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电视再无松下,日本家电企业为何集体溃败于中国?【王局拍案播客】

电视再无松下,日本家电企业为何集体溃败于中国?【王局拍案播客】

2025/2/11
logo of podcast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王局
韩国总统尹锡悦因宣布戒严而遭到国会弹劾和国际批评。
Topics
王局:松下电视业务面临出售或解散,这让我感到非常悲凉。曾经的松下电视是世界第一,但现在却面临找不到买家的困境。解散业务成本很高,但他们似乎已经放弃寻找买家。松下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很低,大部分还是委托中国公司代工生产,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这不仅仅是松下,其他日本电视企业如东芝、夏普等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中国品牌电视在日本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让我深思日本企业究竟做错了什么。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文字幕提供

上个星期的 2 月 4 号日本商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松下共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重组旗下的白色家电业务其中空调和照明另外组建一家公司而针对它旗下的电视机的业务部门这个负责人当时说有可能要走进历史要么直接出售要么就地解散

Panasonic Holdings は白物家電などを手掛ける事業会社のパナソニックを 2025 年度中に解散し複数の事業会社に再編すると発表しました

而且他还不如悲凉地说了一句话他说就算我们想出售还真就不一定能够找得到买家有人愿意买我们的电视机业务

我猜他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说明松下很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找了一些潜在的买家去谈了因为对于松下来说他如果把电视机的这个业务部门直接解散的话成本非常高也不可算你想想你解散的话你卖不上钱吗而且你几千名员工你要解散的话潜在费用都是一大笔钱对于日本企业来讲潜在员工可是

可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啊那赔起钱来是天价但是即便如此他就直接这么宣布了所以在我看来可能他们直接想找买家没找到但是你想想多么令人悲凉的一件事情

松下电视机那曾经是世界第一啊我们小的时候啊谁家要是有一家有一台松下电视机那令左邻又是非常羡慕啊那电视机都得专门给他打个电视柜把它装起来供起来晚上开电视的时候才能打开啊我们家当时就是这样啊专门有个电视柜啊松下电视爱

但要知道这松下电视机曾经是全世界电视机市场中间的市场占有第一的品牌在 2007 年的时候它的年销售额达到了 1 万亿日元

但是这之后就开始江河日下仅仅不过 15 年的时间啊就是整个松下电视机啊就从这个云端跌到了谷底现在就要走进历史了据说这个新闻出来之后有国内的媒体啊就问这个松下在中国的公司就问这个松下电视机业务大概你赔多少钱因为它是一家上市公司嘛这松下的中国公司就说不方便透露但是我们看一下其他的数字啊

在日本的电视机市场中间现在松下电视机呢占有率是 9%那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品牌了啊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呢它的占有率是 1%那这就可以几乎忽略不计了全球一年电视机的出货量大概只有 202 万台那么在中国呢就更惨了这松下电视你在大街上估计都没人知道了啊它的市场占有率只有 0.36%

那即便是他每年生产的这 202 万台啊其中有 55%还是委托其他厂家代工生产的也就是松下只提供的一个商标委托谁生产的呢委托中国的 TCL 下面的一家子公司从这个意义上你就讲实际上松下电视早就死了只不过今天才正式宣布他的死亡而已

其实啊不光是松下电视啊我们看看在其他日本的那些电视机企业啊要知道当年啊不光是松下电视机非常厉害什么东芝啊什么夏浦啊日立啊索尼啊那都是不可一世啊但是现如今呢在日本的市场啊

中国品牌的电视已经销售额冲过了 50%这是最新的 2024 年的数据啊那么第一品牌呢是中国的海信第二品牌呢是中国的 TCL 啊当然还有小米啊一些其他的品牌啊

日本品牌日立在 2012 年宣布不再生产电视夏普把自己的牌子卖给了富士康富士康现在又重新开始生产电视了东芝把自己的电视卖给了中国的海信白色家电业务卖给了美的

只有日本的索尼现在还在继续生产电视但是它生产的电视只是在一个很窄的领域就是大屏幕比如说 100 平方英寸然后又高分辨率价格都卖的非常高平均都卖到 60 万日元 80 万日元甚至 100 多万日元这个高端市场其他的低端领域已经完全拱手让给了中国和韩国企业

可要知道当年日本的这些电视机行业那是横扫东亚占领北美在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电视机那是市占率第一的现如今呢那不但是他们拱手让出了全世界的市场包括日本的本土市场都已经被中国和韩国的电视机企业快要占领了

那么我们就想知道在过去的 20 年时间里的究竟发生了什么日本的这些企业究竟做错了什么中国和韩国的企业究竟做对了什么而这个竞争格局包括松下这个电视机即将走进历史又预示了怎样的一个未来呢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大变局背后的故事啊

我们知道松下这家公司他的那个创始人叫松下幸之助这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他在日本被称之为经营之神他有一句口头禅说你如果陷入到困境那就是你认为陷入到了困境

其实总有办法来解决你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服输嘛这松下性磁柱搞的这个松下电器在战争期间主要是给日本军方生产军需品那么战争之后这些都不能生产了那么他就开始动脑筋 1951 年的时候呢他到欧洲去访问看到了当时菲利普在生产电视机他觉得这是好东西啊 1952 年他就从菲利普那转让到了技术就在日本开始生产电视机

那么当时战后日本的经济刚刚开始复苏所以电视机是很多人消费市场中间的首要的电器所以卖的非常好 1956 年的时候它又生产第一个彩色电视机

日本的电视机行业有个特点啊就是最新的技术往往不是他们发明的但是往往把它商业化都是他们搞的所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日本的电视机啊口碑非常好销量也非常好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呢老毛嘛搞新中国嘛所以国内的电视机还是搞电子管的呢一般老百姓哪用得起呢

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一夜之间发现有电视机这个东西非常喜欢所以当时大量的开始从日本进口电视机

1981 年的时候一年进口 100 多万台到 83 年的时候进口 500 多万台因为那时候国内的电视机质量不行啊我还记得我们国内有一个电视机的牌子叫海燕我们家买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那个海燕牌电视机啊那电视机上面有个天线人看电视的时候啊然后旁边只有一个人手里头拿着那个天线你不拿着那个顶上乱蹦然后人动不动就变形然后呢你变形的时候你还得拍一拍但是日本的电视机人的信号比较稳定

所以那时候有钱人都买日本电视所以当时的日本电视就意味着潮流就意味着质量好就意味着高端大气上档次海淀不当然要 Talasomic 下电器双调频跨通话功能创造更多乐趣公之第二代火箭炮 2929KTP 东西吧东西吧新世代的东京

那么中国当时也想发展自己的电视机行业啊于是呢在中国组建了八个彩色显现馆厂然后呢扶持了四家企业四川张宏康家 TCL 创为这几家啊但是要说跟日本的电视机企业竞争那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电视机行业生产出来的电视机普遍质量比较差而日本基本上还引领着技术潮流比如说平面直角啊什么之类的啊

后来到了 90 年代的时候整个电视机的行业技术开始迭代了就分为两个技术路径一个就是等离子还有一个就是液晶

那么这个液晶技术是韩国的三星最先搞起来的所以他们代表着液晶这个技术路线而这个等离子技术呢就是日本的松下日本的松下当时是等离子技术的这个先驱那么中国的企业呢当时啊四川长虹就犯了一个错误他就压爆这个等离子技术把所有的生产线都压在了这个等离子他

他们认为等离子是代表未来的方向液晶不行液晶的分辨率各个技术不稳定结果没想到大家都知道了到了 2000 年以后这个两条技术路径之争最终胜负都已经揭晓了那么等离子就被淘汰了那么全部变成了液晶显示器

进入到了液晶显示器时代中国的电视机行业就迎来了一次巨变为什么呢因为过去这些技术它比较复杂你要想追管很难但是在进入到了液晶行业的时候这电视机生产就很简单了基本就是那一块板加上芯片加上接收器那么中国当时就开始从韩国引进这个

就是这个这个液晶板的生产企业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京东方啊现在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电视机彩射显现板的生产企业了全球的占有率是 30%而电脑的显示屏的占有率是 40%而中国的一些电视机企业呢也开始自己生产就是这个显示板你比如 TCLTCL 它自己的那个板子它就自己生产自己生产的好处是什么呢成本低呀

那么中国又有一个 14 亿人的市场所以 14 亿人的市场扶持了中国庞大的产业链这些庞大的产业链呢又使得中国的企业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内卷式的竞争所以到了这 2000 年以后啊日本的电视机企业面对中国的电视机企业的竞争就开始节节败退

那么在日本同样松下电器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什么错误呢就是他们当时也是压薄等离子技术路线他们在日本投资几千亿日元就建了等离子的生产线据说他们当时在那厂门口还写了一句话说这是电视机行业的复活之术

言下之意就是要靠等离子这个技术复活整个电视机的行业但没想到整个这个等离子的技术事隔没多久到了 2016 年的时候整个这企业就全部破产了欠下了 5000 亿之元的巨额债务啊

所以你看可以看到了企业一旦是押宝错过了技术路径那这是灾难性的相反三星大家都知道由于整个的液晶显示屏异军突袭三星在 2005 年还是 06 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全球销量第一

那么它这个市场占有率现在也是遥遥领先即便现在受到中国企业的追赶啊三星作为第一电视机的品牌仍然是单一企业生产电视机出货量最高的企业但是中国这几年这个奋起直追啊这个势头也是非常之猛啊

那么 2001 年中国加入了 WTO 加入 WTO 之后这些雄心勃勃在中国市场内已经经过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开始走向海外那么走向海外这些企业中间有的走向北美有的走向日本最先走入日本的白色家电的企业就是海尔这海尔是生产电冰箱的企业在青岛 2002 年的时候他们在日本的银座打了一个广告就是海尔电器来日本了

当时他们拉了几集装箱的电冰箱到日本但是根本卖不出去为什么呢日本的家电行业实际上是封闭性非常强日本的老百姓对自己的品牌忠诚度极高他们就认为日本的市场就是日本的品牌才行得通

别的品牌他不认所以这海尔到日本这根本卖不掉最后海尔没办法就跟日本那个三洋就合资合资生产电冰箱但是这个合资企业到了 2007 年的时候也破产了为什么呢因为三洋以为就是这个海尔在成本控制上有一套但是在日本它其实控制不了所以这个合资企业到了 07 年的时候也集体了

那么 2011 年的时候这个海尔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他直接把三洋给整个收购了当时三洋啊因为他自己的就是这个电冰箱啊这个行业呢他也是没落了白色家电没落了所以他没办法最后就把他的白色家电业务全部卖给了海尔海尔呢当时啊只花了好像是一点几亿美金就买下来了

买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这买了一个洋垃圾但实际上海尔买下来三洋之后第二年整个三洋电器就开始盈利了那就说明中国的企业的确是在成本控制方面跟日本的企业比起来有一套

而这个海尔买下来三强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样板效应就其他的中国企业进入到市场的时候都面临相同的困惑什么困惑就是你很难以一个中国品牌的姿态在日本的市场中间立足你就比如说海信海信呢是中国这个电视机行业中间后起之秀啊

这个后起之下打入日本市场的时候这个产品质量非常好然后价格也比较低但是就是卖不起来市场占有率始终就提不起来后来那么在 2016 年的时候这个海信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直接收购了日本的东芝这个品牌

东芝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偷取吧偷取吧大家的东芝我们小时候都知道对吧这个品牌东芝的电视那这也是也是这个日本老百姓特别喜欢的这么一个品牌啊海信直接把它收购了

收购了之后海信电视在日本呢就开始高歌猛进他搞了两个品牌就是你东芝你原先的品牌啊你经营的时候主要经营高端的海信的是低端的那么两个品牌合并在一起在日本开始攻城略地呀

现在日本的电视机行业海星这一家公司占有率达到了 41%就这一家企业你想想这太成功了那么也就刺激了一些其他的也开始收购你比如说东芝的白色家电就被谁收购了呢就被美的给收购了美的收购白色家电的时候当时日本的记者还问美的他说你们收购东芝的

这个白色家电你是看中了他的人才呢还是看中他的技术呢还是看中他的品牌呢那美的那个领导当时说啊他说如果不是看中这个品牌其实我完全没有必要收购说白了收购就是收购品牌海信和美的收购东资的品牌啊可以这个使用 40 年他的技术本身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实际上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那么我们紧接着说那么为什么这些日本企业在日本的本土都败于中国企业呢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有两点第一点呢你比如说像这个松下电视机他们当年压错了技术路线对吧投资了几千亿日元搞这个等离子结果呢损失非常惨重这个呢确确实实是一个悲剧啊

另外一个方面呢其实日本的企业普遍的确都不是搞这个年功序列吗都是搞这个终身雇佣吗那么这个终身雇佣啊我自己的感受那么在小型企业的时候这个终身雇佣啊很多的时候是很有效率的

但是这个企业的规模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终身雇佣年功序列有可能会导致日本企业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大企业病据说海尔收购了这个三洋之后也包括海信收购了东芝之后发现这企业中间的部长以上的人全部是 50 岁以上的人部长啊 50 岁以上你 50 岁以下你就没有戏那你怎么行呢

所以当时海尔把三洋收购了之后 2012 年的时候他在京都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那么他当时在这聘请的副社长就是三洋公司的 CEO 那个退休了之后他把他聘请下来那么聘请下来这个 CEO 给他底下这些人员工来培训培训的这些员工也全都是原先三洋下面的下属他当时培训的时候就说他说大家要记住我们现在不是在三洋了

而是在中国的一家企业打工如果我们这家企业不能创造利润的话那么很可能我们要重新解散那么在日企里就有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日企的问题就是说你这家部门你就算不盈利

其实对于这家部门来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日本的企业从十几年前就说日本的白色家电要完了有人概括的非常准确就是日本的企业卖什么呢卖什么产品呢要卖让自己可以持续被雇佣的产品

而韩国的企业是卖那些可以卖得出去的产品你看看这中间的差别这个不是我总结的是日本自己的企业总结的日本这些大企业的病就是说在这个企业的决策过程中间真的变成了一个大锅饭没有人为企业真正的未来负责

他们只关心自己是不是能够终身的持续的被雇佣那你想想中国这些企业那都是狼啊在中国非常残酷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间成长起来了到了这个日本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海尔自己就讲他们当时在日本收购了这些企业之后日本的企业员工到了海尔海尔就希望他们能够签一种合同叫人单合一合同

所谓人单合一就是说你这个工资你必须跟着你这个销售单销售业绩联系在一起你不跟销售业绩联系在一起你还签原先的也没问题但是你收入就低

他说试了一年之后 他说他们那个部门里一开始只有 7 个人签 有 5 个人不签但是一年之后 那剩下的 5 个人发现那 7 个人人家的收入上去了 于是他们也愿意签了你看这就是激励机制啊但是这种激励机制在日企里头你就非常少见所以日本企业就是这种转型慢缺少负责的机制是日本企业衰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三个就是中国这些企业到了日本市场其实因地制纪涉及了很多针对日本市场非常喜欢的产品这其实也挺令人意外的你比如说那么美帝他搞了一个小电冰箱他就针对日本市场中间很多单身的人搞的非常小的电冰箱它占有率达到了 50%海尔也是一样啊他的洗衣机啊这 2.3 公斤的洗衣机他占领的基本日本市场也是 70%的市场

还有比如说他就发现日本的洗衣房非常发达因为日本很多房子非常小家里不装洗衣机那么这个洗衣房的洗衣机是另外一套系统所以现在海尔的洗衣房的洗衣机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 70%了在日本市场还有你比如说小米电视小米电视进入到日本市场就更晚了但是小米电视在日本最近几年卖的挺火

他推出了一个电视什么电视呢大家都知道日本你只要有电视机啊然后呢日本的 NHK 就会上门来收钱这叫 NHK 税因为 NHK 这家电视台啊它没有广告它是靠每一个看电视的人交一笔钱来维护它的运营这一点呢有点像英国的 BBC

但是这些年你想想这大家看电视越来越少了嘛不愿意交嘛人家小米开发了一款电视特别绝这款电视收不到 NHK 但是你能收到什么呢你能收到 YouTube 你能看到奈飞在日本特别受欢迎为什么因为你买小米电视你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这根本看不着电视我这就是一个显示器我所以不用交 NHK 税

你看这个阴影市场所进行的这些产品的这个设计确确实实我觉得挺高明的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大家可以看到了整个日本的白色家电产业面对中国的高歌猛进也是节节败退现在是电视机但是电冰箱行业现在日本本土的品牌占有率还有百分之五十几但是过去的五年之内中国品牌的电冰箱的市占率也提高了百分之百

你比如说这个洗衣机行业是一样的所以中国的这些白色家电的企业在日本呢在未来很有可能要打败所有的日本过去的那些白色家电的那些企业豪强那么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腾飞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向外转移而中国由于改革开放正好衔接了迎接了这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所以中国最开始建的这些工厂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一些低端制造业都是一些来料加工的初级加工环节

当时国际主流观点认为让中国这样的国家生产这种低端产业没什么威胁你呢你生产一大船衬衫你卖一大船煤炭你换不过来一辆飞机吗换不过来几百辆轿车吗所以对于这些美国和日本来说没什么威胁啊

但是情况在经过了 40 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在一开始的确是只进行了一些来料加工只进行了一些初级产品的加工但是中国慢慢慢慢的占据了全球各个行业的产业链尤其是各个产业链的上游

当他把这个产业链上游占据之后你会发现他的整个制造业就从初级的这种简单加工慢慢的向中级甚至高级开始爬升了你就比如说电视机行业他不是简单的生产电视机他后来开始生产面板那么面板他占据了全世界的主要的生产份额之后他的成本大幅下降那么在生产电视机的时候这个电视机的成本也就远远低于自己的竞争对手

那你比如说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现在的电动汽车中国先占据了电动汽车最上面的产业链什么呢就是电池的生产你控制了电池的生产你电动汽车的生产的成本就是比其他国家要低得多嘛还你比如说一个例子中国的钢铁产量在全世界那是绝无仅有好像大概占有 80%都是粗钢嘛所以很多国家认为中国生产这些粗钢也没什么威胁

但是你回过头来再看全世界造船业的订单 70% 80%都被中国控制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钢铁的价格非常便宜再加上中国比较便宜的劳动力那么于是呢造船这个行业就是这个钢铁消耗量非常大的造船行业几乎也都被全中国给控制了

这就是中国由低端制造业慢慢慢慢的向中端制造业爬升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实电视机的行业也是一个这个爬升过程中间的缩影当中国控制了电视机的产业链那么电视机这个行业最终在终端也必定被中国所控制

你可以看一下过去十年中国的产业爬升已经非常明显了它已经不再满足过去的那种简单的生产低端产业的那么一个现实了从新三样到电动汽车到现在这个电视机这个行业莫不如此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 14 亿中国人的市场它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说中国企业卷

那么卷呢带来的一个坏处当然呢就是价格比较低然后呢可能工人的工资也比较低企业之间生存也比较艰难啊但它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这些企业面对激烈的国内的竞争啊它所形成的对市场的敏锐度现在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所以当他们在国内的竞争脱颖而出在出海的时候它对很多国外的企业真的是降维打击

而对于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过去的很多好日子过惯了过惯了好日子之后那么这些企业面对市场中间的竞争它就没有那么敏锐了这一点不光是美国和日本其他你看欧洲所有的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

所以当这些中国企业再出海的时候这些企业就会发现当年他们曾经瞧不起的这些中国企业现如今已经重新变成了狼来了的故事最新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在日本去年一年卖了 2000 多辆汽车其实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比亚迪进入到日本市场只有两年的时间而这个特斯拉进入到日本七八年了也一年只不过卖到 5000 辆

但是比亚迪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特斯拉 40%的销量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丰田的电动汽车在日本销售数字那假以时日啊假如说汽车行业也被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啊攻城掠地啊打败日本门读企业那对日本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啊在我看来啊

电视机行业的没落对日本来说伤害还并不大你比如说现在松下还准备全心全力的搞 AI 产业你像索尼成功的转型照相机这个行业仍然是一技绝尘但是汽车行业对日本来说可太重要了这是日本的国之重器立国之本这个如果被中国打败了的话那日本可能就真的由一个发达国家有可能沦为二流国家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电视机行业的日本的没落可能是给日本敲响了一个警钟日本企业必须面对今天的中国企业重新奋起之虽才有可能保证才有可能重现当年日本制造在全世界的威皇好了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