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目專門聊心理學,不管是生活、育兒、司法、自我成長...等,只要跟人有關就有心理學在裡面。但我們不是心靈雞湯那種感性的,而是大腦牛肉湯那種理性的。透過理論與科學研究來談心理學,而不是哪個大師說了算
本集專訪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戴伸峰教授,由於遠距錄音的關係,音質略為下降,請多包含。 「在犯罪
抽獎活動已經結束囉,若你有任何想要回饋的話,非常歡迎透過表單告訴我們! yourpsy.pse.i
抽獎活動已經結束囉,若你有任何想要回饋的話,非常歡迎透過表單告訴我們! https://yourp
「2013年臺灣曾製作一份國民幸福感問卷,結果有媒體披露,其中有一題問『你家有幾個馬桶?』引起一番論
「修復式正義的前提是加害者要真心的知道他自己做錯事。每個鬼失去了身為人的記憶,就像是犯人根本不覺得他
「夢遊殺人最出名的案例之一,1987年加拿大的青年,夢遊時開車20幾公里到岳父母家,睡夢中殺死岳母勒
「當年 FBI 針對爆炸案嫌犯做出的剖繪,基本上都是唬爛,如果仔細去看,這個分析小組在 1990 年
「說到要建立運動習慣,即使身為心理學家,在實際培養跑步一年來也感受到,用嘴巴講很簡單啦,但實務上就是
「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不會直接判斷再教化這件事,而是風險評估因為這才能實證依據;它不是說我們來作文
「代辦事項永遠做不完,一直去想就只會焦慮沒完,因此我們要練習留點空白。」 👂本集重點 。回
「評估再犯的20個風險因子,包括這個人是否有精神疾患,在面對風險時是否有支持系統,經濟與親友態度如何
「怎麼不報案?人們總是會覺得我也只是看過而已,報案應該有人會報吧,參與的當事人就發生責任分散。」
「消費心理學家做了研究,發現人處在焦慮或憂鬱的時候,購買行為就會有所上升。」 👂本集重點
「詐病,不可能是昨天你沒病今天變有思覺失調,醫生一看到病史就知道這有問題,因為並不可能突然冒出來,絕
「追劇也能恢復精力嗎?確實可能!當我們能抽離繁瑣情境,進入比較不耗腦的狀態時,就可以慢慢恢復精力。」
「法律上不懲罰小嬰兒,因為他沒有辨別事理能力,這點大家可以理解,但如果把同樣條件套用到因病干擾而失常
「我想用心理學去知道,為什麼那些被大家認為十惡不赦的殺人者,會一路走上那條路。」 本集的「哇賽
「要過年了,現在才練牌技根本來不及,想要贏牌能怎麼辦?只好祈求神秘的力量——穿紅內褲運氣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