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给大家讲讲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哈喽大家好此前其实我们也讨论过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可以获利的方式无外乎就两种一种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收取股息的方式而另一种则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市值增长获取资产增值的收益其实这两种方式完全说不上哪一种方式更正确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们只要能够达到自己来到这个市场的目的就可以了而所谓的道路之争就留待大家各自的账户的盈亏来说话吧其实我们投资者最希望能够找到的是未来能够为我们创造最多财富的那些上市公司而这种寻找的方式无论是所谓的技术派还是基本面派是左侧还是右侧当然了对于未来其实我们根本没有人能够预测
很多专家所谓的预测往往都只是毫无意义的线性外推而对于我们而言,能看到的也只有过去虽然说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是通过研究过去的数据和信息我想或多或少能够为我们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吧那么在过去 10 年到底是什么公司在长周期里能够为投资者创造最多的财富呢?《财经》杂志最近做了一份榜单
这个榜单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他们选取了在 2014 年末已经上市的 A 股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的数量有 2403 家他们直接从中选取市值规模增长最多的那些自造型企业如果某个公司在多地上市他们会加总多地的市值进行汇总统计而另外还有一条规则则是要把上市公司此前 10 年内的现金分同总额也算作是市值增长
我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这份榜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为投资者所创造的财富增长所以我认为这份榜单还是值得大家看一看的那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起看一下这份榜单看看这些公司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业务范围市场地位财务表现研发投入等等关键指标
或许能够为我们未来寻找能够创造更多财富的上市公司提供一点启示吧排在榜首位置的上市公司是比亚迪比亚迪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汽车及电池业务和手机部件业务两大板块在 2023 年,比亚迪汽车和电池业务的收入达到 4835 亿
占公司总营收的 80.3%。而手机部件业务收入是 1186 亿,占比是 19.7%。从市值增长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在 2014 年底的总市值是 815 亿。到了 2024 年底,公司的总市值已经飙升到 7830 亿,10 年间市值增长了 7172 亿。而在这 10 年间,公司累计分同金额是 157 亿,
以 2014 年底的市值来计算 10 年的分红占当时市值的比例是 19.3%可以说是为股东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回报了在营收和利润方面 2014 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是 580 而已而到了 2023 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 6023 亿 9 年的时间里增长了 5441 亿年化增长率达到 29.7%
在规模经理人方面,公司 2014 年的规模经理人是 4.3 个亿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300 个亿,9 年的时间增长了 296 亿年化的增长率达到 60.3%而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 3.7%,4.4%和 6.6%
显示出比亚迪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同时比亚迪公司的人均工资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分别是 11.6 万元每年 13.9 万元每年和 14 万元每年而在人均创立能力方面 2011 年到 2023 年人均创立分别是 1.1 万元 2.9 万元和 4.4 万元
比亚迪在 2021 年到 2023 年的净值产收益率分别是 3.73%、16.14%和 24.4%从这个净值产收益率来看,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一家崛起中的中国汽车企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从根本上而言,比亚迪仍然是一家强周期的企业比亚迪在产业链控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除了少数零部件,其他方面均实现了自主研发这不仅保证了产业链的可控性,而且可以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同时,比亚迪还具有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技术方面,比亚迪的刀片电子技术在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公司的一平台实现了点、线、面的技术突破为下一代的电动车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品牌方面,比埃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3 年销售了 302 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 61.9%而公司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到 31.9%,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冠军此外,我们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需求增速是明显由于消费电子和家电的
为比亚迪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综合来看比亚迪凭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市场需求的推动蔚蓝有望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紧随其后排在第二名的上市公司是美的集团美的集团作为一家多元化的大型企业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 2C 和 2B 两大板块公司的 2C 业务其实我们也很熟悉以家电为主
涵盖了家用空调、台式微波炉、台式电烤箱、电暖气、电风扇、电池炉、电热水壶、空气炸锅等等多个品类根据二维云网的数据显示美的在这些品类中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居第一位展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美的集团的 2B 业务最主要的就是当年收购的库卡所以主要聚焦于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
致力于为各类企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美的集团的主要产品分为三类空调、消费电器和机器人 2023 年这三类产品的收入分别是 1611 亿、1347 亿和 373 亿分别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 43.3%、36.2%和 10%从市值增长的角度来看
美的集团在 2014 年底的总市值是 1157 亿到了 2024 年底,美的集团的总市值已经增长到 5725 亿 10 年间的市值增长了 5567 亿而在这 10 年间,美的集团累计分红金额达到 999 亿以 2014 年底的市值来计算公司分红金额占当时市值的比例已经高达 86.3%
可以说股东通过分铜已经大部分收回投资了而在营收与利润方面,美的集团同样表现出色 2014 年,公司领业收入是 1423 亿而到了 2023 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 3737 亿 9 年的时间里增长了 2314 亿,年化的增速达到 11.3%而在规模金利润方面
2014 年美的集团实现规模性利润是 105 亿而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337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232 亿年化的增长率达到 13.8%而在研发投入方面 2021 年至 2023 年美的集团的研发费用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 3.5%、3.7%和 3.9%也可以看出美的集团对技术研发还是非常重视的
同时,公司的人均工资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分别是 20.7 万元/年,21.3 万元/年和 22.2 万元/年。而在人均创立方面,美的集团各年的数据之间则是较为平稳,分别是人均 17.2 万元/年,17.8 万元/年和 17 万元/年。而在经营资产收益方面,
美的集团在 2021 年到 2023 年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 23.6%、22.1%和 22.1%同样呈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率但说到这里我们也要说到其实当我讲到后面大家也能看到我们这份榜单上上榜了三家百电企业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格、梅、尔
其实从这样一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到行业自身的特性和竞争格局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国内家电市场需求增速的放缓市场竞争加剧而在国外市场关税上升的因素也对白电企业的出口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可以预计的是这三家白电企业后续将面临比较大的一个经营和业绩压力排在第三位的公司是力训经济
其实简单来说,力讯精密最主要的业务就是为苹果公司代工 2023 年,公司有约 75%的收入都来自于苹果公司在 2014 年底,力讯精密的总市值是 230 亿到了 2024 年底,则增长到 2950 亿 10 年的时间增长了 2779 亿而公司在这 10 年累计分红金额是 59.6 亿
以 2014 年的市值来计算公司累计分红占当年市值的比例是 25.9%在营收与利润方面 2014 年,一旬精密实现营业收入 73 亿那么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2319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2246 亿
年化的增速达到惊人的 46.9%而规模净利润则是从 2014 年的 6.3 亿增长到 2023 年的 110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103.7 亿年化的增速也达到 37.4%在研发投入方面 2021 年至 2023 年力讯精密的研发费用暂收的比例分别是 4.3%3.9%和 3.5%
公司年度人均工资分别是 8.6 万元,8.8 万元和 8.1 万元人均创立分别是 3.1 万元,3.9 万元和 4.7 万元那么在 2021 年到 2023 年间力讯精密的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 21%至 23%之间可以说还是相当的稳定的当然了,我们也需要指出的是力讯精密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公司的业务非常依赖于苹果公司而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也正因为公司这个行业属性所以力训精密的员工人均薪酬是比较低的在我们今天说到的 10 家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一而且比倒数第二名的上市公司低 40%以上
未来还是有比较大的提高员工待遇的压力的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盈利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2023 年,力讯精密的工资总额达到 191 亿如果工资上升 5%,那么力讯精密的净利润将下降 16.6%此外,在 2014 年以来,力讯精密的毛利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显示出公司的竞争力在弱化
而排名第四名的上市公司是海康威视海康威视是我们中国安房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国内安房领域的市占率约占 40%左右海外市场的市占率约占 20%2023 年,公司的安房等主业收入达到 688 亿占了整体营业收入的 77%从市值增长的角度来看海康威视 2014 年底的总市值是 898 亿
到了 2024 年底已经增长到 2835 亿 10 年的时间增长了 2478 亿而在这 10 年间,海康威视累计分红金额达到 542 亿以 2014 年底的市值来计算,分红占市值的比例高达 60.4%在营收和利润方面,2014 年海康威视已实现一年收入 172 亿而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893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721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20.1%实现规模竞争从 2014 年的 46.7 亿,增长到 2023 年的 141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94.3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13.1%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 年至 2023 年
海康威视研发费用占您也说的比例分别是 10.1%、11.8%和 12.8%显示出公司持续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同时,在 2021 年至 2023 年间海康威视的年度人均工资分别是 30.6 万、30 万和 33 万
人均创业率分别是 31.8 万、22 万和 24.1 万三年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 18.7%、19.5%和 19.5%然而我们也要说到海康威视在后续确实也是面临一些挑战的
公司在 2025 年 2 月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 2024 年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有 3.5%而规模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 15.2%目前,公司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国内的安房需求持续放缓另一方面则是营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明显下降在 2024 年 3 季度末海康威视的营收账款相较于年初增长了 33 亿
同期公司的净利润也仅有 81 亿左右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康威斯也在持续积极布局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等等创新业务目前这些业务发展势头还是相当不错的但营收占比还是相对比较低其中,机器人业务是创新业务中营收最高的也是最有潜力的一项但它的收入还不足安房等主要业务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
我们接下来说第五名的公司,它是格力电器格力电器我们很熟悉了,我就不过多的介绍了格力电器在 2014 年底的总市值是 1117 亿而到了 2024 年底,公司的总市值增长到 2546 亿而在这 10 年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是 1034 亿 10 年的时间,公司市值增长加上分红,累计增长了 2463 亿
以 2014 年底的市值来计算公司现金分红占市值的比例已经高达 92.7%在我们这次讨论的 10 家企业之中格力电器的现金分红是最为慷慨的如果我们在 2014 年末以市价来买入格力电器那么到了 2024 年末基本上已经通过分红接近收回全部的投资额了而在营收与利润方面格力电器的表现同样是非常稳健的
在 2014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是 1400 亿,到了 2023 年末这一数字增长到 2050 亿,9 年的时间增长了 650 亿,年化的增速是 4.3%而在规模净利润方面,2014 年,公司规模净利润是 142 亿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277 亿,9 年的时间增长了 135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7.7%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 年至 2023 年格力电器的研发费用在输入的比例分别是 3.4%,3.3%和 3.3%在人均工资方面,从 2021 年到 2023 年公司年度人均工资分别为 12 万,13.8 万和 16 万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格力电器的人均工资虽然从趋势上是有一定的提高的
但与同行业的龙头比如说美的集团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此外,在人均创立能力方面格力电器各期人均创造利润分别是 28.2 万、33.9 万和 40 万而净资产收益率在这几年间分别是 21.1%、24.5%和 27.2%
以上的这些指标的显示,格力电器虽然增速是有限的但拥有比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率而排名第 6 的上市公司是恒瑞医药恒瑞医药作为我们国内医药制造业里面的重要企业主要的产品包括了抗肿流药、震痛麻醉药和照影剂等等 2023 年,这三类产品的收入分别是 122 亿、37.4 亿和 27.4 亿
分别在营业数的比例是 53.5%、16.4%和 12%恒瑞医药是我们国内研发投入最高的创新药企业公司的研发管线规模在全球制药企业中排名第八显著高于中国其他的药品企业从市值增长的角度来看恒瑞医药 2014 年末的总市值是 564 亿到了 2024 年末已经增长到 2928 亿
10 年的时间增长了 2435 亿而在这 10 年间公司累计的分红金额是 70.9 亿以 2014 年末的市场来计算分红占市值的比例是 12.6%而在营业收入与利润方面恒瑞医药 2014 年的营业收入是 74.5 亿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228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153.5 亿年红的增速约为 13.2%
规模几率润从 2014 年的 15.2 亿增长到 2023 年的 43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27.8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12.3%而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 年到 2023 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占输入的比例分别是 22.9%、23%和 21.7%而在人均工资方面
恒瑞医药各期的人均工资分别是 26.9 万、27.5 万和 28.6 万年度人均创立金额分别是 18.5 万、18.9 万和 21.9 万公司各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 13.96%、10.89%和 10.99%从 2022 年以来,恒瑞医药的发展其实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但我想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还是比较确定的面对广泛的老龄化问题以及立足类循环的发展思路我们国家对于自己的创新药企业必然还是要有所扶持的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创新药领域的龙头我认为它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排在第 7 名的上市公司是海尔自家
海尔的主要产品我们也很熟悉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橱垫 2023 年,这 4 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是 816 亿,613 亿,457 亿和 416 亿分别占总营收的比例是 31.2%,23.5%,17.5%和 15.9%根据杰弗凯市场研究的数据
2023 年海尔自家冰箱在中国线下市场的份额达到 45.2%洗衣机的份额达到 47.5%在我们提到的冰箱和洗衣机这两个赛道海尔的市占率是排在全行业第一名的而从市值增长的角度来看海尔自家 2014 年末的走势值是 565 亿到了 2024 年末已经增长到 2508 亿 10 年的时间增长了 2244 亿
而在这 10 年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的金额是 301 亿以 2014 年末的市值来计算,累计分红占市值的比例达到 53.3%在营收与利润方面,海耳自家 2014 年的营业收入是 969 亿而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2614 亿,9 年的时间增长了 1645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11.7%
规模净利润从 2014 年的 53 亿增长到 2023 年的 166 亿 90 年时间增长了 113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13.5%而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 年到 2023 年海尔治家的研发费用暂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 3.7%、3.9%和 3.9%在人均工资方面
海尔在这三年间人均工资分别是 24.2 万、25.3 万和 27.3 万人均创业力分别是 12.5 万、13.4 万和 14.8 万而在这三年间公司的竞争产收益率分别为 17.8%、17%和 16.9%整体表现还是比较稳定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说到海尔自家的海外营收占比约为 50%
是明显高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占比的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在未来几年海尔自家的海外业务将面临关税等等一系列的挑战接下来我们要说到排在第八名的上市公司是万华化学万华化学的主要产品是聚氨酯系列和石化系列聚氨酯因为它优异的性能广泛用于建筑、家具、汽车、家电等等多个领域
2023 年公司的聚氨酯系列产品的营收达到 674 亿石化系列产品的营收是 693 亿分别在营业数的比例是 39.3%和 40.4%从市值增长的角度来看万和化学在 2014 年末的走势值是 471 亿到了 2024 年末已经增长到 2240 亿 10 年的时间增长了 2166 亿
而在这 10 年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是 397 亿以 2014 年末的市值来计算公司累计分红占市值的比例达到 84.3%而在营收和竞争人方面,万和化学同样表现出色 2014 年,公司营业收入是 221 亿而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1754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1533 亿,年化的增速达到 25.9%
而规模净利润则是从 2014 年的 24.2 亿增长到 2023 年的 168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143.8 亿,年化的增速达到 24%在研发投入方面,万鸿化学在 2021 年到 2023 年间研发费用占营业数的比例分别是 2.2%,2.1%和 2.3%
这三年间,公司各期的人均工资分别是 36.8 万、31.5 万和 32.6 万人均创立分别是 125 万、66.6 万和 57.9 万看到这个数据,我们不得不说对于一家传统化工行业的企业来说万华这个平均薪酬水平确实不低甚至比我们前面提到的创新药龙头恒瑞还要高
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万华较高的人均创立能力和盈利能力 2021 年到 2023 年万华化学实现的竞争产收益率分别是 42%、22.3%和 20.3%当然了其实无论企业自身多优秀行业周期的波动性必然还是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的但万华主要的产品 MDI 作为聚氨酯上流的材料生产门槛是非常高的
在全球范围内产能集中万和化学、巴斯夫、科斯创、亨斯麦、陶氏化学 5 家厂商的产能约占全世界产能的 90%其中万和化学的份额是最大的,占比约有 30%。2025 年开年,MDI 是出现了价格的普涨但从未来几年来看,由于全球产能的扩张和国际的反倾销调查
万华化学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将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的而排在第九名的上市公司是北方华创北方华创是我们国家半导体工艺设备行业的核心企业公司的产品涵盖了半导体制造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客食、薄膜沉积、清洗、热处理和封装是我们国家目前规模最大、产品线最丰富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2023 年,北方华创的电子工艺设备的业务收入达到 196 亿占公司整体营收的 88.9%而从市值增长的角度来看,北方华创在 2014 年末的总市值是 92 亿到了 2024 年末已经增长到 2085 亿,10 年的时间增长了 2002 亿而在这 10 年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仅有 9 亿元
以 2014 年末的市值来计算,分同比例为 0.98%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北方豪创 2014 年度的营业收入是 9.6 亿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221 亿,9 年的时间增长了 211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41.7%,规模净利润从 2014 年的 4200 万增长到 2023 年的 39 亿,9 年的时间增长了 38.6 亿
年化增速达到 65.4%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 年到 2023 年北方华创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数的比例是 13.4%、12.6%和 11.2%公司的人均工资分别是 31.1 万、35.5 万和 37.2 万人均创立的金额分别是 13.2 万、23.5 万和 32.5 万
这三年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 9.1%、12.8%和 17.7%从这些指标来看北方划创的规模净利润增速是高于营收的增速的规模效益显著而营业收入与净资产收益率的迅速提升也反映出北方划创的高速发展和强劲生命力而我们也知道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国家半导体制造业的产能扩张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除了光刻机,北方华创几乎可以覆盖所有核心设备而且多数设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中国未来几年的新增产能来预测北方华创未来的营收有望维持超过 25%的高速增长而净利润的增速还要显著高于营收的增速最后我们说说第 10 名的公司,它是国电南锐
国电南瑞作为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在中国电力智能化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龙头地位公司的业务主要涵盖智能电网、数能融合以及能源低碳三大类产品 2023 年这三类产品的营收分别是 256 亿、111 亿和 96 亿分别占营收的比例是 49.8%、21.6%和 18.7%
国电南瑞在 2014 年末的总市值是 353 亿而到了 2024 年末,这一数字增长到 2026 亿 10 年的时间市值增长了 1856 亿而在这 10 年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是 183 亿以 2014 年末的市值来计算累计分红占当时市值的比例是 51.8%在营收和利润方面,2014 年国电南瑞的营业收入是 89 亿
到了 2023 年,这数字增长到 516 亿 9 年的时间增长了 427 亿,年化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21.6%而在规模净利润方面,2014 年公司的规模净利润是 12.8 亿到了 2023 年则增长到 71.8 亿,9 年的时间增长了 59 亿年化的增速约为 11.1%
而值得注意的是,国电南瑞的规模净利润增速与营收的增速几乎是保持同步的也显示出它规模效益的稳定性而在研发投入方面,在 2021 年到 2023 年国电南瑞的研发费用在营业数的比例分别是 6.8%、6.1%和 6.2%公司年度人均的工资分别达到 42.6 万、43.9 万和 44.8 万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某些系统的工资收入之高甚至比我们前面提到的做芯片设备的企业还要高而在人均创力方面,各期国电南瑞的人均创力分别是 59 万、61.5 万和 65.2 万而公司的竞争收益率连续 3 年保持在 15%到 16%这个区间的水平大了
这一切的前提其实在于国电南瑞的最大客户是中国国家电网这么多年来国电南瑞来自国家电网的营业收入占比一直超过 60%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也为公司后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好了,这次关于这份榜单我就给大家讲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吧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