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1.过去一年,哪些明星AI产品的增长值得关注?

21.过去一年,哪些明星AI产品的增长值得关注?

2025/1/18
logo of podcast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E
Eva
Topics
Eva: 我在一家大型科技公司负责头部AI产品的全球增长,过去两年一直在关注国际AI产品动向,并参与了多个AI产品的增长实践。我发现2024年AI产品增长有三个关键因素:首先,选择一个增长的赛道,例如图像和视频编辑,因为这些赛道用户需求量大,且有持续的新产品涌现,这意味着市场竞争激烈,但需求也足够大。其次,产品需要具备多模态能力,能够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AI生成模式,以满足用户更广泛的需求。最后,产品需要有较高的付费率,因为大模型的成本很高,只有高付费率才能保证盈利。通过选择正确的赛道,并利用多模态和高付费率策略,即使只有少量用户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我观察到一些成功的AI产品,例如Final Round(AI面试)和Hix AI(AI论文写作),都具有很高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此外,AI产品的商业化需要从第一天就开始收费,并快速验证产品的市场价值。通过观察Canva等公司的案例,我发现ARR/MAU与一个市场的GDP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这意味着发达国家的付费能力更强。因此,AI产品可以优先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并快速复制到其他高潜力市场。 在产品从零到一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市场敏锐度和用户洞察。我建议创业者密切关注社交媒体,了解用户需求,并及时迭代产品。海外市场相对更容易冷启动,因为存在一些现成的社区,例如Product Hunt,可以帮助产品快速获得关注。 在产品增长方面,我总结了三种类型的AI产品:刚需型产品(例如11Labs,专注于音色),特效型产品(例如AI Mirror),以及生成式产品(例如Runway)。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增长策略,例如刚需型产品需要稳扎稳打,特效型产品需要制造爆点,生成式产品需要找到引发用户共鸣的内容。 最后,我建议创业者关注构建持续获得流量的体系,而非单纯追逐热点。这需要搭建一套数据看板,快速找到有效的传播方式,并持续优化增长飞轮。 卫诗婕: 本期节目探讨了2024年AI产品增长趋势,并邀请了AI领域专家Eva分享经验。Eva从大厂视角出发,分析了AI产品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赛道选择、多模态和高付费率。她强调了市场敏锐度和用户洞察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例如Final Round和Hix AI。Eva还指出,AI产品需要从第一天就收费,并验证产品价值,同时建议创业者关注构建持续获得流量的体系,而非单纯追逐热点。此外,Eva还分享了关于海外市场增长、不同类型AI产品增长策略以及B端获客成本降低等方面的经验,为AI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11Labs、Final Round、小猫补光灯、AI Mirror、Remini……

2024年,层出不穷的 AI 新应用,有哪些值得关注?

去年年底在深圳,我在一个 AI 闭门会上认识了本期嘉宾 Eva,Eva 目前在一家超级大厂内,负责一款头部 AI 产品的全球增长;过去两年,它始终在生成式 AI 应用的一线,既需要保持对国际上 AI 产品动向的关注,又实操了多款产品的增长,业余时间也辅导了一批 AI 创业者完成产品的从 0 到 1。

2024年底,我们在深圳录制了这一期播客,这期也更像是我日常学习过程的一种开源——我们一起盘点了 2024 年,那些火爆海内外的 AI 产品,及其背后的增长秘籍。Eva 也分享了一系列打造 AI 应用的 knowhow。

PS. 录制当时没有聊到 Cursor 很遗憾(Eva 主要关注图像视频编辑类AI),事实上,要盘点 2024 最重要的 AI 应用,Cursor 实现的编程自由绝对是一个里程碑,个人认为这也将深刻影响今年的AI应用爆发。

本期节目聊到了许多 AI 新产品,即便不是从业者,这些表现优异的 AI 产品也值得了解,希望本期内容对大家有所助益~

本期嘉宾: Eva (国内某大厂头部 AI 产品全球增长负责人)

本期Shownotes:

大模型浪潮回顾

00:02:56 初次触电:我和老公吵架,做了一个 AI 吵架评理师!00:05:35 报名 AI 创业比赛:思考什么样的语言是值钱的00:08:41 一句话总结大模型 2023:拿着锤子找钉子00:09:51 大模型 2024 :  图像视频类应用井喷## 要做出大模型的super app,大厂内部如何进行战略判断? 00:10:33 大厂的产研的确是优势,但创业公司可能离需求更近,单点投入更多00:11:42 大厂的战略部是结果先行,优先筛选高增长的赛道## 增长表现优越的AI产品,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 00:14:09 三点关键:1.选择增长的赛道 2.多模态 3.高付费率00:16:14 潜力刚需的应用场景——AI 面试(Final Round)、AI 写论文(Hix AI)00:17:08 千万 ARR,如果付费率是10%,只需要20万用户就够了!00:18:01 这20万用户还可以换个需求,再做一遍!00:19:10 Canva 发现:ARR / MaU,与一个市场的 GDP 有强正相关00:20:31 AI 产品第一天就收费,是不得已而为之!## 产品从 0 到 1 跑出来,靠的是什么? 00:22:03 最关键的是市场敏锐度和用户洞察洞察00:22:16 「降低自己 ego 的创始人是有优势的」00:23:39 创业公司相赢,要找 top 级别的人才,人才可以拼盘00:24:36 模型应用,算法仍是稀缺资源## 如何做到敏锐的用户需求洞察? 00:25:44 看社媒找需求,小猫补光灯就诞生了00:27:22 海外增长相对容易,Product Hunt 这类社区是现成的冷启动土壤## AI 应用类初创公司从 0 到 1,有哪些常见的坑? 00:31:31 没有算好账,可能陷入产品的虚假繁荣00:33:03 「AI 陪伴,不搞黄色的话,就是付费率极低的赛道」00:37:05 「生成是很费卡的」,运营、人力、服务器、算力都要算好账00:39:27 切忌完美主义:AI 产品需要尽早的市场反馈## 明星产品解析:做对哪些动作会带来好的增长? 00:41:48 增长是确定核心用户群,并广泛取得他们的注意00:42:08 11Labs:通过把音色做透,B端C端用户两手抓00:44:47 靠蹭 Sora 的热点,圈住第一波用户00:37:09 用 AI 与死去的亲人拥抱:创作要找到与用户共鸣的点## 一些初步的 knowhow:

00:49:37 如果做B端收入,C 转 B 可以是更低成本的获客方式

00:51:11 Kimi 的甄嬛传营销、和通义千问的全民舞王

00:58:29 万兴系值得入局创业者借鉴:先看涨的需求

01:01:54 冷启动后的下一步:更多关注搭建增长飞轮的基础体系,而非跟随热点去冲瞬时流量

01:06:10 进入生意型创业:「你不需要融资千万」

————————

加听友群,请添加微信 shangyemantan

商务合作、联络《商业漫谈》,请添加微信 SJ_Jelyne(添加需备注职务来意)

欢迎搜索并关注我的公众号「卫诗婕 商业漫谈)」。 有关主理人:卫诗婕,独立商业作者,曾任《极客公园》执行总编,早年任职于《人物》、GQ报道、字节跳动。代表作:《ofo的终场战事》)、《罗永浩:薛定谔的理想主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东社交十年风云:金矿、折戟、浪潮再起)》、《下一站,沙特)》等。作品曾获虎嗅2024年度作者、金字节奖年度新锐作者、网易非虚构文学奖年度作者、全球真实故事奖中文报道十佳。

有关「商业漫谈」:这是一档关注科技、商业、人文的深度访谈节目,致力于记录时代的商业史。聚焦商业趋势、伦理、竞争、价值。

「打捞时代碎片,文字对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