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 11 从婚礼直播到AI for QA Testing:Jinjing如何用技术连接世界

Vol. 11 从婚礼直播到AI for QA Testing:Jinjing如何用技术连接世界

2025/1/23
logo of podcast 双成记

双成记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J
Jinjing
炬成
Topics
Jinjing: 我从 Google 的软件工程师转型到创业,创立了婚礼直播平台 Lovecast 和 AI 测试自动化公司 Stably AI。Lovecast 的灵感源于我自己的婚礼,旨在解决亲友无法到场参与婚礼的遗憾。虽然 Lovecast 发展顺利,但由于用户留存率低,未能达到高增长目标,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用户留存的重要性。在 Google 的工作经历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 Google 的工程文化和强大的开发工具,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工程驱动型文化可能忽略用户需求。因此,在 Stably AI,我们非常重视与用户的沟通,每周至少与两位用户进行深度交流,并让工程师直接参与用户沟通,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提升产品体验。在团队建设方面,我建议选择与自己相识已久的人作为联合创始人,并建立一套严格的招聘标准,以确保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个人特质都符合公司需求。在 YC 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他们鼓励快速迭代和转型,并强调增长才是创业的主业,融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我建议加入小型创业公司,快速提升学习速度和产品思维;对于已经工作的年轻人,建议在公司内部寻找高增长领域,不断挑战自我;对于创业者,我建议快速行动,不必追求完美,专注于产品迭代和用户增长。 炬成: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 Jinjing,分享她从 Google 到创业的历程,以及她创立的婚礼直播平台 Lovecast 和 AI 测试自动化公司 Stably AI 的经验。 叡成:Jinjing 的创业经历和经验分享对我们非常有启发,特别是她对用户留存和产品思维的重视,以及在团队建设和融资方面的独到见解。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历史的某种齿轮或者巧合吧然后 pandemic 突然就这样发生了然后基本上我们的产品就是开始了飞速的增长上一秒一切顺风顺水然后我们下一步什么都非常清晰明了

然后突然的一个变化就能让你觉得我在干嘛我是不是在这个大海中飘荡然后连指南针都没有我们所有的 engineer 他们基本上就是一天要 ship the code 类似于他们之前在 Big Tech 一周甚至有时候是他们一个月 ship the code 我觉得你的 rate of learning 真的是就是非常的大

欢迎来到双城记这是一档对谈海外华人创业者的播客我是俊成我是 Rage 今天的嘉宾是来自 Stable AI 的联合创始人与 CEO 金金帮助开发者自动化 QA 测试在 Stable AI 之前金金创始过一家叫做 Lovecast 的婚礼直播平台在之前他在 Google 做了近五年的 software engineer 金金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欢迎

金金您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还有您的这个项目 Stable AI 和之前的这个 Lovecast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与这期播客节目我是金金然后我现在是在做 Stable AIStable AI 就是用 AI Agent

来解决软件测试的问题我因为在 Google 有过近五年的工程师经验然后特别是我在 Google Chrome 的自动化测试组所以我就也算是经历过软件测试对于整个工程团队的一个很大的负担吧

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实工程师大概需要花费 50%的时间来做测试他们一般会经历各种部分的测试比如说 unit testingintegration testing 和就是最复杂的 N2N test

然后测试也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你们可能在很多什么 news 里面会听到哪家公司有什么当机然后还有很多就是你没有听到过的就是不同的公司当机的故事基本上每一次当机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损失都是上千万如果体量比较大的话他们损失是上千万的所以软件测试的重要性也是不可言语的

我们就需要用 AI 来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 AI 能够替代替代掉 50%的人工时间这样的话每个团队都可以相当于他们的开发效率又是至少两倍的提速那您之前上一个项目 Lovecast 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好的

Lovecast 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产品其实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就是一部分是我们一部分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自己当时举办了一场婚礼因为你知道作为第一代海外移民嘛然后我们的朋友都是在天涯海角然后没办法每个人都能来到我们的婚礼现场然后当时觉得非常遗憾然后很多朋友没办法就是亲身经历我们的

就是那个最重要的仪式吧所以后面就觉得我是不是可以用那个技术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呢所以我们就想到了 LabPens 这个产品然后当时只是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产品可以就是作为 side project 做一下然后那个大概是我

大概时间是在疫情之前吧就是 2019 年年底所以是个很巧合很巧合的时间然后我们就上线了 App Store 好像也

就是反正就是放到 App Store 上面然后很神奇的一天然后突然有了第一个 user 我们也不知道 user 是怎么找到我们的然后有了第一个 user 很快有了第二个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就开始在 App Store 搜到我们用我们然后我们就觉得原来这是个刚去也是历史的某种尺轮或者巧合吧然后

pandemic 突然就就这样发生了然后基本上我们的产品就是开始了飞速的增长这样子我一直以为这个产品是疫情当中有起发财的原来是疫情前就有疫情之前 2019 年年底我们上线的那所以说整个过程其实您当时是没有做什么申发就自来水这样子就是有很多客户自来水对对对然后对因为我经常会被问到嘛就是有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用户我觉得

就第一个用户吧印象挺深刻的然后当时就很很震惊因为我们 App Store 就还是零评价的时候吧这个用户就找到了我们然后呃他后来还 email 过我们就说哎他一直就在找这么一个产品然后突然他他就有一天想着能在 App Store 能搜到吗然后就搜到了我们所以我觉得呃就我觉得用 Naki 来形容比较好吧就呃

完全就是 similist 你就 get 了 first user 当时那个用户他有什么特点吗就是他是做什么的然后呢他为什么想要用你们的产品

其实用户的话他是一位父亲他是在为他自己女儿的婚礼找直播平台然后他们也是有蛮多的老人就是可能就是就是交通不就是车马劳顿吧如果都要赶来婚礼现场所以就是一个父亲想让家里的就是年纪大一点的亲朋好友能够参与到他女儿的婚礼

所以他就开始了全网的各种搜索让他发现我们的产品虽然是这么新一个评价都没有但他觉得是最适合他们的然后他就给了我们第一次尝试然后非常的满意然后他之后我相信也是因为他他也带了我们的第二批用户因为他真的是给他的各种亲朋好友为我们宣传了一波所以那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就是你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一些挑战吗

有的有的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你都不知道你下一步该做什么

因为在我没有创业之前我觉得挑战会是我要什么调灯夜战然后什么从此过上了没有休假的生活等等等等然后我想的挑战都是来自于这种就是 operational 的挑战但我坐上我发现那根本不算什么最大的就是

上一秒你觉得我是什么一切顺风顺水然后我们下一步什么都非常清晰明了然后突然的一个变化就能让你觉得我在干嘛我是不是在这个大海中飘荡然后连指南针都没有然后

就迷茫的感觉吧我觉得那是之前没有想到过的但是我听您讲好像您的整个创业至少第一段创业似乎还是蛮顺利的那您讲的这种迷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觉得其实是希望导致的因为

我觉得它顺利在于它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然后呢我相信其实 Navcon 现在也是还有蛮多用户使用的我们其实它一直就是还在 run 对它是一个很成功的产品然后甚至是一个比较很成功的 business 但是可能我们的期望的话是来自于我们想做的是一个 VC backedhigh growth startup

但是 Navikans 它并没有变成那种 high growth startup

然后中间的这个 jump 就是我们怎么把 lovecast 从它的那个形态到我们想要的这个形态中间是蛮迷茫的这也是我们决定 pivot 的一个原因那您一开始有提到最开始做 lovecast 就是想把它做一个 side project 是什么时候您就是发生想法的转变说我要做一个 VC backed 然后 high growth startup 这个想法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于什么呢我

我觉得就是当时我们还是看到了它的很多潜力吧就我觉得其实现在也不能完全说那 FK 它不是一个非常背景的产品对 但是特别是当时更多的是对整个 Virtual Event 的一种展望和期待吧就是大概那个那段时间会有蛮多这种 Virtual Event Platform 的城市然后我们当时就觉得

其实 Navcast 它也可能会能够就是我相信我当时是相信就蛮多用户的那个行为会因为整个这种疫情甚至就是全球化这种远程办公而变得更加的就是转为线上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一个对未来的预期吧但是就像每个人对未来的预期它都是一个预测有可能这个预测会实现有可能没有实现我觉得更多后来发现就是对于 Navcast 我们发现至少就是短期之内那个预测它是没有实现的您觉得是什么让 Navcast 它这个用户增长无法实现一个比较非线性的短期内的增长

对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也就觉得这对很多创业者也是一个就是比较好的我愿意分享的一个经验吧就是 user retention 对以及那个用户的使用频率可能如果你是比较老道的创业者你可能一听 Navcast 这个你就会想到这个 user 用一次后

或者顶多两次三次他可能就不会复购对吧对这确实是对一个公司的那个 revenue growth 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挑战因为每个月你基本上你就都要担心我这个月的所有用户都来自于我这个月的 marketing 做的多好对你就是 always fight for survivalnot fight for growth

所以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每个月来的都是一批新的用户然后甚至不是每个月甚至一周每一周都是新的用户因为基本上大家不会就是经常使用这个婚礼啊然后直播这一块嘛那当时 Livecast 有做什么努力去提高这个 user retention 吗比如说有和一些婚礼公司进行合作或者说怎么样去提升这个

你们的曝光率之类的有的你也可以做很多来 mitigate 这个吧比如说我们虽然就是你没办法解决它根本的 retention 问题根本的我们做了一个尝试其实还是比较成功的就是用户它直播完了以后它可以就是将

全程直播的回放储存在我们的网站上并且那个回放不仅仅是简单的就是 video 回放它还包括所有的用户互动啊包括撒花啊

等等的然后然后我们每年是收费 50 刀就 50 美元然后用户来储存这个其实那个反响还很不错蛮多的用户在进行一次性付费直播之后又会是每年这个 50 刀来储存那个所以我们也是做过这个尝试的但是毕竟它还是不够高频就是 Yeah

其实我们能 retain 一些 user 这个 user 它的 retain 也不是说是那种能够增长 revenue 的 retain 因为比如说我们特别是后来做上 stably 的 b2b 之后你会发现你 retain 一个 user 之后那个 user 它其实是可以不停地不停地就是

expand 就是使用你的产品就是所以就是同一个 user 可能他两年之后他在你产品上花的钱就是还是比一年还会更加增长但是对于 Navcance 我们就只能就是维持在那个就是 50 到 1 年所以其实做过尝试它的增长也还是就是没有达到那个 BCBank 的效果

那夏小宁觉得您从这个 Lovecast 到 Stable AI 之间这当中就是有哪些比较大的一些 lesson takenfrom Lovecast 去影响你去做 Stable AI 还说更多是您之前在谷歌的行李去影响做 Stable 其实跟聊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我仔细回想的话我会觉得之前在 Google 的 learningGoogle 的 learning 可能对

Stable AI 产品的影响更大当然如果说从 business 来说那肯定 Navcast 影响更大因为我之前在 Google 没有就是做跟频 business 大部分的实战 business 经验来自于 Navcast

可以分别说一个我的 learning 吧就是从 Navcast learning 就是 user retention is very important 对这个其实很多现在做 AI 产品的公司他们也可能没有意识到因为可能 AI 自带的火热话题吧很多公司都是你经常看到 news 就是谁谁谁又发布了一个什么产品

然后大家都去 sign up 甚至有些 sign up 还有什么黄牛 sign up 对吧就让我想起之前的 clubhouse 也是这种就大家会为这个很 obsessed 但是你会发现如果有公判断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品真的成功是还是来自于它最后的 user retention 就是我的一个很大 learning 第二个就是来自于 Google 的 learning 其实就是更偏向于产品这方面的就是就是

嗯嗯

我比较好奇就是说那既然 Google 是这么大的一个公司然后 Google 又有这么多的人才为什么 Google 没有开发出什么内部的就 Google 有没有什么内部的工具来去帮忙加速这个 QA testing 还有其他相关的 testing 这些东西有的有的 Google

Google 内部的 development tool 我当我没有任何 bias 的说我都会觉得它觉得是最好的因为包括我之前在 Google 的时候我们有同事离职然后不同的同事去了不同的公司基本上每次跟他们 catch up 的时候他们第一句说的就是 I missed the tools in 下了 Google 对 然后甚至专门有一本书我不记得具体的名字但那本书就是讲的是 all the

developer toolsinside of google 他会那本书有讲到 google 内部的那个 code search 以及 google 的 code search 的 index 非常的快基本上就是每个 code 的 check in 大概就是零点几秒的 latency 就可以在那个 code search 上面 search 它

当然现在这个都是很多工具能够实现,但这个大概相当于十年前,就是大家的各种 development tool 都是非常初始的时候,Google 就做了很多。所以 Google 的内部的 development tools 在所有的 big tech 里面是最好的。是的,我可能有,我有一点 bias,但是我觉得真的是的,因为

Google 是非常看重 Google 是一个非常 engineer-led 的 culture 就是 PM 和 designer 的数量都很小但是 engineer 数量庞大以及他们会就是 engineer 自己或者他们有专门的 engineer team 会做很多 tool 来就是 improve efficiency 那在 Google 做了五年这个有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就是在职场发展的心得就是

比如说看您之前在 Google 一直是做 software engineer 这是出于您个人的选择呢还是说就是您有当时有任何机会去转产品杠吗

我还是比较喜欢去我更喜欢就是做技术吧对所以就是也是因为如此所有我们做 pivot 的时候我们都会决定做一个非常就是技术为导向的公司就是 stable AI 包括现在我还是非常深度参与这个就是技术的研发这部分

对所以这也是当时在 Google 我就就是非常坚持的想做这个 engineer 然后想要就是提升自己的技术你觉得在 Google 学到的最大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做五年的 engineer 觉得还是有蛮多的然后让我如果让我排序的话想一下这个还这个还挺难的太多

我能想到一个反例其实你可以讲一讲吗对我觉得就对在 Google 五年吧然后我有太多就是正向的例子就是我大学毕业之后就从事的工作嘛然后我就学到了太多我讲一个就是正例和反例吧

对这里就是我觉得 Google 他们是的整个 management 系统就是是非常的我觉得能让人才自由发挥的一个平台吧就我特别感谢我的两个 manager 然后包括我现在就是管理我们的团队我也沿用了很多 manager 的方式就是 manager 就是

就是非常的注重注重人才的发展包括当我刚入职的时候 managers 和我的 skip manager 都会问我就是我对五年之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呀以及

就是和我一起制定就是我要就是每个 quarter 做什么来达到那个计划然后他们是非常 respect 我的整个计划比如说我一开始说我觉得我要提升我的 public speaking 我 manager 真的是找各种机会让我跟整个 team 做讲座而且我当时是作为一个非常新的人然后 manager 愿意就是呃

就是让整个包括整个 team 非常 senior engineer 各种人都一起来听我的讲座我觉得它是非常 respect 就是我的个人职业发展意愿所以我也将这个就是带入我现在的团队管理然后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成效然后反例的话就是我觉得 Google 可能有时候过于就是 engineering driven 的 culture 了

对啊我觉得这个能让很多很伟大的技术在 Google 产生包括这个就是 LM 的那个嗯对对 attentions or your need 这篇 paper 就是最开始在 Google 嗯就是在 Google 创造的嗯但是呢嗯 Google 现在我觉得他们做产品有一点就是太嗯

没有和用户的 feedback 达到足够的紧密以至于很多的产品就是来自于我想象用户可能会怎样但是实际的效果是当用户拿了这个产品用户就很迷茫就不太理解你整个 design choice 因为他并没有参与其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就是

可能反向的例子吧然后我也在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就是以用户为导向

我感觉这个跟我们之前王金聊的就还蛮像他之前是在 Google Brain 做油管算法然后似乎他就认为说那个首先他整个客户都要作为广告商然后他就讲当时 16 年之后他就讲说信息减防啊然后整个油管有很大的反词然后后面又自己去做这个做 AM 感觉你们之间的这种

还蛮相似的感觉是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对 Google 来说一个很中肯的 criticism 不仅是比如说我现在已经离开 Google 买了我现在对 Google 的很多 interaction 都是作为用户的角度来说包括 Google Calendar 最近的一个新的改版我能理解对于一个 label engineer 来说这是他们一个比较大的 project 我把 Google Calendar 做了一个新的 UI 但是作为用户

来说我觉得这个新的 UI 它是 strictly worse than the old UI 并不说因为我对 UI 有什么 preference 我是就是觉得它的 usability 就是如果你 measure 我用这个 UI 的 efficiency 就是当我熟练之后用它的 efficiency 我觉得它是肯定是显著下降的但是 somehow 这样的一个产品它被 shipped 出来了我就觉得其实 user 没有参与到很多的就是

它的开发的整个过程以及我当时是在 Google 内部做工程师嘛我能够看到就是 Google 内部的整个产品开发然后工程师和用户都是离得相当的远然后 Google 就基本上都通过 PM 来做这个中间的沟通嘛但是 Google PM 的数量也是远少于 PM 和 Designer 的数量是远远少于 Engineer 的

那您现在就是从 Google 出来做这个一开始做 Livecast 现在做 StableAI 您又就是很好的吸取这个教训然后去 talk to users 吗您具体是做了哪些事情去确保您和您的团队离用户永远是比较近的呢好问题我们的硬性要求就是每周我们至少要跟两个 user 有就是超过半个小时的谈话

而且就是一开始我刚从 Google 出来我会觉得诶 talk with user 直接做一个 survey 就就就完了嘛对吧然后我就可以躲在电脑后面继续写自己的 code 然后哇感觉生活真美妙但是其实也是通过 YC 我们意识到就是那个 survey 很多大公司依赖于的 survey 是远达不到就是跟跟人就是面对面谈话

的这种深度的因为你如何人面对面谈话你发现了问题你可以就是非常保管问题的就是问底的就是问到那个问题的核心对所以我们是一定要和 user 就是每周至少两个 user 的深度谈话然后第二的话我们的工程师我们每个 user 我们 on board 的话我们会跟他们有一个 slack channel

嗯就是这样我们可以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我们这种就是 customer facing 的 role 就比如说呃我做 sales 或者什么 account manager 会在那个 channel 里面我们的 engineer 也会就是 rotate 到不同的 channel 嗯对这样

第一 engineer 能够就是有很好的 product sense 他们也就知道我可能下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就一定要说要要 solve 我刚刚看到的 user 问题第二的话我觉得这张 engineer 也很有成就感对因为对于 startup 来说那个 talent retention 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没办法做到想给出谷歌那样的什么 perks 什么 free food 对

那么好的 work-life balance 那很多人 join startup 他一定是来自于他觉得他做的每一样工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最有意义的就是让他直接和 customer 对话就是我想做一个 feature 那我给你做了 customer 就说好 感谢你

非常非常好的一个 feedback 正好聊到 talent retention 我有点好奇就是您在做 CEO 就是进行了这个角色展唤之后您是怎么样去招兵买马去招到您的初始团队的您可以比如说从 co-founder 聊起来吧这个可能我觉得我们挺多亲友他们未来一想创业会比较感兴趣对我的 co-founder 是我大学同学

然后因为我们大学就一起做很多 project 所以我第一就是对他的技术能力非常的了解第二的话呢就也对我们就是我做的那种方式非常的有信心我如果让我给其他的就是想要创业的朋友的建议的话我会

我会是非常推荐就是找一个你认识很久的人做 co-founder 因为我知道有就是相反的意见就是说不要找朋友或者 family 等等假设 doesn't work 会让你的关系变得非常 awkward 但我觉得可能你更需要关注的不是这个关系多么 awkward 对吧就是 don't worry too much about it 而是你怎么做能够增加你公司成功的概率

对反正是通过我身边的 data 我觉得那种如果两个人不太认识的话你们是很难一起度过一些难关的你们会有猜忌因为你一定会遇到难关就是再顺利的创业哪怕你就是听到那种 newspaper 非常顺利的创业一定会有很多不确定的时刻如果你两个不信任对方就很难挺过去

就是说即使是感觉在这个人技术再牛逼或者这个人 sales 能力再牛逼如果你不是特别了解他的话你们可能就是上限非常高但是你们下限是控制不住的你无法保证这个人会在什么时候离开或者背叛组织这种感觉是的特别对于 co-founder 因为这个是个就是一个 co-founder 离开对公司影响是非常大的对甚至我们在招 engineer 的时候我们都没有

就说

我们没有过就是因为这个人的技术太牛逼我们会就是不考虑他的就是人品啊以及就是他的整个 vision 和 pulmonite 就我们也是招过人然后也是有吃过亏或者有成功的例子我们就发现如果一个人的 personality 和你非常的就是你能非常的相处愉快以及

呃那一个员工他是非常信任你的 vision 那能够弥补很大的就是技术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可以学的嘛我觉得就是再牛逼的技术如果你们不 align 的话你

也很难 return 比如说 Illia 对吧 Illia 和 OpenAI 的蛮多高管他们都相信离开去到其他的公司或者创立自己的公司包括 EtherpicEtherpic 一开始就是 OpenAI 的一部分员工离开创立的现在跟 OpenAI 是一个非常大的 rival

所以我觉得就是再牛逼的技术都抵不过他对你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我刚刚想补充的一点 comment 就是说再加上现在各种就是 gen AI 技术它可以就是有很多 code 你都不用自己写像 cursor 这种软件然后所以说其实整个团队是否和谐大家是否能够一起

度过暖关是否能够呃就是相处起来比较愉快然后大家 mentally 互相支持这点非常非常重要是的非常同意那您可不可以就是非常简单聊一聊呃您是怎么找到非 co-founder 的那些其他角色的在我 hire 之前我首先就是当然像很多就是比我们更进一步的公司取了很多金嗯然后

可能非常重要的就是确定我想要 hire 什么样的人我觉得那是第一步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就是当他们想到 hire 的时候他们就会就

可能会就是也比较就是建一个用那种 dating 的术语叫建一个爱一个吧就是说我卡层看着每个人都很好因为你就没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但我们就是在 hire 之前有一套很严格的自己的标准然后有很多 candidate 如果我相信我没有那个标准的话我们会非常就是想要 hire 那个 candidate 但是可能会最后发现他并不适合对所以我们的标准就是我们要 hire 就是

他至少得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一个就是要么非常 experienced 要么非常的 smart 对然后 anything that 就是非常 average 的我们一定得 pass 对因为就是我们做的产品非常有技术挑战性我们基本上就没有非常 trivial 的 task 所以如果是一个 average 的 engineer 他的 opinion 真的就是

就是很有吸引力来了我们梅哈尔之前会想着说不定他能帮上一点忙呢但后来你会发现他其实真的是一点忙都帮不上对所以我们也是反复思考决定

用这种标准来 hire 然后有了这个标准呢基本上就是要封房的 source 然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你的 funnel 得足够大因为我们这个标准非常严格基本上我觉得是什么千分之一的转化率吧那我们得有几千个 candidates 来让我们就是做挑选我的天哪那像您公司在大概员工有多少人

我们现在是五个员工已经失掉了几千人五千人对对对因为我们现在最近是有看到很多像一些 AI 自动化的一些工具包括 stable 还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是比如说写代码之类的一些工具你觉得这些对于创业者未来的工作方式可能会带来哪些变化

我觉得这些工具能让有很好产品思维的创业者脱颖而出对因为你会发现就这些工具他们呢他们还是没办法取代一个就是能够做深思熟虑的人他们更多的就是给你很多就是

solution 就是你如果能问一个问题然后他会给你展现十个不同的 solution 但并不是说每个 solution 都是好的所以你得就是从十个中挑出一个然后继续的把它朝一个就是你能你能就是预知的一个方向让它 iterate 但是如果你作为这个

就是掌控整个过程的人你是没有那种产品的思维很好的产品思维

可能也没办法很好的利用这个 AI 就是来为你实现就是一个 ToneX 的产品所以如果是很具体的话我会相信很多优秀的比如说产品经理啊就是之前可能他们没有发达的一些经验就是落地的一些实操的那个 coding 的 skill 他们现在能够就是通过 AI 来将他们的很多想法实现

所以就有点像是产品思维我感觉就是现在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他可以帮你完成任何东西那其实能够完成什么其实没有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那么重要了

就是 basically 如果有一个东西可以帮你做任何事情其实重要的事情变成了你到底要拿它做什么这个问题然后呢能够最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就是所谓拥有产品思维的人他才能在中间脱颖而出我有一个快速的 follow up 就是您觉得对于这些想要提升自己产品思维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吗就是有什么渠道方式是最好去提升自己产品思维的

觉得有几个吧第一就是加入一个创业公司

对因为我们刚才在谈到 Google 嘛但是就是不管你是做什么就是背景出身工程师也好甚至是 Sales 或者产品经理你在大公司接触你能够接触到的一些用户但是可能你你接触的用户没有办法像你在 startup 那么的你跟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没有那么的深入嗯

对 所以我觉得就是深跟一个就是问题领域以及就是跟用户深度交流是非常好的提升产品思维的一个方式吧 startup 有很多这样的机会第二的话就是多用产品对 因为就是很多有时候的感觉就来自于经验嘛就是我怎么知道这个这个

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以及它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因为我就见过一百个这样类似的产品然后我就有了我自己的一套思考但是如果你见见的不够多可能你没办法就是 develop 那种感觉吧就是你需要 know what good looks likebefore you think about something good 了解

对这个方法我觉得还挺受用的我有的时候自己也会列一个就是我觉得非常美的一些产品清单然后去从中学习他们的产品设计理念对包括像就是乔布斯然后大家会想到乔布斯就会想到他真的有很多原创新的一些 design 等等等等但如果你就是读过乔布斯传的话你会发现他每一个就是非常 groundbreaking 的 design 包括最初的

他的 iMac 也好他的 iPhone 也好其实他都是看到了一个就是别人已经做出的 prototype

然后我记得比如说那个最开始那个 Mac 的那个 GUI 就是图形操作什么桌面啊什么各种 Drag and Drop 的 File Filter 因为之前的电脑都是那种就是你需要在 Terminal Type 去操作的嘛这种 User-Friendly 的 GUI 的话其实他之前是看到那个叫一个公司做打印机的叫 Zerox

我想他们最开始研发出了那个但是他们内部一直就研发出来也没有把它用来使用乔布斯看了之后振奋不已就说我们就要 copy 一个他们这样的做我们的故意对所以其实很多他都是来自于他受到了其他的灵感启发对当然乔布斯他做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他受到灵感启发之后他就被他付出实现吧他没有让他就是乘风

成功几十年所以说执行力也非常重要对小布斯之前那个他也有在斯坦福的毕业典礼一年还是多少年然后他讲过就是苹果里面很多很漂亮的字体其实都是源自于他之前在本科的时候他有去上一些书法课当时看上去非常没有用的一些行为到后面就 connecting the dots 就 connect 起来了是的那像您这个两次创业当中的话您会

这个有没有一些特别习惯的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就可能说更加的 focus 因为您之前有提到说整个创业的话是非常 intense 的一个过程

那您是怎么样自己去 balance 或者说去调整自己的这些经历的是一个非常目标为导向的人然后让我 focus 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制定一些非常看似难以实现的目标就比如说这个月我要发布这些 feature 以及我要 onboard 这么多 userrevenue 要达到这么多嗯

那会让我非常非常的沾粉基本上就是每天早上

可能还在半醒的状态就突然想到了这些目标然后一下子就跳起床非常有动力的去干这些活然后无论在面对很多什么就是挑战啊或者 setback 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些就有一点那种打怪升级的感觉吧然后我就觉得这种打怪升级的快感让我就是非常有动力非常就是振奋

那所以对于您来说的话就是您可能不会太关注 work life balance 我可以这么理解吗是的我觉得我从小可能就有一点这种工作狂的心智吧就

就基本上你让我休假我可能会觉得非常不自在因为我觉得我突然你随时在想我下一步能够做什么但是一想到可能还有一点就是我就从来就是执行力比较强基本上想到一个事情然后下一如果下一秒我没有就是一个 action item 可能 action item 要么是计划这件事情要比如说开始做这件事情然后我就会我就会觉得

这不是我的状态然后就非常不自在对我有个 hypothesis 是不是很多时候工作对您来说就像在玩耍一样就 work seems like play 我觉得会有一种对您觉得就是无论是在 Google 工作还是在 Livecast 还是做 Stable 都是感觉 work seems like play 是吗

对我觉得特别是我做到我非常感兴趣的事当然就是我觉得感兴趣这个定义一直在变化的然后我觉得它不是那种很窄的定义就是说我觉得这个是

我理想中的什么我觉得好有意义我觉得感兴趣更多的是他的那个 impact 吧就是我是一个刚才说的非常 impactgoal driven 的人哪怕这件事很枯燥从事实意义定义上很枯燥但是我觉得如果做了他就是能让我离那个打怪神奇你最终 boss 又更进一步我就会觉得他非常的有意义然后做

就做的时候就觉得很快乐我们比较好奇您后来为什么申请了 YC 是一开始做 Stable 的时候就想着说因为我想做 VC-backed High Growth 然后就想到了行业标杆 YC 还是说做到一定程度之后有 Co-founder 或者你自己有想到说去做就去投递一下 YC 的申请我们其实是当时做 Lovecast 的时候申请的 YC

对然后当时申请是其实也是一个挺机缘巧合的吧就是身边的朋友都说都说你应该进 YC 然后

我们就有也有蛮多就是认识的就是朋友就是同事也好大学校友也好他们进到 YC 然后给我们反馈就非常的好所以我们我们就觉得哎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而且但是听说的是申请 YC 的话嗯

很多人申请什么三四次甚至有什么七八次才成功的我们就说是挺好的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他也能帮我们就是相当于就是打磨一下我们整个 business plan 因为 YC 他会问很详尽的这种就是各种 business 的问题

但是呢我们就是相当于一试就还表现比较好所以当时就被 YC 怒斥也是感觉一个挺幸运的一个机会吧那您觉得就是说您在 YC 的这个社群当中因为我们之前也访谈过其他一些 YC founder 他们都很喜欢去强调说 YC 这一个社群

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帮助您在这其中您的感受是什么样子对啊我觉得 YC 真的是一个非常 genius 的 idea 很天才的一个 idea 啊因为就是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创业公司吧然后你总会想就是这么小一个公司他们是如何能够挑战就是啊

就是已经非常 establish 一些大公司然后中间还要经历各种什么 fundraising 啊技术开发招人然后做 marketing 的种种那种磨难确实你看了也会觉得他们成功概率非常低但是呢我觉得 YC 的 genius 就是在于他们就相当于用了一个这样一个 community 从

像每个你能想到的方面的那个成功概率就我觉得至少是 10 timesif not 100 times 对比如说就就拿一个就拿一个就是找用户这个方法这个这个那个维度来说吧如果你没有在这样一个 community 你的用户真的是你要去向

可能 100 个用户然后还要不停的证明你自己就是我们虽然是 early stage 但是我们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但是你的那个 commercial likelihood 都是非常低那是 YC 呢这样一个 community 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就是大家都非常愿意试用就是对方的产品但这个也是 receive 了很多 criticism 的我觉得就是

看你怎么用吧你不能对这个太上瘾你不能就说我就非常满足于就是 YC 公司用一下我的产品只要他们 OK 就行那我也不是致力于提升我的产品这不太行但是如果你把它作为一个就是一个能启动从零到一就是你得有就是至少一部分人相信你你得有一些 basic 的 user 什么 use case study 啊或者是那些产品的反馈你才能到达下一步

那 YC 就给你提供了这样一个能启动平台如果不在 YC 你就很难有这种 initial 的

Foundraising 那也是就是类似的吧就没有 YC 那 Foundraising 难度会是十倍一百倍以上你指的是 Foundraising 这一块首先就是我们听之前有一期嘉宾云飞他有聊过 Foundraising 其实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 completely different skill set 就是即使你可能产品思维非常强你 coding 非常强但是 Foundraising 它还是你需要从零开始学的

您觉得 YC 就是 LSE of course 它是一个非常好的 credentials 就是别的有 YC 领头那其他人也会想要投那除了这个之外就是您在 YC 有没有收到什么 fundraising 的建议呢就是您的 group partner 或者其他导师们有的所以 YC 我觉得他们做得很好一点就是告诉你 fundraising 不是你的主意

对就是你的主业应该就是不停的增长然后当你增长的足够好的时候钱应该是来到你而不是你去找钱就是就是默念几遍因为钱来找你不是你来找钱嗯对因为一旦你去找钱嗯

这个 dynamics 就变了就是当你越缺钱的时候那你一定是越拿不到钱的时候对然后你越相信自己不缺钱的时候真的是会有 100 个人上门给你钱然后 YC 就相当于非常 push 这种然后因为我是见过很多非 YC founder 包括我们一开始没有进 YC 的时候我们会想着我要创业那我先别做产品那我先去荣誉报资好吧

对对对然后你会发现你花上半年融资其实什么都没有融到但 YC 就是说你得先做产品花上这半年做好的产品然后你再去融资一周之内将这个融资 close 掉因为就是应该那么快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大的那种思维的转变吧我这里可能想要跳回您刚刚上一个回答就是您讲到说 YC

我如果理解没有错的话 YC Trust 人之间买对方的服务是这个行为受到很多 criticism 这个 criticism 是什么原因

我有点恐怖 criticism 的话它会有一些 criticism 但更多的 criticism 是来自于就是非 YC community 的吧他们会觉得就相当于是一个 unfair advantage 对于 YC 的公司然后他们会觉得可能你的那些 traction 它并不是真正的 traction 只是因为你们是朋友然后我决定试用你的产品啊

我觉得会有这样一些的 concern 但是反正就是我至少我观察到的也我觉得更多的是 YC founder 就是想要非常 open 去尝试一些 early stage 的产品并不是说因为我是你的朋友所以我就会一定支持你而是就他们在尝试这个产品的时候也是那种非常 fair 的 assessment 只是他们

更愿意去就是 take 那个 risky 的那一步相比于就是如果你是一个非 YC 的 founder 然后呢你去 pitch 一些就是非 YC 的一些什么公司他们会更 risk averse 在 YC 的这个经历中你有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故事我觉得就是可能是 pivot 吧那这样的话对然后 YC

我对 YC 整个经历印象最大的就是他们对 Pivot 的接受程度甚至就 YC Partner 他会非常鼓励你去 Pivot 对我觉得这个也是就回到了我最开始就是说到第一次创业让我什么意想不到的挑战可能在我没有创业之前我会觉得创业就是

你有一个对一个未来的一个 vision 非常坚定的想法然后你就去客服更容间来将它实现但现在就是特别是在

经历过 YC 和与蛮多的成功的创业者聊过我发现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就是不停探索的阶段可能他们最终成功的 idea 都不是他们最开始的那个 idea 但有可能为了就是当他们成功之后为了更多的 publicity 就是彰显他们是一个非常有 vision 的人

可能会他们会说我一开始就知道就会这样我就很坚定他们可能会 rewrite 这个 story 但是其实如果你仔细读基本上每个人他都会就是有一个这种探索的过程 YC 非常鼓励这个就甚至有一些 YC founder 在他们

就是接到 YC 的 offer 的时候 YC 会明确跟他说你知道吗我们给你这个 offer 不是因为你当时你跟我们 pitch 的 idea 而已多好是我们看中你这个人其实这个 offer 条件是你愿意就是做你的另外一个 idea

明白对我之前听 YC 最近的一期 podcast 就是聊最近比较火的 scale AI 它的创始人 Alexander Wong 就是说当时录取的他的 YC partner 就是说最开始他们做的是一个非常平平无奇的 idea 是一个 doctor's appointment 预约的那种软件然后他们是后面 pivot 到了这个因为当时的自动驾驶的这个浪潮所以才想到了就是说去贴标签这个活后来发展成了 scale AI 这样规模的独角兽

是的是的对其实对我觉得 YC 就是非常 open about this 因为你想其他的 VC 甚至我相信就是可能那个 Alexander 王我觉得他在很多其他场合他可能没有会提到就是这种 early stage 的这种 period 的经验他可能会更 focus 我们一开始就非常看好 AI 自动驾驶等等然后我觉得就 YC 的整个 openness 这种是一个 might healthy 的 might healthy 的

Healthy 的这样一个氛围这样 Founder 的话给下来让他们多了更多选择对吧而不是说我一定得在这棵树上吊死那我们现在这个差不多到我们结尾的一些保留的一些问题就是您对这个您刚毕业时候的自己刚开始工作的自己以及刚开始创业时候三个阶段时期的自己分别会给出什么样一些建议对刚毕业的我我会说加入一个 Startup 吧不是 Google 吗不是 Google

对是有多大规模的 startup 呢越早越好就是一到五人 ideally 一到五人对甚至就是创立你自己的公司吧对因为我就这个 rate of learning 真的是天差地别就从各种维度上来说吧不仅就 engineering skill 包括我们所有的 engineer

他们基本上就是一天要 ship 的 code 类似于他们之前在就是 big tech 一周甚至有说是他们一个月 ship 的 code 的那种程度对然后嗯

我觉得你的 rate of learning 真的是就是非常的大而且你就是学到的很多 technology 都是相当于 open source technology 很多 big tech 他们的 technology 就偏向于非常 proprietary 然后内部的 tools 他这种内部的 tools 他倾向于 get outdated

对因为你想如果是你一直就使用 open 的 dev tool 如果一个 dev tool 不够好的话就是你有很多 choice 大家一定会 migrate 到新的那个 dev tool 这样就出示这个 tool 它也在不停的就是更新或者你也可以就是自由 migrate 到另外一个 tool 但是大公司内部它一定就是让你使用十年前的很多 tool

对就是仅仅从技术还有另外当中说的那个产品思维我们之前不是说了那个之后能在 AI 这个 Ever Survive 的工程师也好产品经理也好他一定是有非常有产品思维的人而加入一个 startup 就能让你更加的接近 user 对我会给刚毕业的我这个建议那对于刚开始工作呢

刚开始工作那刚开始工作这个那就是假设我并没有就是 take 我刚毕业的我的建议加入 startup 就是说我已经加入了一个 big tech 那我觉得在在公司里面还是会有很多就是不一样的 opportunity 吧我觉得就是不要 settle down 就就一定嗯

我是一个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很快的人我觉得没有什么是能够就是一直养脑啊躺平的所以我会非常建议就是其实在你的 org 也是找就是增速最快的那个 product area 然后想办法加入他们然后为他们做出很大的 impact 那 what about 刚开始创业无论是 labcast 还是 stably

move faster 怎么样 move fastermove faster 我觉得一个是从操作的方面来说吧就是做事情不要太过于完美其实差不多就行这其实是一个创业前辈给我们的建议他就说 90%你做的决定都不是生死决定就是差不多就行了就是你

你会发现你最后成功是因为你做了你做的决定比别人多几倍你做的事情比别人多几倍然后如果你太过于每个决定都要做得非常详尽你可能会花上几倍的精力做一个决定那你的整个效率就是会非常的大大折扣 Sam Altman 好像也说过一句话就是 I have yet to see a successful person who is slow moving

对对然后没有见过就是 slow moving 然后成功的人没有没有对然后如果你读 Ena Musk 转以及我其实身边有蛮多朋友和 Mask 共过事你会发现他的风格他做事就是不计后果的快可以说是但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就是 hold 住他的这种做事风格但他基本上就是他非常不讲究正确率

他只追求快但是因为他可能他的基准证据率还是高于 50%吧对那我们就说他 60%但是他 60%的证据率他经过 compound 同一段时间内他做的时间是其他人只做了一件事其他一件事是 80%的证据率但他就是这个不停的 compound60%证据率的事他最后反而他做的对的事会比其他人更多所以对我会想

想告诉自己就是差不多就行了尽量 move fast 然后您能否推荐可能一到两个您觉得收获波峰的这个信息源也是书 播客 博客 whatever

对对书的话我会推荐 Elon Musk 的两部自传我其实是读了他之前的那一部对然后听说他最近的那一部也挺好的非常非常推荐不管他这个人有多么 controversial 但他一定就是他可能是就是现今来说最成功的一个创业者之一我觉得还是必须得向他学习对然后第二本书就叫 How to Decide

对这也太我们刚才说的 move fast 对吧就是其实做决定有时候可能是花你最多的时间的因为你会觉得每一个决定都非常的重大所以就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做决定的框架对您方便说一下作者是谁 Half of the side 可能叫 Annie Duke 作者应该是 Annie Duke 好的这个我们到时候放在 shownotes

那除了就是您平时主要信息摄取的方式是看书吗还是您也会去读别人的博客比如 Sam Altman 的博客 Paul Graham 的博客或者说听一些 podcast 吗我会听 podcast 然后我听的比较多的就是 Nanny's Newsletter

Lenny's Newsletter 对它是那个北美 business 应该 number one 是的因为它的 newsletter 实操性非常的大基本上因为比如像你读 In a Mass 或者 How to Decide 它更偏 Strategy 吧 Lenny 就是真正的会告诉你怎么去做 go to market 就那些比如我做 Debt 我这一个很 specific 的 vertical 的一些实操经验非常的有用

对前两天我刚刚看到他发了一个 2024The best of 2024 来你对再看对是的是的很推荐好的那如果就是在最后最后的最后结尾你要给就是所有听我们这档播客的年轻人任何创业或者说是心理或者 whatever 相关的建议你会说什么怎样的一句话

真的勇敢去做想的话你会觉得都是问题当你做的话你会发现每一下你能想到的调整它都会迎刃而解的就是方法是总比困难多的就想什么就去做吧你一定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