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陈的衰亡

陈的衰亡

2024/10/2
logo of podcast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

Shownotes Transcript

八年之久。 陈宣帝死(公元582年),子叔宝(后主)继位。叔宝荒淫套侈,到他统治时代,陈的政治,更加腐败。陈的境域民户,比起办晋、宋、齐、梁任何一代来都不如。可是陈的官吏,“唯以刻削百姓为事”,向农民搜括去的财物,“每岁所人数十倍”《南史·器倖·沈客卿传》),真是“劫夺间阎,资产俱竭”。尤其是“微备务产”的农民,动辄被官吏“诬盗以贼,系以囹圄,货财不尽,性命不存”。至此,南朝的自耕小农更是“各不聊生,无能自保”。而繁重的兵役,这时便成为自耕小农破产的主要因素,无辜的自耕小农,往往“身充苦役,至死不归”(《文馆词林》卷664引隋文帝《安边诏》;当兵以后,由于士兵身份的继续低落,即使是“介士武夫”,也苦于“饥寨力役”.战斗力的薄弱,那是情理之常。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南朝有户九十万六千八百七十,口四百六十八万五千五百一;到了陈亡时(公元589年),南朝有户五十万,口二百万。过了一百二十五年,户口的数目反而减少一半以上,固然这中间经过侯景乱梁和江陵陷落,以致南朝境域的更加缩小,户口也随之而减缩,但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还是由于政府编户--自耕小农不断破产的缘故。 北朝自杨坚建立隋朝后,原先在鮮牵贵族支配下的关陇政权,其最高统治者--皇帝已由汉人来接替。北朝境内,自公元524年各族人民大起义以后,至此,进人中原地区的各少数兄弟族皆已完全汉化。以民族矛盾作为主导而造成的南北对立局面,其因素已不存在,江南人民自然不需要用流血的代价来支持南朝政权了。何况北朝自北魏实施均田制度以来,除了农业生产有显著的进展以外,还巩固和扩大了作为专制皇帝主要剥削对象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从西魏、北周起,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充了府兵制度,北朝兵农的身份,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军事威力自然大大地增强。所以杨坚在公元587年,把西魏、北周所培植出来的后梁傀儡政权消灭之后,就于公元588 年,任命其第二子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率领賀若弼、韩擒虎等九十个行军总管,土兵共有五十一万八千人,分八路进兵伐陈。 兵已临江,叔宝犹谓“王气在此”(《南史·陈本纪》);他左右近臣也都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邪” ((资治通鉴》陈后主祯明二年),君臣依然赏花赋诗,饮酒作乐。 公元589年,隋兵渡江灭陈,擒叔宝,陈亡。 陈帝系表陈五主,首尾凡三十三年。 始兴王道谈(一)武帝霸先(557-559) (二)文帝蒨(560-566) (四)宜帝项(569-582) (三)废帝伯宗(567-568)(五)后主叔宝(583-589) 1《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时四方壅隔,粮运不至,建康户口流散,征求无所。....霸先将战,调市人得麦饭,分给军士,士皆饥疲。会陈蒨馈米三千斛,鸭干头,霸先命炊米煮鸭,人人以荷叶裹饭,“婫”以鸭肉数脔(以鸭盖饭上日“婫”)。 2《陈书·徐陵传弟孝克附传》:梁末侯景寇乱,京邑大饥,饿死者十八九。孝克养母,馆粥不能给。妻东莞臧氏,领军将军臧盾之女也,甚有容色。孝克乃谓之日:“今饥荒如此,供养交阙,欲嫁卿与富人,望彼此俱济,于卿意如何?”减氏弗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