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 Demi 本期播客剪辑自 Intelab 社区的分享活动 Intelab 是一个聚焦在全球科技创业和出海产品的 AI 人才社区我们关注团队招聘搭建与成长本期播客剪辑了我与 Iris 的一场直播对谈 Iris 之前也上过一期我们的播客
他是 Affine 的 Co-Founder,Ex-CEO 从爱丁堡大学 PhD 退学创业四年从种子轮到 Pre-A 轮福布斯亚州 30 under 30 本次对话我们围绕了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
其中包括一出海产品打磨 0-1 方法论第二个海外红人营销全链路拆解第三个半年聊了 100 家的 startups 一些反常识的 common sense 最后一部分谈了创业之后为什么选择汇职大厂那我们还是先请 Iris 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跟大家打个招呼嗯嗯好没问题首先特别感谢 Demi 的邀请然后我也和 Demi 认识
咱们这都得半年了吧就是还感觉还挺有缘分的对对然后也特别特别荣幸能够来到就是 Demi 老师的直播间然后这也是我第一次小朋友直播就是还感觉挺有意思的对然后我个人介绍的是我之前 2020 到 2024 年第一段创业然后做了一个开源出海的系统工具然后就是属于踩在了风口上吧所以在 2024 年到 2015 年
开源先是出海火又是开源火所以就因为就是可能比在座的大家稍微多了一到两年的就是开源运营或者增长运营的经验所以就是呃就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然后我第一段呃创业加起来可能 4 年的时间然后 close 的接近 1000 万美金的融资然后所以对于海外架构啊然后啊怎么 0-1 啊或者怎么 1-10 啊然后包括我们也采了非常非常多的可能就 for instance 我们可能
有一半呢是就是一年的时间浪费了几百万美金就是类似这种对然后呃包括 2024 年 4 月底我可能退出了离开了山大公司不知道退出因为我的股还在里面就是所以也没有所谓的变现呀或者什么就也还挺穷的对然后后面又觉得说啊可能呃从来没有去过大厂所以就是当下其实选择了去大厂看一看
所以后面也会有一个部分就是去聊说为什么我会选择来大厂看看为什么然后大厂的 benefits 或者一些就是怎么正确的客观的看待大厂因为其实之前在外围的时候也会发现说可能大家对大厂各种各样的误解或者说 stereotype 之类的东西然后我一开始 2020 年是 PhD 退学创业的所以可能会有一些小伙伴会好奇我怎么就
就是愿意或者说有勇气什么平时地退学等等啊然后第四个标签就是也挺神就是我第一段创业是和前男友一起创业就是是 couple 创业所以呃就是如果在座的朋友们就是想要去了解一下 couple 创业之类的啊利与弊或者什么之类的然后也可以聊
对就是反正我这边就是对于可能软件出海呀然后创业 0-1 呀然后种子天使轮怎么拿钱呀等等这些可能稍微都有一些故事或者踩过的坑可以分享吧啊
就是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后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可以随时在评论区里面聊然后我们可以随时就今天就非常非常 chill 就是我本身是个特别特别爱聊天的人所以就是怎么 chill 怎么来就好艾瑞斯其实给到我很多可聊的有意思的话题
我们迄今在线下的社群里面也投过票其中投票数最高的就是出海产品打磨 0-1 的方法论接下来请 Iris 展开跟我们聊一下这个话题好的那个出海产品打磨 0-1 方法论这个我觉得首先可以跟大家 copy 一下为什么要出海因为我就是今年出海非常非常火嘛
但其实我觉得出来有一些确定的 benefit 比如说第一全球化的市场一定是更大的然后第二其实过去很多年有非常多生动例子是证明了如果你带领就开始做全球化其实是能够成功的比如说像 notion gamma 或者 zoom 他们其实 founder 全部都是华人甚至他们一开始起家都是从中国起家的但他其实就是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 global 的 product
然后他不论是从官网也好让他整个商业化的策略也好他其实就是 day one 开始就是面向 global market 所以我觉得这个呃就是就是大家不要有那么多顾虑就是说我呃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是华人 fonder 其实赚世界的钱我觉得这个已经是大趋势了我也非常相信啊更多更多的华人是能够去赚到 global 的钱的然后第二可能大家会有一些误区吧就会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呃
就是说大家如果要做出海一定不要完全照搬中国的这套模式每一个 local market 它肯定还是有各自不同的有一些细分上的不同的比如说像海外的用户他们明显的就会更注重 privacy 或者本身他们其实就是海外的整个渠道是比较分散的不同国家用的会不太一样我举个例子像马来西亚和越南其实他们现在还在用 Facebook
就可能 Facebook 现在这个在我们眼里我们觉得是上一个时代的东西了但是其实当地的很多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的 owner 他们每天都在 Facebook 上互动然后就把 Facebook 当朋友圈发但是像北美他们可能就是会用推特会更多一些然后 developer 他可能就用 Reddit 更多一些
等等等等所以我觉得就是呃我觉得海外的好处就是他本身渠道比较多元然后你可发的内容然后你任何一个垂直细分的场景以及任何一个垂直细分的 user profile 的那个 group 的数量都会比单一市场要大非常多
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蛮好的那么肯定大家一定会问如果我现在要做一个传统化的产品特别是 AI 时代大家听用 AI 写 coding 是吧我怎么去做一个产品然后可以消化海外然后一开始要怎么启动然后我觉得一开始大家一定要去切一个场景和
就是就是你们会有一个 idea 就你们的这个 idea 可能就是说我要做一个什么 ai coding 或者比如说前段时间 minus 特别火然后就一堆 minus alternative 就出来但 to be honest 就是这个其实也是我聊了 100 多个 ai startup 得出来的结论因为我聊了 150 多个 ai startup 其实就是
AI coding 之后有 10 个然后 AI 面试又有 10 个然后什么 AI dating app 又有 10 个就是他们互相之间你说有明显的区别吗其实没有所以最最最最关键的其实还是更考验谁对于用户的理解或者对长等的理解更加的深入而不是说啊我照猫画虎我呃就是说啊看着卖的不错然后我就去做一个 A agent workflow 就像全世界都在做 AI agent workflow 但是凭什么你做的就是比别人做的要好或者凭什么用户要为你
做的这个东西买单我觉得最核心的是谁能更快的去触达到就是匹配你这个场景的早期客户所以其实我觉得对于出海来说 0 到 1 的方法论一定不是上来就投放就是一定一定不是说我上来我先花一堆的钱特别是我知道电商这个太久了大家都是投放高手就是我怎么用一个很低的价格然后我就投一堆但是其实我觉得 AI 时代或者说精细化运营的时代反而是说你能不能
以一个进来 organic 的方式然后先是去找到你比如头 50 个早期用户
然后你就去和这 50 个早期用户聊天然后这个方法论也不是我发明的就是像 Gamma 也好 Notion 也好他们其实都是用的这一整套方法包括 Hydrogen 也是这样子的这是我经常举的三个例子就是像 Gamma 他们其实是算是跑得最快从 2020 年到 2024 年 4 年的时间他们都达到了 1700 万的用户量级然后也得千万美金的那个
就是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快的速度像 notion 同样的路大概走了 8 年的时间然后 hygiene 可能花了更久然后 gamma 是怎么做的吗 gamma 其实也是先做了 1.0 的版本然后 1.0 版本出来之后他们也是花了半年的时间就是也就是非常的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半凳然后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然后就去不断的做了 1000 多场用户访谈然后通过而且用户
访谈的核心不是找 1000 个不同的人而是说你可能找 100 个人但是做 10 次因为你要确定说哎你是在往用户喜欢的方向去演进和改变的然后先去抹这个注册到付费的转化率然后你一定一定要去看用户是如何真的在使用你的产品
的所以一个好的用户访谈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会经常跟大家讲就是说一个好的用户访谈它大概率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你要去看首先你先确定说可能我当前阶段的 user profile 比如说我可能是要做 AI coding 那我就要去找 developer 是吧那你可能很轻松的不当然也不轻松就是可能通过一些方法比如领英发私信推特发私信等等等等
好想找到了这么一个一些用户比如这么一些 developer 那么上来一个好的用户访谈前一半应该先就问说哎你们当天在用什么竞品你们是不是在用 cursor 或者是不是在用 boat.news 还是什么 windsurf 之类的那你们有没有在问在为这些产品付费
然后后半部分 if 他已经知道你的产品了或者他已经是你产品的用户了那么其实更关键的是说你要真的让他去共享屏幕或者你要真的去看让他去 share the screen 然后去看说他是怎么在使用你的产品的因为往往你构建的 user journey 跟用户实际的 user journey 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是用户真的使用的时候你会发现说啊原来你之前在他们这个把他完全的就没有发现你觉得说我是那个 GNV 的功能但是其实用户完全不 care 就这些都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啊就是经常经常会发生的一件事情所以呃我通常会建议说大家特别是 AI 时代精细化运营的时代
一定不要着急去做投放而是说先去跑注册到付费的转换率注册付费转换率对于 2C 的 AI 软件来说 benchmark 是 1.5%然后对于 2B 的就是 AI 软件来说应该要大于 10%到 15%这才是一个合适的值然后你达到这个 benchmark 之后当然这是最低的标准因为 2C 其实我有见到过 6%到 8%的产品的然后做的好是可以到 40%的所以我觉得大家一定是说至少要达到这个精准线之后再去放量然后再去搞流量然后不论是
就是所谓的发普拉号呢还是搞红人还是广告投流等等等等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但是第一步我觉得最核心最关键的依然是要就是把注册到付费这个 ROI 先打正然后再说对 2C 是 2C 软件啊 AI 软件是出色到付费大于 1.5%会比较好
对然后另外可能在然后另外我发现大家还会踩了一个坑就是怎么进行产品定义就是 vital proposition 的定位这个就是一句话介绍就是我辅导了很多项目然后他们我一开始说你们一块介绍是什么然后都嘟嘟嘟嘟说了一大堆然后我说我完全没记住我这个非常坦诚的人对然后我都会说然后就是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要怎么去想这个 vital proposition 那
通常来说会有这么几种方式然后有一个方法是非常好用的就是对标竞品然后所以其实你的第一步应该是说你是不是能够清晰的定义出来你当前这个场景赛道下你 Top3 的竞品是谁就是怎么选出这三个其实很多人就是如果你去问 AI 的话 AI 给你的答案可能和你自己以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就可能方了自己以为的
就方案你们会有你们的审美然后你们会有你们以为的商业模式或者怎么怎么样所以应该就是说你们可以包括你们的口房的就是大家如果你们是一个小 team 大家应该坐在一起说啊我们当前阶段的最强的三个竞品是什么这样你们大概就会知道说未来你们天花板在哪里然后第二你们第一阶段或者第一个版本的就是一句话介绍就可以去
就是先去看他们这三个竞品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就 for instance 像 notion 一开始也是对标的 Evernote 就他上一阵子我是 Evernote alternative 然后 GitHub 一开始就说他是 GitLab alternative 就是非常的简洁通俗易懂就是十秒钟就能让大家知道我是干嘛的是因为现在 notion 也变大了 GitHub 也变大了所以他们把他们的语言介绍改掉了但在最最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其实都是对标的竞品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用的办法
那么包括第三点就是说其实做全球化的产品官网是非常重要的就你可能做国内就大家可能不怎么 care about 自己的官网这官网都是就是反正就是上一个时代的画风吧但大家可能会更注重去装修这个公众号啊小红书啊社媒啊这些但是其实海外官网就是门户
所以然后我通常会建议说大家可以去看说那个我当前阶段可能我 top3 的竞品我先去把这三个竞品的官网发放在一起然后你其实就会发现他们的长度是大差不差他们每一瓶可能长的都差不多他们可能往往第一瓶就是一段话介绍然后第二瓶是 user case 然后第三瓶到第五瓶是他们的比较性优势然后第六瓶可能会稍微带一些商业化相关或者可能也相关或者说自己的技术壁垒相关的东西
对然后你基本上把你的当前阶段的竞品拆解完然后在竞品就是或者说你这个行业赛道的 common sense 的基础上去点你的比较性优势那其实用户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我觉得外卖部的启动是要讲一个用户能听懂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会比较重要
对我觉得以上就是出海吧大家如果现在想做出海产品可能一开始如果想起步可能可以去 follow up 或者去参考的一些点果然是一个特别时操的分享所以很好奇的是 affine 当时第一句话的介绍是什么我们当时就是开源吗 2020 年 8 月 3 号那次我还挺满意的就是但是不是我想的是我前男友想的但他想挺好的就是是 open source notion mirrormonday alternative 然后 private first
and always be free 因为当时是打开源所以一开始打了免费的这个点所以确实吸了很多量但是我不是非常建议大家一开始打 free 的这个点是因为我在当前 al 时代下你先把量用户量往进来然后后面再收割的逻辑可能没有那么匹配了因为大家现在耐心太有限了所以一定要像嗨真一样就商业化好的或者说融资好的现在一定是上来就付钱就是他可能用户的耐心就是少到只会给你三分钟如果这三分钟内你不让他付钱那他可能就走了
因为可替代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做的好的产品他的那个啊哈蒙蒙的会非常快而且他会让你在他啊哈蒙蒙的最啊哈的时候就就是掏钱
而且往往是绑信用卡然后你后面就忘记取消然后就一直扣钱黑镜好优秀啊不仅做的好而且人家上来就收费还反正在我使用到还真的时候他基本我觉得他就是好到说三到五分钟我就为他付费的程度嗯就是因为他免费的快递的只有一个然后大家往往不会就是第一次嘛你不会上来就就生产说 production
的环境下的东西大家通常第一次就试一试那大家通常第一次试一试的时候那就会消耗掉那唯一的一次 free credit 然后后面可能就必须的要去付费然后才可以去生产正儿八经的就是用于生产环境的食品但是早期其实然后这里我要再补一个点就大家要允许一段时间去做 pricing 的调整
就是很容易大家上来就是你不用那么担心说我的 pricing 调来调去用户会不会怎么办你们只要一直保证说你们第一批的天使用户你们可以先收小钱就是比如说可能未来你们的电话区间会到 20 美金左右但是可能你们第一阶段的 early stage 或者天使的用户你们就可以 set up 到 5 美金左右你们就上来比如 20%就是打
打两折是打一折等等但是你要 setup 就给他们设置的一个呃就是种植的一个概念就是你们不是一个免费的产品
就哪怕收一美金或者收五美金也要让他把这个钱给你们付了这个比较关键然后 free tier 的免费额度稍微点的这个可以调整的就是其实你们就是后面其实一定要做买点然后去看说哎大部分的用户他的使用频次和区间是什么然后也要去看说你们的就是呃通就是所谓的痛点和痒点分别是啥我觉得这个都很重要
然后就是在用户比较痛的那个节点上就付费然后呃其实一个产品最关键的点不需要很多个就一定不要超过三个就用户真正为你付费的点是不会超过三个的这个也很重要所以像有非常多很小的产品比如比特里它就是个短短链工具但它就会赚很多很多钱
因为他其实就是把一个长链变成一个短链但因为他生成的很好然后他后续 seo 啊铺的量啊也不错所以就有很多人很多人知道这个东西就像我也会经常使用然后我可能嗯前一次或者前三次使用是免费的当然可能第四次就要付费但是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对大家还是可以去研究一下说你们这个行业赛道下呃大家是怎么 set up price 的然后怎么 set up 付费卡点的然后因为你的用户一定是会比较的就是你的用户在比较的时候那肯定
就是会他们也会看一下说哎你们的竞品为什么竞品 ABCD 这些都提供啊但是你们没有提供就是可能还是要稍微的达到跟同行业或者同场景的基础线然后上面再去叠加你们的比较性优势
这几天在片时间的把链接弄长的产品不知道这个我倒不知道哎我最近没有特别经常的看 prodhunt 说到 pricing 这一块艾瑞斯你会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呃之前大家其实 subscription 的 subscription 其实不是一个特别灵活的一个定价模式就是
maybe 在未来可能用量或者更灵活的一种 addon 或者更 customization 的模式是用户可以更喜欢的一种商业模式吧但这块其实我之前了解的也不是非常深然后包括说就是很经典的你是上来给
就是一个简单的 free 的版本然后让他 upgrade 到 pro 的版本还是你上来就让他使用到全部的功能就是给 free trial 然后可能七天之后然后就卡死付费这些其实也都是有不同的我觉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是没有办法意义
就是一概而论因为其实不同的基本场景和基本赛道还是不一样的然后包括大家切的那个用户场景也是不一样所以我只能稍微提一下就是大家第一就是 1.0 版本出来之后然后在比如第一轮公测的时候你们会说会进来很多的用户然后一样及时的对这些用户打标签然后去鉴别他们然后尽快的去辨别出来对你们来说付费意愿最高的
用户群体是什么就我举个例子像之前在 offline 的时候其实我们刚刚开源之后我们因为一个月一万 star 嘛然后所以就有非常非常多的用户进来然后我们就开始做用户的 profile 分析然后 user profile 分析出来在我离开之前其实整个 user profile 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就是 4 比 3 比 2 比 1 的比例就是有 40%是呃 pkm 的 general user 有 30%是 developer20%是 researcher 和 student10%是 smb 的 dc
但是证明在我们刚刚开完之后其实就是 smb 的 dissert maker 是付费意愿最高的就事实证明就是哪怕我也能走了就现在我翻的商业模式赚钱最多的依然是 smb 的 dissert maker
所以这个但是其实后面就有踩了两年的坑也不是踩了两年的坑我们也踩到了团队融资的坑此为后患因为创业它不单单有商业化和产品迭代它还有很多很多别的东西对但我觉得就是对于就是 user profile 的确认然后以及尽快的找到每一个阶段对你们来说付费意愿更高的客户然后优先去赚钱这件事还是很重要的
在 pricing 上进行测试有比较创新的团队有哪些啊按任务和交货分有啊按任务和交货付费的例子所有的 ai coding 的工具都是啊就什么 cursor 啊什么就包括 clark aiclark ai 也是一个最近新的 ai coding 的工具他们最近刚刚内测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是 l 3 级别的自动
哎呀就是作动价值级别的那个 ai 扣顶工具还是就是用户反馈特别好 4 月 6 存 40%进一程他们也是按任务和交付付费的然后包括还有一些像 ai 马克厅的工具比如 open code 的点 ai 其实也是会有不同等级套餐然后会配不同的任务等等对
这个大家都就是我我觉得反而 AI 时代下就是都会更灵活然后各种东西都会更灵活下次可以有按量收费的模式吗深度想感觉有点共对有共享租赁是的是其实包括现在有包括就是越贵的单品就比如算力像 H100 这种卡非常非常贵嘛然后就会有很多商业模式是共计算力啊就类似这种就是大家互相租一个
这种然后包括其实在淘宝上就是有很多很贵的 SEO 工具比如 Aurafts 或什么在淘宝上也会有人卖就是 SEO Service Package 的这种包就是方法总就是有需求就会有呃供给吧我觉得嗯创业期间如何生存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问题嗯其实主要是靠融资吧生存下来就是刚刚嗯
从 2020 年 8 月份回国就是 2020 年 6 月确定创业然后 2020 年 8 月回国之后因为我之前负责全英最大的创业大赛我负责三年所以就认识了一些不是特别靠谱的政府白手套的但当时也不知道他们不靠谱所以刚回来就带着我前男友们我跑了很多个城市就北京山海广州北上广深行南京都跑了一遍
然后有一位创下的评委他人特别好他就介绍他的学弟在杭州有个复化期当时就说给我们免费的 20 个工位但是当时我们要以 5%的股权去换其实在后觉得 5%的股权很多但当时也不值钱因为连第一轮钱都没有拿到所以我们就觉得还好
然后就在杭州落落了下来后面也因为我就是本科的时候做了很多段落下保留的实习我本科的时候有实习了 6 我有 6 段实习经历就在 vc 实习过留学中间实习过然后在什么
快销行业实习过等等于是就还认识一些投资人所以有但就当时朴素认知是不应该拿自己的钱创业就是一定要融资所以就还是猪生牛都不怕虎的就开始聊投资人了就聊的那个联想之星的投资人我觉得也算是我们的贵人了就其实我在实习的时候只和他一起吃了一顿饭加上他的微信从来没有跟他聊过天
但是在我跟他说我创业了之后当时我们那个点子好完全不成熟但是他还是答应见我们我就觉得他人好好而且他见了我们之后就给我们推荐了我们真的 little 的创业路上第一个贵人就是风变科技的 CEO 刘克亮就是当时脸就是当时风变科技是联想执行的 portfolio 然后当时那位投资人就给刘克亮说说你去帮我研究一下这个公司靠不靠谱
因为我们当时第一个创业点子是叫投光就是一个学术编辑器也是企业的教育赛道封面科技是做 Python 小课的嘛所以也是教育赛道于是那位哥就和我前男友第一次打电话就打了六个小时然后那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我前男友和刘克利亚在旁边打电话然后我和当时奇迹的一个小哥哥他后面也创业了
呃就是他后面成了个跨越星空的自由当时山野一同学还是奇迹的一个呃就是英特尔然后当时山野一都在配着我填表然后当时那个画面就非常的神奇在中光村的一个咖啡馆里然后左边是我前男友和六个娘在打电话我然后我和山野一山野一个字一个字教我怎么填奇迹的报告表所以我现在非常的会填奇迹的报告表辅导了很多很多人填表
包括什么总分总结构啊什么都是上演乙同学教给我的对所以就非常非常感谢他们就没有他们我们也不可能拿到奇迹的钱啊后面就嗯
然后又因为我高中的时候搞摩脸啊后面创业之后我就开始扫我的朋友圈就大家一开始创业肯定都是从身边的朋友开始拉嘛然后发现哎好像我高中另一个学校的摩脸的秘书长好像已经是一家投资总监不是一家小放的投资总监了然后我就带着我姐妹们去看他
然后他就 也热情的接的接见了我们他也特别特别有教育理想他现在自己也创业了在做一个教育类的项目他就给也辅导了我们很多很多甚至他后面给我们出了第一张 ps
所以就还是很幸运很幸运就是刚回国半年的时间可能就拿了两张天是吧一个是奇迹的一个是就是那位怎么说呢高中呃抹脸校友的所以就还蛮幸运然后后面就拿了抹但是奇迹的钱我们其实花的非常快就是不会做成本控制一开就踩了非常非常多坑于是
那笔钱两个月我们就花不上四个月我们就花完了这两百万人民币就是花的非常快然后后面就真的是地域模式后面就开始借贷款呀什么什么之类的然后这么扛就是借贷款又扛了一年嗯
然后扛到了 2022 年 6 月份我们天使轮才到账然后结果我们 2022 年 8 月 3 号开源开完之后一个星期 6,700 一个月 1 万 4 就没有人就赶上了 ai 时代前最后一波 ai 的就是开源的浪潮因为投资人他们也会疯我就他们也是追风的就一波一波追那一波就正好追到开源然后没有人见过那么增速那么快的开源项目就是嗯
ai 时代以后啊当然有很多一个星期一万 star 但当时还没有人见过那么快的就是就非常神奇我们花了一整年才 close 的天使但是花了一个月就 close 的 prey 而且 prey a 是天使轮的八倍就是一个是我们天主轮其实相当于 100 万美金吗但是我们 prey a 是 800 万美金
所以我觉得对所有人的心态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就是你在地狱里走了一整年然后后面你又可能只花了一个月时间你啪就到了天堂我觉得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心理考验就是你要怎么正确的看待你自己你要怎么去归因到底这是时代的因素是运气还是你的实力等等我觉得这其实都是蛮复杂的一件事如果谈到融资这一块这一部分应该又是一个很长的 topic 有很多 story 可以讲超级
而且我们经历了巨多神奇的离谱的事情就是我们天使是被撕过 sp 和 sha 的就首先 ts 是不具备法律效益的就是在座各位如果你们正在创业或者正在融资不要觉得哪到 ts 就坏事大家记得 ts 没有任何的法律效益就 ts 就是君子承诺就大家互相就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我就是
call me 子说或者我 promise 说我可以但是我可以随时反馈就只有 sp 只有股东协议和嗯还有一个就是 sp 和 s 这就具体叫什么忘记一个是股东协议一个是股转协议还是什么忘记了
然后只有这两个他才有法律效应但是哪怕这个也是会被撕的就是那正好我再给大家科普一下一个流程就是一个正常的融资流程就是上来可能你就会见投资人然后通常大家第一面现在是投资机构里面的小朋友有可能是投资经理级别的人
然后从这几个人进来你如果觉得你这个项目不错那么就可以把你的项目上会因为他们每周要交作业了他们每周要开周会然后周会上要讨论假如说你们的这个项目在周会上被大老板看上了那么他就会安排后人再跟你们聊一次
然后合伙人了完如果合伙人觉得也不错那可能就要你们要准备第一轮的材料准备完第一轮的材料就要上会了上会就是不同的投资机构他们上会有不同的逻辑就可能或者说呃五个人里面有三个人啊投票通过就可以但是有一些人会有银弹银弹就是说可能不同的合伙人每年说有可能只有两次银弹的机会然后这银弹就是说哪怕所有人拒绝他要投那他们也 ok 于是
如果有人有合伙人愿意问了你们用银蛋那就说明你们就是你至少这看对眼了就挺好的对然后上会过会之后就会出 ts 在 ts 上就会定你们的所谓的估值就是你们这个要出让百分之多少就像刚刚那个天有人问我们天主主出让总天主主出让大概 8%左右吧对我们 pre 出让比较多我们 pre 可能出让 20%多吧忘记了
对呃然后天下之后你们会签一个东西之后就会进入漫长的滴滴环节就是禁禁止调查进去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财务进调一个是法务进调然后分别都有一堆的材料需要准备然后呃我反正我们天使轮的时候就补了大量大量材料怎么懂得会决议呀然后嗯就是关键的一个条款所以在这里交给大家一个干货就是那个一副大家想要呃
确认说这个钱是最终能够落袋为安的那么其实可以在 ts 和弟弟之间要求他们要求投资人给你们出一个过桥贷款就过桥贷款就是说投资人发一个保证金在你这里就是保证说他们是最后一定会投你们钱的因为滴滴通常天使轮可能一个月左右但是在 pray a 轮可能滴滴就要三个月
因为要委托律所而且这里有另一个 tips 就是滴滴的钱其实是让你们自己出的就是往往这么会委托四大或者就是红圈所然后可能滴滴是很贵的一笔钱可能通常在 pre-alum 要花 1-3 万美金这笔钱往往往往是要从你们投资款里扣不是投资人出的就投资机构不会出这个钱
所以就大家一定要做好这个风险管控对然后等滴滴完成之后就会进 sp 和 shasp 和 sha 也不是啊上来一说啊文签就签完就完事了而是嗯有大量的条款就是你们这个时候就一定一定要找一个靠谱的律师你们会不会有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就是假如说真的非常的不好意思这个公司就是没了你们是不是需要自己去 cover 这个贷款因为大部分的钱其实他是有
代价其实融资本身就是一笔有代价的低点钱是可以谈的这点小钱不大部分投资人现在都是勒紧裤腰带过程的投资人自己也挺难的就是他是可以谈如果你们就是真的非常非常火就是被抢疯了那我觉得大家也不会 care 这点小钱但是嗯就是谈的话他们自己要上会要走他们各自的内部流程啊我说一下翻身模式吧
呃免就是开源不代表免费 I must say 就是包括我们 2023 年 2 月就把 offer 给改掉了就现在其实我翻译它叫是 right draw plan or advance with ai 对呃我正好稍微科普一下开源的商业模式吧就开源的商业模式
其实 2C 没有那么适合开源就是如果你是 2B 的或者 2D 的是非常非常适合开源因为开源可以帮你省去大量的销售成本就你不需要养销售团队因为如果你是一个稍微有点名气的开源项目大家也看你的给他 star 或者你上过给他春影或者什么之类的就天然的就会有很多大客户会联系你们
你们所以像之前要翻刚刚开源不久其实就是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很多欧洲啊北美的 2b 的订单就不当时我们那个 not ready 就是没有接对但开源是非常适合低成本的去啊就是做 2b service 的一个商业模式所以其实不论是 mattermost 还是 define 他们其实做的开源商业模化都非常成功嗯
对 2D 是 to developer 就是像就是开发工具等等就类似于 Verso 就是类似这样的开发 AI coding 在主要的模式也是 to develop 评论区有同学问了一个问题是怎么做海外营销这跟我们第二个话题也是有一定相关性的第二部分我们会聊一下海外红人营销全链路的拆解这一部分正好结合评论区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
可以我我正好分两个部分吧因为当时我发现开源是没有花一分钱的就是纯 organic girls 然后当时包括我也总结出来了一套开源浪车的方法论就是最近还刚刚帮另一个团队也是一个星期六前 star 所以我确信说这样的一套方法论或者这样一套 sop 我要管理预期也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一个星期六前 star 但是经过这么一个 sop 可能三个月
搞个 1000-3000 star 我觉得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就是这个其实就谈到了 marketing 的核心就 marketing 本质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用户和渠道的竞争匹配一个是高质量的内容设计就是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
当时我发现开源的时候其实我我就是去看了说当时我们有一个竞品叫 APFloy 我就看 APFloy 开源的时候做哪些事情我能发现他其实也没有撒非常多他大概就是 40 个就是我我把谷歌的日历不是谷歌的那个日期调回到了就是 APFloy 开源的那一天就是我先在 star history 或者 OSS inside 上
就看出来 ap 服务也是哪天开源的然后我就把谷歌高级搜索那个功能调回到 ap 服务也开远那一天然后我就看去看说他那天和那个星期他发了哪些 pr 然后我就发现说哦大概其实也不是很多就大概 40 个渠道然后就把它拉了一个大表
然后这 40 多个渠道可能就包括跟 20 多个导航站包括一些开源相关的导航站就是什么 open source alternative.io 就是类似这样的地方然后有一些文章站点比如 medium 然后或者 dev.com 就是类似一些开发者论坛然后有些 reddit 等等然后就把他们分门别类的准备一下然后我就总结出来说啊其实当时 ap 4 也都准备了一个 readme
就是图文并茂的大家都能理解 readme 准备了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而且他就是蹭的 notion 他就是说 apfo is open source notion alternative 吧啦啦啦啦然后第三可能就是一个开发文档之类的然后他就把同样的一个内容就是铺量的有没有花一分钱就是海量的铺到了那些渠道里面然后在一天的时间内打出去然后后面就有一些飞轮效应然后他们就啪就起来了所以当时耳饭就是纯奥干那个如你不想花钱
就是是也是可以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就是去定义一下你们比如你是个开源产品其实不开源也可以参考就是你整个全球范围内吧你的最强竞品是谁然后最强竞品在他们刚刚浪迟或者说近三个月浪迟的时候他们
或者说近三个月在哪些渠道或者 PR 过或者发布过然后哪些渠道是免费的哪些渠道是付费的然后拿一个大的单子然后再去看说他们一开始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怎么吸引用户心智的我不是非常建议找就是假如说你们的竞品已经是八年前了它可能不是特别有参考意义你最好找一下两三年内然后体量还差不多的你稍微勾勾手就 OK 的就行
然后 notion 免费用的也很好你说的没有错但是开源是一个但是 notion 有这么几点不好就是我稍微插一嘴就是比如说 notion 它是个闭源产品然后 notion 之前离线是不可用的就它这种在线可用然后当你坐飞机或者什么什么你就没有办法用了所以这是 notion 的一些
不好点但我也非常非常喜欢 NOTION 我非常非常 appreciateNOTION 而且我去参观过 NOTION 的总部我和 NOTION 曾经的 co-founder 关系也很好我和 NOTION 的社区关系也很好就非常非常的认同支持和喜欢 NOTION 对但我只是想说就是作为一个曾经包括现在也在做 NOTION 竞品的
这么一个就是在生产力工具泡了 5 年的人就大家在想你们的外头 proposition 的时候是不用介意说我我去对标一个所谓比较大的就是你去对标一个大竞品我觉得用户更容易的会知道说你是一个怎样的产品我觉得这个就是完全的不冲突好吧
对那么以上就是开源这个部分然后后面我们再讲一下红人营销就红人营销其实目前和就国内大家都是在平就非常平台化的就比如说小胡有蒲公英啊或什么之类的然后抖音还有星图吧或什么之类的
但是海外是就是没有所谓的这样的 creator platform 就是大家还是比较野蛮生长主要也是因为人太多了然后他们就非常的容易就是抱团或者就是说他们会互相比较尤其以印度人为重就是印度人他们就特别的喜欢抱团而且就是他们会互相比较因为像就是那个 20
二四年二月份就是我第一次帮我发发 Protagon 的时候我那是我第一次这样办点技术红人影响啊那那天就特别好玩就是一开始就我们有联系很多红人然后一看红人就会报很大的价格我就不再理他了就到最后他发现说哎其他人他的朋友都发了他没有发就主动跑过来他说我免费帮你发就是我我为了保证我不掉队或者什么之类的
所以红热影销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在于一定要学会砍价就他上来可能给你报 1,000 美金或什么你就你就照着三折去谈就 1001,000 美金就是 300 美金行不行然后我这里可以给大家说一下底价
就是如果你们自己去聊的话就是像推特可能呃 10 万粉丝以下然后平均就是曝光量 1 万以上的单个 sred 的帖子是可以在 50 美金到 200 美金之间的就是是可以就是砍到这个区间的然后你们砍价话说有很多就比如说你说你们这次要合作 20 多个如果不跟你合作然后他们会互相比较他们会非常害怕说啊你选了我的朋友你没有选我或者什么之类就是你要构建出来一个让他们互相内卷的这么一个氛围
对然后 youtube 的话会稍微贵一些但又不会有好常美效应就是推特可能这个内容你发了 24 小时之后就就就迭遥无声息了就是你只能只适合冲一个短期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想冲长期的其实呃 youtube 会更合适因为 youtube 可能他就会源源不断就不断不断有人说就像小红书你就是任何时候发的内容其实未来都会有很多人会搜到你
所以 youtube 会贵很贵一些就 youtube 的长视频可能同样也是 10 万粉丝以下 1 万播放量啊左右的可能会在 800-1200 美金之间然后然后是一个长视频如果是一个中差的话可能是 500-800 美金啊 300-500 美金也有我甚至合作过 80 美金但是合作 80 美金那个是个 ko c 就他才 3000 粉丝就不太就是不是不是特别容易那个那个什么对然后第三就是大家要一定的就是有非常多假的数据就大家要去留意就是
就是我通常会建议大家去挑选一个合适红人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去看他的观看量加他的互动数就是啊包括说点真的那个新新的数量所以就是一定要把他们都扛搬在一起然后你确定他是有活粉的这个其实还挺好观测你大概扫一眼他的评论区大概是能看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呃
就是蛮重要的一件事情然后所以你然后这里再推荐两个工具一个是男的影分色男的影分色是赵军赵老师做的工具非常非常好用就是你们如果从男的影分色的官网可以看到我写的推荐对然后第二个是 easycollab.com 就是是一 t 就是也是一个小姐姐做的工具
这两个都是红人建联非常非常好用的就是推荐大家可以使用就是呃 nano influencer 是你可以很轻松的找到非常匹配你当前画像的呃一个红人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说我怎么批量去找 50 个是 200 个 nano influencer 就可以给你相似度排名就是说跟这个红人相似度 99%相似度 98%相似的 97%的红人 list
所以就是很好使而且他现在还和飞书打通了就在飞书里面你们是可以搜到他的然后就可以一键给你拉表就非常的好使对然后前面就是怎么匹配怎么找到合适的红人然后呃第四步或者说最关键的其实是你要准备一个 content package 就你要准备一个说你不能让红人自由发挥红人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你最好能够录一个如何使用你自己产品的啊 boarding 的视频所以你在教他然后甚至你要帮
红人总结出来你们一二三条是什么但是也不要就是太跌或者太拔就是就是只能按照你们的模板说我只能强调这个或者只能强调那个这个也不太行就是
因为最近正好有个项目问到我就是他们所有的就是流水线生产然后就是非常的 AI 化然后就毫无温度就是我可能看了 10 秒钟然后立刻退出就是滑走的那种所以我觉得就是红人和红人就是合作的一切的内容一定还是用户导向就用户你从一个用户视角你会觉得说这个确实
值得我白印或者值得我啊哈才可以所以高准那时候是我通常会建议你们可以准备一些体现你们关键场景的一些小动图啊或者小小 gif 然后准备一个小文档然后发给红人然后让红人就是在这个的基础上然后再结合他们自己各自的风格就比如说有的红人他就是擅长做测评就是擅长做开箱有的红人他就是擅长做教程然后结合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然后去出匹配他们自己的内容
这样的话我觉得我爱闪烁像跟红人合作的时候会不会有哪些节点比较容易踩坑一个就是确实有很多红人他们就是数据造假特别有以引渡为首大家就是要擦亮眼睛然后第二就是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努力的可以去重点去看看像我有一个挑红人逻辑就是看竞品
就是说我的竞品我的对甲他是和哪家红人合作的我就会去和哪些合作就是哪家红人合作等等不同市场 CFI benchmark 大概什么样的 like 美国市场的 YouTube 美国市场 YouTube 其实也是 800 到 1200 所以它最多最多也都上浮到 1200 美金到 2000 美金之间一个长视频 10 万粉丝以下 1 万不放到左右对它也不会那么夸张如果它很夸张就是没有砍价砍到位我觉得多砍砍价是可以的
能问这个产品多的可能我翻到现在其实山下化都我们商场还踩了非常非常多的坑就是我有一说一就是创业团队完全没有自由就是对这个也是属于我第一段创业踩了很多坑就是大家还是一个是看对价找到哪些然后另外就是有一些红人也不是给钱就做的就他们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审美的那这种就是要保持联系像商场的一个工具里面我有两个特别特别喜欢的
大佬就一个是 cape productive 一个是 somi 像这俩都不是我给钱就就 ok 的就这俩就是我可能持续不断的可能每一个月发一封邮件每个月发一封邮件
然后结果半年后突然他做了一个视频而且他都做完了他才通知我说啊我我做了一只关于你们的视频你来看一下啊有没有收钱对就是有一些就是可能行业内的所谓的行业内的红人我觉得大家还是以虫动人然后就时不时的就是像写小作文给办公会报一样就给他们写一个汇报说我们最近上线的那些功能你是不是可以看一看但其实他们是会看邮件的他们只是不回而已
那为什么你找他们然后他们也没有收钱这是为什么就是他们主要还是觉得自己的内容比较好而且他们不是就是他们不是单纯的靠接广资来盈利的就他们有别的盈利反正就比如说他们可能是 medium 的携手然后他们本身靠内容就可以盈利或者他们自己有个导航站然后他们就靠 affiliate 来盈利等等就是不同的红人有不同的商业模式像纯粹接广告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而已
发现一个市场需求 idea 后我觉得尽快的找目标用户去验证你这个 idea 是不是真需求这个最关键然后找到真需求之后尽快的做出 MVP 或者说有 idea 之后尽快的先做一个手搓一个 demo 然后就先去市面上去问说有没有用户愿意为此付费我觉得这个比较关键然后团队是不能着急的
就是好的合伙人你可能就是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才可以就是好的团队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就是我包括像我非常非常喜欢低贩但低贩的创始团队其实之前已经磨合了 7 年了他们是互相之间都合作 7 年之后才成立的低贩所以现在能跑得这么稳健
但是大部分 startup 早期的创业团队一定会经历合伙人退出合伙人退出太太太太正常了所以我觉得也不用纠结这个但是你的用户是最忠诚的就是我觉得用户要比投资人更好 startup 就是 startup 确实就是预算是没有所谓的
ka 那么多的但我觉得就是还是我之前说的那个点就是如果注册到付费转行率这个 li 是能打正的那后面大家去搞投流去搞投放这个都是合理的然后你怎么你只需要在规模化投放的前提下保证这个 li 是 ok 的就可以而且其实 ka 这个比账算的会更加清楚甚至清楚非常多
对当然当然存在有很多部门啊他们哭哭的花钱或者怎么这个我就不提了就是但是我我自己感受下来的大厂至少现在的大厂他们还是挺我觉得就是嗯就是对于颗粒度的把握上把握的还是蛮细的
like 有 ID 有 Fiverr 或闲逊来找一个有人愿意给钱的需求那这种就可以做呀我觉得是蛮好的呀就是像 Fiverr 一开始不是 FiverrHaijin 一开始也是呃就是在 Fiverr 上验证的需求啊就是 Kaijin 一开始说我要做一个 AI 视频然后她就在 Fiverr 上呃就是
然后在在发文上开了个店然后然后别人可能帮忙捡人捡一个视频是 100 美金他帮人捡一个视频 30 美金但他是用 ai 生成的然后他一个月进了 30 单他验证了 pmf 然后他就开始打磨产品嗯对所以我的发文闲鱼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然后甚至大家也可以直接领英上去出来一些人看他们愿意付钱
我觉得这个就是一定要勇敢的去和一手就是目标客户群构建连接这个很关键我觉得大家做产品一定你们做产品一定你们是用户但你们不一定是最典型的用户或者是付费预言最高的用户这个中间是有巨大的 gap 的就像我前男友做产品其实他就很喜欢做他喜欢的功能但有时候他喜欢功能不一定是不一定所有都是用户喜欢的功能是一个道理
对但是怎么去去 evaluate 用户的需求这个也很有价值就是有一些用户提的需求他可能就是不合理的就是你要去构建一个 standard 或者要构建一个标准吧
对我觉得还是直接就是愿意付费或者说我直接和商业化相关的功能是更更有价值的嗯就是就是大家可能会信口胡说说我要很多东西但是你一旦要让他买单的时候每个人都理智的不行或者你就是要构建让他冲动付费的那个点所以在过程当中他愿意付钱这才是最直接的
其他人会说他能跟你说一对但是他愿意买他才是正儿八经我可以分享一下我觉得海森是非常非常聪明的就是他第一次 free credit 的时候你是看不到那个小儿动的
就是在 preview 的时候你只能听见声音就如果你想要看到那个小人在画面里动起来你就一定一定要把这个 free credit 给花掉但是在在你让这个小人动起来之前你其实已经至少耗费了五分钟在这上面你要加字幕啊上传资料啊什么之类所以你把那个 free credit 花完之后你看到这个小人动起来其实达到 60 分你就已经愿意付费了因为你很着急的要去做你的那个东西
对我觉得这个点就是就是蛮好的然后现在就是也有很多其他的就是给你一段视频这个视频里面啊讲的都特别好特别炫酷然后你为了体验到这个炫酷的功能你就得付费对你所以所以门哥朋友这位朋友你的耐心比我还少你是不是每个产品不会到五分钟就只有两分钟对
就大家可以就是现在开始去观测就是你们日常为哪些工具付费然后是哪个点让你爽然后我觉得就是慢慢慢慢就是去培养自己这样的意识然后再反向放在你们自己成本里去讲说用户的哪一步是比较好哦这里我再放一个例子就是 strapso strap 其实就是 literally 的
基本上提前预制好的用户的所有的需求就比如说他想到说用户需要一个美国主体的公司然后用户需要一个海外的银行卡等等他就提前接好了各个文德就是当你在 strap 上三亚普的时候他就提醒你说哎是不是需要一个美国公司如果你没有哎我们这里提供这个服务你这时候是不是需要一个银行卡哎我们这里提供三个文能给自己选等等他就是立刻的帮你预测或者帮你预制好的所有的就不要让用户动脑子就让他 follow up 就好了
然后 Full Up Full Up 就变成付费用户就是你预测的整个用户行为路径越精准那么你的付费转让率就越高这个其实还挺考验智慧的我实话实说这个我也没有那么擅长
所以那个建议很好就是我们先看别人家的这个产品我们自己在使用的时候在哪一个节点愿意去付这个钱或许这样子的思考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那我们再往下聊一下第三部分是关于 Iris 你过去接触的 100 家 startups 一些反常识的 common sense
你可以跟我们先提前介绍一下吗你聊的这些 100 个 startups 都是做什么的然后目前他们是在什么阶段我聊的 100 多个 startup 其实
就是还挺有意思应该是因为去年二月份我发就是帮我发了 Plan 行之后我就写了一篇小文档因为文档就是一个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发 PH 的这么一个教程文档于是呢就有很多很多人看到那篇文档之后就会跑来加我然后我就这样认识了很多很多朋友
然后那篇文档也帮助了非常多的团队拿到了普拉汉特的日榜周榜甚至月榜就可能在我写那篇文档之前可能全中国的出海团队一年可能只有 10 个团队吧能够拿到 ph 的 badge 但是可能我那篇文档知识开源了出来之后应该我觉得至少有 300 个团队也都拿到了那个 badge 因为有很多人就是也没有找我咨询他们就自己 follow up 然后就拿到了然后就会
sponsor 我或者赞赏我或者给我发个小红包啊什么之类的然后我就这样子认识到了非常多的团队然后可能大概有 10%到 20%是开源相关的项目因为我发现是一个相对知名的开源项目吧然后可能有 20%到 30%呃就是 ai 的 2c 类的产品然后可能是比较偏早偏早期就是刚刚开始做的也有然后做了一段时间拿到定位的钱的人也有因为我和奇迹也比较熟嘛所以奇迹有很多项目我也聊过
对然后当然我也聊到一些可能 pre-a 左右的项目然后包括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就现在天天在 pr 上的那些公司其实我也聊过好几个
对所以就我觉得我还是蛮幸运的在一年的时间里吧就是因为之前在我发言没有那么多机会能够出来聊认识这么多的朋友或者啊聊这么多的天但是从我翻出来之后就是因为之前我也不太确定说我到底怎么样就我的自我的认知不是很清晰所以后来也是通过和不同的 starup 聊天呀然后也慢慢慢慢的就是呃就是构建了对整个市场或者
或者对整个 AI 赛道的认知等等就包括就是就是像去年八月份的时候我还觉得说是不是 AI 只有大平台才能做因为当时我去年八月份之前我可能聊了几十个项目吧然后那个时候的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说怎么感觉什么事都是大厂做更容易一些或者大厂好像看似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就可以超越可能 startup 一年甚至两年的一个进展
但今年就是很明显 2025 年以后就就是很不一样就是一个是 deep seek 这波啊就是爆火吗然后 deep seek 其实是一个 startup 包括 minus 也是一个 startup 他们不都不是非常典型的大厂画像嗯啊然后同时其实也有越来越多的 startup 他们就是
通过很聪明的很微小的切口就比如扫扫扫比如扫码是为这个吃什么植物就类似这种然后可能就是 4-8 人的团队就是可以拿到百万美金而甚至千万美金而然后我其实是越来越更加的相信说 ai 时代是能够跑出来更多很小的团队但是大家可以赚到很多钱至少养活自己轻轻松松吧我觉得这个还是嗯就是蛮神奇的对嗯
所以就是呃我觉得 deep seek 是因为他背后有换方法对吧就是而且 deep seek 其实也做了 16 年就他也不是一夜暴火的就是他从换方到 deep seek 也是有 16 年的时间但是他不是大厂 I mean 就是他不是大家脑子里的什么 bat 呀或者所谓的国家队这个就他还是算是占大师创业创出来的嗯
然后一些反常识的 common sense 我觉得我刚刚大概已经提了差不多就是很多点子大家都很容易想到就比如说 ai agent workflow 就是同样的一个 story 就比如其实 notion 也好 monday 也好 click up 也好 a fine 也好哪怕 lark 也好大家讲都是同一个故事就是我有没有人概率有一个 no coder
for cursor 其实大家都是在讲说我可不可以通过一个生产工具一个 all in one 的东西然后大家可以可以在我这里面构建应用而不是靠写代码的构建应用其实其实所谓的好的点子没有那么难想象但我觉得真的难的是执行就是真的你要去做一些脏活累活苦活就是
和用户聊天也好或者改 bug 也好都是脏活苦活累活本质上就是
就是因为之前我们也招到很多很多研发大佬就是很多人是包括做测试本身也是脏活苦活累活特别 honest 就是嗯大家很多人只想做很 fancy 的事情就是我要开天辟地我要去创造一个前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西而不是说我就是我这个版本我有 50 个 bug 我就清清可可的把它改完因为那都是一些大量的细节
是重复所有的工作但是 ai 时代来了这个可能会好一些吧但是我不确定能好到什么程度对就是 only 你然后包括你做客户交付吗就是如果你做 2b 是免不了你一定一定要做交付或者一定要上 service 的那
你是不是能够非常扎实的就是有问必答然后不背不扛的去回答用户的问题然后让用户和你之间构建信任我觉得这个就是还蛮难的就是说上去都很容易就是怎么样包括像 minus 就是当然大家对 minus 的保骗不一样就是说有的人说是华丽的托克 which is true 吧但从我 from my side 我觉得肖宏是一个非常他是一个顶级的营销人才
就是整个 minus 的发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产品在他的时间点的把控然后他和所有红人的联动然后他的官网的设计然后他官网上每一个 user case 的设计都是有他自己的智慧的就是他就是 literally 把大家最想要或者最好奇的就比如说为了吸引投资人所以他放的都是比如 yc 去过去 5 年或者时间投的哪些 2b 公司这就是投资人会以 vice 或创投的人
会去关心的例子呀然后他的那整支视频的起承转合然后他呈现的所有的东西是非常非常高质量的就是一定然后他的整个官网也都是充满巧思的就我觉得能够把这些细节做得足够的好是非常非常见功利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可以很容易很轻松的去说一个很宏大 topic
但是到底是不是能扎扎实实的把它做起来这个其实挺难的就像发布 Product Hunt 其实没有那么多奇音巧技其实就是你准备足够多的群可能 20 个群甚至你提前准备 2000 个或者 3000 个有 Product Hunt 的账号的人你是不是能够扎扎实实的把私信一个一个的发到位就让他们就给你投如果他第一次不理你你被拒绝掉了你是不是能一次又一次的就是
持续的不服输的去建联他们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就包括我前上个月吧刚帮了另一个团队可能不到他们发了一篇公众号 24 个小时 1 万的阅读量启示方法呢都是一样就是如果你不想靠投流去换流量你就是想要 organic 的东西你就是要精心的打磨你的内容并且把你的内容铺到足够多的渠道和用户眼前这个其实还是挺重要的好的然后我来看看大家的问题
今天大家还挺活跃的非常感谢大家你觉得从去年聊了以后到现在还在快速成长或者是爱华成功的团队会有什么贡献我特别那里我觉得一定要重视用户就是很多用户很多很多团队说啊我很重视用户什么什么什么之类的但特别是我刚刚的那套方法论啊就是我说你们现在跑注册到付费在转化里然后再走走怎么样我这个话至少有 200 个团队听过了真的完成的去执行的执行下来的团队可能不到 10 个
但这 10 个团队现在发展的都很好就他们住的要付费准要有可能都高达 4%到 8%甚至更高然后他们的融资种的也很好他们就是很扎实就是你如果要做到这些你就要屏蔽掉那些 pr 就是什么
什么公众号啊每天发的那些你不能太在意他们就如果你过多就跟他说啊今天我的竞品发的哎明天我的我另一个竞品发的币然后你就说我要就是追 a 赶 b 那就完蛋了就是你必须要 follow 好你的主线然后在这个主线上去去经营才可以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共性然后另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还蛮扎实的去做交付和服务的就是还挺重视用户的然后他们因为运营其实没有那么难但是他们至少会把运营的脏活活累活都给做完而且他们都还挺知恩图报的就都还是善良的人也不是善良的人吧就是知道怎么运营长期关系的人我觉得这个还蛮重要的
对啊跟海外的 influencer 是如何聊天的一般是通常第一次是邮件然后后面的话就就是大家聊的差不多跟来来回回两三封邮件吧来回两三封邮件之后就可以开始问他们说啊可不可以加一个 whatsapp 啊 telegram 啊或者理应啊之类的就是一定还是要加的呃联系方式我觉得就是不然有的时候你会非常担心他是不是跳票啊或联系不上的
就好像红人基本上都是个人当然有一些 agencyagency 他们都有点坑了特别人就是但有很多红人他们就是自己是自己的工作室就是可以直接建联的就是可能在推特上或者 youtube 上就是他们联系方式推特就是可以直接发私信这个就是建联还挺快的然后 tiktok 和 youtube 就要发邮件然后在发文的过程中你可以直接把你的 telegram 或者把你的什么 whatsapp 的二维码啪放上去说我们来加个好友一般他们会加的
怎么运营长期关系哎这个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一个点我觉得人和人之间交往就是你如果呃这个是我自己和人交往的方式哈就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就是我可能一开始都会广结善缘然后我会平等的就是帮助不是平等吧就是尽可能尽我所能的帮助每一个人但是有的人他会是他会感念你的付出有些人他就是白嫖啊白嫖完他就跑了
对那有些人接得住有些人接不住吧我觉得就是接得住的那大家就可以变成长期的朋友然后就比如说我辅导的项目他们比如说我其实不太擅长小红书他们就会把他们去怎么运营小红书的他们聊的运营上的好的人推荐给我那这样的话我们就互帮互助那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变成长期的朋友那这样如果后面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到他们他们也就他们也会随时问我我也会随时帮他们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我也特别赞成广结善缘这样子的做法因为从很多的朋友当中去慢慢筛选然后筛选出来这些我们值得去维系这个长期关系的朋友那我们往下聊一下你聊的这 100 家的 startups 你有没有比较印象深刻的团队我印象深刻团队就是
就是还挺就是还挺多的吧我觉得就像刚刚像那个呃 for instancenano influencer 赵军赵老师我就特别特别喜欢他赵老师是个特别神奇的人就是
他也是个连续创业者他可能 10 年前就和福多摩的少男是合伙人啊然后他就是也在不同的创业公司中间漂泊然后去年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他还在上一家公司里后面他跳出来了他现在是一个快乐的独立开发者所以他一个人可能会开发 6 款工具然后一直想让他
我一直在撺掇他我说你男的也不能在这些可以做的更完整的体系化流程化就把整个红绒银草给做了他他就很清楚他是一个很自洽的人他会清晰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以他就是只做他爱干的事我觉得他是个特别特别快乐然后很懂得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所以就是像他广结上远嘛就是现在有很多红绒银草工具用的也是他的 api
然后他就是会清晰的说到哪一步他就不做了那其他的他说这个市场很大大家都可以一起合作我觉得非常好对张老师是一个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人反正我很欣赏他的人生态度
分团队和小团队吧就是赵赵老师就是单兵作战像低贩就是现在可能已经我看着他们从可能三四十人然后到现在更大然后包括也融了更多的钱然后我和潘潘也聊过很多很多次他们也非常非常 nice 就是低贩也是一个我觉得非常非常难得就是首先他们有一半的合伙人都是跟生商就是商业化和生态直接相关的就像潘潘是负责生态加运营
啊君晨是负责商业化那然后就是陆宇是 ceo 嘛然后他们还有一个 cto 就是所以他们的商业化进程就非常快就一年的时间就 break even 了所以我觉得就虽然他们也继续融资啊然后扩但是他们就是一切都是口控的状态他们的团队是我非常非常羡慕的团队状态但是正如我之前想说的一样他们之前也已经花
可能 6-7 年的时间去打磨和磨合然后才能在 b5 这件事这个事上或者这个产品上开发结果所以我觉得还是不错对嗯他的一个山模式是对他卖 api 卖的挺好的然后极端声量是不大因为他不做任何的配的配的 marketing 他连发 prod.com 的发了都非常随意
对就赵老师就是随意的人但是不影响这是个好用的产品我觉得第一半还蛮感兴趣的因为之前有听说他们在日本市场做的很好你你了解他们在日本市场是怎么做起来的吗他们其实就是做的大使计划因为当他我是 2023 年 2 月份就和他们聊了然后他们跟我们聊完之后我告诉他们我发单怎么怎么开源然后瑞丽咪怎么怎么样他们就
就是改了一遍然后我也差一点点点去 d5 上班嘛所以我跟他们就是关系还挺好的啊然后当时本来陆宇也希望我去帮他们就是和潘潘一起把全球生态做起来但此外后华他们现在做的也很好对当时我就跟他们说他们可以做建议吧当然就是可以去做全球的 ambassadors 所以他们其实整个日本的社区也是靠大使做起来的
就是去找一些非常 active 的呃 user 然后给这些 user 群形像他们第一场日本的活动 300 多个人完全是他们当时的大师找的场地然后联系的人等等然后他们就给了一些 sponsor 对然后现在其实全球全球各地把做的都还蛮不错的
嗯对嗯所以大使是非常好的计划就正好提到大使了我就要给大家说一下就是呃如果大家不是非常想依赖于传统所谓传统的 marketing 的方式就是投流其实像整个 plg 就 prodality growth 的核心就是
产品驱动增长或者社区驱动增长然后社区驱动增长的模式是一条很难但是做好了会非常好的路像现在 triple 就是 vast 以及 defi 都是社区做的非常非常好包括 configure 他们其实都是整个社区驱动增长的模式但他们的模式其实就是说我让通过给用户或者 pick up 一些
早期用户或者合成用户给到他们一些 banal face 和权益然后让他们帮忙一起把整个生态做大就是像这件事情里面做的最好的是 notion 就 notion 其实 2020 年之前都没有任何官方的人员就是靠自来水自发的宣传然后 2020 年之后他们开始做社区然后他们的社区其实就是
开展的一个全球的大使计划然后他们的大使就会有一些福利当然他们挑选大使相对也比较严格就是要同时有活动组织运营和内容生产的能力才可以当大使他 notion 在全球范围有 500 多个大使活跃的有 300 多个对然后 notion 是呃他们大使福利是一终身免费的 pro 的权限啊第二是如果要几包活动要提交一个
如果通过的话就会有 100 美金的交通补贴和 150 美金的活动补助第三就是他们会有一个内测群就他们可以提前半年去测试和使用基本 Notion 所有的功能所以像 2022 年 8 月份所有的 Notion 大师就已经用上 Notion AI 了 Notion AI 是 2023 年 2 月才正式公测他们其实就是把挑了这么一批 Power User 然后靠这些 Power User 不断不断给他们提建议反馈然后去打磨功能然后再推出产品
然后然后然后生态是怎么做的呢生态有一个方法就是让用户靠你的产品赚钱所以像 noshan 的分成比例是最高的就 noshan 的如果如果 noshan 的用户帮忙转化了一个 noshan 的年付用户 99 美金的话 noshan 的用户自己可以拿 50 美金就是高达 50%这个分成比例是最高的所以早期的 noshan 当然有非常多可能 5 个月就靠卖 noshan 的模板靠 red
就是其实就是变相的成为了 notion 的 sales 但是 notion 也不给他们发 salary 就是只给他们分这个 affiliate 就是 5 个月赚了 30 万美金就这样的一个人叫一四楼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就是一四楼现在也是一个知乎的大不是知乎推特的大卫他在新加坡是个非常非常年轻的小哥哥我现在见过他就是非常可爱对
他就是靠销售和分发 nosh 的膜板然后劝导别人使用 nosh 三个三个月还是六个月赚了 30 万美金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吧我觉得做全球化市场一定要勇于的把利润分出去这样的话才有更多的人来帮你这样的话你才可以做生态
对我不是我只有 NOTION50%我并不建议大家都给到 50%你们给到 15%到 20%或者 10%到 15%就可以了早期先有有了之后你们再调整就好我觉得听下来我觉得你对于怎么做社区和生态真的很有方法论而且你真的做了很多的调研我觉得我们的听友们如果对这一部分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自己去做更深的一些 research 学习一下大家是怎么做的
那我们往下聊一下下一个话题是为什么创业之后选择去大厂就是第一个是因为没有去过
就是就是之前第一段创业的时候招了很多很多大厂去的人特别 honest 的我们没有把他们管好就是嗯他们可能会提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是因为我和我前任都没有在大厂的工作经历所以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和他们沟通所以这里其实是踩了挺多挺多坑也浪费了很多很多钱就是之前我们有找过一个大厂的人
而且特别离谱就是呃之前我们就是因为招了很多大厂程序员然后他们就慢不仅慢点要价还会提要求所以一开始就提了 remote 的这个要求我们是因为他在提的 remote 才被迫 remote 的就是我不是很建议 remote to be honest 就是除非你们团队真的就是有过很强的信任了你们可以 remote 但是如果你们都不熟我还是建议先线下培养一下感情后面可以再 remote 所以
所以当时就离谱到其实有一位哥他可能大厂的离职都没有走完然后他可能就干两个又觉得不是特别靠谱所以他就又偷偷摸摸回大厂上班了然后是他在大厂的同事好像是这点间接的找到我们说哎你们知不知道他其实没有怎么正式离职什么我们才知道的然后这件事就很离谱
所以我都一直在建定说应该出一个帮 startup 做被调的服务对然后另外就是
嗯就是我觉得大厂内部还是有一些体系化的东西是值得嗯学习或者去看看的所以嗯包括说我也想看一下系统化的东西长什么样子所以就也还蛮幸运的我就说可以花一些时间来大厂看看然后正儿八爷来大厂之后我就确实
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喜欢大厂因为大厂它确实为了维稳嘛因为它的足够非常非常大就所有的大厂一定是十万人及以上的很宏大的组织然后它为了保障这个组织它一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它的审批流程啊或者
嗯各个流程他一定是非常繁复的但是我特别能够理解这种繁复因为我自己第一段创业嘛我又是 coo 所以我们所谓的员工手册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因为出了事我们才构建起来的所以其实大厂里面的很多机制也一定是因为曾经出过事就是因为人太多太杂所以他没有办法他就只能看似死板所以嗯
所以我觉得就是进来之后我还是挺有收获的而且我另一个很大的收获是呃强弱大厂都非常非常重视用户就是他们非常非常的重视用户他们对于用户的嗯反馈也好或者嗯就是重视程度也好真的是非常非常高就我觉得哪连大厂都这么重视用户的肉丝都不重视用户然后都
不跪地的去服务的话那怎么和大厂拼呢我觉得我觉得和大厂比赛三上唯一的优势就是团结跑的快迭代速度快批破的快然后下决策快然后快速试错快速迭代快速改我觉得这个是唯一的那个优势也不是唯一的优势吧就优势其实挺多的因为光快这件事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可能在厂里很多东西你要半年甚至一年然后你要先小范围的验证再怎么
怎么样但是如果也是三大很多东西上来就可以变成一个政策那你就可以去推但如果三大不都不忠实用户那觉得只有一个死只有死一条路就没有别的呃所以我觉得这些就是我选择大厂的理由了吧而且呃我然后第三个就是之前没有来过大厂所以对于直几这件事没有什么认知就是但只能说啊听说是什么屁什么什么是代表什么呢然后什么之类的但是
包括他们到底是几斤几两他们是不是会憨脏的干活其实之前我是没有什么认知的但是我进来之后我就会明显的我我自己就会有认知我会知道说啊这个职级以上的那他确实比较比较难干活因为他每天就是要开各种各样的会他要做大量的内部协调的工作不然他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队友对吧然后我会知道说哪一个 tier 的其实是又能干活然后又很生猛的
然后哪一个 TL 的可能他确实不是很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等等之类所以我觉得还是非常非常有收获的我觉得人这辈子我我不是说所有人啊就是如果就是可以有半年的时间在大厂泡一泡然后看一看呃大厂的体系是什么样子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先创业或者先自己折腾过才来的大厂所以有很多东西我可以离更加的理解而不是像
可能没有自己创业或者没有嗯在创业公司待过的朋友直接进来就只能看到很小的一个部分因为我天生也不是天生就是因为创业所以我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视角然后我进来之后我可以把这个大视角对到啊可能业务模块里面那可能我理解的东西或者看东西会更深一些对但是嗯但是我也我另一个判断就是未来不会有这么多大厂就是 ai 实在是不需要那么多
就因为有很多人的工作确实非常的流水线和繁复就是注定要被 ai 取代了我觉得但这个大家都心知肚明了所以嗯我觉得未来是不需要可能下一代的整个企业的模式和 size 都和上一个时代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点这个也是在座大家的机会吧嗯对
然后看一下大家的问题第一份工作是选择大厂创业公司呢喜欢创业公司氛围呃我其实觉得 2b2 那都可以就是嗯嗯就是看你这个当下是更想要呃先去大厂还是更想先去创业公司吧就我反而觉得可能
可以先给自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创业公司待一待然后再去大厂待一待之后可能视角会更不一样而且其实我觉得创业公司大家要想清楚不同的轮次是不一样的就是比如说没有拿过钱就是种子轮之前就是就是完全的种子形态可能就几个人这种然后还是种子轮然后种子轮的时候就是人员会非常不稳定方向也不稳定然后天使轮可能人员相对稳定方向相对稳定一些但也没有那么稳定那 pray a 的话就是
商业化的尝试吧然后 A 到 B 可能就是规模化运营就大家可能要去看说更想补哪一块的知识因为如果你自己要创业的话你其实要补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当然其实我觉得很多人你们一看一上来就创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我也基本没什么工作经验我一毕业就创业其实只要你一直一直在发现问题或者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就是他没有那么的呃
他没有你想象那么难就是其实我现在在天天鼓励非常多 00 后的 coo 们就是我天天给他们注入精神能量就是他们就会说那个姐姐我我是不是这也不太好那也不好我说不你已经非常好你进步已经非常快了其实你已经超越了非常多的人特别是在我来到大厂之后其实我就会发现其实创业四年获得了非常多的经验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真的挺能打的
对所以我我是非常建议就是如果大家未来想躺平了或者想怎么样是可以如果就是不想自己奋斗觉得自己奋斗太累在场里躺一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想要尽快的积累一些经验或者说呃构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话那其实还是
挺适合就去加入一个创业团队或者什么就是我觉得创业本质上是一个帮助你探索和发现自我的过程因为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你有非常大的自由去做很多很多事情在场里你没有那么多的自由对但是你看的钱会比较多这个就是二选一吧
这个问题好像我们每次直播都会有同学问是去大厂还是去创业公司上一次小丽的那场直播我们也是就这个话题进行了一些讨论我觉得更多还是你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大厂呢你说安稳他也不一定因为近几年的大厂也是来来回回会经历一些裁员但是至少说呃
它可以给到你一个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收入也相对稳定一些那从舒适度上面来说肯定也是要比去一些创业公司要高很多但我觉得出来创业或者是去到一些创业的团队大家可能有的心态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嘛想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自己掌控命运那其实你也可以选择
比如说我看到很多同学他们可能会先在毕业之后选择去大厂工作累积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去选择创业像 Iris 这种她博士 Jop out 直接创业的其实在 90 后这一代来说我觉得并不多并不常见但是呢 00 后包括可能更年轻的这些同学们呃
我相信未来是会越来越多的但如果你自己本身是一个保守派我觉得不妨先去大厂滚一波然后再决定出来创业以及创什么样子的业
对对对是的而且其实我进到厂里之后我一个很明显感觉就是如果大家大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大厂其实跟没毕业一样就因为厂里的福利太好了就是有食堂有体检你甚至签证都不用自己办你都可以让厂里王爷姐姐就是他有非常非常多的福利待遇就是把你照顾的非常非常好就是我进来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因为这间创公业所以我清楚的知道每一个福利后面代表着多少钱
所以我就说我猜这真的是隐形的服役是真的是很多很多很多钱就是大家就是要做好就是如果你在场也待久了你再去三上你会非常不适应因为三上就是拼命哭就是就是可能大家团建可能就是像在场里可能你日常差距标准非常非常高但你去三上你就是住不了那么好的酒店的
就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就是所以我也认识很多在场里可能待了五年八年十几年的人他们就是出不来了就是已经就是不适应我非常的理解这种不适应就是当你已经在这个系统里面非常舒服的时候你是不必要出来吃苦的
就是其实 swap 或者自己创业还挺吃苦的但是如果你还是就是自由和钱或者自由理想和钱你想要钱两个那你还是可以出来看一看我觉得出来看一看我觉得人这辈子是需要有一个出来看一看的机会或者阶段的哪怕也出来看一看你觉得嗯不适合自己你可以再回去就我觉得人最难得的就是有选择嘛就是你只要构建有选择的能力就可以了
对很多人就是起点不同背点不同而且其实
不是就是你不一定这本理量传就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成功的标准甚至我觉得不应该说大家工作就是只有大厂和创业这两条路对吧你还可以什么记者呀你可以可以写小说呀你可以做建筑设计师啊也可以开一家店呀这个店书店咖啡店就是卖棉花糖啊什么等等都可以就是我觉得大家还是要花一些时间去想你真正热爱什么东西
就是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比较好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吧不需要为温饱发愁了那我们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每个人的理想是什么或者我们热爱的事业是什么或者曾经我有哪些想尝试的东西你们自己的 passion 是什么
就其实我也是最近才开始思考这件事就是我觉得我过去五年一直在给我前男友的梦想打工就是我前男友的 passion 可能是生产力工具就他说要做生产力工具我就是好好做然后我就开始酷酷的做然后帮他做怎么怎么之类的
然后我最近在想我的拍摄是什么呢就包括我来厂里也是因为我没有放下生产力工具赛道但我现在其实觉得上下工具也就这样了我可能不是我真的特别特别有拍摄的事情然后我也在想我现在的拍摄是什么然后我现在就在想 may be 我的拍摄是帮助每个人找到他们的 people mission fit 就是我其实至少今年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半年转化了 6 个 CEO 就是
就是很多人因为我跟他们聊完天他们就决定创业了或者什么之类的嗯然后他们当然他们其实日子明显都比之前过得苦了很多但明显精神状态更快乐对然后嗯我觉得大家也要可以去构建一下你们有什么想尝试的热爱的事业然后嗯不要用单一的社会评价体系或者成功
的体系和标准定义自己我觉得你们大家就是快乐或者你们理想的生活更加重要每个人理想的生活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标准就是养命例外成为亿万富翁但有些人标准就是我有一定的钱但我要有家人有爱人有朋友要有生活就每个人会不一样
排查它怎么办就列一下优先级好吧就你把 everything 就是把很多东西列出来然后去看你更愿意为哪个主动付出就是少男有一句话说特别好就是你愿意主动承担的痛苦就是热爱的证明就是在痛苦你不愿意自己承担但有些痛苦你就是就是你牺牲的一些东西你还是想要去做那可能就是你真的热爱的东西
啊很多很多人就是我现在辅导很多项目我日常帮他们做的就是他说我这周有 10 个点子我说你做不完然后我会帮他们砍到两个之后我会通过跟他对话然后说其实这 8 个没有那么重要当前的最大的优先级是这个对我我地图的每周都在干这样的事情
哦虽然 roi 最大的拍摄是这样但是嗯不同的 roi 不就不同阶段 roi 不一样就有些人可能最近一段时间他非常非常缺钱但是他越想去尝试做别的东西那会就劝他你先去赚钱你先有一定的底气和安全感你先证明了自己有赚钱的能力那么你再去做你真正想尝试的或是有一点创新的东西那样的话你会更从容砍掉后身上的孩子们都接着砍朋友我说文哥这个问的问题还挺典型的是是很典型
或者其实你可以尝试给不同就是比如说有这三个你都非常想做你就每一个做一个星期看哪一个可能看似跑得更好更容易跑出来然后就去做对大家好我就静雨然后提到情侣创业这个事其实我不知道因为艾瑞经历了什么就是把这个人变成了 EX 但是我自己是我的前任变成了我的真正的 EX 之后我反过来再跟他合作的
然后我发现是有个很好的一点就是因为我觉得 EX 比其他身边的人更了解我然后而且他可能会对我的一些时间精力的分配可能也会更加包容然后也有一些决策也会更依着我一些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合作起来很丝滑虽然现在这个 APP 还没有完全出来但是比如说我来做一些什么决策或者跟他商量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是沟通非常快就因为你们之前的这个信任基础就是通过
通过之前谈过恋爱然后又变成了就是非常容易啊建立信任或者是说说服对方或者是彼此当对方在想什么然后也会很为彼此考虑因为他平时是在硅谷然后我又在上我我在我在国内所以我们是会有这种严重的时差然后而且前面有的生活 gap 然后以及我现在在一个 startup 然后就是我的各种时间经历各种冲突吧他都都很好的包容说啊那你如果你这样的话 ok 那我们就先休息一下停一下然后
等我状态好了我们再继续然后我也会比较体谅他就比如说我我因为我觉得他时薪比较高如果让他做非常低条的 coding 的工作我就会觉得就是很浪费这个人虽然我我虽然我不算我不给他钱但是我会就考虑说要不我给你找个干活了吧哈哈哈
然后我们现在这个就是项目就这两个礼拜进行的非常非常的顺利对而且我其实也悟到了一点就是你用 AI 跟用实习生以及用外包或者是说去来找人帮你干活本质逻辑上一样的就是你要给框架定方向定目标然后给到提示词足够充分的精准的提示词然后
然后让这个结果更加的可控然后更加的让这个结果为你服务对然后大概是这样吧我一点点小的分享特别特别好我觉得蛮好的对其实
嗯我觉得就是之前其实我有踩一些康吧就是因为就是融天使的时候就是种族人到天主人之间我们其实都挺大方的嘛就会说我们是 couple 或者什么之类的但是天主人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爱妃嘛他就会说啊你们就不要说你们是 couple 的就很多投资人投资人会很介意这点所以后面我们俩就养成习惯就是说
就是哪怕招人的时候招喉人的时候我们刚才都会瞒着就是可能哪怕我们就会一起到一个地方就是他先进去我会故意等 20 分钟再进去就是到就到这种程度
所以嗯就是反而可能最后我们也发生一些事情所以其实投资人是到最后关头才知道我们是靠谱的但我反而是离开了善良公司之后我聊了很多很多是哪啦我发现情侣创业或者夫妻创业的这个概率极高就是
就是他还是有有高到一定程度而且我特别能理解因为其实创业是个挺难的事情而且创业中有大量的事情是真的需要背靠背的信任的就是特别是财务啊法务啊这些很生死关头的东西就是呃
所以我觉得就是搭配的比较好的 couple 他们就是跑得非常快就是像其实我从去年到今天有聊到两个 00 后不是对 00 后的学生情侣也不是学生情侣就是 couple 他们俩的项目他们两个的这两个项目都非常好这两个 couple 我都非常非常喜欢然后他们其实都还挺大大方方的
然后而且他们就会告诉我说他们其实会在一开始就他们也会问过我青春的问题我等会跟跟他们讲说我说生活的部分和就是工作部分最好还是分清楚就是呃有些就是就是以及
就是我知道很多妹子会恋爱脑啊但是有很多男生也会恋爱脑但是创业本身这件事就是一个很很公对公私对私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保护好你们自己的权益就是你们该占多少股份然后你们该承担什么工作你们要拿多少薪水要拿多少工资都是要商量好的就不要下意识觉得说这是你们两个人的公司而是真的是以一个合伙人的身份去
思考或者去评估很多事情那其实有很多时候比如新的合伙人进来就是要稀释股份其实是不应像我之前就比较傻也不是比较傻就是我就会主动让渡我的股份但其实不应该这样子就是然后你就是要客观公正的看待你们自己那么其实我我就会跟他们讲这些然后他们其实就会在比如在引引入新的合伙人进来之前他们就会把一些
原则上的东西讲清楚就比如说是不是引进的最后五人都要两个人全部都聊清楚然后以及说关键事项决策的时候整个流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
关于公司的事情要怎么处理然后不要尽可能的因为因为创业情侣创业的话就 24 小时都在工作嘛但是还是要一定要留一些生活的部分出来我觉得这个还蛮重要当然如果两个人都是非常好的人没有什么底层的价值观不匹配这样的矛盾的话我觉得确实如果哪怕是分分开了以后也是非常好的创业伙伴因为
就是这份信任还是在的所以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吧我觉得但我想告诉大家就是为大家请穿一定一定还是要你们分别是什么职位什么 position 然后分别占多少股份这些一定要白纸黑字的落在 paperwork 上而不是一时冲动说啊他是我的另一半或者未来的另一半潜在另一半我就怎么样嗯以上
这还得是就是论事不要把个人的这个关系 involve 到这个合作的关系当中去
对对对而且我觉得大家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夫妻老婆店其实也是会担心说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两个人做主而不是非常公开透明的可讨论但是一个公司想做大一定是有很多东西要被体系化制度化的或者至少大家要开场不公的去讨论的就大家我觉得两人的情侣关系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就是大家最终还是要以工作能力或者其实以合伙人的身份去相处的但这个事非常难就是都是要
要历练的要培养但是逐渐慢慢的是能够掌握好那个度的嗯对请问上到 a 轮的其实 a 轮已经已经就是你知道从每每一轮走能走到下一轮的公司看只有百分之就是只有 10%的概率所以能到 a 轮的公司已经是屈指可说现在 a 轮的 ai 公司总加起来也没几个所以大家不用这么介意这件事情就是能够就是
了解到或者 get 到你们当前阶段需要的知识就可以然后不要就是然后不要说我进来我进到 Avon 公司就是为了等他上市或者什么什么样这个有一点点遥远特别就是该聊现金的部分就聊清楚就行了就是不要想着说啊我的五年之后公司上市我能分成能分成或者说期权能变现金这都属于运气
就是有就是最好没有也得知我性失之我命但是属于工资的部分现金的部分该谈一定要谈清楚然后福利的部分每年有多少天的年假呀什么这些东西我觉得才是更更实实在在的 startup 稳定是不是在 b 和 c 我觉得也不一定其实 b 和 c 也有大量公道 b 和 c 还是那个没落的这个
时代变化非常快你只能选择当下可能你们更想进的地方我觉得现在也不是一个一劳永逸不是铁饭碗的时代了不是我进到公司我就这么怎么样的时代就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或者我帮大家问个问题就是如果去创业公司我怎么判断这个创业公司能不能去就是我觉得这个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而且甚至我第一段创业的时候我
就是刚开始我们啥也没有就是真的被很多人被骂说我们是骗子公司什么什么之类的所以大家如果想要稍稍稳定一些的话我会建议去 pre-a 轮左右的公司就是至少融到 pre-a 或者 a 轮至少他账上的钱是至少可能 24 到 36 个月你不用担心的然后嗯然后就是
可以聊就是我觉得大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了不论是极客呀还是知乎也好还是总是能加上到一些可能曾在这家公司工作过的人可以去问一下呃身边的朋友对这家公司感觉或者感想之类的嗯我觉得是都能搜到的
创业公司的薪酬设计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就是但是不同轮次的就是你融到不同轮次的钱这薪酬体系是不一样就像我一开始创业我一开始从 3000 块钱一个月开始然后到 8000 块钱一个月然后再慢慢可能到 3 万或者 3 万 5 但是我离开上一家公司之前我的工资也就这样了当我出来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有很多创业公司会给联创发的工资还挺高的
对然后这个其实也是我们之间没有经验像有的时候投资人会管我们发多少工资
对所以就挺神的就刚才这个问题我还想再追问一下什么样子的创业公司我们值得去刚才你提到的一个点就是融资规模这融资规模非常重要它就是影响到我们在这个公司能做多久在最快的最坏的一个情况下我这笔钱能拿多久那除此之外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吗我觉得第二点要看一下公司内部的管理情况
就是你所谓的未来的+1 然后未来的就是整个汇报线然后以及公司的整个战略目标是不是足够清晰因为我的三号不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一年做 6 次战略规划每次战略规划都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经典的艺术就是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但有很多创业公司他融了大钱也没想清楚对就是呃所以要要确认一下就是因为往往三号一定会和 ceo 直接聊的吧因为聊完
然后就是可以评估一下你们部门的领导就是联创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如果联创之间确实开诚布公有什么就说什么我觉得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团队了如果他们互相之间就是区区对方那可能就是要长点心眼对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好然后第三就是看一下看一下产品的口碑吧就如果他们已经有产品的话可以去外网
或者内网上去看一下 user 对他的 feedback 就是是不是能够搜到一些对应的啊信息然后然后不是刷出来的一些 comment 等等我觉得这个还都还蛮重要然后第四就是看一下他们的福利待遇然后是有要不要打卡呀或者什么因为有车业公司跟大厂比赛的优势就是更灵活或者所谓的小福利吧比如年假更多或者什么之类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啊综合考虑的
但我觉得最最最最最关键的还是这家创业公司要做的事情跟你们自己的 vision 是不是匹配的就是他讲的故事你白不白眼就是如果他这 CEO 讲的故事你都不白眼那我绝对不要去了因为创业公司最关键就是画饼和造梦那说到战略规划很多创业团队一开始战略规划不是很清晰这是我觉得挺常见的那如果是作为员工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应对于这个呢
那就是取决于我觉得大家想清楚你们去 startup 的目的吧就如果大家不是以 founder 和 co-founder 的身份去的那肯定都是为了说我有足够多的自由度去尝试我足够多的东西但只要不论是你们未来的嘉宜还是所谓的公司的 c level 的人承诺给你们的空间未来真的做数就可以然后大家要想清楚说如果这个 startup 可能如果比如两年融三轮或者一年融一轮的趋势可以待到多久
我觉得这个这些可能是更关键的嗯对就也有一种概念是大家在思拉不带力到两年觉得不太靠谱然后嗯选择了一个 b 到一轮的公司偶尔选择大厂我觉得这个也非常正常
这边看到同学起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他说创业公司硬件生去了怕被踩掉我想在这个问题上面延伸一下比如原先在 affine 的时候你们真的对硬件生有这么多需求吗其实没有就是我觉得 startup 可能更需要找一些 senior 的人就是有经验有工程经验或者什么
然后厌倦生其实我感觉招的没有那么多但是也也有招到一些然后就自己培养就变成自己人我觉得这种也是一种概率就大家我觉得有这种健身路径就是厌倦生然后就是
同时又非常幸运这家公司是个靠谱的公司然后就一直干一直干然后其实是很容易升上去的就像马来西亚第一大咖啡品牌 Duscoffee 他们现在的整个国际化的老大一开始就是一个应届生然后就是在团队只有不到 20 人的时候就在然后就陪着公司走了 4 年现在他们公司有 8000 个人
让他从一个硬结成国际化的老大非常的励志所以其实比如说我去创业公司实习这个其实听上去更可行一些但是最好开始还是在大厂大厂开始第一份工作或者去个中厂也可以的中厂或者小厂稍微稳定一点必到一轮可能好一点
对因为我自己感觉也是像很多创业团队本身是没有那么多应届同学的这种需求的大多数大家对外招还是希望招这种 senior 的或者是就社招嘛对吧有经验的同学会更匹配一些而且其实这一类同学毕竟锻炼过也更知道怎么在这一类
创业团队里面去 landing 我们刚刚毕业的同学毕竟还是需要有一些方法论的我我觉得我也倒不是去占占大场但是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我可能会投
投中大厂一票嗯嗯嗯就我觉得就是出来公司可能更需要直接干活吧就是如果大家在大厂待久的很不习惯的一点就是到 startup day one 就要干活就很多人是很不习惯就是在大厂你们可以有一个所谓的 landing 期然后这个 landing 期就是就是学习期啊然后上上课呀就是挺快乐的就跟大学大一一样所以我在大厂真的就跟上就跟上学没什么
就是跟上学很像就上来你可能然后这个福利待遇体系也非常像从小公司如何能去到中大厂有什么技巧方法吗其实大家在小公司其实是能够锻炼到很多面的功能因为中大厂其实每个工种分的是非常非常细的就是可能也就是专注的做 maybe 数据某一块数据的分析但是你在小公司你能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东西你其实可以变成一个全彩然后假如说
你可能在小公司锻炼了很多种技能然后你就是专注的想要提升自己的单一技能点那我觉得是非常适合去中大厂去精进的因为你在小公司待过之后我觉得也没有那么难面面到中大厂就是因为中大厂他们也是有技巧的嘛就是中大厂面精的啊什么之类的就是他也是有他的 sop 的就是你只要对照着准备一下然后
就是就是我觉得还是 ok 的反正你在想我觉得最最核心就是大家每段经历
一定要能提炼出来东西就一定要提炼出来你们自己觉得有收获的地方就是比如嗯可能就是在小公司就是不要觉得说啊这些这个事情在浪费生命或者在浪费意义而是能够去提炼出来比如我今天和 a 聊了明天和 b 聊了或者今天老板让我整理了这个分析报告或者什么我觉得你所有所有的经历你一定都能学到一些东西然后你能把这些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为这个表格
关键就像我最近在厂里做审批有很多人觉得这审批怎么这么难走或者怎么然后我就觉得哎这个还挺有意思就是我可以学到整个的审批流程然后审批系统是什么样的我我可以联想到说哦假如未来我要和 ka 做生意那我会知道说 ka 内部的决策流程是什么比如有些款就是要压款的就是他可能就是你你要事前审批然后事后你要那个审核审核完可能
还要十天到十五天才可以收到款这样我可以会反向的去想这个链路就虽然我没有虽然我不是采购本身我只是提交了一个流程你是可以学到这些东西就我觉得大家可能可以逐步的去构建一套这样的思维体系然后去想说然后你们再进去想你们热爱的事业是什么你们觉得做哪些事情最让你们开心
然后你们觉得最给你们带来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事情是什么我的这个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