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精神科醫師李俊宏的兒少心理健康關鍵字】頭痛腹痛可能是憂鬱症?拒學生其實也想上學?網路遊戲成癮前,留意3大網路危害徵兆?

【精神科醫師李俊宏的兒少心理健康關鍵字】頭痛腹痛可能是憂鬱症?拒學生其實也想上學?網路遊戲成癮前,留意3大網路危害徵兆?

2025/4/29
logo of podcast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李俊宏
Topics
李俊宏:我從事精神科醫學二十年,專長涵蓋一般精神醫學、成癮精神醫學及司法精神醫學,並擁有資訊工程博士學位。近年來,兒少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盛行率快速上升,已成為兒童心智科門診成長率最高的疾病。兒童憂鬱症的表現與成人不同,常以頭痛、腹痛等身體不適症狀呈現,容易被誤認為是青春期叛逆或其他疾病,因此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未妥善治療的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成年後復發機率高達60-70%。 拒學問題也日益嚴重,拒學的孩子並非單純懶惰或叛逆,而是對上學過程產生強烈焦慮和恐懼。拒學的原因多元,可能與環境轉變、家庭結構改變、自信心不足、過去創傷經驗等因素有關。治療拒學需要學校、家庭和專業人士的共同努力,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避免操之過急造成更大壓力。 網路成癮也是重要的議題,網路成癮不只是沉迷網路遊戲,而是指對網路使用失去控制,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應關注危害性網路使用的早期徵兆,例如身體不適、心理焦慮、社交活動減少等。在孩子出現網路成癮徵兆時,應及早介入,調整生活方式,協助孩子建立新的興趣和抒壓管道,逐步減少網路使用時間。 數位性剝削是新型態的犯罪,對兒童和青少年造成嚴重身心傷害。性私密影像外流的風險極高,受害者可能遭受長期的心理創傷,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家長應教導孩子保護個人數位足跡,避免成為數位性剝削的受害者,同時也應關注孩子的網路行為,及早發現並介入。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台灣,近年來兒少憂鬱症、焦慮症比例快速成長,已成為兒心科門診成長率第一名的診斷類別,而確診憂鬱症的孩子,許多從國小開始就有自殺與自傷的意念,兒少的心理健康已成為亟需社會大眾重視的議題。 這集《少年報導者》Podcast「新聞關鍵字」單元,特別邀請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擔任客座總編輯,要帶大小聽眾認識4個關於兒少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字 #憂鬱症 #拒學 #網路遊戲成癮 #數位性暴力,一起來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Q.兒童憂鬱症的症狀和大人憂鬱症有何不同?為何不容易分辨? Q.拒學經常好發的時間點?為何會讓孩子「想到學校,卻無法付諸行動」? Q.不要等孩子網路成癮才求助,哪些「危害性的網路使用」徵兆出現時,大人就要提早留意? Q.曾經歷性私密影像外流孩子的自傷風險是一般孩子的5.16倍,如何教孩子留意自己的數位足跡?

客座總編輯|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賴育辰、吳冠伶、林彥伶 📍延伸閱讀: 危險心靈海嘯──憂鬱、厭世、自傷,兒少心理健康大調查專題 https://bit.ly/42W4wVX) 混沌少年──3位自傷、懼學、手遊成癮孩子的告白 https://bit.ly/42SVE3m)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email protected])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