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文昭:全球向右轉,財富往哪兒轉?政治大氣候變化下的財富轉移 -

文昭:全球向右轉,財富往哪兒轉?政治大氣候變化下的財富轉移 -

2025/6/16
logo of podcast 未解之谜(音频)

未解之谜(音频)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文昭
Topics
文昭:我认为世界潮流向右转会带动财富流动方向的变化。同时,年轻一代获取财富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依靠财富的代际分配而非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真相,我通过分析YouTube的广告数据和房地产市场动态,发现广告商支出在下降,北美高房价大都市出现人口流出趋势。因此,我认为经济越不景气越需要投资美国,因为美国有更大的经济体量和更多的机会。 文昭:我观察到,在中国,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女性消费力在迅速萎缩,这反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现实。同时,我也注意到北美大城市房价不会有太大涨幅,但房地产市场有相当强的韧性。我认为,大型机构越发偏离客观真实,我们只能靠自己和有质量的朋友圈来获取经济真相。我建议大家关注全球右倾趋势对移民和资产转移的影响,以及政府对生活成本可负担性的关注。

Deep Dive

Chapters
探讨了如何获取可靠的经济信息,指出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与民众实际感受的差距,并以中美两国为例说明了政府数据可能存在的偏差。
  • 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与民众实际感受存在差距
  • 中美两国都存在经济数据偏差的问题
  • 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个人和家庭需要寻找可靠的信息来源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早先 YouTube 节目上的一个未经话题中国东北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傅鹏在 2024 年 11 月份汇丰银行上海的一次客户活动上发表了一番一个半小时的讲话火遍了全网讲话中揭示出了

中国经济当前严峻的现状它的有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是大众难以从别的中文渠道获得的那么有几个问题我认为不仅对于中国人在中国以外也同样有意义第一就是世界潮流的向右转它所带动的财富流动方向的变化

第二就是在中国其实有很多已发达国家也是一样年轻一代获取财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想要获得关于经济真相的可靠信息应该通过何种途径等等这些话题我都是觉得很有意义的

首先说一下应该如何获得关于经济真相的可靠信息不仅对于墙内观众哪怕对于生活在北美的观众朋友来讲这也成了一个日益成为问题的问题

就是大家生活中感受到实际物价的上涨和政府公布的数字往往有比较大的落差中国的那个统计数字有几分干货咱就不说了国家统计局发表的那个城镇调查失业率永远在 4%到 5%之间永远情绪稳定而青年失业率甚至有半年时间都停止发布了而且经济增长目标也永远都能够顺利达成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关于就业和通胀数字过去两年也是饱受质疑华尔街日报在今年 4 月份做过一份比较完整的归纳就是美国人日常购物清单上的三十几种杂货在 2019 年花 100 美元买齐的这些东西在 2024 年第一季度要把清单上的货品同样买齐需要花 136.9 美元

也就是说人们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通胀率是接近 40%从 2019 年积累到 2023 年底然而这几年期间美国劳工部所公布的通胀数字累计不超过 20%所以相差也有将近一倍之多

在就业方面美国政府过去几年也反复修正失业率的数字今年是一直保持在 4%出点头是属于失业率在 5%以下的充分就业状态

但是也一直有声音批评说政府在统计就业人口的时候把半职工作也算成了就业人口以及在劳动参与率上也有过高的估计就是没有及时反映出像什么家庭主妇还有季节性的停工这种退出就业的人口从而在计算失业率的时候就高估了分母

于是这个失业率数字就显得低了当然有一个现实是当前人们的就业形式变得更加灵活你可以在家办公你也可以自主选择工作时长和工作时段更加有弹性了让过去统计就业的标准是受到了一些挑战

但是也不排除真有这种情况就是政府故意选择那些有利于自己的统计方式只不过在中国以外统计上的偏差能够得到充分的讨论和质疑哪怕偏差存在还不至于偏得很离谱如果这个偏差偏得多一些呢政府过几个月以后也会回头来调整但是大机构和个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

那作为个人和家庭来讲怎么样考虑自己的事业发展怎么样考虑投资如何获得关于经济真相的信息就成了一个头号问题

富鹏在演讲当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偏门叫做美容院指数他说他自己是潜伏在全国的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的群里面把他们的意见作为样本之一还有一个样本就是全国最大的美容连锁店老板他名下有 2000 多家店这些店背后的女人们就是富鹏调研的样本群

这些店生意好也就意味着消费好生意差也就意味着消费差 2024 年上半年杭州有 500 家美容院要转让也就意味着许许多多女人没钱消费了而这些女人不管是正宫娘娘还是小三也就意味着她们背后的男人没钱了

当然傅鹏这种极其演讲他肯定不会把问题的所有上下文条件都讲得那么清楚你要讲那么清楚就得写专注了李克强所说的月均收入不足 1000 元的那些女人们他肯定是不会去美容院消费的所以他这里虽然没讲但是指的是城市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女性这个群体的消费力是在迅速萎缩所以消费下滑在中国的大城市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

那接着富朋所说的这个美容院指数我也谈一个自己的偏门就是 YouTuber 指数这是我能够接触到的最大体量的数据了也就是我作为一个 YouTube 上的视频内容创作者从 YouTube 的广告分成收入这个广告费率的变化呢它有一定的宏观意义它所反映出的是广告商支出的变化它反映的是供给端的问题

YouTube 上有两个关键指标分别是 CPM 和 RPM 所谓 CPM 就是每 1000 次广告展示广告投放者所支付的费用而 RPM 就是 YouTube 平台根据实际的流量扣除它杂七杂八的成本开支之后每 1000 次广告展示得到的收益和创作者的收益分成就是来自于 RPM 这部分

那 YouTube 本身它的成本像包括哪些对于我们这些创作者来讲是不透明的所以对我们创作者有意义的收入数据就是那个 RPM 也就是你能够从 YouTube 分钱的那个所谓费率谈股论金频道

2024 年的流量比去年是增加了 30%到 40%但是这个 RPM 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是比去年降了大约 1%不同的创作者可能感受不一样一般来讲是有这种情况就是随着你流量的增加广告费率是会下降的因为平台它总是会优先把你的

视频推送给广告价值比较高的那些客户啊还有就是那些有比较大概率能够观看你视频完整时长的观众然后呢才是推送给那些广告价值比较低的观众不过我这个谈股论金频道的观众群体啊特征是比较稳定的啊

流量目前最大的来源部分是在美国占了大约 20%那来自于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还有欧洲国家这些广告价值和美国相当地区的流量占了将近四成男性观众是在 75%以上观众的年龄阶段是从 18 岁到 65 岁加每个年龄段分布的比较平均

最集中的观众年龄段是在 35 岁到 44 岁这个群体是占大约四分之一 45 岁到 54 岁这个群体是占 19%左右其他几个年龄段分布的都比较平均都是在 17%

所以呢谈股论金的观众群并没有特别集中于某个年龄段的情况因此从统计角度来看呢是比较均衡的采样就不用讲这么多了总而言之我的感受是今年广告商的支出确实比去年有着明显的下降

如果要给出一个幅度的话我个人的估计就是我的这些数据体现出来广告商今年的支出下滑不会少于两成这就是我个人能够接触到的最广泛数据我自己的会员网站文招.ca 体现出的是同一趋势也是有比较多下降的这里就不更加详细的披露了所以反映出的实情就是中国以外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确实经济不太好

广告商的支出都在下降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和世界其他的主要经济体都在经历经济寒冬只不过中国是急剧到来的领东而且是城市中产阶级消费力迅速萎缩其他的主要经济体则是比较温和的下滑而且在发达国家它是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兜底的所以家庭就没有恐慌式的压缩开支

富鹏在演讲当中说了一个段子我觉得是能够反映出中外对待裁员的态度的如果是一位老中突然得知他临桌的同事被裁员了他自己幸存下来了那你会觉得他会回家和老婆开香槟庆祝自己的幸存吗那肯定是不会的而是马上会和老婆开紧急家庭会议就会建议老婆你那个美容店的会员卡是不是把它

cancel 掉啊孩子的兴趣班是不是也应该减少一两个呀度假地是不是从欧洲改成东南亚呀还有孩子上的那个精英学校是不是也要再考虑考虑啊总之呢就是要紧缩开支山巴动广积粮准备过苦日子

而要换成老外可能还真是这种情况得知林卓突然被裁员但是厄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他真的有可能会回家开香槟和老婆庆祝自己运气好他的家庭开支不会有那种急剧性的收缩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它的经济下滑会比较缓和从而会让政府和企业多元化的力量更加有时间有办法从容的去琢磨怎么样恢复经济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经济越不景气就越需要投资美国的原因因为美国有足够大的体量它不会那种经济数据一旦变差人们就立刻紧锁开支的恐慌情况发生同时美国社会也有比较多的缓冲层它有更加活跃的创造力也拥有更多的机会经济复苏也通常会先从美国开始

经济越不好越要投资美国这是萧条时期的第一条定律上面说的是如何获得真实信息的问题我们都看到了这次美国大选期间主流的民调机构再次发生严重的偏差

一次呢还可以说是偶然两次就不能这么解释了就说明这些大型的机构是有自己独特利益的他们越发的偏离了客观真实越发的不可信赖了那没有办法就只能够万事靠自己靠有质量的朋友圈这是理事而求诸也没办法的办法

另外傅鹏提到当今年轻一代获得财富的方式主要靠分配而不是靠增长不仅在中国其实在日本韩国还有西欧很多国家都是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人口不再增长就不再创造增量

日本韩国还有欧洲国家 2024-2025 的经济增长多数是在 1%上下增长因为没有增长就不太可能通过新兴产业来造富靠这些产业创造大量新的高收入工作机会以这种方式让年轻人获得财富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也相当不可能通过政府增加税收福利返还的方式让年轻人普遍提高收入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的税收目前已经太高了如果福利再增加企业就要关门了失业率高年轻人会先受其害的

所以年轻一代获得财富最佳可行的方式就是通过人口自然的代际叠换也就是老一代人退休把工作机会给下一代人还有老一代人死去把财富留给下一代人那如果和你在一起工作的前辈们没有退休的你的父母又没有什么遗产可以传给你怎么办呢那你就通过婚姻去寻找吧让你的岳父母或者公婆为你提供这方面的机会

听起来是个笑话但确实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富鹏举了个例子说 00 后指望着炒股去分 60 后的财产那纯属痴心妄想那你还不如去萧山当一个上门女婿来得快一点还不用努力把自己倒腾的帅帅的嫁进萧山豪门实现这个财富的代际分配你何必要天天炒股累死自己呢心里想着比聪明能够干死 60 后人家都打拼这么多年活成精了你能干得过他吗

在中国以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我就曾经和一个加拿大的房地产分析师聊过多伦多的房市就说年轻人挣这么点工资以后怎么负担越来越高的房价呀他回答我说加拿大未来 10 年会有一次财富的代际转移很多人会接手父辈和祖父辈的房产那这是他们的机会其实何止加拿大这是全球的一波财富转移浪潮

因为二战以后的婴儿潮是 50 年代出生的这代人

这是创造财富和创造增长的一代人现在呢婴儿潮这一代普遍是在 70 岁以上按照发达国家预期平均寿命 80 几岁来推算所以这一代人从今后 10 年开始要逐渐的撒手轮环在这段时间里面呢他们要大屋换小屋小屋换养老院要逐渐的出清自己的财产由子代和孙代来继承

今天我们看欧洲的历史名城们还有美国的纽约房价都已经远远拖低了当地多数人的收入年轻人主要就是靠人口迭代的方式来获得不动产但是这种重新分配是有严重缺陷的它并不是老年人退出老年人占有的这块蛋糕就分配给年轻人这么简单其实富蓬这么说是有严重误导的因为他混淆了阶层差距只是从年龄出发混为一谈了财富的代际传递啊

它是没有跨阶层流动的就是富一代的财产是传给富二代中产一代的财产传给中产二代它并不增进公平除非你嫁进豪门或者入赘豪门否则你是没有机会的但是话说回来人家豪门和富人之间也讲个门当户对为啥要提供给你机会呢所以财富这种人口迭代的分配它是积累了不公平是抑制了增长的

所以我们看到北美那些生活成本特别高房价也特别高的大都市其实近年来是出现了人口流出趋势的比如纽约在 2024 年人口实际是减少了 0.3%洛杉矶是人口减少了 0.6%而芝加哥 2024 年的人口是流出了 0.2%

当这个经济增速迈下来以后那这些大城市生活成本这么高房价这么高又不能够给中青年人们提供收入增长的希望那大伙为什么要住在这呢就去生活成本更低的地方好了嘛但是多伦多市 2023 年人口是激增了 22 万这是加拿大政府近年激进移民政策所带来的

这个财富的代际再分配它跨阶层的流动性很差是以继承为主同时它也不增加财产的交易频率所以它也不带来一个什么特殊的行情

还有朋友问台湾少紫化未来也难以创造经济增量了那为什么台北的房价这么死贵呢我前后去过台湾几次也了解过一下房价台北市死贵的房价主要是集中在所谓的淡黄区就是大安区信义区中正区等等地段这些地方有大的地标性建筑有大型购物商圈生活也非常的便利

但是台北的蛋白区蛋壳区这个人口密度一下降你看房价就和蛋黄区拉开差距了单位价格能差到 30%到 40%这么多台北的这种情况就和多伦多相当不一样多伦多市和多伦多都会区靠北的几个城市像 Markham 和 Richmond Hill 房价相差就没有那么大

台北的房价其实和台湾其他城市的房价相差也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性的上涨就是来的钱太多了钱都往台北市的少数几个区砸以投资为目的的购置房产所占的比例比较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涉及到世界政治潮流的右翼化会对财富的流动产生何种影响它具体就和国际大多汇的房价联系在了一起

美国、加拿大还有很多国家都进入了降息的周期在北美的华人朋友可能听到身边又有人说了降息了房价要涨了又得买房子了但是我认为这次情况会有一些不一样那这就和世界是朝左走还是朝右走有关系了我这个节目可能也有一些在北美的房地产经纪朋友观看

可能从近期的数据从经验上会不赞同我的看法那咱们过一段时间回头再来看一看这个判断对不对世界一旦向右转首先受影响的就是移民和资产的转移像多伦多、温哥华、洛杉矶、西雅图这些城市都是移民比较爱去的城市也是全球富人爱去的地方川普上任以后除了要杜绝非法移民之外

整体移民政策也要收紧所以大城市人口移入的趋势会降温过去几年加拿大的小土豆政府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引进新移民的政策引发了比较强的反弹那它为了要应付明年的联邦选举今年 10 月份土豆政府也采取了收紧移民的政策川普这边人气大涨让小土豆看到民意风向的大变为了不让自己

像美国民主党一样在移民问题上栽跟头所以它也赶紧跟着转向所以北美这边通过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来推动消费来拉动住房刚需这个事情它接下来几年是要降温了右翼的回归也意味着资金的跨境流动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富人

富人们是喜欢往法治比较健全的国际大都市搬钱尤其是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富人过去 20 年应该也搬的差不多了所以外来资金拉动这些大都市房价的上涨也要降温

右翼还意味着政府的视野从全球化更多的落回到本地的呼声那生活成本的可负担会成为这些国家政府重要关切的事项像什么房屋空置税呀这种限制投资为目的的购房手段也会加上来会成为竞选中的话题上面又说了财富在代际间的重新分配

它不增加资产交易的频率并不带来什么新的行情那么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对于提拉房价唯一有利的因素还真的就是降息了降息意味着你可以贷更多的款买房可是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人们是不是愿意贷更多的款

去透支自己的青春就是一个问题了我们看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长期没有增长的社会尽管政府实施了极低的利率但是这个住房抵押贷款的余额呢从 2020 年开始平均的年增速也不过只有区区的 2%到 3%这对日本来讲就算是一个了不得的成绩了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利率是绝不可能低到日本那种程度的

中国也是同样因为房价实在太高收入实在太低中间这个鸿沟没有办法只凭利率工具来填补北美大城市的问题没有中国的一二线城市那么严重但是性质是类似的就是利率政策对于拉提房价作用它是有天花板的有线的更加重要的是消费的总量和居民收入这两点

总的来说我不认为北美大城市的房价因为进入降息周期就会有多大的涨幅也许短期内我们会看到一波交易量的提高那是过去积累的需求趁着这波降息来释放它是不是可以持续的相当不确定但同时北美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有相当强的忍性你像加拿大

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又超过了美国所以像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加拿大大城市房价回调个 20%是相当不可能的美国大城市的房价回调个 30%也是同样不可能的因为这不仅意味着银行体系的崩溃还意味着美国人加拿大人养老资产的崩溃在各方面也都是不会允许这种暴跌发生的

我移民已经将近 20 年了做自媒体也有将近 8 年其实对海外的一些经济民生状况也有一些观察但是我 YouTube 节目主要谈的是中国的情况所以今后在会员区也许我们可以更多讨论一些中国以外的财富和投资话题那么好今天这个话题就聊到这谢谢大家咱们下回接着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