问这个问题是看到尤其字节为典型代表他们日常也会去市场上扫描很多应用类的产品也 copy 了一些已经跑出来的产品那在你们这个行业如果字节这样的大厂进来做进行竞争创业团队跑出来的概率会有多大你感觉
我觉得要看你跟场景结合的有多深吧就是像我刚刚说的很多场景它其实目前并不是说全 AI 能做的一些事就这个可能很多场景它还是需要去看到 AI 的一个边界然后这个场景下可能一部分工作是需要运营去做的另外一部分工作可能是 AI 来承担那这样子情况下的话其实它可能 scale 起来其实就没有那么的快但是你也可以把运营的部分通过
通过构建一个生态给一些 agency 去做嘛但是嗯总体来说的话他还是需要很多的一些商务啊包括运营的一些成本的那么像这样子赛道其实早期来说可能大厂就不会去做大厂可能会在抽象出里面的一些能力像比如说字节在简易里面有 49 元的这个数字人的这个相关的产品嘛嗯其实就是说他会抽象出一些底层能力去做一些验证的一些需求但这个需求本身他可能也是呃更偏技术层面的而不是说他需要做很多运营去
去落地的一个东西所以我觉得其实创业公司的机会它其实就在更加垂和细分的场景里面然后这些场景里面其实你的这个 AI 的能力还不足以完全去解决这里面的问题然后可能有一些部分是运营的有一些部分是产品的但早期可能然后这边呢想象空间比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就随着 AI 的能力的
进一步提升它可以慢慢的把运营的这部分替代掉包括你在里面运营你承接下来的一些数据它可以去优化你的 AI 那这样子的话后期它这个东西的你的这个业务的这个效率就会提上来然后最后它可以变成一个可以 scale 的一个东西最后就会比较越来越快了
嗯,这个我很同意,刚刚你说到的就是创业公司要做得越垂越深才容易跑得出来。那我们再往下聊聊,就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现在业内在创业做这一类事情的包括一些已经出去规模的一些团队,像你看到的 founder 们他们大多是一些什么样子背景的人,比如他们是,比如这些 founders 他们是技术比较强,还是他们本身背后带有的资源比较强。
我觉得挺失资源的还是会根据做业务层面的事也很难拿到融资吧然后嗯嗯其实现在在这个行业里面肯定是一年前或者半年前融到钱的这个方的是吧那
还是会更偏技术一点吧那早期可能是一些大厂里面的一些一些业务线上的技术的一些负责人包括产品的负责人那么后期其实现在也慢慢看到很多创业公司的一些就是 co-founder 啊包括一些高管可能会出来做相关的这个创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如果单从融资规模上来看的话你觉得哪几家拿的钱是比较多的然后大概是多到什么程度
现在其实我觉得 AI 的当然 AI 底层的模型层面像 OpenAI 像这个那个 DeepSeq 他们其实当然 DeepSeq 的融资肯定没办法跟 OpenAI 比但是底层的这个视频大模型的这个层面的融资肯定还是比较激进的然后但是像应用层方面像黑剑包括像 Obscalypse 融资规模应该都是在这个
几十个 million 吧我没记错的话就是说其实也是算整个 AI 的赛道里面算工资比较算规模比较大的这个公司了对然后剩下在水底下的其实在中国这边有好几个团队包括在硅谷这边也有好几个团队
嗯可能有些方子他是以前给他不上看一项目的一些呃作者包括以前可能一些创业公司出来的一些呃就是创业公司的一些制造去员工出来做的一些 asp 相关公司那这一类的公司其实拿钱比较隐蔽吧我觉得目前来说还是在水下就是并没有说在水面上尤其他有些公司做的还是偏 2b 类的产品啊其实是没有被市场知道的啊但是确实呃收入增长也蛮快的嗯 ai 视频这个领域
嗯没有资本推动的情况下可能就是从零开始做我关心的可能还是成本问题哈就是我会觉得文本然后音频到视频它是渐渐成本是越来越高的嘛然后你觉得小团队没有资本推动的情况下选择视频这个方向是不是会比较困难
不困难为啥呢因为就是因为 Ai 视频它作为就是里面的一个模态多模态里面的一个模态我觉得就是它给人的冲击感是比较强的所以就从爹王开始你就可以赚到钱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说 Ai 时代有很多小团队可以赚到钱原因是因为你构建那个产品以后的话你可以不断的从算力上面去啊就是说你在算力上面构建新的价值吗
然后按照理来说从 Day1 开始你就是应该挣钱的而不是说你不断的去让大家用你这个能力去创造一个社区然后在里面去赚广告的钱我从 Day1 开始你就可以通过包括我们现在也看到可能就是在这个生态里面最底层可能是这个做 AI 的这个底层大模型的这些公司在上面可能是有一些跟大模型能力相互补的一些服务型公司比如说做 AI 视频理解的或者说做 AI 视频的这个安全教验的然后
那在这个上面才做 AI 应用的一些就是公司然后其实在这些 AI 应用公司之上还有一些专门做业务的公司可能他们做的是比如说他就是做了一个
就是 AI 视频的这个叫做服务公司就是他就是在小说上面或者说在海外的这个 discord 里边去帮助他的客户去用 AI 的这些应用去服务他们去做工具的去做这个业务的就直接我就交付视频了我都不用你去用 AI 的这个工具我就直接给你视频就你告诉我需求我帮你用 AI 的工具做
就是可能提到了以前的这种比如说你要拍一个年会的一个就是这个就是公司的这个过去的一个回顾那你之前可能是用 Premiere 包括用这个 Photoshop 这些工具包括 After Effects 这种 Adobe 全程来做包括你还可能要拍一些素材什么的
但现在他可能就是说只用 AI 工具比如说我用一个大模型帮你生成这个素材然后我再用 AI 的剪辑工具对吧帮你把这个东西剪出来但是我全身可能都是这个 AI 工具的一个集合体所以我们就说从电网开始你就有很多挣钱的逻辑可能你只需要购进一个产品然后你自己去接这个业务你本身就能挣钱了可能你都不能玩这个这有很大区别的对就是还可以用业务或者是服务来养产品的
对我发现现在有很多公司他是做 AIS 评论直接做交付对但你说运营确实是没有办法 scale 对吧但是它里面你可以创造出很多产品的点然后你就会形成一个正循环你可以先做业务挣钱养自己的公司完了以后你在里面卖出来这么多产品然后你就可以构建一个对吧你业务层的一个公司一个生态
就叫你这个产品供给我比如有点像实际就是这个逻辑然后另外的话可能像新加坡我也知道有一些包括海外有一些公司他要做什么 ai 这些电影的其实就是同样的逻辑他直接交付最后的这个结果对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这完全 ok 的在 ai 这个时代这就看大家的想法了你想做成一个值钱的公司还是赚钱的公司
好的那我们往下聊一下关于融资这一部分其实我们觉得 VC 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神秘的尤其现在又是中国和美国两边的 VC 那就以你在创业的过程当中也接触了比较多的投资人能帮我们大概介绍一下吗现在你看到的国内的 VC 和美国的 VC 大家现在在投资趋势或者是投资策略上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区别还是蛮大的感觉跟我上学那时候整个的体验感但当然这可能我觉得已经变成创投大家创业和投资的一个就是比较共识了吧我感觉现在就是整个的国内的退出变得更难了然后募资也变得更难然后
可能资本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可能是人民币美元现在就人民币了那么海外的美元也基本上也也是就是说形成两个的投资的一个氛围了我觉得可能就是
当然就是我个人还是比较悲观啊然后我觉得融资这个点首先考虑第一点是你要不要融资啊就是很多的公司它其实业务上就比较挣钱就是它可能从 day one 开始如果说融资的话反而对于它来说有压力因为可能这个就是个生意对吧它可能就是一个几千万规模的生意如果说你融的钱还比你赚的钱要多
那其实对于公司来说压力是比较大本来是一个你可以好好生活的一个东西结果最后变成你是打工的了因为你这个公司挣的钱最后没有办法就卡在那其实现在中国还蛮多这样子的一些公司融了钱很多可能融了几个亿但是每年的公司经济论也才一两千万就导致创始人被卡在中间有点难出来所以就是其实就是这个花钱的效率就有点低对吧
那么如果说考虑清楚了可能自己要不要融资再去看可能这个业务本身他更适合去拿人民币的钱拿美元的钱但现在创始人可能更多考虑是能不能拿到钱对吧就就根本没有说后面这个选项啊我今天要考虑拿美元还是人民币现在肯定第一考虑肯定是先活下去吧对吧而不是说你要考虑你的架构是
更优化对吧对然后当然拿美元的逻辑和拿人民币的逻辑肯定还是有不少区别的我觉得还是要区分清楚到底你这个项目是在就是投资人投你是因为你的人还是说你的项目
呃还是说这个行业的一个共识如果是共识的话其实可能错过这个呃这个目前的一个风口一个一个阶段以后的话可能这笔钱就拿不到了对吧嗯然后如果说投人的话那么其实呃
呃时机可能就并没有那么重要就是就是大家认这个人嘛对吧你出来刷脸就能刷到钱对吧那么投项目的话其实还是要看就是说基于性的基础上那么你这个项目的这个数据有没有达到就比如说有产品有数据
然后你能够有比较一个健康的一个 forecast 了就是那个增长的一个预期那这个时候可能因为竞争对手的进入竞争变激烈或者说你要更加快你的增长的速度那可能需要了一笔钱那这个钱相对来说其实就是个算账的一个问题了
这个融资的话其实我觉得需要以终为止的去考虑就是考虑好怎么退出啊然后再往前一步步的去思考然后你到底要拿谁的钱如果说本身的就是生意的话创省压力会比较大像你刚才也提到了现在国内的 VC 变得很艰难国内 VC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导致现在这个国内的 VC 市场大家都是呈现出来非常悲观的一个态度
其实就是二级市场很难退出然后压力比较大对然后国内现在又没有美元了对吧美元都由于中美关系的恶化美元都不在国内投一些公司那也退出中国了所以
比较难拿美元的钱早期其实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再加上后面的 IPO 也比较难推出对吧头目贯推里面早期的公司就是更少了一点然后后期又很难推出的话那就很难投对
我想问一个比较小白的问题比如说红杉红杉它相当于现在国内跟美国它就是独立的两个 legal entity 对吧它们中间实际也没什么合作关系了
对现在就是直接就分开了吧包括很多啊像 ggv 呀然后红杉呀新货呀都我觉得都分开了呀然后分开了以后也改了名字嘛嗯啊像 ggv 的这个就是东南亚的就改了叫过来 night 嘛然后相对来说分开了以后的话他们彼此之间有的会有些协议吧就比如说东南亚的机构他可能只能投东南亚的公司然后美国的主题他可以投美国的公司啊所以整个全球化的感觉整个就是会更加割裂一点嗯
所以就是所以就有一些时候就会出现中国的红杉投了你印度的红杉在印度的红杉在投你吧对吧就是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国内的这些 VC23 年 24 年大家的投资的标的有一些什么变化吗据你的观察
二三年的时候其实大家看大模型啊全力大模型相关的嗯二四年的话其实整个对 ai 应用是比较悲观的然后嗯大家都在看就是 ai 硬件呀
AI 硬件相关的巨神智能相关的一些跟硬件相关的一些赛道吧然后下半年开始可能年底这个时候很多大家会觉得说今年可能会是 AI 应用爆发的一年然后包括我觉得今年也是 AI 会慢慢替代一部分摄像头然后 AI 视频可能会会爆发的一年对我觉得我还是蛮积极的对于今年的这个情况来说包括我也会觉得说今年的下半年会有 AI 在
这个视频会有更多的一些突破吧今年你是指 2025 年对吧 2025 年对对对那到底到什么样子的一个程度才能称得上是应用大爆发我觉得现在应用已经在爆发了对只是说 AI 就不会像以前的互联网那样子会有这种那所谓的大爆发到底是用哪些维度去看的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很多这个 AI 的一些
就是真正做应用的公司的收入增长很快吧第一个重点听到了是收入收入增长很快就是说明它在产生价值然后它可能更多的很多的服务你不会感觉到这是 AI 你知道吗就是
就是很就像一个正常的服务一样 deliver 给你了嗯所以它在潜移默化的在产生非常非常多的价值对嗯对然后我们就 recall 一下之前那个问题本身 2025 年你判断说 VC 的钱最终还是会大部分投到这些 AI 应用的公司里面去对吧我对海外市场是比较乐观的对嗯
下面帮想要去拿投资的这些创始人们或者是创业团队问一个问题,在去对接投资人之前,大家是要做一些什么样子的准备,如果是你的话,你当时是做了一些什么样子的准备去应对投资人?
我觉得面对投资人的话还是就是首先要打磨自己的这个产品跟数据吧然后其次的话就是需要能够有一个基于现在的产品跟数据需要有一个能 scale 的一个 story 一个 storytelling 这样子的话是比较容易去就比较好拿到一些资金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自己的实力够硬吧那剩下的情况就是说你真的之前验证过自己你在某一个业务里面确实是一个明星有共识的一个创业者 Otherwise 的话我觉得还是要靠产品跟数据来说那如果是看人和看产品一般来说哪个占比会更重一些有数据了以后当然投产品了没有数据了只能投人对
也不行的话那你不投了呗对因为现在我觉得投资人看项目他们应该也会看到很多同质性的项目举个例子就说你这个项目好了大家都是做视频这个方向的那你做和别人做那这个产品最终它的效果会差多少呢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投资人看你的时候你的优势是什么包括当时你自己是怎么去突出你的优势的
我觉得还是更加突出于就是第一个可能肯定还是有些信任第二个话其实就是本身就是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会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会多一点包括自己也在一直做业务所以就是对这个业务会慢慢的理解会变得更深一点对再加上自己的产品可能慢慢开始有数据了那其实就比较好容易拿到钱
明白,因为我们知道,因为我知道对于你的公司实际上是注册在硅谷,然后团队的话是在硅谷和中国都有,其实在我的工作当中,我其实除了见到你之外,我也有看到一些其他的工作,
硅谷公司他们其实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硅谷公司但是同样都会在中国去建立一个小的研发团队其实还是很想好奇问一下大家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什么样子的一个考虑我觉得中国肯定还是有工程师红利吧尤其把工程师放在像成都啊武汉啊或是长沙这样的地方感觉会更明显一点就是确实很便宜然后
在美国的话其实就是整个的创业 AI 的氛围会非常非常浓厚就是每天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这个活动而且质量都很高就是但中国的话其实就确实是就是信息会更杂一点噪音会更多一点所以我觉得中国还是蛮适合就是把工程团队放在这边然后去节省一些人力成本吧更多还是当做一个可能更多的是就是节省成本的一个考虑但是在美国的话其实
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会有非常多的信息吧当然在做国内因为我们一直在做海外业务嘛所以跟如果说做国内业务的话呢肯定毫无疑问就待在国内就会更好了更好吧嗯
像之前像黑镜啊或者是像 Opus Clip 他们现在其实都还挺国际化的嘛黑镜是国内起来基本上是没什么人了那就像未来如果是做国际化你们也会在某一个节点说就直接搬到海外去了吗如果有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moment
其实不会其实就是还是会放一些 engineering 的同学可能我们会把可能算法可能会搬到贵国去做因为贵国还是有很多一线的非常聪明的一些算法过程师但我觉得其实我发现的算法还不如国内所以就是如果说这个业务没有那么复杂我觉得放在国内也是 OK 的
其实我还挺好奇这个点啊就是你比如说一个应用类的算法好了那你说我这个工程师放在是在上海或者是北京招的一个工程师同样对比一个在硅谷招的一个工程师怎么硅谷的工程师一定会就是水平比我们高吗我们这边的话其实我日常接触到的这一类做应用算法的工程师大家学历背景包括卷的程度都很高我觉得是那个那个
并不意味着产值高就是海外的逻辑就是说可能我在这八个小时里面产生效率会更高一点所以你
你目前提供来说的话我觉得一线的算法确实顶尖算法确实是在美国会更多一点就是他的思维会更加创造性一点让你能够解决那些问题嗯就很多确实是这个差异确实很大的就是你有一个东西就不是说今天我雇三个两万的工程师和一个六万的工程师这个
就就就不是这么逻辑对吧就是肯定还是说就是聪明是很重要的就对于算法的这个工程师来说当然可能很多比如说 web 的呀或者做一些相关的一些东西可能没有那么难的一些工作那其实中美的差异就没有那么大了相对来说能力差异没有那么大的话那你给你谷歌便宜的人吗嗯对吧就是说大家的这个呃
工作 style 会不太一样就在美国会更加看重大家的效率但有一些东西就是拼效率拼效率没有什么太大用处那就拼市场嘛那拼市场的东西肯定是中国会占优了
大家看你业务的难不难然后另外工程师这个问题还有个问题是在于是说两边的这个沟通的成本的成本的摩擦因为很多时候你业务层面运营层面他可能确实是需要跟工程师有一些沟通的那这样子的话如果说美国这边可能是 local 的一些同学然后结果中国这边工程师不会讲英语那这个确实是很大问题
然后其次的话就是需要快速响应的一些一些东西比如说一些服务器的一些 DevOps 的一些东西的我觉得这个层面的话其实如果不能即时响应有时差的问题的话还是比较伤的所以总体来说的话
包括东亚说话我觉得其实可能更多考量的还是说就是业务层面的需要吧啊如果说业务层面他确实没有说有实时的需求响应的这个需要的话那确实是可以放在中国这个没有啥没有啥太大的问题像弄在中国也有四五百号人呢嗯对吧但我们还是加密打个上市公司这个其实没有任何的没有
没有没有没有很没有很大的问题嗯对但是很多时候比如说你公司被并购啊那大家还是看核心人才吗就是说啊不会说公司里面的那个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
放在放在这个这个核心在美国然后他也会讲英语这就 OK 了嗯如果说其实不是很难的工作可能以后 AI 呀不放在其他的国家都能够都能够就是更低成本的去去交付吧嗯我想问一下就是美国的创业公司大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因为我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嗯因为我之前在
TikTok 嘛就是大公司然后像亚马逊这些公司他们都是上四休三或者是就是你随便选两天休的这种就其实是一个挺松散的一个状态我想知道美国的这种 AI 创业公司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觉得美国的 AI 创业公司就很卷就是大家都睡在一个 house 里然后就疯狂干干干干干就是很卷的其实但就是可能中国人他带的比较多的还是大厂吧而且就有一身份当然今年可能会变好今年他允许创业公司自己的老板给自己抽一抽一可能会变好很多但是之前大多数中国人他都其实都是在
majority 他其实都是在那个嘛他在大厂里面上班所以会觉得说其实还蛮悠闲的就是确实是比较缺有的一个状态但是创业公司还是很绝的所以说创业公司其实比较多的是美国人或者是印度人之类的然后他们也很绝对啊绝啊不可能说就是创业怎么可能说我上八个小时班不可能的像耶拉马斯工作也很平
我可能是对美国人有一些偏见美国人也很拳一样的华裔 ABC 都很拳不可能说有一个很聪明我靠家哥们就是工作八小时然后直接睡觉那他也是效率很高就他可能精神的集中程度会比较高就不准再说美国人然后他创业也能成功对吧就不太合理
我人生对硅谷的创业公司印象也特别好因为感觉就是硅谷范儿然后 work life balance 直到最近我接触了一个客户然后他们也是 headquarter 在硅谷他们在中国招团队其中有一条说到的就是他们是 996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未知震惊我以为 996 这个事情只发生在中国
果然华人团队的文化就是很激进对很激进是的那我们往下聊下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些华人团队比如说他们也会去美国拿美国 VC 的钱那如果这些团队他们去拿美国的钱他们是要符合什么样子的要求呢我觉得
本身你只要能拿中国 VC 的钱,值钱,你就有这个能力,然后且你有英语能力。我觉得没有那么难,还是需要多去了解,多进入海外的这个生态里面,多去了解海外的创业者是怎么想,他们是怎么融资的。其实海外的创业者他非常愿意分享,以及我觉得非常 transparent,非常透明。
所以只要进入到这个社区里面跟大家成为朋友然后去了解他们是怎么融资然后我觉得华人创业者其实有个特点都非常非常勤奋所以就有点像大高考你肯定能够 figure out 这个了解到那个对吧那个融资的方法然后按照方法去做就行了海外的 VC 相对来说也没有 FA 嘛所以
可以跟印象加人家好友然后 c 海其实就能约上约上以后去聊就行当然其实如果说在硅谷里面你能够形成一个给待呃能够认识一些比较就是 warm hearted 就是热心的一些华人给去做一个 warming 球对吧然后嗯啊
节奏会也融入有分节奏嘛对吧你可以一下子聊很多的可能几十家对吧形成一个 deal hit 那就是你这个 deal 有有一些热度然后融起来可能会更快一点对吧能够更快 close deal 啊但是如果说就是没有准备好的原因一家一家去打打磨的那么就一家一家聊呗啊但我觉得总体来说就是啊这个游戏还是说华人如果就是自己有方法的话还是可以玩的转的
在比较还是天使的这个氛围是还是氛围是还是比较好的安救这边还还是我觉得胆子要大一点
所以归根结底就是说有项目了之后如果真的有融资需求得先去要后期能不能真的要到就再说那我们刚刚也聊了美国的那个融资情况包括国内的融资情况大家都知道现阶段也比较 tough 那就是之前的话其实你也跑东南亚嘛现在东南亚这一块的融资情况如何
我觉得东南亚就是新加坡还是有很多华人的一些基金吧这些基金相对来说跟我觉得人民币的属性也没有差特别多还是比较保守的还是要看你的产品啊数据它并不是
他并不是说就是手也非常松当然东南亚确实就是创业者的这个密度没有像中国和美国这么高东南亚的人非常的 chill 所以包括新加坡人口也不多嘛对吧然后所以东南亚 VCK 选的这个公司也比较少但是相对来说东南亚本身
公司包括本地的 VCR 他比较愿意支持啊 base 在新加坡的一些公司因为他很多 VCR 是希望他后面的 LP 而希望能够支持本地的经济发展的啊所以说很多如果说从迭旺他你就要做美国市场他会建议去美国融资而不是直接在东南亚融资对啊所以整个东南亚的估值相对来说也会更低一点吧肯定是要比中国跟美国要低的
但是最小的技巧就是你可以拿到中国的 TS 以后在 compete 东南亚里面 offer 因为可能东南亚里面 TS 会相对来说会更 friendly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来聊一些心路历程上比较感性的东西看你朋友圈里发了两个关于创业的朋友圈就是其中有一条说
朋友问我怎么确定想做一件事不是确信自己能够做成某件事而是相信你热爱某件事热爱比相信结果更重要还有一个也是讲创业的这个心路历程的可以跟我们讲一下当时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节点然后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当时第二次创业刚结束,内涵工并没有做得很好,在想下一步要去做啥。那个时候还在跨境电商的赛道里面,其实还没有下定决心要 all in 到 AI。我自己本科一直是学计算机,研究生也学的是 AI。后面第一次创业是做软件,后面就觉得软件好像没有太大机会了。
去看了一段时间跨境的这一块当时还没有特别想好要回到 AI 的这个行业然后就在第二次创业里面其实就发现人如果要去追这种风口的话就最后如果你发现这个事又不挣钱了你会觉得很痛苦
就是很迷茫对吧然后然后所以我觉得还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至少你做完这个事以后你做这个事你就是开心的那最后成不成功这个事反倒其次了对吧那这样子你才肯坚持下去嘛那一开始那个时候可能会认为说创业这个事是产品啊技术啊市场啊销售啊这一块那后来觉得创业这个事可能会更创业的要素可能是决心啊运气赛道
然后包括团队我觉得决心是非常重要的决心跟你的兴趣在不在你喜不喜欢这个东西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进入这个赛道以后你会跟你的用户打交道然后会进入到这个 community 然后
会跟很多做这个行业的人去交流包括你的用户他也是在这个行业里面那如果说你都不喜欢这个行业你也很难去跟你的用户去交流包括你也很难跟同行去去有很深入的一个你也很难喜欢你的同行因为一个人其实选择了一个赛道他就是其实我觉得是有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对吧那你自己都不喜欢这种方式你也很难跟有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去去真的是成为很好的朋友然后你们也很难对吧长久的在很难在这个行业长久的坐下去
所以我就觉得创业其实是件就可能会影响你很多时间的一件事情那这样子的话其实还是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所以后面就选择了一个自己还是觉得比较喜欢的一个赛道就娱乐方向然后然后有这个赛道比较大 AI 视频相关所以自己现在还是蛮开心的包括同行呀用户啊包括我自己也是用户所以我就觉得我还蛮能理解我的用户刚才赵说了一点我觉得还嗯就是挺有感触的就是
你不仅要热爱你的方向你的产品还要热爱你的同行这有可能是竞品啊友商我觉得这个角度我之前还没有想因为你经常需要跟这些人交流然后大家其实都是你说是竞争也不一定然后其实大家都是相互陪伴嘛
对而且你会就是你的行业的上下游对吧嗯啊比如说做电商的这个 ai 的视频那你的下游可能很多是做快进电商的一些老板
或者说是一些运营那你因为你你喜不喜欢跟他们打交道那如果说你不喜欢或者你很抵触呢你就会说那我还有很多是一些娱乐的间娱乐主播那我还是蛮喜欢跟这些人打交道的虽然说可能总体来说他们没有说很高的就是认知很多人他是就是嗯就是比较底层但是我觉得
还蛮有意思的就是给了我很多的一些新的一些 idea 和一些想法就是我听起来你也是经历过一段选方向然后这个迷茫的阶段你做了什么就是怎么确定
这个方向是你热爱的方向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就还是快速试错吧不是说我试了这个方向我觉得喜欢而是说你试了很多的方向就是可能我还是比较运气没有那么好的就是说可能从青少年 teenager 的时候就开始选到了一个方向自己很喜欢了
然后可能我是一个一直学的是计算机然后想做产品然后最后做了销售跟业务以后发现自己还蛮适合做销售跟业务的运营的人然后现在做娱乐这个行业也是试了很多我还没有那么喜欢电商的这个行业然后发现娱乐的这个行业自己还是有点如鱼得水然后蛮擅长的一个感觉
所以其实也是试了很多的不同的行业然后包括无人机好像 2B 和 2G 的这个业务好像我自己也是比较抵触所以就是我觉得还是试了蛮多东西的最后找到了一个东西又能符合自己的天性然后就是再到又做不大那做起来会比较 exciting 一点对就也还要试就快试错你可能做半年或者做几个月你大概就知道这个东西不太适合你当然你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
总结出一些底层的一些特点就是说你可能不太适合某一个大类的一个东西
想进一步问一个问题因为最近会和很多人聊然后有些人会对创业这个事情会有一些 concern 比如说害怕失败然后或者是觉得自己不够厉害以及可能觉得自己创不了业然后就会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考虑吧然后你对创业的不确定性是怎么看的呢然后
然后没有针对刚才那些问题的一些的答案哦就这个问题想了很久其实就是一开始我创业的时候我对天生一个比较有自信的人所以我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我是对风险是没有意没有意识的嗯所以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就结果还行嘛所以嗯就是觉得还 OK 但是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其实嗯还是还是经历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所以意识到创业这个事情其实有风险的然后这个时候你就会开始开始退缩嘛就是说哎
哎你要不要创业感觉上班啊或者说当个高管也挺好的对吧就是天塌了有老板顶着然后就是当你吃到创业的苦和创业的里面的那些玻璃渣以后你就会开始退缩就是到底思考要不要回去上班啊然后反正呢其实我觉得还是需要到一些有正反馈的一些业务里面去然后你会重新建立对自己的一个认知跟信心啊
然后后面我是也是在一个公司里面做这个这个这个这个 COO 然后还是拿到一些正反馈和结果所以慢慢的开始重建了一些信心然后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做一点事情然后也是在业务这过程中其实其实我会觉得说可能对于我来说打工这个事儿
可能我三四年了到可能就屌一下老板可能那我可能就没了就寄了然后我这个人还是比较容易屌老板的就是有点反过所以我后来觉得说可能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去创业吧跟我爸一样我爸也是不太好跟老板相处那最后只能自己出来创业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事还是说
可能有些人他就是一开始比较坚定然后就去创业但是很多人他包括很多成功人他也是虽然我现在没有说成功但是就很多创业者他还是会经历反复的挣扎的就并不是说每个创业者就一开始坚定不一定是我要创业他可能反复的都去尝试一些
嗯打工相关的事最后发现我操打工从很多方面来说都不太适合自己也很难嗯再回去这个很难回去打工不是说是你真的没办法回家工作是说你真的很抗拒去打工所以我觉得动力来自于两个部分嘛一个就是说你呃恐惧还有一个就是你热爱吗那可能如果真的就接进去创业的人他可能就是他非常恐惧上班
这个恐惧是来自于他不是说他上不好班而是有些其他的一些因素另外一个就是他非常热爱创造然后最后两个动力 push 他他最后只能去创业了因为上班他就会第一个面对他恐惧第二个不能做他喜欢的事那怎么能够上得好班呢我觉得就是刚才分享对一些可能对创业有恐惧的小伙伴们也是挺中肯的一个答案
然后对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跟 Joy 探讨一下的就是在项目初期的时候不管说可能自己周边有一些朋友或者是认识一些朋友有一些 connection 那大家一起 work on 在你们这个项目当中的时候你是如何去调动他们对于你这个项目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呢
第一个就是说首先我们可能大家还想说产品我觉得可以从业务上面先有些结果比如说你已经销售出来一些业务然后需要交付一些东西的时候那整个产品成本是被业务推着走的就是业务推着产品走产品推着技术走那这样子小伙伴东西是比较多的因为你已经销售出些东西了
你不能说我觉得从后往前退就是我先找技术要再做产品然后再往前推那这个团队很容易就垮掉因为你前面你让业务推着你走然后你做出来产品以后如果第一次让这个产品和产品完全没有人用那你这个产品很容易垮的
所以肯定是先销售出去先做业务然后用业务推的产品走这样子的话大家动力会很足因为技术跟产品知道自己把产品推上去以后马上就会有人用嗯啊你先跑把业务跑起来对吧比如说就像刚刚我们说的你先搞一个哎做视频的这个这个业务的公司然后你在里面发现一些痛点那再搞一个工具去解决这个痛点那那个技术小板动力就很足啊本身这个公司已经在挣钱了你只不过做一个产品会挣钱的效率变高了吧
对吧那如果说没有了是这样的方式做那还有一个逻辑就是说你肯定是需要去用股权去激励他的同学那很多人说啊你这个是这个是大饼啊对吧没有人信那这个人说白了就不适合这个团队他不适合创业你对股权都不感兴趣你为啥要创业呢你直接去大厂上班就行了大厂给的钱肯定要比创业公司多即使你拿了钱以后他给的也比你多嗯所以如果这个人不在意的人那你是没办法激励他的
但是你一开始你就 100 个点你有股权啊你可以接受他你说你现在进对吧你有多少个点对吧你之后进就没有多少个点所以如果他对这个人他如果是对长期感情他肯定是对股权感兴趣的如果但凡他对股权不感兴趣的话这个人就不适合你的团队说明他他就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你一般会用什么样子的口径去笑你的期权
股权这些啊这不是我觉得这我刚刚说了吗这不是我 sell 的问题而说这个人本身就感兴趣啊如果你你首先 the first point 就是你首先他是对股权感兴趣的这是第一点那第二点就是对你的公司的股权感不感兴趣嗯对首先得确认这个人不是这个对吧不是他不是对 cash 感兴趣那第二点就变成了你的项目能不能说服他嗯对吧明白所以还是比较实在的
找的其实还是得是那种气味相投然后又是的确是有创意想法的这种人那你说人家只在一开始说的时候比较重要
对吧往往有时候的确我觉得我也会遇到一些类似的人就是他们可能会想要去一些创业团队但是他们又放不下原先在大厂的这种待遇恨不得去一个创业团队钱给到位期权给到位就一百样给到位然后他才去创业去到这种创业团队这个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对
就正儿女儿吧但他去了以后也会后悔到时候就骂你了今天非常感谢 Joy 非常真诚的分享然后我们也学习到非常多也希望对我们的听众有启发好 谢谢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