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社会通识,一种是专业知识。
社会通识就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用,不能直接转化为技能和财富,甚至不能直接应用于工作上,但常识非常非常重要,是底层的知识储备,影响的是一个人情商、眼界、高度、共情能力、理解能力和讲话的水平、人际关系水平……
我们常说某个人知识特别渊博,风趣幽默、生动健谈,跟他聊天特别有意思,其实指的就是他的常识水平特别高,这样的人如果再聚焦某个领域钻研一门专业知识或学习一项新技能,他上手会比较快,比较容易转化成生产力,更好的创造财富。
常识相当于积累的五谷杂粮,专业知识相当于酿酒技术。所谓积思顿释,这个思其实主要指的是常识。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说的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事情,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你才有可能悟出道,做成事,如果脑子空无一物,什么事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做成事?
有的人可能专业知识比较强,但缺乏常识,这一类人相比第一种人更不容易做出成绩,他们跟老板和同事除了聊自己知道的很窄的工作领域之外就很难聊别的了,同样在他的大脑内,常识与专业知识连接和反应也比较少,因为他只是有一套工具,但缺乏原料,所以很难做出东西,通常只能被动的执行外部的指令,难以自我驱动和富有创造力的开展工作,很容易成为工具人。
一门专业知识或是技能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掌握的很好,但通识的储备则需要日积月累持续不断。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