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咱们 今天 聊 一个 非常 有意思 的 国家, 韩国。 1960年 韩国 可以 说是 全世界 最穷 的 国家 之一, GDP 只有 朝鲜 的 3分之1。 可 之后 的 短短 30年 间, 它的 经济 就 好像 开 挂 一样, 以 每年 接近 10% 的 GDP 增长率 飙升。 有了 三星、 现代 这样 全球 知名 的 企业 娱乐, 这 也 风靡 全球, 成为 了 全世界 第十二 大 经济体。 而 同时 呢, 韩国 有 财阀 当道, 官商勾结, 腐败 横行, 连 受贿 不 沾边 的 总统 都 没 几个, 拥有 发达国家 中 最低 的 幸福指数, 最高 的 自杀率 和 全球 最低 的 生 率。 你说 他 怎么 发展 这么 快 的 同时 人民 又 这么 的 不 幸福, 到底是什么 让 韩国 成了 一个 这么 拧巴 的 经济体 呢?
1910年 开始, 整个 朝鲜半岛 开启 了 被 日本 的 殖民统治。 直到 1945年 2战结束, 朝鲜半岛 被 以 北纬 38度 线 划分 成 南北 两 部分, 也就是 朝鲜 和 韩国。 1950至1953年 又 爆发 了 为期 三年 的 朝鲜战争, 这时候 的 韩国 作为 开局 手牌 已经 简直 没法 更 烂 了。 被 殖民 剥削 了 三十多年, 又 经历 了 战争 的 洗礼, 就 几乎 所有的 工业 设施 都 被 夷为平地, 堪称 是 当时 全世界 最穷 的 国家。 人均 GDP 只有 67美元, 是 美国 的 35分之1。 那时候 可比 北朝鲜 要 穷 多了。 你 别看 那个 三八线 看着 好像 面积 是 平均, 可是 北朝鲜 分 走了 大部分 的 矿产资源 和 大部分 的 重工业, 大概 80% 的 发电量 都 来自 北朝鲜。 而 你看 南边 其实 就 基本 只剩 农业 了, 气死我了。 所以 当时 什么 情况, 就 韩国 有些人 因为 太穷, 都 一度 想 偷渡 到 北朝鲜 去。
韩国 独立 的 前 十几年, 当时 被 称为 叫做 第一 共和国。 那时候 的 韩国 就 处于 当时 第一任 总统 李承晚 的 独裁统治 之下。 你以为 韩国 当时 就要 立刻 开始 崛起 了 吗? no.
李承晚 政府 当时 其实 并没有 大力 改善 基础设施 的。 韩国 当时 怎么过 呢? 它 几乎 全部 的 外汇储备 和 80% 的 政府 收入 都 来自美国 的 资助。 也 正是 因为 这种 过度 依赖 海外 资金 支持 的 这种 畸形 的 经济 形式, 是 韩国 滋生 出来 的 一个 我们 之前 三番五次 提到 过 的 现象, 就是 crony capitalism, 裙带 资本主义。 简单 来说 就是 官商勾结, 一切 靠 钱 说话。 这样 也 滋养 出来 了 大量 和 政府 关系 深厚 的 企业。 比如说 三星 和 LG 就是 韩国 的 第一批 财阀。 咱 都 知道, 韩国 的 财阀 体制 可以 说是 登峰造极, 不过 那时候 还 属于 比较 早期, 咱 慢慢来。 总的来说, 就 李承晚 时期, 韩国 的 经济 其实 并没有 什么 起色, 人均 实际 GDP 增长率 只有 可怜 的 2%。
1961年 韩国 有 个 少将 叫 朴正熙, 当然 有人 叫 他 朴正熙, 发动 政变 掌权, 统治 了 韩国 18年。 你 一听 军阀统治, 是不是 就 感觉 是 强权 抑制 经济? 和 我 跟 你说, 朴正熙 这个人 他 真的不一样, 大家 一定 得多 看 两眼 记住 他的 名字。 这 是一个 对 韩国 至关重要 的 人物。 从 他 61年 掌权 开始, 韩国 的 经济 就 飞速 崛起, 从 一个 靠 美国 救济 的 国家 摇身一变 变成 亚洲 四小龙 之一。 这 段 发展 史 称为 汉江奇迹, 而 朴正熙 也 被 成为 汉江奇迹 的 缔造者。
注意, 你 可能 会 觉得 我 今天 这个 内容 把 什么 朴正熙 整 的 好像 很高。 其实 他 毕竟 军阀 独裁统治, 各种 镇压 独断、 排除异己 等等, 这些 问题 还是 很 严重 的。 不过 咱 今天 主要 还是 从 经济 上, 因为 客观 上 它 确实 带领 着 韩国 上演 了 一个 逆风 大 翻盘。 所以 很多 韩国人 对 朴正熙 还是 很 感激 的, 评价 还都 挺 正面。
这个 朴正熙 哈他 也 不是 什么 经济 大拿, 不过 他 目光 还是 很 独到 的, 而且 想 的 很 长远, 想 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 他 知道 以 当时 韩国 那种 风雨飘摇 的 局面, 外部 各国 看 他 都是 虎视眈眈, 内部 政局 也 极其 不稳定。 用 他 的话 说, 你 就 只能 像 乞丐 一样 依靠 着 美国 过日子, 这 肯定 是 不行 的那 想要 稳定 的 政局, 想要 和 北朝鲜 去 抗衡, 一定 需要 经济 上 的 发展, 经济 上 的 稳定, 经济 上 的 独立。 所以 他 就 非常重视 经济发展, 励志 要把 韩国 从 贫困 当中 给 摆脱 出来。
1962年 1月, 朴正熙 正式 提出了 第一个 五年计划, 也 奠定 了 韩国 整体 的 发展方向, 就是 以 出口 主导, 工业化 主导 的 经济模式。 虽然 这个 一五 计划 在 实施 过程中 遇到 了 很多 问题, 但 最终 年均 G D P 增长率 达到 了 8.3%, 出口 增长率 更是 达到 了 29%。 而 接下来 这个 25计划 就 更 厉害 了, 年均 G D P 增长率 更是 达到 了 惊人 的 11.5%。 之后 随着 韩国 技术 慢慢 积累, 朴正熙 的 后期, 包括 全斗焕 时期, 韩国 又 成功 转型 到了 重工业。 像 什么 钢铁、 造船、 基建, 这 都是 全世界 前 几号 的 出口国, 真的 就是 朴正熙 当时 一五 计划 提出来 的 出口 主导, 工业化 主导, 可以 说是 一路 深化, 一路 开 挂。
不过 咱 要 这么说, 那就 聊 有点 浅 了 是 吧? 对于 当时 的 世界形势, 再加上 韩国 这种 四面 夹击 的 地缘 形势 来看, 注重 工业化, 注重 出口 这个 方针 其实 选择 并 不难。 你看 边上 日本 也是 这么 搞, 关键 是你 定 了 这个 目标 之后, 怎么能够 快速 准确 的 执行 和 贯彻 下去。 几乎 每个 五年计划 他 都 超额完成 目标, 这个 才是 最难 的, 也是 我 觉得 调整期 他 最 厉害 的 地方。 那 他是 怎么 做到 的 呢? 就 我 总结, 它 得益于 两个 支柱, 一个 推动。
咱 现 来看 第一 支柱, 这个 其实 和 我们 现在 经济学 老 说 的 自由竞争 优胜劣汰 那 套 理论 不太 符合。 调整期 它 毕竟 是个 军阀, 那 我也 不给 你 搞 那 套 什么 政策 支持 鼓励 中小企业, 指望 着 过 几年 出来 个 巨头, 这套 太虚 了, 咱 定 了 目标, 你就是 得 把 它 分配 给 具体 的 人, 具体 的 公司, 你 给我 执行。 比如说 我要 发展 化肥 业, 那 我 就 找 一个 最有 能力 最 听话 的 大企业。 比如说 三星, 我给你 最大 的 政策 支持, 最大 的 优惠 贷款, 你 就 直接 给我 整个 大 工程, 把 这 化肥厂 给 搞 起来, 让 韩 最 快速 能 达到 自给自足 的 状态。 一方面 三星 能力 也很 强, 另一方面 又有 最大 最 优惠 的 政策 支持, 三星 一下子 就 做到 了 全国 最大 的 化肥厂。
你看 这种 精准 调控 指 哪 打 哪 的 模式, 其实 对 朴正熙 政府 来讲 是 非常 高效, 责任 也很 明确。 我想 发展 哪个 产业, 我 就 找 一个 公司 或者 一个 负责人 把 它 管好 就行。 所以 在 这种 模式 下, 也 滋生 出来 一大批 超级 大企业, 也就是 朴正熙 经济 哲学 的 第一 支柱, 就是 财阀 table。 这 也就 正式 打开 这个 财阀 体制 的 潘多拉魔盒。
那 什么 叫 财阀? 大公司 就是 财阀 吗? 好像 也 不太 是, 大公司 多了 去了, 各个 国家 都有 很多 个 大公司。 但是 我 没说到 财阀, 你 第一个 想到 的 应该 就是 韩国, 所以 财阀 肯定 不是 光大 这么 简单。
小林 总结, 真正 的 财阀 有 两大 特点, 一 就是 它是 家族式 的, 二 它 和 政府 的 关系 极其 密切。 也就是说 这些 韩国 的 财阀 它是 一些 由 家族 控制 的, 同时 又 和 政府 紧密 相连 的 超级 大公司。 你 这么 一听, 是不是 感觉 跟 咱们 之前 聊 日本 说 那个 财团 挺 像 的。 其实 他俩 是 有 那么点 相似, 但 这 俩 最大 的 区别 在于 财团 它是 以 一个 巨型 银行 为 核心 展开 业务 的, 而 韩国 的 财阀 他 没有 银行业务。 银行业 一直 是在 朴正熙 政府 手里 控制 的, 这个 正好 也是 朴正熙 政府 它 可以 牢牢 控制 这些 财阀 的 一个 重要 手段。
其实 朴正熙 刚 掌权 的 时候, 他 最大 一件 事儿 就要 惩罚 李承晚 那个 时期 的 财阀。 他 大量 罚款, 甚至 关 了 51个 原来的 商界 大佬。 这 其中 就 包括 当时 的 首富, 也是 三星 的 老大 李秉喆。 谁知道 朴正熙 跟 李秉喆 交 说 了 几次 之后, 这个 态度 来了 个 180度 大转弯。 他 决定 跟 财阀 合作, 并且 要 比 之前 更加 的 重用 他们。 韩国 的 各个 命脉 产业 就 逐渐 被 一个个 财阀 控制 了。 这里 边 最大 的 比如 三星、 L G 现代、 韩信、 大宇 等等。 政府 就 通过 银行 体系, 把 这些 财阀 管理 的 死死的, 能 借给 谁 钱 不 借给 谁 钱, 利率 都是 政府 说了算。
那你 想 这些 财阀 们 那不 都 上 杆子 来 拍 政府 的 马屁, 财阀 需要 政府 的 支持 才能 获得 政策 和 资金, 而 政府 又 需要 财阀 的 钱 和 影响力 来 帮助 自己 把 控 局面, 来 打压 竞争对手。 各种 台 面上 的、 台面 下 的 权钱交易 就 变得 越来越 普遍。 简单 来说 就 四个 字儿, 官商勾结。 你听 这 官商勾结, 这 肯定 不是 什么 好 词儿。 但是 对于 像 朴正熙 全权 肘 换 这种 军人 政权 哈他 其实 就是 想 通过 官商勾结 去 发展 经济。 因为他 目标 非常 明确, 我就是 要 发展 经济, 他们 你 拿到 了 政策 优待, 你 就得 做出 成绩, 对 吧? 不行, 我 就 换人, 我 就 不给 你 老王 优惠 了, 我 就 给你 老李。
所以 你看 当时 那个 时期, 韩国 这些 财阀 它 其实 是在 不停 轮换 的。 比如说 1965年 韩国 前 一百 大公司, 到了 10年 之后 就 只剩 22家了。 而 之后 韩国 的 大公司 也 一直保持 着 这种 更换 率。 但是 确实 有 一些 能力 比较 强, 同时 又会 比较高 手腕 的, 就在 这 30年 间 做大 做 强。 比如说 韩国 当时 有个人 叫 郑州 勇, 这个人 能力 非常 强, 是 做 基建 的, 他 就 连续 帮 美军 和 韩国政府 做了 一些 基建 的 项目, 就是 盖 盖楼, 建 建桥 这种。 朴正熙 就 发现 这 哥们儿 干活 非常 麻利, 总是 能 提前完成 任务。 所以 他 就 决定 大力 扶持 这个 郑州 勇, 就让 他的 公司 一下 成了 韩国 基建 业 的 霸主。 而 这家 公司 就是现在 的 现代集团 之后。
1967年 的 时候, 朴正熙 就 想 学 着 隔壁 日本 人的 脚步, 想 搞搞 汽车产业。 就 跟 郑州 有 说, 兄弟 要不 你 去 搞搞 汽车, 郑州 有 就说 了, 那 我 就 试试。 于是 现代汽车 株式会社 成立。 现代集团 因为 优异 的 表现 就 不断 获得 政府 的 大力 扶持, 逐步 成为 韩国 首屈一指 的 财阀。 这 其实 就是 个 例子, 在韩国 众多 的 财阀 更替 当中, 有 四家 一直 在 不断 成长, 成为 了 现在 韩国 的 四大 财阀, 三星、 现代、 L G S K.
大家 注意, 这时候 财阀 我们 通常 理解 上 可能 有 两个 误区。 一个 就是 大家 可能 会 觉得 财阀 就 等于 垄断, 其实 并不是。 朴正熙 他是 非常 清楚 垄断 对 经济 的 破坏力 的。 虽然 他 还是 大力 扶持 个别 企业, 但 整体 上 他是 鼓励 竞争 的, 就 尽量 不让 一个 行业 里边 只 被 一个 企业 垄断。 这也是 为什么 我们 看到 这些 财阀 是在 不断 轮换 的。
第二 误区, 就是 财阀 等于 腐败。 你 想说 官商勾结 了, 那 能不 腐败 吗? 其实 这 俩 是 有 区别 的。 腐败 它 一般 是一种 整体 体系 上 的 腐化, 就 从上到下 你 干点 什么 事儿 都 得 拿 钱 打点, 这 叫 腐败。 但 韩国 当时 并不是 这样的, 它 只是 在 最上层 的那 决策 有 一些 大 交易, 当然 之后 发展 就 慢慢 不一样 了。 这个 咱们 一会儿 再聊。
好, 咱们 刚才 着重 聊 的 是 财阀 体系, 也是 韩国 快速 崛起 的 最 重要 的 支柱。 其实 它 还有一个 非常 隐形 的 支柱, 就是 教育。 咱 知道 韩国、 日本, 包括 之后 的 中国 都 经历 了 一段 经济发展 的 奇迹。 我 认为 教育 是 这 背后 非常重要 的 推动力 之一, 甚至 可以 称之为 是 最 重要 的 推动力 之一。 你看 就在 这些 国家 非常 不发达, 人均收入 非常低 的 时候, 人口素质 又 非常 高, 教育 水平 又 非常 高。 这就 意味着 你可以 在 这些 国家 找到 那种 素质 很高, 但是 又 非常 便宜 的 打 工人, 所以 他们 才会 相继 成为 所谓 的 世界 工。
这个 其实 跟 文化 也有 很大 的 关系。 不知道 你 有没有 感觉, 就和 世界 很多 其他 国家 相比, 东亚 的 文化 格外 的 重视 教育。 咱 要 能 培养出 大学生, 我骄傲。 你 要是 能 什么 教授 博士, 那 就是 给你 祖宗 八辈 增光, 他的 社会 地位 就 摆在 那儿, 跟 你 赚 多 钱 少 都 没关系。
咱 稍微 扯远 了, 反正 韩国 当时 就是这样, 战争 一 结束, 全民 的 教育 水平 就 开始 迅速 提升。 而 当时 朴正熙 政府 他 也 设立 了 教育 立国 的 发展战略, 政府 平均 5分之1 的 预算 都 投 在 了 教育 上, 再加上 他们 吃苦耐劳 的 精神。 当时 韩国 的 工人 可以 用 10分之1 的 成本 就 创造出 美国 工人 2.5 倍 的 产能, 你说 这 出口 能不 崛起 吗?
好, 两个 支柱 我们 说完 了, 一大 推动 其实 就是 外资。 我们 最 开始 也 说 了, 韩国 在 里程 晚 时期 其实 都 一直 严重 依赖 美国 的 资助。 不过 美国 也 不是 一家 大头, 他 不可能 一直 给 韩国 这么 送 钱, 对 吧? 其实 在 里程 晚 后期 的 时代, 就 已经 能 看到 美国 有 减少 给 韩国 资助 的 迹象。 而 到了 朴正熙 时代, 他 对 韩国 拿 美国 钱 这个 事儿 是 非常 不满。 他在 初期 甚至 还 限制 包括 美国、 日本 在内 的 外资 进入 韩国。
那 我 为什么 还说 汉江奇迹 的 一大 推动 是 外资 呢? 因为 这里 头 出现了 一个 非常重要 的 战争, 就是 越南战争。 越战 从 55年到75年 这 长达 二十多年 的 战争, 韩国 一共 贡献 了 30万的 兵力 来 支援 美国, 这 可以 算是 对 美国 举国之力 的 帮助 了。 所以 作为 回报, 美国政府 也是 给 韩国 以 回馈, 比如 大量 的 资金 支持, 技术支持 和 订单 帮助 你。 比如说 越南 大量 的 基建 项目 都 直接 给 了 现代, 包括 中东 大量 的 基建 项目 也 在 美国 的 支持 下 被 韩国, 确切的说 是 被 现代 给 拿下 了。 这个 也是 为什么 现在 可以 那么 快速 崛起 的 原因。
而 正巧 就是 因为他 包 下了 中东 这些 基建 项目, 才让 他 非常幸运 的 躲过 了 80年代 那 两次 石油危机 的 冲击。 你 想 韩国 这么 一个 24K 的 石油 进口国, 又是 个 出口导向型 的 国家, 那 石油危机 欧美 都 惨 成 那样 了, 那 韩国 理应 遭到 重创。 但 80年代 它 还是 延续 了 10% 的 G D P 增长率, 很 重要 的 一个 原因 就是 石油危机, 中东 赚 翻 了, 大 搞 基建, 结果 这 钱 让 韩国人 给 赚 走了。 像 之后 迪拜 著名 的 哈利法 塔、 吉隆坡 的 双峰塔、 台北 101大楼, 全都 是 被 三星集团 承包 的, 这些 可 都是 全世界 数一数二 的 建筑 项目。 你 可见 韩国 企业 的 竞争力 了。
咱 刚才 说的是 美国 这边 的 外资, 其实 对 韩国 来讲, 还有 另一个 外资 大户 就是 日本。 虽然 历史上 一直以来 韩国 跟 日本 都是 挺 敌对 的, 但是 在 经济发展 面前, 大家 一起 赚钱, 谁 会 跟 钱 过不去? 韩国 很快 就 向 日本 开放 了 投资 通道, 你 想 那时候 正好 也是 日本 经济 奇迹 崛起 的 时期, 那 需求 可是 大大。 整体 来说 从 62年到79年 正好 是 朴正熙 执政 的 全部 时期。 韩国 就 从 美国 和 日本 全面 的 吸收 资金, 技术 和 生产 模式 绝对 是 他 经济发展 最 直接 的 助推器。 从 1961到1987 这 27年 的 军阀统治 时期, 韩国 的 人均 G D P 从 原来 不到 世界 人均 G D P 的 4分之1, 涨 到了 世界 的 两倍 多。 所以 你看 叫做 奇迹, 非常 有 道理。
1987年, 迫于 多方 压力, 韩国 通过 了 新 宪法, 恢复 了 总统 的 民主选举, 进入 了 民主 时期。 当时 全世界 都在 推行 着 自由化、 鼓励 竞争 这 一套, 所以 韩国 也 顺应 了 这个 潮流, 确实 迎来 了 高速 增长。 六五 期间, 哈 平均 GDP 达到 了 10%, GDP 攀升 到了 全球 第15位。
这 听着 都很 好吧, 但 其实 韩国 已经 从 底层 开始 一点一点 被 侵蚀, 一点一点 蔓延到 全国 的 每一个 角落。 这 又说 回到 了 财阀, 咱 刚刚 不是说 财阀 早就 那么 猖獗 了 吗? 怎么 现在 才 开始 侵蚀 蔓延 呢? 这个 好像 其实 有点 不一样。 因为 在 军阀 时期, 财阀 他 就 讨好 军阀, 军阀 给 财阀 好处 就是 最上层 的 一些 交易。 但 现在 要是 进入 到 民主选举, 那就 不一样 了, 估计 韩国 之前 就是 被 独裁统治 殖民 给 整 怕 了。
所以 这次 宪法 规定, 一个 总统 任期 就是 五年, 不得 连任。 换句话说, 你 不管 哪个 总统 干得好, 干 得 不好, 反正 就是 这 五年 就 屁股 还没 坐 热 就 给 换 了。 这样 倒 确实 不容易 出现 独裁 了, 但 这个 总统 就像 走马灯 一样的 换 呀 换 呀 换, 不变 的 是谁?
没错, 就是 财阀。 你看 这 财阀, 以前 咱 也得 看 朴正熙、 全斗焕 的 脸色, 就 上面 还有 军阀 压 着。 这下 可好了, 金融系统 也不 管制 了, 政府 这边 五年 一 换届, 也 形不成 那种 特别 强势 的 政府。 而 财阀 一直都在 这儿, 那 我 就可以 通过 贿赂 来 操控 选举。
你 想要 一个 总统, 他 真的 是 凭 自己 本事 选上来 的, 他 可能 还能 跟 这些 财阀 给 杠 1杠, 但是 我要 整个 选举 过程 都是 靠 财阀 推上来 的, 或者说 我 可能 不靠 财阀, 根本 就 没法 选上来, 吃人嘴软, 拿 人手 短, 对 吧? 上台 这 五年, 我 还 好意思 制裁 人家 吗? 韩国 几乎 每一 总统 都 报 出来 自己 或者 家人 有 受贿, 这个 也 被 大家 戏称 为 叫 青瓦台 魔咒。
咱们 说 军阀 时期, 虽然 财阀 时力 也 很大, 但 它 腐败 其实 没有 那么 严重。 但是 到了 民主 时期, 这 财阀 的 触角 真的 就 伸 到了 政府 的 每一个 角落, 甚至 都 到 司法部门 中 去了。 财阀 对 整个 国家 不光 经济, 包括 政策 司法 的 掌控力 都 越来越 强。 所以 你看 85年 之前 那些 财阀 还在 不断 的 更替。 85年 之后, 四大 财阀 到 现在 一直 都 没 换 过, 屹立 不倒。 你 就 不用 知道 细节, 你 都能 想象 到 这里 边都 有 多少 猫腻。
而 经济 上 的 财阀 的 势力 更是 成长 到了 无以复加 的 地步。 1990年 韩国 前 五大 财阀 三星、 L G S K、 现代、 乐天 创造 出来 的 产值 占 到了 全国 总 G D P 的 3分之2。 这些 公司 你是 真 拿 他 没办法, 就 算你狠, 心想 整顿 一下, 但 你 也 不能 太重 了。 毕竟 整个 韩国 的 经济 都 趴在 他们 身上, 所以 这些 财阀 们 就 越来越 疯狂的 扩张, 利用 金融 的 自由化 市场 开放, 尽可能 的 提高 杠杆率 和 借贷, 全都 扩展 出了 一大堆 子公司。
而 随着 韩国 突然 一下 放开 市场化, 它的 另一个 问题 就 逐渐 暴露出来 了, 就是 它的 银行 体系。 咱们 之前 已经 很 多次 说过 银行 体系 的 重要性。 其实 在 军阀 那个 时期, 朴正熙 还是 挺 聪明 的, 他 就 靠 银行 体系 去 控制 这些 财阀, 把 这个 银行 掌握 在 自己 手里, 来 把握 经济 的 命脉。 但 这套 策略 放 长远 来看, 它是 有 很大 的 负面影响。 你 想 这个 银行 体系, 它 老是 背靠 着 政府 的 保护 庇佑 保证, 它 就 没有 市场竞争力。 就 导致 那些 不该 拿 钱 的 人 拿到 钱, 但是 真正 想 借钱 的 人 他 又 借 不到 钱, 那 这些 人 借 不到 钱 怎么办 呢? 它 就 演变 出了 非常 新颖 的 一种 金融 模, 是 叫 全 租房 模式。
没错, 这个 就是 今年 韩国 房地产 危机 的, 可以 说是 罪魁祸首。 这 玩意儿 其实 跟 他 银行 体系 有关系。 咱 简单 说 两句, 这个 全 租房。 你看 正常 租房 就是 租户 每个 月给 房主, 比如说 5000块钱 的 租金。 但 全 租房 是 怎么回事 呢? 假设 我 这 房子 值 100万, 一个 租户 要 租 两年, 那 我 最 开始 就会 收 你, 比如说 60万你 就 压 在 我 这儿, 然后 之后 这 两年 当中 你 再 不用 付 我 租金, 等你 两年 之后 搬走, 我 这 60万全款 还给 你那 你看 这个 全 租房 跟 银行 有什么 关系 呢? 对 吧?
正常 如果我 有一套 房产, 我 可以在 银行 抵押贷款 拿到 钱。 但是 因为 银行 的 不 效率, 他 不给 这些 人 贷款。 他 就会 通过 这种 全 租房 的 模式, 变相 的 找 租户 去 抵押贷款。 这 其实 是个 挺 新颖 的 方式, 但 它的 问题 是什么 呢? 我 作为 房主 100万买 了 套 房子, 一旦 这 房子 租出去, 立马 资金回笼 60万, 就会 导致 什么? 炒房 严重, 杠杆 过高, 对 吧? 你看 韩国 的 居民 债务 比 G D P 就像 直线 一样 上升, 一直 超过 100%。
100% 是什么 概念? 你看 美国 这么 爱玩 杠杆 的 国家, 在 次贷危机 最高点 都 没 超过 100%, 现在 是 74%。 你 可见 全 租房 把 韩国 的 杠杆 开 到 多大, 那 杠杆 的 前提 是什么? 没错, 就是 加息。 你看 韩国 这 两年 突然 大幅 加息, 那 杠杆 一下 就 撑不住 了。 一年 之内 房价 暴跌 了 30%, 成交率 暴跌 了 70%。 当然 全 租房 又是 一个 特别 大 的 话题, 我们 今天 就 不 详细 展开 了, 有 机会 我们 再 慢慢 聊。
好, 一直 比较落后 的 韩国 银行业, 除了 间接 导致 了 全 租房 的 问题, 还有一个 更 直接 的 后果。 1997年 金融危机 席卷 全 亚洲, 东南亚 各国 相继 倒下。 本来 市场 以为 像 韩国 这么 坚挺 的 经济体 可能 不会 受到 什么 大冲击, 没想到 一 碰 它 就 倒 了, 资本 刚 想 随随便便 尝试 冲击 一下, 没想到 韩国 这些 财阀 全都 大量 靠 过度 借债, 那些 子公司 完全 都不 赚钱, 他 只是 靠 非常 低廉 的 银行 借贷 支撑 着, 银行 那边 本来 一直 有 政府 撑腰, 所以 他 借债 就 非常 的 肆无忌惮 得。 现在 冲击 一来, 银行 和 大量 的 财阀 一下 就 遇到 了 资金链 的 危机, 连带 着 把 韩国 整个 经济 都 拖 下了 水, 韩国 就 不得不 向 I M F 紧急 贷款 了 580亿美元, 这也是 在 那个 时候 哈 I M F 发 的 最大 一笔 贷款。
当然了, 98年 金融危机 之后, 韩国 也 确实 大规模 的 整改 了 银行业。 不过 银行业 这个 东西 吧, 你知道 它 就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 你 只能 一步一步 整改, 步子 不能 一下 跨 那么 大。 所以 一直 到 现在, 相对于 它 非常 发达 的 实体经济 来讲, 韩国 的 银行 也 一直 是 他的 软肋。 而 财阀 这边, 本来 大家 认为 都 不可能 倒下 的 财阀, 在 金融危机 之后 有 55家也 相继 倒闭。 其中 还 包括 了 当时 韩国 第二 大财阀 大宇, 也是 韩国 当时 有史以来 最大 的 破产。 而 刚刚 成立 不久 的 三星 汽车 也是 彻底 垮台, 这个 就 成为 了 三星 基本上 最 不愿 回首 的 一个 失败 案例。 韩国 的 GDP 在 98年 下滑 了 5.1%。
大量 的 财阀 就 被迫 把 自己的 子公司 给 隔离 出去。 而 一些 外资 和 经营 状况 不错 的 公司, 就 趁机 大 捞 了 一把, 捡 那些 便宜。 你 比如说 现在 就 趁机 收购 了 起亚, 成了 韩国 垄断性 的。 不过 韩国 的 经济 整体 底子 还是 挺硬 的, 那个 现金流 从 金融危机 缓 过来 之后, 就 非常 快 的 恢复过来。 而 财阀 整体 的 规模 相对于 97年 之前 是 有所 收敛 的, 但 整体 的 地位 还是 难以 撼动。 现在 韩国 股市 里 最大 的 50家公司 里, 有 47家都是 财阀 的。
其实 金融危机 之后, 韩国 经济 的 发展 还 一直 都 挺快 的。 虽然 赶不上 汉江奇迹 那个 时代 两位数 的 增长, 但是 开始 成功 的 向 技术 还有 服务业 转型。 像 三星 现代 L G 不光是 在 国内 非常 有 竞争力, 在 国际市场 上 竞争力 也是 越来越 强。 而 这些 财阀 所在 的 领域, 其实 就是 韩国 最强 的 一些 方向, 比如 电子、 造船、 汽车、 芯片 等等。 韩国 人均 GDP 也 上升到 了 35000 美元, 几乎 都 快 撵 上 日本 了。 从 数据 上 看, 韩国 的 经济 奇迹 似乎 还在继续。 站在 这些 光鲜亮丽 的 数字 背后, 就像 我们 刚才 说 的, 韩国 有着 发达国家 里面 最高 的 自杀率, 最低 的 幸福指数 和 最长的 工作 时长。 其实 这些 也是 汉江奇迹 的 后遗症 慢慢 被 显现出来 的 结果。
而 这里 头 非常 主要 的 一个 问题 就是 大财阀 对 政治 和 经济 的 控制, 让 整个 经济体 产生 了 阶级 固化。 财阀 的 强大, 它 其实 扭曲 和 抑制 了 市场竞争。 以 短期 从 整体 角度 来看 好像 没什么 大问题, 因为 财阀 它 确实 也 发展 很快。 但 从 长期 看, 像 韩国 很多 普通人 打 工人, 其实 他们的 选择 是 受限 了。 就 感觉 每个 人的 目标 都 惊人 的 单一, 先 上好 的 中学, 再 努力 考上 好的 大学。 在 努力 进入 四大 财阀, 再 努力 进入 管理层。 所以 不管 是从 文化 上 还是 客观 的 体制 上都 让 韩国人 对 教育 产生 了 过度 的 追求。 有一个 词儿 叫 education fever, 教育 热 这个 词儿 就是 专门 用来 形容 韩国 的。
大家 的 学生 生涯 基本 都 充斥 着 考 老师 和 补课, 大概 有 95% 的 学生 都 得 在 课外 参加 辅导班。 韩文 叫做 head one, 而 韩国 家庭 平均 有 5分之1 的 开销 都 花 在 这个 辅导班 上。 很多 韩国 的 高中生 早上 五六 点 就得 爬起来 上学, 上 完 一天 学 之后, 晚上 自习 到 十一二点。 这 还 没完, 弄完 你 还得 再去 嗨 馆 再 补习 到 凌晨 两三点。 大部分 学生 的 终极目标 就是 进入 韩国 最好的 3所大学, 首尔大学、 高丽大学 和 延世大学, 简称 叫 S K Y。 就是 所有 学生 挤破 头 就是 要 sky, 那是 上 天呀。 但 你以为 你 真的 上了 sky 你 就能 放飞 自我, 就 真 上天 了 吗? 醒醒, 你 其实 走 的 还是 独木桥, 因为你 毕业 之后 还得 想办法 再 挤破 头 挤进 那 四大 财阀。
你 想 三星 每年 都会 针对 毕业生 举办 一个 考试, 大概 有 10万人 参加, 而 这里 头 只有 不到 10% 的 人 会 被录取。 你 要是 毕业 之后 能 进 三星, 害 得 全家人 都可 展开 了。 就算 你 进入 了 三星 现代 之后, 你 还是 得 在 公司 内部 那个 漫长 的 阶梯 上 一步一步 往上爬。 韩国 的 平均 工作 时长 是 所有 发达国家 里边 最长的。 光时 长长 还 没完, 它 跟 日本 还 有点像, 就是你 下班 之后 还得 去 应酬, 还得 有 喝酒 的 文化, 而且 基本上都 是 那种 半 强迫性。 这种 固化 的 社会 阶梯, 就让 韩国人 整个 一生 都 非常 的 卷, 你 做什么 事 都 好像 有一个 统一 的 标准, 都 非得 挤 过头 去过 那个 独木桥。 GDP 确实 是 上去 了, 但是 大家 都 被 压 得 喘不过气 儿。
而 这种 教育 和 工作 上 所谓 的 卷, 确实 给 韩国人 带来 了 很多 的 负面 情绪 和 压力。 这个 可能 在 像 GDP、 失业率、 通胀 这种 经济 数据 当中 不一定 能 反映 的 出来。 他 可能 对 当代 的 韩国人, 尤其是 年轻人 的 影响 是 更大 的。
我 就 随便 问 过 几个 我 韩国 的 朋友, 大家 非常 统一 的 感受 就是 在韩国 生活 太 压抑 了。 这个 社会 总有 一个 统一 的 标准 去 约束 你 该 做什么, 使得 整体 都 非常 卷, 而且 社会 的 戾气 很重。 而 这种 卷 还有 幸福指数, 其实 又 导致 了 它 非常 严重 的 一个 问题, 就 生育率 下降。 你 想 我 工作 都 忙 成 这样 了, 哪有什么 时间 精力 去 生 孩子 养 孩子, 况且 就算 生 下来, 我 还得 替 他 后来 的 发愁, 能不能 上 sky, 能不能 进 三星, 想着 就 烦, 那 还是 不 生 了。
韩国 的 生育率 也 只有 0.84, 就是 一般来讲 要 比 二 多 一丢丢 才能 保持 人口 不变。 1.5 以下 就 被 认为 已经 生育率 很低 了。 韩国 才 0.84是 全球 最低, 你可以 想象 这 背后 的 压力。
你看 这个 是 韩国 的 人口 结构图, 咱 就 看 人口 结构图, 它 底下 的 都 已经 是 急速 下滑。 我们 拿 它的 生育率 跟 日本 比 一下, 你是不是 感觉 形状 还 挺 像 的。 但 其实 这 里面 不同 的 是 时间。 你看 日本 这个 人口 结构图, 大肚子 是 70到75岁。 也就是说 在 70到75年 前 人口 大 爆发, 而 那时候 正好 是 二战 之后 日本 经济 崛起 的 时间, 大家 都 可劲 生 孩子。 而 你 再看 韩国, 是 六十 来岁 那 辈 人, 这 不就是 1960年 左右 吗? 那不 正是 朴正熙 上台 汉江奇迹 开始 的 时候。 你 发现 没有?
就 看 人口 结构图, 你 大概 就能 揣测 到 一个 国家 的 经济 和 历史。 所以 你看 韩国 这个 人口 结构, 在 当下 看来 是 非常 爽 的, 中间 那个 大肚子 全都 在 工作, 年龄 全都 在 创造 GDP, 而 需要 他们 赡养 的 老人 和 小孩 又 非常少。 那 你说 这个 人口 结构 它 发展 能 不快 吗? 而 再 过 二三十年, 新生儿 急剧下降, 现在 这些 青壮年 都 步入 了 老年, 那 这个 情况 就 不太 乐观。 这就是 韩国 一个 这么 拧巴 的 经济体, 经济腾飞 的 同时 自杀率 又 很 高科技 创新 的 同时 又被 财阀 控制。 而 这些 财阀 当中 我们 最 耳熟能详, 也是 今天 我们 点 到 好 几次 的 一个 财阀, 就是 三星。
它 可以 说 是一个 非常 神奇 的 公司, 竟然 可以 从 韩国 成立 至今 都 屹立 不倒, 总统 军阀 都 换 了 好几 大人 了。 嘿 唯一 不变 的 就是 三星 60年 前 是 老大, 现在 还是 老大。 六 公司 六七十年 这 不算什么, 但 六七十年 他 一直 都是 老大, 可谓 是 世间 罕见。 所以 很多人都 叫 韩国 叫 三星 共和国。 他 到底 是 如何 一步一步 上位 搞定 军阀? 三星 内部 的 三代 领导人 又 经历 了 怎么样 的 夺嫡 大战? 三星 老大 怎么 被 多次 判刑, 结果 又 多次 被 特赦? 敬请期待 下 一集 暗黑 巨头 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