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06:AI创业新纪元,文科生的时代来了?|对话高飞x张煜

Vol06:AI创业新纪元,文科生的时代来了?|对话高飞x张煜

2025/4/10
logo of podcast 赛博对话

赛博对话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张煜
电动Emma
高飞
Topics
电动Emma: 我认为大模型时代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很重要,理科生负责技术研发,文科生决定技术如何被大众所知晓和使用。 张煜: 清华系AI企业更注重科研,杭州企业更注重应用和市场。两者各有优势,不能简单比较优劣。 高飞: 杭州六小龙的成功在于更接地气,更注重C端应用和用户体验,而清华系企业则更重视同行评议和学术认可。 张煜: AI创业需要硬核科技作为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有惊喜的创新,我们更希望投资那些有惊喜的企业。 高飞: 我目前比较关注AI编码领域,看好Cursor等公司,也关注国外AI数据公司SCALE AI,其独特的技术和算法使其估值极高。 张煜: 目前投资的AI创业者以70后、80后为主,但90后创业者的项目比例正在增加。AI模型开发对年龄要求较低,而AI应用开发则需要更多行业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功的AI创业者往往是基于自身经验和痛点,利用AI技术来解决问题。 张煜: AI创业与互联网创业相比,技术门槛更高,资金需求更大,需要技术积累和充足的资金。AI行业目前处于模型向应用转型的过程中,未来对行业经验和数据的依赖度会越来越高。拥有独特的数据是AI模型竞争力的关键。 高飞: AI创业对创业者的要求更高,需要具备技术、数据和商业模式方面的能力。在大模型时代,叙事能力和传播能力(文科能力)非常重要。 张煜: 大厂出身的AI创业项目,其壁垒在于创业者在大厂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被大厂收购也是一种成功。大厂创业者离职创业,可以解释为一种“精神弑父”行为,即寻求超越原有框架的自我实现。 张煜: 合格的创业者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首先,要考虑是否真的需要创业;其次,要有技术壁垒或竞争力;第三,要有坚持的精神;第四,要有资源整合能力。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一种“偏执”的精神,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风险和挑战。过于聪明的创业者可能会因为过于谨慎而错过机会,而略带“缺陷”的偏执反而能带来成功。投资人更看重创业者的坚持和毅力,而不是一时的聪明才智。 张煜: 关于人形机器人,我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会成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部分人的观点不同。人形机器人更适合家庭环境,因为社会基础设施是为人设计的。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难点在于模拟人类的本能行为和感知能力。 高飞: 人形机器人技术难点在于模拟人脑的整体思考和协同能力,以及缺乏足够的真实世界数据。看好遥操作机器人,即由人类操作机器人本体,从而解决部分场景下对机器人智能程度过高的要求。 高飞: AI的共情能力强是因为其缺乏自我意识,而人类的自我意识会影响其共情能力的发挥。AI可以被看作是互联网的集合,它没有自我意识,因此在情绪价值上可以无限地接纳和回应。 张煜: DeepSeek的成功在于其开源策略,这使得其能够获得广泛的应用和支持,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DeepSeek的开源策略改变了印度技术社区对中国的看法,促进了印度AI技术的发展。DeepSeek的最佳归宿是成为真正的“开放的AI”,持续开源并推动AGI发展。 张煜: AI是大厂的生命线,大厂做AI会延续以往的大算力、大投入、大数据模式。国内大厂做AI与国际大厂相比,竞争更激烈,节奏更快。微软在AI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多国内AI企业核心人员都来自微软。轻质资本与陆奇教授的奇迹创坛在孵化模式上有所不同,轻质资本更注重早期科研阶段的孵化。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大模型时代,文科生和理科生谁更重要?AI创业的门槛变高了吗?投资人最看好什么样的AI创业者?为什么清华系的AI企业干不过杭州“六小龙”?本期节目,主持人电动Emma与两位重磅嘉宾——至顶科技CEO兼总编辑高飞和清智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煜,一起探讨AI创业与投资的现状与未来。

从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难点,到AI在生命科学、编程、媒体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从DeepSeek的世界影响力,到中美大厂在AI布局上的差异;从投资人的“非共识”判断,到创业者必备的六边形能力……这场对话既有硬核的技术分析,也有对人文价值的深刻思考。

赛博对话官:电动Emma@电动Emma)

本期嘉宾:

张煜,清智资本创始合伙人,专注于投资早期AI创业公司,曾在微软公司工作超过15年,亲手孵化多个独角兽。

高飞@高飞) ,至顶科技CEO兼总编辑,超过10年互联网媒体经验,善于用文科生思维解码最烧脑的技术趋势。

时间轴

01:29 杭州六小龙的崛起,赢在“接地气”?

03:49 AI创业新门槛:钱、技术、数据缺一不可

05:10 文科生的崛起:为什么吉卜力生图能刷屏?

08:57 草根创业和大厂创业,谁更有可能成功?

15:24 微软、OpenAI出逃创业者的“精神弑父”

18:18 张煜投资滑铁卢:“当年觉得大疆只是个玩具”

19:37 投资圈铁律:体力不行的人创不了业?

23:33 “太聪明的人不适合创业,偏执狂才能成功”

27:36 高飞的“非共识”:人形机器人会成为未来护工

33:34 AI共情能力强,是因为没有自我意识

36:07 印度网友因DeepSeek对中国改观

41:30 AI是全球科技大厂的生命线

47:26 生命科学、编程、科学发现,AI+哪些领域最值得期待?

51:03 AI+编程:未来文科生能像写字一样写代码

53:04 AI+生命科学:AI和免疫系统能对话

54:50 AI+人文:内容生产工具开发

57:33 超越技术:AI时代的人文关怀

观看视频版:微博/微信视频号@赛博对话)

加入听友群:sinacyber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