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中文讀報|【我的14歲】何榮幸:我希望,那一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

中文讀報|【我的14歲】何榮幸:我希望,那一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

2025/4/1
logo of podcast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何荣幸
Topics
何榮幸:我的人生選擇與母親的支持息息相關,她樂觀堅毅的態度深刻影響了我。從小立志成為記者,最終創辦了非營利媒體《報導者》。我後悔十四歲時獲得愛國作文比賽冠軍,因為它導致我後來經歷的校園白色恐怖事件。那一年(1980年)發生的一些世界大事,也與我後來的記者生涯有所關聯。我在南非見證了曼德拉當選總統,這與我當時無法預料。我來自貧困家庭,母親勤奮工作並重視閱讀,對我的成長至關重要。她的鼓勵與支持對我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培養至關重要。我從小成績優異,進入明星國中,積極參與寫作比賽並取得好成績。十四歲時獲得的愛國作文比賽冠軍,實質上是一種洗腦式的愛國教育。我高中聯考失利,但母親支持我選擇感興趣的高中。在高中時期加入學校文學社團,並因此卷入校園白色恐怖事件。在戒嚴時期,我因參與學校文學社團活動而被指控「思想有問題」。校園白色恐怖事件給我的家庭帶來巨大精神壓力和困擾。在經歷校園白色恐怖事件後,我最終考上大學,並堅持自己的新聞理想。我被指控「思想有問題」的文章後來被黨國體制下的刊物刊登,這是一種諷刺。我的母親一直以來都堅定地支持我的夢想。校園白色恐怖事件最終隨著時代變遷而成為歷史。我和朋友們多年後重返高中母校,為被掩蓋的歷史事件平反。我懷念我的母親,並感謝她對我的支持。我的人生經歷讓我更加珍惜自由和民主的可貴。我希望十四歲的自己能有親友的支持,並把這份溫暖傳承下去。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創辦人、曾獲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的何榮幸,進入新聞界30多年。他在大學時即立志從事新聞媒體工作,認定「一輩子就只想要做好這件事」,理想背後除了母親的堅定支持,也和戒嚴末期那件無端降臨在他身上的校園白色恐怖事件有關。 本集讀報你將聽到何榮幸親自口述他過往的年少歲月,作為愛國作文比賽冠軍、編輯高中校刊的文青,卻被指控「思想有問題」,讓他體會到自由與民主的可貴,進而一步步走向專業記者之路。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何榮幸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何榮幸:我希望,那一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 https://bit.ly/41UDmPY)

📮 許願池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禮: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