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 5 博士是怎样炼成的:传统制度与当代困境

Ep. 5 博士是怎样炼成的:传统制度与当代困境

2025/6/26
logo of podcast Serendipedia|维机游走

Serendipedia|维机游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路比
阿布斯
Topics
阿布斯:博士学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结构,当时有文学院、神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最初,博士和硕士学位可以互换使用,但随着德国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成为博士学位的核心要求。威廉·冯·洪堡在柏林大学的改革强调学术研究和论文答辩,使得哲学博士(PhD)应运而生。德国的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美国也开始效仿建立研究型大学。 路比:世界政治发展与教育中心转移有关,最初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19世纪转移到德国,后因两次世界大战,教育中心转移到美国。美国受德国影响,发展研究生教育,但早期存在乱象,如颁发荣誉博士学位。后来,美国大学联合会成立,提升了美国大学的国际地位。二战后,德国科研人才流失,美国学术水平逐步提高。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追溯了博士学位的历史,从混乱的中世纪大学的四个主要学科方向,到19世纪初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建立的现代博士框架,以及美国如何逐渐成为博士教育的输出大国。
  • 中世纪大学的结构及文学院的性质
  • 德国教育改革对博士制度的影响
  • 美国博士项目的发展历程及早期问题
  • publish or perish 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Serendipedia | 维机游走》第五期节目!博士,作为学术界的最高学历,长久以来象征着知识、专业与权威。但这个头衔背后的制度,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

我们两位主播都已经博士毕业多年。读书的时候忙着写论文、赶进度、熬答辩,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想:我们到底置身于一套怎样的学术结构之中?这一期,我们终于回过头来,试着理一理博士制度的前世今生。

我们从博士学位的起源谈起:中世纪的高等教育、德国建立的现代博士框架、美国如何逐渐成为博士教育的输出大国,以及那些看似在 cosplay 的博士帽和学位袍背后的历史与象征。我们还回顾了女性博士和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全面排斥,到逐渐争取到一席之地,过程远比想象中漫长而曲折。主播们也简要梳理了自己在香港和美国读博的各个阶段,从课程、资格考试到最终的论文与答辩。

除此之外,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博士轶事:

  • 最短的博士论文可以有多短?
  • 有人靠博士论文拿下了诺贝尔奖?
  • 年纪轻轻成为博士的神童们,有的成就令人惊叹,有的却并不快乐;
  • 而那位最年长的博士获得者,她的人生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我们也探讨了博士制度和学术圈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在博士越来越多、岗位越来越少的今天,在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的当下,这套延续数百年的制度,是时候重新审视了吗?

**下期预告:**我们这次还邀请了三位博士来一起聊一聊各自的读博体验:什么契机选择读博、读博过程中的挑战、研究的意义感,以及读博的收获和建议。敬请期待!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兴趣的话题和无用知识!更欢迎打赏支持我们的创作(爱发电),kofi))😝😝😝

时间节点

00:01:41 )中世纪的高等教育 00:04:56 )德国哲学博士改革 00:07:08 )美国博士项目历史 00:10:35 )学位服学位帽溯源 00:18:56 )女性博士教育历史 00:24:37 )香港博士就读体验 00:27:36 )美国博士就读体验 00:30:30 )最年轻的哲学博士 00:34:49 )最年长的哲学博士 00:37:50 )导师学术谱系网站 00:39:10 )最短博士论文定理 00:43:30 )诺贝尔奖博士论文 00:45:26 )博士学位供过于求 00:49:29 )学界心理健康问题

相关链接

主播

  • 阿不思:日常不务正业搞七搞八的无用知识爱好者
  • 路比:天马行空笑点清奇的维基兔子洞熟客

音乐片头片尾曲:Serendipedia - 阿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