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三个问题呢是第一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第二谁可以决定应该有多少钱第三怎么样才能够达到这些钱的数量这三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逻辑线首先想请魏友老师介绍一下提出这三个问题的背景你是怎么想到这三个问题的或者你想用这三个问题来解释什么
如果说针对货币灵魂三问假设第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多少钱假设有三个答案那第二个问题谁说了算也许有两个答案我们不管他啊第三个问题如果是怎么达成也有两个答案那么我们举例而言呢就是三乘二乘二也就是说世界上也许有 12 种货币体系可以存在
我说我有一把尺子别人量尺子量出一厘米长度的东西在我这把尺子量出来是五厘米所以我这个尺子会比别人好
你觉得这个是不是很可笑的一个说法自欺欺人耻对啊这就是自欺欺人耻嘛但是货币的通胀的危害性理论不就来自于这个吗我把每个人的名义财富全都乘以十发出那么多货币来就是我们好像每个人的名义财富都增加了十倍但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实际上货币的通胀
放水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增加货币应该跟财富有一个适度的比例关系不能刻意改变它的数字来影响财富的发展
就是在以往的历史时代呢大家可能没有一个定量的方法或者是说不像现在联储对于这个货币供给量它还有一些定量的指标之前是纯粹是定性而且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出现了社会崩坏的极端现象你才知道这个是货币太多超发造成的或者是货币太少超发造成的
所以他必然要提一句说那些都不想要枪的人那你们自己该找倒霉去吧你能理解这意思吧就是说你都不想拿枪保卫自己的自由你还妄图获得安全那这个我们不搭理你这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所以他是以此来论证他这个征税武装民众的这个合法性但是所以这一句话它是出现在一个非常具体的一个场景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文理两开花》我们今天又要讨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源头也是最近的市场呢以及整个行业都进入了一轮算是新的考验吧从去年的高点开始我看了看截止录音
其实整个 crypto 市场如果是从技术上来看的话已经是进入了熊市上个礼拜也有很多文章比如说红杉资本也说大家要进入寒冬或者已经开始过冬 YC 也对创业者做了过冬的说明等等所以说呢大家可能也都觉得熊市比较适合深度思考
因为也没啥好 formal 的了但是思考的话具体深入到哪一层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决定了我们下一次能够坚持多久 Will 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但求好事莫问前程如果我们要对好事有信心的话可能也需要自己的基础足够深今天呢我们就干脆把这个加密领域或者整个 crypto 领域呢再深挖一下
在深挖到地心讨论一下整个相关的货币体系的运营逻辑因为整个 crypto 的行业其实自从 09 年比特币出现以来大家对于货币运行原理这件事的争论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我们也看到币圈出现了大量的货币学专家但是肉眼可见虚拟世界的理论和现实世界的货币理论其实中间隔了很多很多的巨大的鸿沟到现在为止十几年了也并没有弥合
甚至出现了很多负重实践的悲剧那最后一次可能就是 LUNA 了我其实个人觉得数字货币到现在为止其实并没有颠覆现有的主流货币理论甚至可能连一些新的实质性的挑战可能也都没有但是这个呢是今天的主要的讨论的问题威尔老师可以反驳我
无论如何数字货币它确实揭示了很多对于传统框架的反思所以呢 Crypto 它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实验它的冲击作用其实可能更多是对现有框架的反思而不是颠覆而且这些年的这个主流的货币银行学实在也是缺乏想象力它根本就没有办法把这个现象好好地解释一下但是呢主流货币理论依然对现实包括对目前的 Crypto 世界的这个范式还是有非常非常强的解释性的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件或者说很多币圈的质疑批判或是打倒美联储等等的一些声音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对货币体系的运转逻辑的一些误解甚至是完全不理解所以我们今天打算和 Will 老师用三个灵魂拷问也就是著名的伪世货币灵魂三问来试图弥合一下主流货币理论和大众媒体之间的一些鸿沟
那这个货币灵魂三问呢其实首次是出现在我们对元宇宙的一个讨论的节目中
那这三个问题呢是第一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第二谁可以决定应该有多少钱第三怎么样才能够达到这些钱的数量这三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逻辑线首先想请 Will 老师介绍一下提出这三个问题的背景你是怎么想到这三个问题的或者你想用这三个问题来解释什么好的好的谢谢小跑正如你刚才所说其实
最早的背景是说从中本聪 08 年底 09 年出发了这个论文之后啊形成了区块链数字货币的这么一个行业好像一夜之间啊货币体系这套东西啊成了一个显学就至少在这个行业里几乎是人所共知人人必称货币这个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因为大家也都了解因为我们以前做银行金融科技做了很多年其实对这个方面是很熟悉
但是确实没曾想说整个一个行业甚至是社会大众都越来越多的关注货币理论同时呢也确实是伴随着世界各国的这个不管是 QE 啊还是什么 M2 的超发呀等等这些现象吧就是货币越来越成为了显学
从这个角度来讲聊聊这个话题应该是不错这是第一第二呢钟本聪同志他的这个论文呢本来标题不是叫做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吗按理说是一个纯技术的一个创新
结果呢没想到呢他的这个比特币创世区块当中呢一上来就是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明显这个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嘛就是要来挑战现代的这个货币体系它的运行的不合理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整个这个区块链数字货币圈子把这个货币理论提到一个好像很重要的一个成为本圈子的一个理论基础的这么一个状况
而且明显的是跟传统的货币理论好像要产生冲突我的习惯呢很简单就是遇到这些矛盾的时候那不好解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办呢那我们就编框呗我们就创造一个思想框架这个框架是比这两个争论更高一层
也就是说这个框架用来分析这两种理论或者说两种对立的观点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这两种对立的观点相当于是这个框架的不同的问题的答案或者说是这个框架的现实的模型有一点模型论的这种理念所以我是这么想那么通过这些年反复的考虑最后就总结出来所谓三问的这个概念
我是觉得三问的这种模式其实它不是最典型的就是针对一个领域或者一个方向的这么一种所谓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就像我们说的人生三问似的你是谁你从哪来你到哪去就这个意思包括你可能还记得最早咱们跟刘院长聊数字人民币的时候当时我被提出过三问第一你不同银行的钱包是不是长得一样
第二你密码丢了谁能给你恢复第三数字人民币有没有限额通过这样的问题呢也希望就是大家如果能够对这三个问题有答案其实就能够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底层的运行逻辑所以我想的货币灵魂三文也是这个目的希望能够有一个框架让不同的货币体系货币流派其实都能够容纳在这个框架当中
不同的体系和流派只是对三个问题的不同的答案我觉得用一个简单的点的比喻就是说稳定币不是有个二乘二的矩阵吗就是一共四种可能性那实际上我们想如果说针对货币灵魂三问假设第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多少钱假设有三个答案那第二个问题谁说了算
也许有两个答案我们不管他第三个问题如果是怎么达成也有两个答案那么我们举例而言就是 3×2×2 也就是说世界上也许有 12 种货币体系可以存在
那就是由这三个问题衍生出来的那么也许这 12 种货币体系当中有一个是最合理的或者有三个是都比较合理甚至运行在世界不同地方的等等所以这样的一个框架我觉得有利于帮助大家来聊这个话题了总体的背景大概就是这样这个回答太有理科生的感觉了对于像魏老师这样各种理科生的背景尤其是对数学有很深造诣的人容易把这个世界按照矩阵的方式来看
不像有文科思想的人就动辄就去哲学层次来讨论大家的理念问题但我其实也很同意稍微数了数自从比特币出现其实跟它相关的很多理论不管是哪个领域大家都会拿来东凑一点西凑一点来解释某些问题比如说有用 MMT 解释的有用这个奥派经济学还有哈耶克非国家主权货币也有试图从传统的这个货币银行学体系进行分析的
但大家其实分析来分析去都是各自建立在自己就堆的很高的一种逻辑的理解上并没有抽丝剥茧把它深挖成三个最基本的或者说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来讨论确实是这样那干脆我们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这三个问题如果是最深入的灵魂拷问的话那我们看看这些问题到底有多少解或者说应该怎么来理解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这样我想先谈一下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以保证我是不是跟魏友老师的设计理解的理解到位这个问题我的感觉应该是从扩幣供给的角度来分析
这个世界大家到底有多少的货币供给量才能够支撑整个世界的经济像通胀啊通缩超发放水等等这些词儿我们其实近年来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不管你在什么圈就像刚才 Will 老师说的都能讲上一两句但是我觉得这些词它背后相关的或者以及跟他们相关的讨论
归根结底背后还是对到底有多少数量才合适这么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应该到底有多少钱应该有多少的货币供应量所以我就查了一下数字现在全球到底应该有多少钱昨天晚上查的但是没有最新的数据
大概全球的货币供应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是一年半前为止全球广义的货币总量是全球 GDP 的 140%也就是说一倍还多一半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因为没办法找到具体的数字所以说如果说按照去年的全球 GDP 总量是 94 trillion94 万亿吧乘以大概 1.5 倍就是大概 150 万亿美元
的全球的货币供应量所以呢就是现在大概全球有这么多钱但是如果你跟他全球的 GDP 的经济总量来比的话他明显是多出来了但是我又换了一个角度想了想我看了一下他那条线这条线呢大概 1960 年的时候他是相当于全球的广义货币总量是相当于全球 GDP 的 50%然后他从 60 年开始就大概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增加
尤其是最近 10 年不精确的看我只看那个图的线大概近 10 年翻了 4 到 5 倍这个数字不精确我只是从图的那个增长幅度来看我看到这里的感觉就是好像这个世界上可以有无限多的钱
那我们如果可以有无限多的话它的曲线是越来越多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或者说如果它不应该有这么多钱那它应该有多少钱这个曲线才是一个正常的线它下面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它是把全球的国家
分成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分别的货币供应走量和各自的这个国家 GDP 相比低收入国家大概是 GDP 的 24%高收入国家是平均 144%
美国是 111%日本是 280%也就是将近三倍如果这么来看的话现在全球如果说从总量来看似乎是跟自己的 GDP 相比是多了但是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显然是发达国家它比较多了而
低收入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它比较少不知道魏友老师首先对我们的灵魂三文的第一问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以及我刚才从这个角度分析是不是理解到了这个问题对的完全没错我觉得所谓第一问其实就是指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这件事情的一个合理的判断依据或者指标是什么
我觉得你刚才举这个例子就特别好假设我们以 GDP 为一个判断依据那么现在是 GDP 的 1.5 倍 1.5 倍是不是多了呢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对吧因为如果两倍是合理的那 1.5 倍还少如果一倍是合理的那 1.5 倍就已经涨了 50%那这个问题怎么判断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第一
美联储现在正在加息缩表的周期当中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得出很简单的一个结论就是美联储认为现在货币多了因为它要缩表缩表就是货币要减少加息我们不说了那是一个复杂的一个过程等会我们讲到第三问的时候就会说到加息的作用
但是我们就说缩表很简单就是货币减少了就这么简单当然这跟第三问其实也有关系了不管怎么说如果我们站在 1.5 倍 GDP 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得一个结论就是美联储好像都认为现在货币是有点多了要减少一点所以可见货币的多少这件事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你看美联储它做出的这个动作它
对于整个今天的金融市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他的原始的判断是什么呢不就是因为他认为货币多了吗所以我想货币的多少其实是整个这个货币体系当中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是他的经济学层面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比如说以 GDP 来为例从货币流转的理论来看就像你刚才说比如说 1960 年代其实
整个的货币是 GDP 的 50%但实际上 GDP 就体现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当中的这种支付关系的发生为什么只有 GDP50%的货币能支撑这个数量的 GDP 是因为货币在不断的流转的也就是并不是说一块钱 GDP 就一定要一块钱货币因为一块钱可以流三次
流转三次它其实创造了三次的 GDP 本质上是这么一个作用这是一个货币的流转的一个模型那是不是 50%就够了呢那如果是 80%是不是就能让 GDP 增加的速度更快一点呢所以最后问来问去核心就是一个问题货币到底有多少才是最合适的
这个问题就会变成这样多了和少了是不是都有问题这不就牵扯到我们现在最主流的两个概念就是通胀跟通缩其实所有人都认同说太多了也不好太少了也不好这其实是整个全世界的一个共识太多了也不好太少了也不好所以可见多少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没问题的通行的答案肯定就是适度空不多不少
但是这个问题不是跟没有回答一样吗什么叫适度你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适度就好我们讲的开玩笑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对吧就是你没有回答出任何这方面的问题总体上来讲实际上为什么会有三问呢就是第一问的这个问题我总结为就是它是货币的经济学的本质
它当然不可能脱离另外两问而独立存在因为脱离另外两问这个问题肯定也回答不利索但是总体上来讲我们看到的是为什么会有多少的问题是回到货币的本性我们经常说货币是所谓什么价值尺度交换媒介价值储藏手段
大概就这三个吧其他的说的其实也没有什么主流共识至少这三个是那首先价值尺度这件事情本身就印证我们刚才说的话肯定是最合适就是适度比较好我举个例子如果你说一个尺度的话我说我有一把尺子别人量尺子量出一厘米长度的东西呢在我这把尺子量出来是 5 厘米所以我这个尺子会比别人好
你觉得这是不是很可笑的一个说法自欺欺人耻对啊这就是自欺欺人耻嘛但是货币的通胀的危害性理论不就来自于这个吗我把每个人的名义财富全都乘以 10 发出那么多货币来就是我们好像每个人的名义财富都增加了 10 倍但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实际上货币的通胀
放水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增加货币应该跟财富有一个适度的比例关系不能刻意改变它的数字来影响财富值这是第一第二货币作为价值储藏一样的我们从一个个体的视角来看
我应该有多少钱这不用回答这肯定是越多越好如果你这么认为货币是价值储藏的手段这个世界也是货币越多越好因为货币越多不就是价值越大吗这不就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其实货币的所谓价值储藏手段只是它单一的一个侧面
你不能把货币等同于价值它只是价值的一个衡量一个尺度的一个概念所以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是个体视角不是整体视角整体视角而言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这个概念其实没有意义的第三点货币的交易媒介这就回到刚才说为什么大家习惯于用 GDP 的这个指标跟货币
去对比说我这个货币量现在是 GDP 的 1.5 倍还是 0.5 倍好像决定了它的这个哪个更合理那是因为它充当交易媒介的手段而 GDP 实际上是来自于整个经济活动当中这个交易过程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好像货币又跟 GDP 有一个合理的关系是比较对的我们就能看到说货币好像你到底是跟全世界的资产的比例有关系好还是跟全世界的 GDP 有个关系好还是跟全世界的大家的心理预期就是我的钱越多越好从个体视角来看这些答案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是觉得说
提出第一个问题货币有多少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了解货币本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这里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大家就会知道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那么简单第一个问题就是 MMT 你刚才有提到说实话 MMT 的逻辑大致相当于说想有多少就有多少是最好的
大概就是这样因为反正我政府我就管我这个国家要经济发展钱少了我就来钱少了我就要印所以 MMT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大概就是
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是最合理的这个其实有些货币理论也多多少少滋生助长了这种倾向比如说认为通胀比通缩好的这一派他们就典型的这个理论就坐直升飞机撒钱是最有效的一个刺激经济的一个方式相反通缩是将整个社会变成万劫不复的这么一个灾难的这么一个感觉
所以 MMT 理论就是这样另一头偏古典派或者偏哈耶克或者说以数字货币的比特币派为代表的说 2100 万定词了就这么多当然了因为它小数点后边还有 8 个 0 所以也还好
反正就这么多这个是最合理的大家说这是另一个极端这跟金本位一样上次我们聊过说如果你觉得某一个固定的数字是合理的那就意味着它完全不体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或者交易的增长或者财富的增长
这显然是另一个极端所以最终我觉得结论很简单就是一定要匹配一个经济活动的一个状况不管是匹配财富的积累还是匹配交易的展开还是匹配生产等等等等等等这些但是关于世界应该有多少钱的这个问题它的答案就是适度最好
但是你看到无数的学派他们答案都是不同的他们可能并不认为说第一,适度最好第二,就算适度最好他们对于适度的定义也是不同的也不一样如果说这个答案的终极答案是无聊的也就是适度最好的话
一样没有用为什么因为大家会转而争论什么叫适度所以我想货币灵魂三问的第一问其实得到的就是这个答案其实大家的核心矛盾在于关于什么是适度这件事的定义上
没有达成共识这个才是整个货币体系的差异当中最核心的地方我非常同意魏老师的想法并且你的对整个的梳理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其实这个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过程中它其实是始终存在的
只不过他在以前大家没有办法把这个问题具象化甚至没有想到他可能会有一个答案或者说有一个衡量的指标如果说我们这个问题的终极的问题就是在问你这个钱多好不好钱少好不好那钱多也不好钱少也不好
但是如果说在很久以前比如说在古时候像宋朝啊等等就是在以往的历史时代呢大家可能没有一个定量的方法或者是说不像现在联储对于这个货币供给量它还有一些定量的指标之前是纯粹是定性而且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出现了社会崩坏的极端现象你才知道这个是货币太多超发造成的或者是货币太少超发造成的
刚才王老师也提醒我了其实我们这个历史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嘛钱太多会怎么样或者是钱太少会怎么样钱太多大概率就是出现通胀的情况最后的结果也是社会秩序或者社会经济秩序的这个紊乱极端的情况呢是比如说滥发的故事古今中外也都从来没断过比如说元朝的灭亡啊大明宝朝密西西比泡沫等等什么魏玛政府等等
包括现在最近的委内瑞拉其实大家从很多渠道都有了解到比如说元朝元朝的灭亡的一个直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变钞变钞钱太多了那么以至于最后的结果是红金起义但是这个扯远了我的意思就是说可能在那个年代呢大家没有办法有一个定量的方法来能够把这个问题呈现出来而往往是到了一些你没有办法
挽回的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你才知道或者是从后面看来可能才是因为钱太多或者是太少造成的开始的时候魏老师论述的前一段讲到了这个货币流转的这个问题比如说 60 年代的时候全球货币供给相当于 GDP 的 50%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流转
我又想到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宋朝他经常发生很多钱荒嘛当时其实整个宋朝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历史上他其实既有纸钱就是娇子和惠子也有这个铜钱他两个是同时并用的但是呢由于当年的北宋南宋的时候的惠子已经严重超发所以贬值非常严重但是铜钱就可以保值嘛也就导致了在南宋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囤积这个铜钱
囤钱的时候也就导致这个市场上大量可以流转的铜钱就少了这个是不是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如果说大家都囤铜钱的话市面上流转的铜钱少了那它是当年产生钱荒的一个原因如果说我们考虑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的话其实其中一大部分也应该考虑到货币流转的部分你说的这个非常好正好我就是想借此机会说一下为什么这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这个问题这么重要
核心的问题就是在于说钱多与钱少它最核心影响的还是人的这种心理预期从你刚才说的这个例子其实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如果这个社会钱明显的偏少然后钱比较保值的话比如说因为是金属本位嘛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难以造假
而大家又都信任他所以显然他也是物以稀为贵那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影响人的心理预期就是形成所谓持币吸购的这样一种心态钱值钱了吗我就不愿意去买东西但是你会看到说
这种心理预期它并不是必然就像刚才说的在 1960 年代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个是冷战开始了十几年西方国家正是全民一心奋力向前的这个状况所以实际上它的整个的经济的活跃度是非常高人民的这种心理幸福指数以及对未来的预期都会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从统计规律上来讲
当时的社会上的钱数可能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因为大家都对未来的心理预期比较健康所以也都敢于花钱也就加速了货币的流转货币流速在货币理论当中是个很重要的侧面它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货币乘数的不足这些细节我们就不聊了所以货币流转的速度对于经济活动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大家形成了错误的心理预期未来会通缩然后持币吸购会严重的抑制货币的流转速度就是大家不花钱了那么货币的流转速度一下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更少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是个典型的负向的正反馈就是恶性循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货币学派的人才提出来说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就这个原因因为通缩可能
它的这种正反馈的现象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灾难可能比通胀更强因为通胀带来的往往是另一个角度正好我就也想借此机会说一下就通胀带来的是核心的错误灾难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扭曲价格的逻辑
因为钱多了你就会认为说一个东西它值更多的钱你也认为它是正常的因为你钱多了你可能就会去买一些比如对你来讲不是必须的或者说以前你没钱的时候不会买的东西所以它扭曲了价格逻辑之后它可能会产生
错误的商业模式比如说很多公司不赚钱没关系股票还在涨然后说房子房子贵没关系两年以后还会更贵我还能把它卖出去 2008 年次贷危机就这么来的所以通胀的问题反正也很严重
它是扭曲价格的逻辑,我想这点小跑说不定等会儿介绍介绍,你有什么抗通胀的方式,然后我们一块分析分析看看是不是特别典型的这种逻辑。这个问题最主要的也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就是通缩和通胀都会给社会带来很负面的冲击,所以到底有多少钱才是适度这件事,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后边我还会重复一个例子这会先举出来所谓澳派前一段时间我们看到澳派的这个有人转贴了一下就是典型的澳派的说法他们这个说法非常有意思他的意思就是钱应该比经济活动啊所需要的东西稍微少一点这样的话也就是说你现在付出的东西你可能没有拿到那么多钱
或者说你会为未来因为未来的经济活动你还要有更多的投入所以你可能现在会去更多的去储蓄而不是立刻消费如果你把你的钱储蓄而不是立刻消费它其实就意味着有一部分钱是退出了流通消费的领域
但是你的经济活动你仍然在天天干呀所以实际上他们隐含的意思是说如果是流通的这种货币总体量比这个经济活动的增速要稍微慢那么一点点可能是一个最佳的状态因为他强调储蓄嘛因为现在的货币学派肯定不强调储蓄希望强调消费强调投资但是问题来了那少多少尺度是最好的呢
仍然是没有答案的嘛因为我们刚才说了少的太多就是通缩了嘛它就会形成大家对于这个钱更加值钱不想消费的心理预期那其实社会又进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少的太多又不行哎那少多少算是最合适的所以我觉得其实
这个东西确实是货币的整个运行机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它经济学层面的最核心的意义非常对刚才魏老师提到预期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对于咱们这个第一问来讲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钱以及钱的数量适度什么样才算适度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反映了一个预期的问题
就是像刚才 Will 老师说的我们对于通胀和通缩的预期这个预期它是会扭曲整个的经济行为的如果说是有通胀的预期大家都觉得未来钱会越来越不值钱通胀会越来越高
那这个时候呢就会改变很多我们自己的行为包括整个经济中企业的行为那企业就会试图把自己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那如果他觉得这个通胀会持续很久的话那他可能会长期的做这个转嫁的行为甚至自己的生产也会按照这个来定那么就会产生一些螺旋的效应我们常说的牛边效应在同一时刻如果说只是这个企业自己的预期发生了变化那也许还好
但问题就在于以企业为中心它又会衍生的使它上下游或者是周边的一些生态环境发生预期改变比如说如果我是打工人那如果我觉得将来的这个通胀会持续走高的话那我要生活我要吃我要穿我要租房子那我一定会要求我的工资要涨如果说工资涨人工成本又高那么对于企业来说那它的定价就要更多的转移给消费者这就是一个螺旋同样的刚才这个魏老说通缩也是一样的刚才我们举的那个例子
南宋大家都喜欢屯铜的这个情况其实当年的这个宋朝的这个货币发行量或者说铜钱的这个发行量其实并不短缺宋代的这个朝廷它投入市场的货币总量是非常庞大的基本上是明代三百多年的货币铸币的总量还不及北宋一年的铸币的货币所以说它当时的这个货币供应量是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的这个交易的需求的
但是问题在于当时大家的预期是非常的 down 的他对未来的预期包括这个朝廷超发这个骄子和惠子你会觉得未来的预期越来越往下走或者说你手里的纸钱会越来越不值钱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弱币趋数两币那我一定要试图囤积一些我认为值钱的东西正好这个铜钱的铜在当时是有实际价值的那相对于他这个铜钱这个面值的价值他是大量的低估的
可能会联系到我们这个第二个问题就是谁可以决定发多少钱这个其实也是整个预期的互相反馈也给了当年的政府的一个错误的信号也就是说他看到大家都开始同钱那他会觉得自己发的钱不够所以他又会大量的发同钱但是他发的这个同钱的面值是不变的或者说他面值是会数字会越来越高的因为他为了解决钱矿的问题
但问题在于大家都把这个铜囤起来了也就导致它的这个铜的实际价值和它作为铜钱的这个面值发生了巨大的偏差那最后就导致这个交易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经济也停顿我觉得这个魏老师提到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就是预期可能在这些灵魂三文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维度刚才魏老师提到这个铜
我们找机会下次再详细解释就是我说抗通胀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好的好的正好在进入到下一个话题之前不然的话就跑题了回应你刚才说的其实就像宋朝的这种模式这样我们其实已经隐含着带着第二个问题来了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就是说宋朝的这个政府吧他呢当然是在那个历史条件下他是有权决定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钱的但是他决定的这个钱数呢其实是依赖于一个金属货币那金属货币嘛当然受到这个金属总量的限制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有多少钱的这么一个依据但是呢他作为一个政府他当决定采用这个问题是用金属货币作为答案的时候呢你会发现他印多少钱都没用因为他印多少这个金属货币的话大家都会去囤积它
它不取决于你的政府主观的决定印这么多钱的前提因为大家都知道金属它就有这么多然后它的价值就在如果用我们刚才组合理论来去讲这个问题的话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权决定这社会有多少钱的人他
采用金属货币作为货币的一个支撑的话这个决定显然是错误的就是没有意义就是它使得它对于货币决定权这件事完全没有发挥出来金属已经决定就不用你了金属已经决定了所以你就没用了所以你才会发现说越往现代社会发展
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或者一个央行再会去决定用金属去做货币了否则的话那就是金属做货币就好了还要你们干嘛你们就不用管了那金属有多少就是多少该通缩吗当然还是通缩通缩也不是你的责任因为你也管不了你也造成不了通胀因为金属就在那儿
如果我们用刚才说的比如 3×2×2 的 12 种来讲那么由政府或者由货币当局决定采用金属作为货币的这种选择就在人类历史上就消失了也就是我们说的 12 种当中我们先不管最终怎么达成前两个这个组合其实已经不存在最终我们应该会从这三问的答案当中去剩下几个
这三个问题他们的答案是相互兼容的所以这个货币体系是有可能存在的这是我觉得我们问这三问是可以达成的这么一个价值对找交叉点好那我们就开始第二个灵魂讨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谁能够决定应该有这么多钱
我还是先非常简单的讲一下我的理解为老师评论对不对这个问题我感觉可能是在问这个货币创造的主体应该是谁我大概想了想也就是这几个选项我们可以做排除法
这个货币商的主体它是不是应该是政府或者还是应该是央行或者还是应该是私人银行或者应该是社区啦 community 啦或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决定应该有这么多钱呢我简单做了一下排除法
就首先应该是政府嘛那肯定不行历史上的教训汗流冲动了我们上次 AMA 的时候讨论的时候其实我也提到了南宋这个杜蝶的例子杜蝶就是如果大家喜欢看水浒传的话那个裴如海他收买胡头驼的时候他就说那我出点钱我买个杜蝶然后你去当和尚吧
这个度蝶呢其实就是当时南宋朝廷发给和尚的一个出家凭证或者叫做身份证吧那上面基本上有什么俗名啊籍贯啊出家的寺院等等就是这个东西可以证明你可以去当和尚这么奇怪的东西当年是被南宋朝廷用来当成货币来发行的或者说当年发钞的补充
因为当年确实是宋金宋蒙战争不断军费长期就是很高然后财政也爆表所以贾思道他是决定了改革农田改革这个工田从这个富户的手里买土地然后一部分出租一部分作为工田充公无论如何呢他只是想用一种这个土地的手段来缓解一下财政
但问题说他要买这个土地要有钱但当时这个南宋政府又没有钱所以他就直接印印的问题在于大家已经对这个朝廷不是很相信所以说卖家不接受于是他就把像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像杜蝶之类的也都当做钱当做货币来发出来然后
用它来买田地但这个杜蝶当年还确实有点用因为南宋当年的时候当和尚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就是你可以不用交税你可以不用付姚毅你还有补贴所以当年的其实这个东西也是帮了南宋朝廷很多忙吧然而其结果大家也可以看看历史上的情况它并没有什么用而且还会把整个经济的秩序弄得越来越糟糕这只是一个例子
古今中外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法国还是英国大家看到这种例子就是由于政府的滥发以及超发造成恶性通胀或者说造成一些不可管理的风险的例子是非常非常多的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银行这个东西成立它也是为了规避政府发钞的这项权利带来的一些非常糟糕的结果
如果由政府来发行或者负责这个到底是谁来发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历史已经有过政府不靠谱已经有过非常漫长的探索了但这个时候其实我又想到了刚才王源老师提到的这个 MNT
因为 MMT 的主流观点呢其实它相当于是坐时光机回到了从前它把我们现在的这个信用货币体系倒退到了之前政府可以通过发钱来支持战争的那个时代因为它的主流观点就是说一个主权货币发行过去
你的违约风险是为 0 的政府的支出从来不受任何的限制卡宾斯的财政约束也是一个莫须有的约束因为政府永远有能力支出就和政府永远有钱去打仗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 MMT 虽然看起来它叫现代货币理论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倒退吧它回到了我们没有央行之前的政府可以随便发钱去直水战争的那么一个年代
所以 anyway 就是排除法第一政府不靠谱大家很难约束他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机制去约束然后第二呢他来发钱也不太可能支持整个经济的生产活动因为他不是干这个的那如果不是政府的话这个央行和银行可不可以
我觉得这个第二个问题可能会涉及到你可能会把整个这个货币体系央行银行的二元体系给大家做一个非常明确的梳理在这个魏老师给大家梳理之前我自己是觉得央行银行来负责发行也就是我们目前的这个模式目前来看呢可能还是比较科学可行的就是毕竟银行它也是一个经营性企业
用银行创造这个存款来发行货币的这么一个模式呢他也是要遵循自己这个市场化原则的他也要判断风险有资本金的约束当然了这个私人银行如果是全部负责整个经营体的货币发行量也是不靠谱的
所以说这个时候需要有央行的一些机制来保证对他做一些约束那可能是比如用这个超额准备金呀等等这些我就不详细说了我觉得 Will 老师一会儿会有一个详细的梳理我个人觉得目前来看呢可能央行和银行来负责这件事还是比较可行的相对来讲比较科学但是之后会怎么样不太清楚因为大家也看到了这个
体系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开头魏老师提到过的中本聪当年发行这个翻比特币的时候把那句话写在区块链的第一个 blog 里面意思就是这样他最大的问题是会带来影子银行等等类似的风险
那 08 年危机其实就是这个银行信用货币制度它存在一些缺陷如果说出问题的话有可能是银行的一些非实体经济类的货币创造的机制出了一些问题有可能导致一些金融的崩溃或者说经济受到阻碍等等
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如果不是政府或者说银行央行这个模型将来会出问题的话那至于未来有什么更好的模型这个我还没想好这个需要 Will 老师来开脑洞我大概的理解好的好的我觉得你说的非常对要回答这个问题相对而言简单清晰一点为啥因为是问水嘛那水可能一共就三种或者五种
然后列出来一个一个看这个模式是肯定 OK 的我想先从这个问题的本质或者背景来说一下首先必须假定刚才已经达成了共识也就是说货币总量适度是最合适的我们只不过是针对于什么叫适度有所争论而已不同的人对适度的判断不同自然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谁是最合适的决定多少是适度的人如果我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基本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三个问题里边的第二个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居于问题的核心同时我想给他总结一下这个问题回答的是货币的政治学意义或者说制度意义因为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说了多少其实是货币的经济学意义而由谁来决定我认为其实是货币隐含的
背后的政治学义说白了就是话语权的问题就是政策制定权的问题就是印钞权的问题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就回答说这个世界上谁最能够决定什么叫适度然后谁的行为真正更容易达成这个适度刚才你有提到说政府这件事到底靠谱不靠谱呢从 MMT 的角度来讲呢
他这个理论来讲我觉得也有一定靠谱程度为什么因为很简单政府很多人就是把他狭隘的理解为一个比如说一个公司似的就是一个国家吧类似于一个公司那政府好像是不是就是这个公司的董事会也许总理或者总统是 CEO 嘛类似这种如果你是这么狭义的去理解呢那政府在运行着这个公司他当然知道这个公司的经营状况
所以可能就由他来去决定多少钱最合适这是有道理的呀因为政府知道自己的人口知道自己经济活动的统计数据一看经济不行了我就多用点钱来刺激甚至说最典型的 MMT 一个分支理论就是我给全民提供一个基本收入这其实本质上是落在 MMT 的大框架里边的一个小选项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说政府有没有合理性呢当然有合理性因为你从他管着这个国家的角度
那它是有合理性但是它到底是不是最适合的呢这个问题就来了就像你刚才说的第一政府它对于国家的经济掌控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效呢如果它的掌控最有效那这世界上还会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争吗就是政府说了算呗你如果认为计划经济不行
市场经济才好那怎么能够又认为政府印钱最好呢这不是很可笑吗就是左右打脸嘛自打耳光嘛所以很显然这个逻辑第一不成立第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道德问题政府它是一个实体它其实是一个社会主体它有它的私利的政府的里边的官员甚至都有他们不管是钱利的还是经济的这种私利所以让政府印钱如何避免道德问题如何避免把钱印到自己兜里去的问题
不管是从社会经济宏观的角度讲还是道德的角度讲政府印钱它是面临这两个问题一定有它的合理性但是看来不合理性大于合理性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是第一第二呢我们先不说央行商业银行这个肯定放到最后说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我们来提一个问题也是灵魂拷问比特币的总量是谁决定的我不卖关子了两个答案第一中本聪 2100 万定死了金生金世
永生永世不能改好那什么意思呢你承认什么呢天降伟人吗对吧那肯定是天降伟人啊就是中本聪 2008 年定了 2100 万就 2100 万我们人类今生今世都不能突破这个框架那就是天降伟人那我们干脆不如承认我们世界上是不是慢慢不断
江山带有人才出永远能有天降伟人他今天决定说这世界 500 万亿明天下一个天降伟人出来掐指一算已经 2000 万亿了那咱们就照他来呗这显然不合理那 OK 另一种可能性其实这些年比特币社区都在讨论可以增发为什么因为比特币是一套系统是一套软件 2100 万不过是他逐年减半的一个算法在里边大家估算出 2100 万了
我从今年开始每个块挖出来奖励的比特币数乘以 2 以后是不是就又增加了当然不是变成 4200 万了因为过去已经挖出 1800 万了就不算了就是说未来还剩下 300 万那是我把它乘以 2 或者乘以 10
变成 3000 万加起来可能就 4800 万了这也是可以的吧就是说这个是什么共识决定如果我们说所有持有比特币的人都同意去改这个参数包括比特币的 call team 也同意改这个参数是不是就能改了呢可以改没问题所以比特币的总量也未必是定死的 2100 万但是这问题来了所有持有比特币的人同意增加这个数量
这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我们改变了一个价值尺度的定义就所有的人未来获得的比特币总数都增加了如果我们把所有持有比特币的人看成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民决定把自己的财富乘以三这有什么意义呢
对吧那不是啥也没干吗当然了实际上没有这么可笑了因为过去持有比特币的人他们的财产其实受到了稀释嘛绝不是平均分配但是我们想说的是这样的决定看起来绝对民主看起来绝对社群化绝对去中心化了但是
但是它对于货币这件事情没有意义我们刚才说了从个体视角而言货币有财富储藏的作用它一定是越多越好但是从对这个货币的总体持有者这个群体而言货币的一个单纯线性的增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你让人民群众投票给自己发钱有什么用呢这不就这个问题吗基本收入派所以你看搞不好
完全去中心化的一个由谁来决定的这个结论跟 MMT 的那个政府随便发说不定就是一个极左一个极右最终殊途同归了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要回到说我是把它称为货币的政治本性或者制度本性也就是我们要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好人坏人就有一心向善也有包藏祸心的你不是看表面说由群体决定或者由人民投票决定就是好事然后由政府独裁决定就是坏事他俩说不定是一回事是
这是货币的政治本性我把它这么来称呼 OK 于是乎就引出了第三点现代央行跟商业银行的体系这一点呢它的这个基础的论据我们要放到第三个问题来讲了我们现在就先简单回答这个问题银行是通过贷款来创造货币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我必须放在第三个问题去详细解释
不然在这就喧宾夺主了我们现代的货币信用货币体系其实主体是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当中创造的这件事情就回到我们前面几期说的需求之毛或者说货币的需求框架也就是说一个商业银行给一个个体贷款的时候这个个体去贷款它是有目标的
我贷款去买什么东西我贷款去做生意或者我贷款去买房子等等等等就银行能够给一个主体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放贷它是有一个目的的我不是说我闭着眼就愿意放给小跑 5 万亿
我大笔一挥也可以放但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商业银行的放贷活动是跟人类社会或者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紧密相关甚至是百分之百相关的因为我放款给你就是让你去做生意就是让你去买房产买房产其实也是为了你的住房你也是要用你未来的收入的钱来还
就这个意思所以说实际上商业银行是真真正正的那个全面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那个主体他获得的是当前社会经济活动
需求的第一手材料并且他根据这个材料决定放出多少贷款就是我们前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当中所讲的如果在上个世纪的工业化的年代你说
我要到一个银行贷款去买石油因为石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但它又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所以如果我到一个银行贷款去买石油银行会知道说石油挖出来一定有用你不管是化工厂你还是什么等等等等等等所有这些
这个石油是最终能够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所以我贷款来支付你买石油的这件事情一定就是未来是可以有偿还的并且是对经济活动产生了促进作用的我们要说其实商业银行的贷款是真真正正的
匹配我们刚才说的适度那两个词的我这里再举两个例子第一商业银行的贷款由于你一定是要去买某些东西他贷出来的钱数恰好与当前社会的物价指数是正相关当前一座房子是 100 万美元那么你比如说我按揭我贷 70 万美元他就放出来 70 万美元的贷款
如果说当前的比如说石油是多少钱一吨你贷出来款就是买这么多石油所以它跟当时的物价是完全相关的这也是它融入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体系因为我们刚才说了
钱的流转是很重要的钱作为交换媒介那它当然跟当时的物质情况和价格体系有着完全的正相关这一点商业银行也做到了你会看到说商业银行贷款的这个过程
实际上是完美匹配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度性这就是我一直希望强调的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大家整天去攻击说什么货币多了什么什么少了那个问题我们等会再说但是我们要想强调的是无疑认为商业银行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
或者说最有资格决定这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的那个单位这是大致的这么一个论述而我觉得这个论述其实在人类社会几百年来就是一个默认的一个共识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个因素我们等会说那就是大家对这个体系好像有了各种各样的不满那这个不满是对于什么的不满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是对这个制度的不满
我认为是完全没道理的就是对这套体系的不满我认为是完全没道理的它确实是对于很多其他因素的不满等会我们要聊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这套体系是非常合理的这是我说的第一点等会还要说第二点第二点就是
他的负面但是小跑先可以看一看这一点有什么想法非常精彩为了不打岔我就稍微点评一点点我马上进入第二点确实是刚才的那段话如果简单总结或者说有几个给我启发的点的时候我听的过程当中就是有很多启发点一个就是像刚才魏老师说的大家要明白我们是对什么有不满那么 08 年这个朱本松写在第一个创世区块出的那句话他明显是对银行
我们现有这个架构体系中的某些机制的一些不满但是他却把它引申放大到了对整个这个世界的货币体系的不满这个确实是有点放大了这个币圈或者是说 cryptocurrency 的这个支持者大家经常引述的就是像奥派等等的经济学经常是拿这个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来支持为什么我们需要比特币为什么要打倒美联储
其实人家哈耶克也没有说我要支持比特币他只是说设想的是一种自由银行的竞争他的框架还是在现代的信用货币整个这个框架之下他只是想说我想要一种自由银行竞争每个银行有自己合理的资产然后可以发自己信任的货币他只是说想增加一下市场竞争那就会有好的约束而且人家本人也是觉得央行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因为商业银行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商业周期等等问题
大家提出某些理念的时候可能会经常为了显示自己的颠覆性他可能要把一个局部问题又会发达到整体问题这个是刚才想到的第一个点第二个点现在想不起来了算了先不想了我们直接进入魏老师的第二点论述我觉得你说的这一点太好了因为这正好是我第二点要覆盖的内容第二点吗对没错确实是这样的当我们承认商业银行
是最有资格说多少钱的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个反面的问题那就是商业银行也是个利益主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没有约束的情况下那这个利益主体都已经能够决定有多少钱那的那的
还不高兴坏了那就使劲来呗那就是想多少钱就多少钱呗就像你刚才说的其实哈耶克并不反对私人商业银行相反他是倡导私人商业银行的因为他是可以有一种竞争存在就像我们说的香港的这个货币体系一直就是上古遗迹三大发烧行的
对呀他有不同的发钞行啊然后在金管局那有多少抵押然后反正你就印多少钱呗这个其实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上古遗迹非常古早这个东西完全是哈耶克最支持的方式嘛三家银行印出来的钱长得还都不一样那三张纸长得不同嘛这是哈耶克最推崇的一个方式那其实这个方式不是现在也在人类社会当中运行着吗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没有问题的这就进入到第二个话题这个利益主体
如果他的这种权力没有约束的话那么他肯定也会有作恶的倾向所以就需要有个约束问题是这个约束体现为什么可能很快就要进入第三个话题以前比如说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大致
大家可以认为说好像是用黄金的储量去约束的就是说我因为我美元一定能换成黄金大家一定这个有约束可以我就相信他了这是一种约束但是实际上我们后来看到了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崩溃了说白了就是这个约束不靠谱
其实本质上就这样第二其实我们也讨论过其实那种约束当初也是个伪约束压根也约束不了于是乎到底什么是约束这件事呢确实成为了一个问题我们上次也已经就聊过央行以及全球间的这个巴塞尔协议这么两个东西来去约束的因为央行的约束呢我觉得比较简单我们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央行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一个
全国的一个统一货币体系这里边呢确实我们要承认一件事香港这种货币体系呢可能在一个大国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市场足够大足够复杂的时候流转着三种钞票
那第一这本来可能就有问题技术上可能有点复杂但这还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的问题是即便在香港有三种钞票这三种钞票也是等值的不是三种 1 比 1.5 比 0.8 的钢元那样的话这货币体系一定就崩溃了没有这个东西实际上对于一个全国统一的货币体系而言那么央行就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因为它维护的是全国各个商业银行之间货币的等值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很少强调但其实它是现代货币体系的最根本的本性哈耶克所倡导的竞争性货币或者说私人货币是不包括这一点的
文章里书里明确提出来说私人货币之间是应该有兑换率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私人银行才倾向于为自己的货币保值这是竞争性私人货币理论的核心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能够有效正常发展的角度来讲这种竞争性不等值的货币
其实确实危害性也很大它使得这个国家一个比较广大的一个社会难以形成统一市场我跟你买卖货物签协议请问那个合同的款项是以啥为单位呢难道是 38%恒生 25%汇丰加 44%港中银吗那这个合同咋签这个私人竞争的货币或者说私人银行这件事情
跟哈耶克的理论不矛盾但是如果要达到汇率都不同的这种银行体系的话跟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实在是有点矛盾的这一点客观的说至少现在大家都同意哈耶克的这种理想是过于理想化我经常开玩笑用的那个不恰当的修辞法澳派往往就是从反乌托邦走向了理想国
我现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你理解了吧对就是他们明明是反乌托邦的但是他们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理想了就是他没有考虑到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的秩序方面的要求
这一点呢其实我再说一段历史公案啊就是经常有网上在传言不管是哈耶克还是米塞斯这个名言就是说所谓如果想用你的自由去换取一些便利最终你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便利或者说用权力去换取你的什么什么什么就是这么一个句式然后这么一个句式呢成了一段历史公案了
你去查哈耶克的文字吗也找不着一个精确的对应你去查米塞斯的文字吗也找不到一个精确的对应结果发现是鲁迅说的最后是以訛传论了开玩笑当然了事实上是有人说这个咱们今天聊的有点多这句话的句式最早是本杰明弗兰克林说这我插开了就是石海沟沉了本杰明弗兰克林说的那句话的原话如果一个人用最基本的自由
去换取安全的话那么他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这句话是确实存在的而且确实也被很多保守派奉为经典奉为语录这句话它的历史背景也很神奇它是 1775 年本杰明·弗兰克林在给当时的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州长写的一个通告
那个当时呢是这个宾夕法尼亚的这个自由民啊跟周边的印第安人打起来了因为那个美国还没建国呢嘛你知道没有美利坚合众国只有州当时打起来之后呢这个州议会呢就决定了说我们要去征税啊然后去给那些受到印第安人骚扰的那些自由民发枪保护他们让他们武装起来啊去跟人家对抗反正这个我就不详细说了大概背景就是这样
当时那个州长呢表示严厉反对因为他大概觉得什么征税这种东西太不靠谱了就不同意然后本杰明弗兰克林就是说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这句话出现在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就是上一句下一句跟这句话都没什么太大关系大概的意思呢弗兰克林是想说呢就是我们征税买枪给这些人是很重要的
这个你还是得支持所以呢这些想要武装保卫自己的人呢你看我们这个法案都考虑到了我们就是要征税给他们买枪以支持在这句话之前呢他就说了一句刚才我说的这句话我们理解他意思大概就是说呢那些不想要枪因为你想他的主张是我们要征税然后给那些人发枪嘛所以他必然要提一句说那些都不想要枪
不想要枪的人那你们自己该找倒霉去吧你能理解这意思吧就是说你都不想拿枪保卫自己的自由你还妄图获得安全那这个我们不搭理你这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所以他是以此来论证他这个征税
武装民众的合法性所以这一句话它是出现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下然后就被后世的保守派这奉为经典后边米塞斯哈耶克大概都说过类似的话吧可能也是有他们可能在某些场合下也许引用过弗兰克林的这种一种句式去表达这样一个观点
证明他们的经济学观点就刚才我们说的你不能把一切都交给政府我们倡导私人竞争性银行其实本杰明弗兰克林当初说这个话的时候大概没有意识到说自己这句话会成为传世之经典吧这我开玩笑扯得有点远
我是想说就是这样的一个巨市你如果想拿什么换什么最后你既得不到什么又得不到什么这个巨市我们不能太极端的去看待它就是变成一种非黑即白的一种东西如果你采用这种极端主义思维你就会否定央行存在的价值你就会鼓励竞争性银行就我们这个国家有一百种钞票它们互相的兑换率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才是最理想的
那你就理想国吗我倒用这个理想国这个词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你这个跟乌托邦有什么区别呢你认为这个社会如此混乱的一个货币体系你认为它是好的这其实是另一种形态的乌托邦所以我们回到过来就是这一点我想说央行存在的意义
它的第一性原理因为很多人都说央行存在是不是就是控制银行的道德给他们制定货币值毛或者监管他们的手册其实我觉得第一性原理就一条你要不要一个国内只有一种货币如果你要一个国内只有一种货币那么私人银行竞争性发钞就必须是被禁止的
否则每一个人都说我印出来的钱都是全国通行那我肯定想印多少印多少核心其实第一性原理是在这所以央行所做的一切它其实恰恰是反过来其实它不是去限制这些银行它是为这些银行好我现在用一个统一的监管者或者国家当局的一个权力来保证你们印出来的货币都是全国可以通行的
那为此你们必须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你要不要接受监管你们能印出多少钱这件事情我们大家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有一个统一的监管规则当然了后来你比如说这个什么 KYC 呀反恐怖融资那都是慢慢慢慢慢慢才发展起来的那很多都是政府的要求不是央行的要求央行的要求其实也只有一个就是你们这些银行如果
不想说你们是个单独货币而是印出了一个 USD 或者人民币或者欧元的话那你就得跟我在一起我给你们制定一些限制大家来共同维护这个这样的话就产生了一个很奇特的一个现象
现在大家认为它是很自然的现象其实是个很奇特的现象这世界上无数的私人老板经开的这种名字叫银行的公司他们每一个都能自己印钱但是他们印出来的这个钱在整个这个国家之内都是所有人都共同接受的当作一种货币来看待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因为生活在这个
时间早已经过去了的这个年代所以我们感觉不出来其实在美国大家知道什么绿币什么这那的到现在还有一些局部的周五里边的或者是郡里边的货币在里边还能流通这不是开玩笑确实是有的这个就是有点扯远了因为我们刚才说的第一条就是商业银行是最有资格
真正的决定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的那个主体但是考虑到人性我们还得在上边再架构一个央行让它至少保证在一个国家内它是一整套统一货币然后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呢一个国家下印因为一个国家之内是央行说了算那央行要是说
同志们使劲印没关系咱们国家越印钱越多比别的国家越富那也不行嘛对不对实际上是越印越穷嘛委内瑞拉金巴布韦了嘛那全球央行间当初就建立了一个组织就巴塞尔委员会这个上次咱们介绍过最早是它是用来协调央行之间汇率关系的
其实就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你一个国家下印钱你跟别人国家的汇率肯定就脱毛了那么恰好很有意思的事就是根据咱们刚才对这两问的回答你会发现说商业银行才是决定这个世界有多少钱的主题所以你光让一个央行间成立一个巴塞尔委员会有什么意义呢你们互相之间只能讨论汇率商业银行把钱印多出来你汇率不是还控制不住吗你不是央行说了算
所以巴塞尔协议就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巴塞尔协议这套框架体系是变成同时要约束全球商业银行就是你要印多少钱的那么一套协议每一个商业银行
实际上是受自己国家的监管要求都相当于实质性的加入了巴塞尔协议这件事情就是我们上次聊过的叫做货币供给侧的供给侧值锚就是绕一绕我们把这两个柱子讨论清楚了商业银行它因为跟
经济活动紧密相关所以它天然其实是跟需求侧值毛是挂钩的但是还是要有一个供给侧值毛来控制比如道德风险等等的这些东西所以会有个巴塞尔协议这个很快就要进入到第三个议题了就是整个信用货币体系的运转的机制大概是这样扯得有点远不远非常精彩我可能是第一次
把这个问题相关的所有的点都听得这么清楚我觉得非常非常赞太有逻辑了非常感谢魏老师我听后有两个听后感我迅速的点评一下我们马上进入第三个问题就整个听下来其实说我们现在人类社会或者是经济发展的这个阶段其实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种非常精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其实不是说某个聪明人或者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甚至是朱本聪可能
也不是说他一个人上历史奖能够创造出来的其实他是经过了很多历史的演变的变革以及试错来达到的这么一种这个精妙的约束的平衡刚才魏老师总结下来就是说现在的这个体系也就是我们简单称之为央行以及巴塞尔协议以及这个商业银行的这么一种二元体系其实他是到目前来之最精妙最平衡的这么一个结果
但是这个结构呢我听到过程当中我突然间就我也在书里就之前看到的很多币圈的一些理论或者说他们引述的很多像这个哈耶克啊等等之类的奥派精英学的论述我现在突然明白我为什么当初在听他们讲的时候或者说看他们的论述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对因为他们其实当初引述的一个重点就是说首先第一当然他觉得这个数字货币或者比特币是一个颠覆性的创造他可以解决所有的现代的问题那他应该是一个
替代或者说一个取代的关系跟现有的货币体系但是呢后来他论述着论述又好像有点推而求其次的说就算我们不能取代那我们也可以增加一个竞争数字货币体系的这种竞争论它可以作为一个可选项不是说必选项甚至不是一个唯一选项因为它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石就是海耶克的主张
就是这种自由竞争的一个主张虽然比特币不完美但是数字货币打破了法定货币的垄断我们可以用竞争来解决问题吗只要有优胜劣汰就是一定会有个更好的模式但是就像魏友老师刚才说的这个东西他并没有考虑到就算是哈伊克自己奥派的这种私人银行竞争的这个理论其实这个理论基础目前为止的稳固性也是不强的
因为历史上确实有很多的反例货币体系如果在自由竞争它的效果其实并不是最好的也就导致了整个关于数字货币的这么论述他又用这个奥派来作为自己的论据就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这种结论就会让你觉得总觉得哪里不对而且我刚才又在想哈利克他
提倡的这种自由竞争市场竞争实际上他是也明确说了私人货币发行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我自己进行调整他其实是强调了私人或者说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如果说
比特币按照他的这种逻辑来运行的话那他是一个自动化运行的体系那岂不是肯定不会被哈伊克所接受吗 anyway 扯远了就是我刚才听魏老师的点评就突然间想到了这些所以说无论如何以计划总结还是一个有约束的体系可能才是能达到最精妙的平衡所以说大家不要被这个绵延警惧所忽悠他是很有迷惑性的可能只有失去自由才能够获得自由这个好像也是一个警惧
嗯对有道理对那我们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就到此结束了让我现场想明白了很多东西那好那我们最后还剩一个问题就是第三个问题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到这个数量后面的这三个问题可能也会衍生出很多其他的讨论所以呢我们决定把第三个问题作为下一期来
详细讨论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这个货币灵魂三问的上半部分第一问和第二份那我们现在暂时到此结束请大家期待下一期好谢谢魏老师好谢谢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