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中文称为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抢救突发性心脏停搏患者的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 在我国,每年有大约1.4亿人经历各种意外状况。多数情况下相安无事,自己就能解决,但也有有3500万左右的人次需要一定的医疗援助。至于非常严重的状况如心脏骤停或其它紧急事件,数量级也在百万人次。这些还不包括老年人常见的紧急医疗状况。因此应急这件事情比我们想象中更需关注。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为什么近期AED开始逐渐被重视,为什么AED也被称之为“救命神器”?如何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也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好人条款”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去建立我们的安全感。 在滕超看来,社会应急这件事,本质上是要实现这样一个场景:有人遇到紧急事件,社会上的多数人能主动伸出援手;并且当他们伸出援手,所需的力量比如设备能及时到达;事后这样的义举能获得奖励,无论精神还是物质层面——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本期嘉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沉简 腾讯SSV社会应急业务中心负责人 滕超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郑逸翔 本期主持** 周瑜 Shownotes:** 1:48 心脏骤停这种紧急事件属于一种社会应急 4:00 李沉简教授在9·11期间遭遇的社会应急事件 6:50 愿景:有人遇到紧急事件,社会上的多数人能主动伸出援手 9:35 为什么最近大家开始关注心脏骤停和aed 12:50 首先关注心脏骤停,是因为它是应急领域最难、最严苛的场景 14:15 什么是救援的“黄金四分钟” 16:20 为什么每个普通人都需要了解一点AED 19:10 “好人条款”(民法典第184条)为什么重要 26:50 120电话会通知周围会心肺复苏的志愿者 34:50 可以从哪里学习AED的使用方法 38:20 帮2000万听障者做呼救功能 本期音乐:** Inspiration by Rafael Krux Advertime by Rafael Krux 本期制作:** 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