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中国经济持续恶化!详解2025一季度数据,统计局在藏什么?贸易战下,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中国经济持续恶化!详解2025一季度数据,统计局在藏什么?贸易战下,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2025/5/31
logo of podcast Stan的聊政事兒頻道

Stan的聊政事兒頻道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某播主
Topics
某播主:我认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首先,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不容忽视,虽然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有所增长,但实际情况可能远不如数据乐观。我分析了一季度GDP数据,发现实际GDP增长高于名义GDP增长,这表明中国正面临通缩的压力。此外,消费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且是在政府加大补贴力度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反映出内需的疲软。出口方面,虽然三月份有所增长,但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出货,并不能持续。更令人担忧的是,出口的增长并未能有效提升企业利润,这表明中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我认为,中国经济长期依赖出口和房地产,而社会福利不足、民众对政府缺乏信心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困境。政府应重视民生,提升社会福利和保障,才能真正激发内需,摆脱经济困境。 某播主:我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数据可能存在水分,例如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发电量下降相矛盾。即使按照官方数据来看,经济也在恶化。我认为,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很脆弱,无法承受关税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为了维护面子,可能会让人民承担代价。此外,在中国,批评政府的声音受到压制,这使得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我呼吁大家要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和资产,共同度过难关。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节目深入分析了中国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揭示了5.4%GDP增长率背后隐藏的通缩风险。通过对名义GDP、实际GDP、CPI和PPI等关键指标的解读,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比官方数据显示的更为严峻。
  • 一季度GDP增长5.4%,但名义GDP增长率仅为4.6%,显示GDP平减指数为负数,已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
  • 消费增速低于去年,即使在政府加大补贴力度的背景下,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5%。
  • 统计局的CPI测算未考虑政府补贴的影响,真实通缩程度可能远超官方数据。
  • 消费市场萎靡,远比数据显示的更为严重。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回到刘中士频道现在中美贸易战还在僵持阶段全世界都在等一尊和川普是哪一个会先扛不住尤其是最近中国方面的语气也有所软化还任命了新的贸易谈判大使李成刚破格给了他正部级的官位这就让外界更加产生遐想了一尊是不是也要跪了有没有可能五月份之前中美就开始正式谈判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里如果按照官媒的说法呢这个数据肯定是有赢麻了根据统计局的通稿啊一季度中国经济在咱们伟大领袖习近平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同比增长啊

甚至 5.4 的骄人战绩,环比去年四季度更是暴涨了 1.2%,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东升西降,是大赢特赢。但事实真的如此,这就需要来细细拆解这些数据了,尤其是在还没有反映出美国

关税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这可能就是呢未来一年之中啊中国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对于理解今年的宏观经济甚至对以后的判断都非常重要中央呢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这个一季度的数据要是拉不上去今年要再想达到五的增长率啊就是吃人说梦了

统计局呢确实也端出来了亮眼的数据可即便如此啊哪怕就是官媒最推崇的 GDP 增长我们还是能一眼就看到问题一季度呢 GDP 增长了 5.4%但是名义 GDP 增长率啊却只有 4.6%这就是说呢 GDP 的平减指数依然还是个负数现在啊咱们国家用来宣传的 GDP 增长全都使用的是实际 GDP 也就是说呢去除了价格的影响

这要是在健康经济的国家实际的 GDP 都要小于名义 GDP 比方说您去年在星巴克买了一杯咖啡花了 30 块这就等于是贡献了 30 块钱的 GDP 到了今年咖啡要是涨价到了一杯 35

那么在计算实际 GDP 的时候就要去除价格的影响因素就等于是一杯咖啡产生的 GDP 到了今年还是算 30 但如果用真实的价格来算就是 35 了那这就是呢名义 GDP

但是在中国,这两个指标的方向反过来了,就是说这杯咖啡去年卖 30,今年 26 了,背后代表的就是负面的 GDP 评减指数,它的测算是要综合考量 CPI 和 PPI 等一系列要素的,算是一个国家测算通胀和通缩的核心指标。然而就是这个中国的 GDP 评减指数,已经是连续 8 个季度,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都是负数了。

如果说实体经济足够繁荣 GDP 是由民生行业拉起来的消费投资还有出口三驾马车要是真的开动了那中国的通胀指数就不可能一直是负数更不用说是 GDP 平减指数了就从这一点咱们就已经可以定性今年的 GDP 统计数字还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且和咱们真实的体感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再举一个例子还有另外一个大赢特赢的数据就是消费了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名售总额同比去年增长了 4.6%这看起来也是个挺不错的数了再加上 GDP 增长也超过了 5 所以在新华社等官媒的宣传里都是说从 2025 年首季的成绩单里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的稳健开局稳中向好

可实际上今年一季度摄灵的增速 4.6%其实是低于去年一季度的增速 4.7%的就是说消费的增速其实还不如去年而更糟糕的是这还是在今年政府加大了补贴力度的情况下

去年全年的消费品已就换新也就是拿出了 1400 多亿的国家补贴今年 1 月份开始国务院就公开声明准备了 3000 亿用来补贴消费品也就是国家给发的打折券大家不都是调侃吗经济不好的时候别的国家给老百姓发钱咱们这儿发打折券

那当然了,有肯定比没有好,而且今年因为国补的资金规模比去年多了一倍,因此补贴的范围也增加了,像是把家电已旧换新补贴的产品从以前的 8 个类别扩大到了 12 类,增加了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新补贴,还有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从去年的 6 万提升到了今年的 8 万。

可是在补贴力度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消费增长反而都不如去年甚至说通缩还更严重了一季度的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下降了 0.1%3 月份的 CPI 环比更是下跌了 0.4%而这降幅比上个月扩大了一倍

更惨的是代表企业利润的出厂价格指数 PPI 环比下跌 0.4%同比下降了 2.5%这持续 30 多个月了都是在下跌区间所以说即便国家补贴的力度再大给更多品类的商品打折

可这物价水平还是上不去消费者的信心依然还是没有那么整体内需的动力当然就变得更差了您可能会问这国家补贴已就换新不是给打折了吗商品价格下降那么 CPI 也跟着降这不是很正常吗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统计局已经在自己的官网给出答案了针对 CPI 的测算是不会去采集有限制性条件的折扣价格这就是说 CPI 一直测算的是商品的原价这也是国际通行的算法

比方说呢您去京东买手机原价 5000 块国家补贴 1000 实际到您手里就是 4000 块但是统计局在测算 CPI 的时候用的价格啊还是零售价 5000 甚至呢现在还有很多厂商玩花样以前 5000 块的手机啊长期卖 4000 厂家折扣呢就有 1000 是吧

现在原价涨了变成 5500 了那么国家补贴 1000 再加上厂家既有的折扣这手机本来是应该卖 3000 可实际上最后看到的价格在京东上就变成了 3500 确实比之前的 4000 便宜了但问题是厂家还是占了国补的便宜这种情况相信您去像是京东淘宝买数码产品的话

会发现非常常见所以国补的存在原本是应该把 CPI 给抬上去的尤其是在今年 1 月份开始更大力度的补贴可是看到的却是 CPI 和 PPI 的双双下降可见咱们现在消费市场的萎靡要远比数据看到的情况严重得多

既然说呢内需不振那外贸呢其实啊表现还可以三月份的进出口同比增长 6%其中啊出口暴涨了 13.5%进口呢则是下降了 3.5%进口额下降这没什么可说的是吧在中国的通缩环境之下这是再正常不过了

真正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出口已经暴涨了将近 14%的情况下生产者的出厂价格指数一季度还是暴跌要知道三月份的出口暴涨明显是有关税提前拉动的因素因为要躲避四月份的川普关税海外的采购商就必须要提前的采购中国产品增加库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季度的 GDP

代表制造业的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可就是在这样非常特殊的时期出口都已经暴涨 14%了却依然救不了中国工厂的利润背后说明的问题就是生产者过于内卷了这不就是一直纠缠中国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就像咱们刚刚讲过的一季度的 GDP 增长主要的贡献呢来自于第二产业增长了 5.9%而第二产业主要就是指中国制造业过去几年呢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也向来都是集中在制造业像是去年啊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是 3.2%但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投资增长规模达到了 12%可是同年的内需增长啊

也就是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也就不过 3.5%可见呢对于工业的投资超过了内需的增速将近 4 倍再往前看呢 23 年 22 年也都是一样的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大国

那么以制造业为首的第二产业一直也都占据着 GDP 的将近 40%这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情况所以呢资本投资的惯性当然也是如此一直都是偏爱制造业和出口但是当世界经济开始萎靡尤其是全球各个国家都在竖起贸易壁垒的时候那么中国呢首当其冲就会受到最严重的伤害嘛

盘点一尊时期这十几年来的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外交困了其实中国经济的真正动力一直以来都只有两架马车而已一个是出口另外一个是房地产中国又是一个低福利的社会阶级固化又严重再加上疫情三年由一尊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

像文革一样的严格管制就导致全体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严重不足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得赶紧把钱存起来不敢去消费甚至还得提前去还贷款表面上是对未来没有信心实际上不就是不相信政府

哪怕就是占到了大多数的小粉红他们也不敢轻易把钱拿出来投资同样也不去生孩子现实已经是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了他们相信政府越多赔的就越惨所以说到内需不足背后的深层原因呢首先是社会的福利保障不够还有就是收入分配不均法律的执行混乱导致大部分的中国民众呢

他们的收入和信心根本不足以去支撑更大规模的消费好能去弥补出口萎缩所带来的增长缺口这不仅不是短时期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可能是中共体制之下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劳动法

保护国民利益的法律总是很难贯彻和实行相反呢保护政府利益的国安法就会加倍执行这就是国强民弱的表现民众没有能够制衡政府的权利那当然就会被当作被剥削的对象了

以往中国的经济是靠房产拉动金融靠出口来支撑制造业所以呢没有老百姓的消费也照样可以把产品卖给大老美卖向全世界可现如今的川普关税时代正在摧毁和伤害着中国赖以生存的全球化市场

官老爷们突然发现这洋人的钱不好赚了所谓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结果这友邦要和老爷们翻脸于是才想起来自己这还有家奴呢得想办法促进家奴消费可是他们却不曾去提升社会福利贯彻劳动法

对于社会上泛滥的什么 996 啊狼性文化呀过度压榨打工人的种种现象也是毫不在意让民众啊最后没钱消费没时间生孩子整个国家的经济都陷入到了持续恶化的通缩循环那么价格就不断下降企业混呢也是越来越惨

民众不断的面临着失业和资产缩水的压力从而更加的爱惜自己的钱包了不舍得消费更不敢去投资比如说在一季度被大肆吹捧的金融数据他们吹嘘社龄规模暴涨了 8.4%实际上融资规模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政府自己发债他们增发了 19%

房地产的价格也是一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推高端地块同时也集中的供给高端的物业强行拉高了新房价格的数据再加上前面说的 GDP 增长也同样和全国的发电量是严重背离的比方说呢一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涨了 6.5%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耗电大户制造业了然而呢这又和统计局他们自己的数据相互矛盾因为同样是在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的发电量同比确实下降了 0.3%

您当然可以说这是因为淘汰了落后产能或者是使用了更节能的设备等等可问题是中国的制造业主力是包括数码家电、汽车、机床等等这里面哪一个品类足够高科技到经常可以换生产线呢?也从来没听说过制造业在省电方面有什么重大革新了反而是因为 AI 人工智能的崛起各种算力中心的出现

倒是让制造业和高新产业呀变得更加费电了那么现在官方的数据却告诉咱们制造业产能暴涨 6%用电却下滑了 0.3%这是不是非常搞笑呢即便如此啊

咱们上面也只是分析了统计局这些明显注水的虚假数据,就当他们这些数据都是真的,都能看出来经济其实还在恶化,形势并不乐观,那么真实的数据必然是更加悲惨的。

说了这么多呀,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中美贸易战,中国并不是那个真正拖得起的一方,现在经济已经很萎靡了,更不用想到如果关税战的冲击真的来了,会产生多么恶劣的结果。以前咱们也说过很多次,美国川普的压力当然是大呀,因为大老美的选民只要是过了那么一点苦日子,就该哭爹喊娘了。

他们手里还有选票甚至还掌握着宣传就算说传统媒体都在什么深层政府利益集团的手里但是美国还有多少人是看传统媒体的现在主要的信息分发平台不都是油管和推特这些社交媒体吗

所以美国人民对比中国人来说,对政府当然有更大的压力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人民吃不了苦,因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方,凭什么还让人民吃苦呢?就算川普现在想要铁腕统治,就算是他想要独裁,也是被美国的政府给一定程度的限制住了,既然是之前因为有钱任性的万箭齐发贸易战策略是出错了,

那他就必须得改美国的总统啊确实是怂了那也是因为他们的人民不用怂咱们这可好一尊呢确实刚懵但代价是什么呢代价不就是咱们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吗一尊倒是不用怂了

可是为了能让他一个人的药物扬威我们亿万人民呢就只能在生活上耕耘在消费和投资上耕耘甚至我们都不敢说话不能说话现在呢谈到中美贸易战在墙内是很难发声让政府去谈判的只要有这种声音呢就会骂你是投降派甚至呢平台还会给你限流和禁言所以在这么一个独裁专制的社会就算这个政府赢了那么他的民众能得到些什么呢

反而成为了让一尊在面子上获胜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现在这关税是真的快到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外贸大省损失惨重却也没见国家有任何帮扶的办法一季度的经济数字如刚才所分析的一样已经是够差了以后的几个季度只会更惨

哪怕就是最好的预期咱们就说一尊下星期就和川普谈判真要是想谈成把关税下降到三月份的水平没有个一年左右的时间也是非常不现实

更何况川普如果先和其他国家完成谈判就很可能真的建立一道新的壁垒到时候中国拿到的高额关税可能就真的下不来了在国内的朋友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关税的冲击才刚刚要开始接下来一定会看到更多的失业更多企业破产和由此带来的资产价格进一步缩水还有大街上可能更多出现的险中

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和资产咱们一起看这场大戏要如何收场那么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视频下方留言咱们评论区里接着聊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和订阅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