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89 《“我们赞成差别对待”》:变成怪物的年轻一代

Vol.189 《“我们赞成差别对待”》:变成怪物的年轻一代

2025/5/25
logo of podcast 文化无限

文化无限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懒残僧
Topics
懒残僧: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韩国年轻人内卷现象的书,书中揭示了他们不把别人踩在脚下就无法成功的社会现状。为了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年轻人被迫让自己变得像怪物一样,通过极端的自我管理和内卷来获得竞争优势,甚至不惜歧视他人。他们认为环境无法改变,只能尽全力在既定的社会等级中往上爬。然而,这种努力往往伴随着痛苦和自我牺牲,即使如此,他们也无法摆脱对未来的绝望和对失败的恐惧。他们通过建立鄙视链,与不努力的人比较来寻求安慰,但这种行为却加剧了社会的割裂和不公。我观察到,韩国年轻人普遍认为环境无法改变,所以要尽全力在既定的社会等级中往上爬,就像小明建模的鬼畜视频里说的,遇到问题要找自己的原因。 懒残僧:我发现,韩国大学生普遍认为,工人们只是为了活得像个人,反对同工不同酬,要求转正,而“小偷”这个标签从大学生口中说出,与以前相比是一个标志性的现象。他们和 KTX 女乘务员同病相怜,面临高昂学费、狭窄居住空间和拮据生活。他们努力工作却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时代现象对20多岁年轻人影响最大。他们还面临“小锦环”、“十五页”、“三抛时代”、“六无时代”等困境,反映了他们窘迫和绝望的未来。从社会结构上看,年轻人和非正式员工一样生活艰难,因为蛋糕就那么大,努力与否有时无关紧要。我希望大家同病相怜,但年轻人却少年老成,与失败者划清界限,认真听从社会的要求。他们欢迎的畅销书排行榜可以反映出这种现象,多为鸡汤类,教人自我开发,但没有承诺结果。 懒残僧:我发现,优等生为了保住应届生身份,祈求作者给他的成绩打成 F,因为他还没有找到工作。该学生通过放弃学分的方式推迟毕业,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念最后一学期了。为了找工作,该优等生考取各种资格证,获得多个奖项,托业成绩达到880分,但就业指导处仍建议他提高英语成绩。优等生面临着1200万韩元的助学贷款偿还压力,开始贷款时以为五年后肯定可以毕业,没想到现在连就业都成问题。优等生把自我开发当成救命稻草,认为是就业准备的必要过程,其他学生也表示即使出卖灵魂也要找到工作。自我开发对他们来说是以取得成果为目的的训练过程,伴随着痛苦的自我牺牲,即使优等生一直在进行就业预备的自我开发,他也不会对自我开发这件事产生怀疑,因为他没有其他出路,只能继续努力。 懒残僧:我发现,韩国年轻人处于无比粉丝的境遇中,为了就业而辛苦,但结果却与就业无关,只能通过比较获得自我满足,越是努力自我开发,对他人的评价标准就越严苛。就像韩国大学生对非正式员工转正的态度一样,没有同情,只有冷漠的评价。2008年美国进口牛肉引发烛光示威,作者发现当时的大学生与八十年代的学生不同,他们不强调为弱者发声。现在的年轻人更强调个人,很难用共同特征概括,他们为公平示威,但左派是为了救穷人,右派是为了不被妨碍往上爬。作者和飞鹰五兄弟在社会热点上产生分歧,包括网络辩客密尼瓦事件和龙山拆迁户事故。飞鹰兄弟认为要引领经济改革,首先要付出努力,达到相应的水平,龙山事件中,他们虽然惋惜拆迁户的遭遇,但认为拆迁户的要求太过分。他们认为大专出身的人不应该乱说话,龙山居民要承担房子被拆迁的风险,如果平时更努力,就不会有问题。他们找不到共情他人的理由,一切都归结于自我开发的逻辑。

Deep Dive

Chapters
在韩国的病态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努力学习,获得各种证书,只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残酷的现实。作者吴赞镐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揭示了韩国年轻一代的困境,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痛苦。
  • 韩国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学习,获得各种证书,却仍然难以找到工作。
  • 作者吴赞镐关注的是韩国年轻人所面临的时代病,呼吁社会停止心灵鸡汤式的安慰,因为“成为超人才能活得像个人的社会,是无能透顶的社会”。
  • 韩国年轻人普遍存在着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失败者的偏见,他们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不择手段。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聊的是《“我们赞成差别对待”》,欢迎收听!

主播:懒残僧

“他们不是在贪婪地追求比别人过得的更好,只是陷入了被他人排挤的恐惧中而已。”

在优绩主义至上的病态社会,韩国的年轻人急于通过学历、证书、实习,把别人踩在脚下,获得“正当”的差别对待,换取当下社会流通的价值证明;他们将自我开发和时间管理奉为圭臬,只为将自己不断商品化。然而,等待他们的仍然是不可撼动的“滞销”结局。

作为一线社会学教师,作者吴赞镐关注的并不是高校课堂上的宏大叙事,他长期坚持与众多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探讨,本书内容正来源于此。面对韩国年轻人患上的时代病,他呼吁社会必须停下心灵鸡汤式的安慰,因为成为“超人”才能活得像个人的社会,是无能透顶的社会。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我们赞成差别对待”》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