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陆上风电资源较好的区域已基本开发完毕,而海上风电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沿海地区是国内用电负荷中心,海上风电项目具有更好的销纳条件,且是沿海省市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2018年的不到500万千瓦增长到2024年的4500万千瓦,连续4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并网容量达到247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攀升至3910万千瓦。
中国在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占据全球市场的60%产能,叶片产能占比高达64%,齿轮箱产能达到80%,发电机产能占73%。2023年,6家中国风电整机厂商进入全球前十,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
到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2亿千瓦,总投资规模约2.6万亿,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0万亿。
全球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从2010年的0.203美元/度下降到2023年的0.075美元/度,比传统化石能源便宜25%。风机大型化是推动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东方电缆作为中国海陆缆核心供应商,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99亿,同比增长25.22%,净利润9.321亿,同比增长13.41%。海缆业务贡献了公司整体74%的毛利,毛利率显著高于陆缆业务。
东方电缆在深远海动态缆、超高压电缆等领域形成了全寿命整体解决方案,具备500千伏交流海陆缆系统和正负535千伏直流海缆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力,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大型化、深海化的技术要求。
海缆技术要求更高,需具备耐腐蚀、抗拉耐压、阻水防水等性能,铺设和维护难度大,成本高。海缆的电压等级从35,000伏提升到66,000伏,送出缆从220千伏提升到300-500千伏,技术逐步从交流向超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迭代。
东方电缆在欧洲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中标了多个欧洲海底电缆项目,合计金额超过31亿元。公司还投资了英国XLCC和X9公司,提升了国际品牌效应。
未来海上风电行业将呈现大型化、深海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风机单机容量将不断提高,深远海风电开发将成为重要方向,对海缆、漂浮式基础等技术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