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1844【吳淡如X王奇彥】 如何對付藏在心裡的殺手

EP1844【吳淡如X王奇彥】 如何對付藏在心裡的殺手

2025/1/21
logo of podcast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王奇彥醫師
Topics
吳淡如:作为节目的主持人,我关注台湾民众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因为这是国人重要的死因之一。这次节目邀请到王奇彥醫師,希望他能为我们详细讲解主动脉瓣膜狭窄这种疾病。 王奇彥醫師:主动脉瓣膜狭窄是一种瓣膜性疾病,心脏有四个瓣膜,任何一个瓣膜功能异常都会影响健康。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例如先天性瓣膜钙化体质;也有后天因素,例如洗肾、糖尿病、高血压等共病,以及儿童时期感染A型链球菌。 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早期症状与冠心病相似,例如容易喘、胸闷等。但当症状发展到呼吸困难、脚踝肿胀、胸口疼痛、头晕、心绞痛、晕厥等时,通常已经属于中度或重度狭窄,平均存活年限只有2-5年。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过去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只能通过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现在有了TAVI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植入新的瓣膜,无需停跳心脏,创伤小,恢复快,一周内即可出院。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TAVI手术,需根据患者年龄、瓣膜狭窄程度及其他疾病评估手术风险。TAVI手术使用的生物瓣膜有使用年限,大约10-15年,之后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年轻患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能更适合开胸手术更换金属瓣膜,因为金属瓣膜可以使用终身。 在台湾,TAVI手术健保给付条件为80岁以上,主动脉瓣膜狭窄重度以上。其他情况则需自费,费用约120万,健保给付比例约七成。 对于瓣膜疾病患者,并非都需要手术,轻微症状者可通过药物治疗或观察。定期复诊和心脏超声波检查,有助于监测瓣膜疾病的进展。冠状动脉钙化(白斑)与血管老化相关,也需定期检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全身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心悸可能是压力或情绪问题,也可能是心脏异常跳动。出现心悸等症状,建议就医检查。心血管疾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出现心绞痛、晕厥、心脏衰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王奇彥醫師:我作为台中荣总心脏内科主治医师,多年来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主动脉瓣膜狭窄是常见的瓣膜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既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因素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患者对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早期症状缺乏认识,导致就诊延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早期症状常表现为活动后气短、胸闷等,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心绞痛、晕厥甚至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 传统的开胸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的金标准,但创伤大,恢复期长,对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风险较高。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的兴起为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TAVI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死亡率。 然而,TAVI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瓣膜病变程度、合并症等因素,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获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生物瓣膜的寿命有限,大约10-15年,这需要患者术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心血管疾病,在台灣人告別世界的重大原因中名列前茅,還有越來越年輕化的傾向,是沉默的殺手。 如果你常動一動就覺得喘、心絞痛,或者有頭昏的現象,更嚴重者還會暈厥, 可能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 這個銀髮族常見的心臟疾病, 會嚴重影響心臟的機能, 一旦發生問題就很難拯治, 在冬天又特別容易致命。 臺中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奇彥讓你全盤了解這個初期無症狀的隱形敵人... / 台中榮總心臟內科 王奇彥醫師 https://pse.is/6wxu9x) 更多「主動脈瓣膜狹窄」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toheart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