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期间是以儒家为统治思想。但是在东汉政权瓦解后,儒家作为统治地位也随之动摇。魏晋时期文化发展及其迅速的,还有就是对于思想的研讨。魏晋门阀士族为了统治需要从而寻找新的理论体系,魏晋玄学是一种研究老庄的
孙恩率众退入海岛。公元400年五月,孙恩从浃口(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东南)登陆,入余姚,破上虞,进至邢
浙东农民起义浩大,触发源于王谢大族与东晋政府的剧烈矛盾累积。孙恩利用庶民的不满与五斗米教的支持,在特
公元397年,王恭(这时他又成为皇帝的舅父)从京口举兵, 以诛王国宝为借口;殷仲堪也在荆州举兵,与恭
北府兵与荆扬内争桓温死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幼,世族大地主陈郡谢安当国,桓氏让出了扬州,由桓温弟桓豁
“土断”--原先局限于北方流亡南下的异客,在东晋与南朝时期面临实际行政管理上的重新分类,通过颜色区分
香民原箱地区的地方机构侨州郡。《隋书·食货志》所谓: “元帝寓江左,百姓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 皆
谭骧教授把《宋书·州郡志》中所记载的侨州郡县之户数作为南渡人口(政府的编户齐民)之约数,自永嘉截至刘
偶然绽裂出一个缺口,那些本来“南向而泣,日夜以觊”的中原人民,就“北顾而辞”(《南齐书·王融传》),
公元363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次年又加扬州牧,到公元369年,兼徐、兖二州刺史,
中桓温在这时想乘机北伐,儿几次上表朝廷讨论进兵事宜,朝廷恐桓温北伐成功,更无法控制,故意把桓温的建议
桓温的三次北伐 自王敦死后,陶侃坐镇荆楚,都督八州(荆、江、雍、交、广、宁、梁、益),史称其“据上流
苏峻,长广掖(今山东莱州)人。“父模,安乐相。峻少为书生,有才学,仕郡主薄。年十八,举孝廉。”(《晋
东晋、南朝的经济军事重心,就地区而论,主要是在荆、扬二州,所谓“江左大镇,莫过荆、扬”(王敦的跋扈与
东晋政权的建立,由于获得江东世家大族之拥护而更加巩固,但是当江东世族地主如周、沈二族的武装力量无限发
02:01 司马睿驾驭吴人、喧宾夺主的行为引起了江东四家大族的不满04:03 周协的武装叛变彻底失败
02:05 北北伐的挑战:以少击重的斗争与东晋政权的无力回天04:06 司马睿的北伐任务:明帝建兴元
02:01 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维护本阶层利益、代表门阀专政的政权是关键04:03 世家豪主占江南万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琅邪王司马伷的孙子,嗣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觐早死,睿袭封琅邪王。司马睿的封地邻
北方世家大族的南渡与东晋王朝的建立西晋在八王混战后,接着王弥、石勒起兵,匈奴攻逼,搞得“中原萧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