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我认为精神内耗是英文Toxic Overthinking最贴切的中文翻译,它指的是一种有害的过度思考。我将从三个角度探讨精神内耗:首先,过度与他人比较会导致嫉妒和不快乐;其次,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过多的选择会引发焦虑;最后,对过去的执念和追求更好的过去也是精神内耗的一种表现。名校情结等思维方式也是导致我们过度比较的来源之一。卢梭认为个体自身的弱小感是导致过度比较和焦虑的原因之一,他强调生命的宽度而非长度,这与过度比较可能带来的不快乐相悖。克尔凯戈尔认为焦虑是自由带来的眩晕感,源于过多的选择,而生活只能向后理解,但必须向前生活,这说明对过去的执念会导致精神内耗。
针对精神内耗,我提出了三种应对方法:第一,接受精神内耗。将精神内耗视为积极态度的表现,例如重视和在意。第二,活在当下,专注于当下感知,可以帮助摆脱精神内耗。通过找到三种或五种当下能够感受到、触碰到的东西来唤醒意识,回归当下。第三,为自身编写应对精神内耗的说明书,列出应对方法,例如浇花、跳舞、练瑜伽等,并在情绪开始不对劲时及时查看说明书。总而言之,应对精神内耗需要我们从接受、当下和自我引导三个方面入手,积极调整心态,才能更好地生活。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