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最近这个金融市场真是不太平啊硅谷银行那边刚爆雷才一个礼拜 3 月 19 号国际大投行瑞士信贷就莫名其妙被老对手瑞士银行以 32 亿美元的白菜价给收购了你要知道瑞信啊可不像硅谷银行是个区域性的银行就在创业圈搞一搞它可是全球 30 家系统性中央银行之一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了 1.5 万亿美元啊
这是什么概念整个瑞士的 GDP 才 8000 亿这相当于两年的 GDP 了最后收购的价格只有区区 32 亿美元这又是什么概念二维份硅谷银行当时市值都有 180 亿美元相当于 5 个瑞信了就这个收购价还是瑞士政府又打包了一堆权益赠品之后瑞银才勉强答应的这个咱们一会细说而这个昔日巨人的轰然倒塌居然是因为沙特国大银行老先生说了一句 absolutely not
这个可以算是金融圈现在最火的梗了稍微关注点财经新闻的人这两年应该都没少听说瑞信的负面新闻大家就感觉年年都说它快不行了但它还一直健在现在真不行了吧你好像又很难说清楚它怎么就快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了今天你如如碰上小林了吗咱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个深度大疑团
瑞信和他的老对手瑞银其实一直以来都和瑞士这个国家深深的绑定它的辉煌和崩塌都和整个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咱们今天就不光聊一聊瑞信崩盘整个的来龙去脉更关键的是咱们就就着历史背景瑞信还有瑞士政府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度的挖掘一下瑞信这么个庞然大物它到底是如何又是为什么会一步一步崩塌
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成立于 1856 年你听的没错啊是 1856 年它已经有超过 160 年的历史了咱们快进到了 1934 年瑞士通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案叫联邦银行法这个法案核心就俩字就是保密大概
大概意思就是说瑞士的银行不能把客户的信息透露给任何人这个任何人里边也包括任何的第三方机构就甭管是美国政府联合国还是瑞士本国的政府管我要客户信息只要客户没同意或者有什么形式方面的申诉我都可以跟他说不不是可以是我都得必须跟你说不不然呢我可能就触碰了这个联邦银行法咱是不是经常听说瑞士的银行比别的地方的安全主要并不是因为他家的保险柜比别的地方厚而关键是在这呢
嗯
你看这个保密条款都进联邦法了那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全球各地很多对保密要求非常高的客户估计你也猜到了这里边肯定也有很多那种不太干净的钱什么逃税啊洗钱啊毒品交易等等包括二战的时候纳粹就在瑞士的银行里边存了大量的金条希特勒本人就在瑞银存了 11 亿帝国马克但人家瑞士人的想法也挺合理的人家觉得我得保持中立对吧我就是个银行我就保护好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就行
至于这个钱干不干净我不管那你看它有这么安全的保密条款同时又是个中立国政治也非常稳定再加上瑞士本身也比较发达它的银行业就在二战之后一飞冲天成了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
在 2000 年初就全球的跨境私人财富当中有 1/4 都集中在瑞士的银行里头而在瑞士众多的银行当中就崛起了两家巨头咱就简称瑞信和瑞银了这俩名我一会也可能会经常说说来说去有点儿罩但是大家现在记住了最后那个不行的是瑞信然后买了瑞信的叫瑞银而这两家他们早期一直都是一种相爱相杀的模式
他倆的總部就在蘇黎世一個廣場上倆人挨著什麼業務模式客戶群體也都非常像而且他倆之間的員工也經常是跳來跳去你要非說區別大部分的時間里瑞銀比瑞信大一點瑞信就玩得更花更野一點尤其是他的投行部但總體來說這倆人非常像咱就單看瑞信這邊到 2000 年初的時候應該說是他最輝煌的時期
它在全球的影响力怎么说虽然不是极其头部但肯定是有名有姓的咱来看 07 年这个 League Table 就是比拼投行各种业务业绩的一个排行榜你看瑞信它虽然排不到第一但是在像高收益债券 IPO 抵押债这几个领域都能排到前五其他领域也都算排得上号
咱稍微拓展一点就有些人想找投行的工作欧洲我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在美国吧就那些大投行叫 Bulge Bracket Investment Bank 在人们的心目中有隐隐约约的那种排名就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 Tier 1 Tier 2 Tier 3 那 Tier 1 呢基本上就是美国的那些什么高盛大摩小摩花旗美业美林这些第二档呢基本就是欧洲那些大投行
像是德意志银行阿克莱瑞银当然还有瑞信这个分类也并不是绝对的就有点像是那种江湖名望的感觉咱们刚才说那些辉煌其实都是瑞信的投行业务但是它最引以为傲的其实是它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
2000 年初经了一次重组之后再加上瑞士那些保密机制的助力瑞信的私行业务即使是在 08 年金融危机那个时期都一直保持将近 20%的增速而且一度超过了他的老对手瑞银这也让他的市值一度达到了 800 亿美元而在
在各大投行里边瑞信可以说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之一亏肯定也是亏了不少那时候投行哪不亏钱呢但他是一分钱都没拿政府的救助这个已经相当了不得了你要知道他那个老对手瑞银是靠着政府的救助才被捞起来的那你说按照这个架势金融危机之后他投行银行业务都开始复苏瑞信按理说应该崛起了吧
嘿嘿这偏偏就是瑞信崩塌的开始而这个崩塌啊它一崩就是十几年这已经不能叫崩塌了只能叫做渐渐的融化
这是金融危机之后摩根大通高盛瑞银还有瑞信的股价你是不是就能看出来这个瑞士两兄弟真的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了瑞信这个融化它首先出事的就是私行业务咱刚不是说你拿脚趾头想这里边肯定保护了大量黑色灰色产业的钱其他国家政府看着就很不爽了国际上各种组织从 2000 年初就开始启动了对瑞信各种业务的调查主要就是针对偷税漏税
2014 年 5 月的时候瑞信被判之前帮助美国公民偷税这个指控成立被罚了 26 亿美元其实吧美国司法部在 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就各处找这些大托行罚钱不光是瑞信像什么瑞银啊法新也都罚了挺多钱但是呢这些都没有说定罪罚的也没有瑞信那么狠所以你就可想而知瑞信之前帮那些客户逃税得有多猖獗但你知道最搞笑的是什么吗就是瑞信他被定罪罚款之后他的股票不光没跌还涨了那么一丢丢哇
那你觉得是为什么其实吧市场上他早就知道瑞信帮客户干这些事所以对这次定罪判罚呢也没有很吃惊反倒是觉得你看总算罚完了也还可以不算很重可以接受这一罚可以算是美国司法部的高光时刻了也是吹响了瑞信融化的号角的开始
就是在被罚的同一年 2014 年瑞士签署了美国的一个叫 FedCard 法案简单来说就是你得向美国提供美国纳税人的账户信息以防逃税所以这其实也算是逼着瑞士打破了之前那个联邦银行法 2015 年 3 月瑞信来了个新的 CEO 叫谭天忠你是不是好奇你说瑞信什么时候来了个华人 CEO 其实谭天忠长这样
他是个科特迪瓦人履历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反正就是个非常典型也挺厉害的银行家就在宣布谭天忠要当瑞信 CEO 的当天瑞信股价大涨了 7.5%你可见市场对这个人有多看好那你是不是就好奇了那我怎么一直在讲谭天忠这个人呢那是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那就是瑞信的间谍门事件
這個譚天中一直以來就跟瑞幸的一個高管兩人互相看不順眼關鍵是什麼就他倆那別墅還挨著算是鄰居而就在 2019 年初加了一個雞尾酒會上他跟這個高管就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麼你家裝修太吵你種了一棵樹擋著我視線等等打著差點打起來後來這高管就非常不出意外的被擠兌走了也是非常不出意外的加入了瑞銀還拉上一堆原來瑞幸的高管
后来瑞信为了收集这个高管砸拢了一堆员工的证据就找了私家侦探偷偷去跟踪结果没想到当街被人逮了个正着而且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已经不是瑞信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他之前还有五次监控过高管和其他第三方其实这事吧跟瑞信的业务关系倒不大但影响非常恶劣就在头版头条上我记得当时挂了好几天逼得这个谭天忠不得不辞职
你这感觉这个瑞信都出些什么奇奇怪怪的雷别急这还没完谈金融之后新上来这个 CEO 也一样雄心勃勃要改革什么重组降本等等等等赢来的却是更加惨痛的 2021 年咱看刚才瑞银瑞信这难兄难弟的股票就 1617 年还是半斤八两高度重合
而真正开始分水岭的就是这个 2021 年先日年初就有一个和瑞信合作非常紧密的供应链金融公司 Greencell 爆雷让瑞信的客户损失了 23 亿美元让瑞信也颜面扫地紧接着三月份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金融圈的大事件就家族基金 Archegos Capital 两天爆亏 200 亿美元爆仓他的投资经理黄比尔成了史上亏钱最快的男人而瑞信呢又不知道怎么的成了最大躺枪这个事我之前还单做过一期视频
咱们今天就快速回顾一下黄比尔之前几年就偷偷的跟六家投行进行了超大规模的衍生品交易而这六家投行里边就有瑞幸和瑞银关键这些投行都没意识到黄比尔当时交财六只船他们手上的持仓最后都过度节省在几只股票上
而为了揽下黄比尔更多的业务瑞信就非常积极的给他提供了很高的杠杆就是一般别的投行都不敢接那种杠杆在 21 年之前黄比尔算是赌对了之前都赚翻了身价一度超过了 200 亿美元而瑞信光从他一个人身上一年就能赚几千万美元的服务费
结果 21 年的时候市场有个小幅下跌因为之前交彩六只船特别大规模就形成了这六大投行的踩踏事件他们经历了生死 48 小时高盛算是明招阴招全用上了跑得最快几乎全身而退没怎么亏而其他这些瑞银亏了 8 亿多野村亏了 29 亿多而瑞信这个倒霉蛋它之前最贪心投村最大跑得还慢结果亏了 55 亿美元成了这里边最惨的
不光两天内亏了全年的利润也又又又又成为了一大金融头条就刚才我这噼里啪啦这么一大堆爆雷事件我都还是挑着说的不然真的实在是太复杂了瑞信为各种走私贩 毒贩提供一些服务 洗钱等等那种几亿几亿的罚款毫不夸张地说半年咱就来一次你就说这十年谁手里有瑞信的股票还真挺磨练意志力的哈
这意志力还没磨练完呢就黄比尔亏惨了那个大事件之后瑞信又来了一次高管的大换血上来了新的 CEO 也是改革扭转颓势等等不过这次再加上全球大环境的变化什么美联储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去年第四季度随着市场对瑞信上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信任一点一点消耗殆尽大量的存款和高竞职客户开始从瑞信撤离瑞信一个季度就流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储蓄大概是 1400 亿美元
市场上关于瑞幸快不行了的传言也是越来越多到 2022 年底它的信用利差一度飙到 300 多你就可以把它理解成赌瑞幸快不行了这个赔率已经飙到很高瑞幸为了吸引客户存款都已经把三个月期的利率提高到了
6.5%你看这个 CEO 也算是挺倒霉的了不过他干了一点事就拉到了一个冤大头就是沙特国家基金投资了瑞信 15 亿美元拿了 9.9%的股份只可惜你以为你在抄底其实瑞信根本没有底
到了今年 3 月咱都知道了硅谷银行挤兑事件引发了全球对银行这个系统的高度紧张情绪而就在 3 月 9 号硅谷银行出事了风口浪尖美国证监会这时候就叫停了瑞信年报的发布说这有点问题你们先别发而就在 3 月 15 号瑞信的头号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他的主席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有人问他说瑞信现在流动性紧张会不会考虑进一步救助这主席就回答说 The answer is absolutely not 就绝对不会
当然他也说他的理由就是现在持有 9.9%超过 10%会非常麻烦但你就说这个绝对不会是未免有点过于激进咱就是说有必要这么有个性吗尤其是在市场这么紧张的时候他肯定也没意识到就现在这个金融圈就跟娱乐圈似的你说话得非常小心你指不定哪句话没说清楚就有可能瞬间引爆市场就是因为这个 absolutely not 月线的股票当天就暴跌了 20%
顺便提一嘴这个没管住嘴的沙特国家银行主席在这事出不久之后就不出意外的被辞职了瑞士政府一看瑞信真的要不行了可就急了毕竟瑞信对于瑞士来说真的是那种大而不能倒的银行第二天就赶紧立刻对外放话说大家放心有我们瑞士政府在瑞信不会不行的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540 亿瑞朗来以防瑞信任何流动性的问题市场情绪也真的就稳定下来了股票也蹭蹭蹭往回涨
大家可能对瑞信这种三天两头出个幺蛾子也都习以为常了就感觉可能又跟个狼来了似的过几天就没事了可政府实际上它也意识到了市场对瑞信的信心已经荡然无存了就算这波先稳住了之后
倒下也是迟早的事政府自己他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去救瑞信所以政府对外宣称要救助其实就是为了稳住市场情绪而他背地里边可是跟瑞银和瑞信下了死命令就说你们俩下周一也就是三天之后你们必须达成个协议你们自己谈条件反正瑞银必须要收购瑞信这是通知
不是商量于是瑞银瑞信政府就经过了一个漫长的 48 小时的谈判来又到了大家也喜闻乐见我也最喜欢的博弈时间咱们来看看这三方在这场博弈当中的立场和较量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首先瑞信这边他主观肯定还是希望说你别卖我对吧还得卖个老对手多丢人所以政府你救救我救救我就行但政府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这是通知不是商量了那所以他也没什么挥权的疑地就只希望说能卖个高价最好就你按照我现在的市值七八十亿美元然后稍微打点折这样比较合理而你看瑞银这边吃下个竞争对手对吧我肯定乐意但价格肯定不能高了越低越好而且这里头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时间
你说政府你也真行你给我一个周末让我接这么个大石盆子瑞幸现在是负债累累浑身是累而且是个极其复杂的大机构你就自己买套房子一个周末都指不定能不能定下来你让我一个周末买这么个玩意儿我哪知道它值多少钱那不这样吧我就出十亿瑞了大概相当于十亿美元怎么样
这 10 亿美元大概就相当于瑞信当时已经连续暴跌了一个月之后股价的八分之一瑞信人看着不气疯了吗你这不是侮辱人吗对吧开这什么价格瑞银这边就说了您都快不行了你还挑三拣四什么劲儿对吧本来这事儿跟我也没什么关系这么短的时间我能开出个价就已经很给面子所以你看这双方一边想卖七八十亿一边就只愿意出十亿这怎么谈
来 咱稍微就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评论一下非常非常笼统的讲一般像这种快不行了要被收购的情况可能会是股价打个对折当然上下浮动的空间也很大你说瑞银时间这么紧它当然有理由强硬一点不过实意确实有点低有点侮辱人了这时候其实看政府的态度了你站在政府的角度瑞银瑞鲜它肯定哪个也不希望倒下至于你俩具体是多少钱成交那我政府也无所谓对吧是吗
咱这可把问题给想简单了因为瑞银跟瑞信就不简简单单是两个瑞士的小企业都是国际大头行股东也是遍布全球大部分也都不是瑞士人你比如说瑞信除了沙特国家银行还有卡塔尔之外有一大半都是美国的资本还有一部分是德国的所以现在瑞士政府在强制执行的是两个国际公司
你就这么逼着两家公司谈判那两边董事会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所以一旦处理不好比如说价格太高或者太低导致其中一方的股东急眼了那全球的金融市场很可能就会对瑞士的其他公司产生一些厌恶情绪那你说以后谁还敢投资瑞士公司啊指不定哪天政府又搞这出是吧所以站在瑞士政府的角度这两边的股东都不太得罪得起可是瑞信还是得救这谈判虽然是七八十亿和十亿那也得接着谈你说政府怎么办
就迫于这种压力这个瑞士政府就想出来了个解决办法其实也挺阴险的就说要不这样吧既然这股东呢咱得罪不起但总得得罪一些人要不咱就得罪这个债主政府好像就大手一挥说抹就抹掉了瑞信面值 170 亿美元的 AT1 债券就是说这 170 亿美元债券瑞信之后你就不用还了那投资人朋友们不好意思了你们之前投资买的这个债券呢不 没了
毕竟买瑞信债券的都是少数的专业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能力要强很多而且主要是舆论风险也会小很多所以那就不好意思了并且政府还给了瑞银就是收购的那方 1000 亿瑞朗的流动性保证对瑞信那些不靠谱的资产给了 90 亿瑞朗的担保瑞银对吧给了你这么多条件你价格总可以出高了点吧这样让两边的股东都高兴
最终 3 月 19 日在这个 absolutely not 发生仅仅 5 天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瑞银宣布以 32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百年投行瑞信这里外里何日瑞信白送给瑞银还倒贴了 140 亿美元还有一些担保当然这个数不能简单这么算了你能感受到瑞信得是多大个屎盆子被这么减呗
而这 32 亿美元的收购价是什么概念是这波暴跌之前股价的四分之一是它一年前股价的十分之一是它十年前股价的三十分之一而是它 2007 年最高峰股价的一百分之一
好这卖现在是终于卖出去了那刚刚我们说他让债券直接违约这问题是什么呢就一般情况下债券的优先级是要高于股票的也就是说公司一旦出问题要被清算或者说亏损了首先保的是债主的钱就亏他亏的实际应该是股东的钱可是这回政府这么一操作相当于让债券的优先级低于股票了
当然他选择让违约的是债券里边本来就优先级比较低的那一层叫 AT1 但还是一种比较反常的操作看来瑞士政府也是丢足保居就丢一丢债主来保这个股东了毕竟股东的影响面更大舆论上的压力也更大那这债主就是气炸了现在正在联合起来告瑞士政府
其实不光瑞信这些 AT1 的债主股东他也不高兴你就说沙特国大银行还没经过我允许就把自己以这么便宜的价钱卖了我半年前刚投了 15 亿就说了一句 absolutely not 现在就成 5 亿连零头都没有
那你说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瑞银捡了个大便宜赚翻了呢那也未必你说突然把这么庞大的一个集团扔到你手上大家也说不好是福还是祸毕竟外界已经感觉到瑞信的腐化已经到非常深层所以你看瑞银的股票刚公布交易的时候确实涨了两天不过市场冷静之后又跌回去了而合并之后瑞银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 5 万亿美元是瑞士 GDP 的 6 倍
这儿我再插个小知识点因为确实有些比较专业的朋友看我的视频一个银行的管理资产 资产还有存款它是非常不一样的你比如说瑞信 2022 年底的时候它管理的资产规模 1.3 万亿瑞朗而它的总资产是 5300 亿存款只有 2450 亿
因为它管理资产里边有一些是客户某种方式这个钱放在银行里银行管着但它不属于银行的资产所以你看还差挺多的吧我为什么强调这个因为我看到非常非常多的资料把管理资产和总资产经常有时候就会搞混所以如果对数字比较较真儿的朋友这儿可以注意一下
好那咱们说回这笔交易你说瑞银买了瑞信之后这意味着什么呢并不是说瑞信从此就消失了只是瑞银现在变成瑞信的股东所以原来瑞信的股东就变成持有一部分瑞银的股票了
虽说瑞信它不会立刻消失但刚刚达成协议瑞信就宣布要裁员 9000 人估计等着瑞银摸清楚了可能还要再裁不少瑞银就相当于花了一笔钱买了一大坨瑞信这么个集团它肯定从中间挑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部分像是财富管理或者客户什么的
那些投行市场不赚钱的东西估计就直接扔了毕竟他买也没花几个钱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下之后瑞士政府肯定是会尽一切可能去保瑞银了因为它真的现在对瑞士来讲已经是一个大大而不能倒的银行了好这个事咱们说完了咱现在来分析一下瑞信它为什么会倒你说真的是因为那个 absolutely not 吗这个只能算是个导火索这锅沙特可不能背
难道是因为像硅谷银行那流动性管理出了问题吗还真不是你别看瑞幸在金融危机之后股价跌那么惨跌了 99%但是它的各种风险指标什么流动性资本充足率这些你不能说它很优秀吧但是是非常达标的你要知道就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对这些国际大投行的风险管控是非常严格的
就这种情况下瑞信也都 OK 你比如像咱之前说硅谷银行它是因为没对冲掉利率上的风险而最后亏了而瑞信这种国际系统性重要银行它受到的监管就是让刚才那种利率风险是必须得对冲掉的而且你要是它管理的资产这些年不但没有下降在 2022 年之前一直也在上升的那你看它客户资产也在那指标也都达标了你怎么还能这么惨
其实本质上就是因为市场对他的信心在一次又一次爆雷当中慢慢给磨没了而我个人认为就对银行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对他的信心客户比如说把钱放在你这或者跟你交易我就踏实就行我也不需要你作为一家银行多么会整活像对冲基金搞一堆什么策略或者超高的收益率或者什么创新你就稳健专业就行
你看瑞信为什么会一个雷接着一个雷呢帮客户逃税跟踪前员工交易这边爆雷就感觉好像每个事和每个事也都没什么联系那你说难道就是瑞信倒霉吗我个人感觉很有可能是因为它长期积累下来的内部管理问题已经慢慢开始腐蚀整个公司的风气就它的风险管理是非常弱的这个不光是监管要求那些市场风险
也包括像他的运营风险他的道德风险他信用风险等等你看不管是他帮客户逃税还是给黄饼提供了一个那么大的信用风险场口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赚钱而不管风险
你就这样一两个雷爆出来客户可能这时候还不至于跑了但是你的信用就会变低那你之后吸引人才也会困难融资成本也会变高包括你在给市场提供很多衍生品定价也都会受影响那这样之后你赚钱就更困难那员工就会更想着赚钱就慢慢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瑞信虽然有上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但是从 2011 年之后加起来就没赚到钱
所以说我总结下来瑞信为什么会倒底层上是因为它长期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风险的管理然后一次一次爆雷市场就对它丧失了信心才导致了这长达十多年的融化
那你说它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雷曼时刻吗其实就好像我们之前聊硅谷银行那期你单看瑞信它崩塌的原因也算是个比较特殊的个例但是现在呢因为大家的神经都非常紧绷所以很容易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又爆个雷你看瑞信跟硅谷银行那边说的都是银行之类的听着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它底层连接的其实是市场的信心至于下一个雷会在什么地方爆呢有人说是德意志银行有人说是美国的商业地产有人说是日本国债
不知道你怎么看的今天就来聊一聊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