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博物館」瞭解汕頭地區的歷史,原來汕頭市是由三個地級市組合而成的,原有 12,000 多平方公里,大概 1/3 的台灣大,後來劃分為潮州,揭陽跟汕頭三個地級市。
現在的汕頭市,是三者中最小的一個地級市,早期汕頭是廣東省的第二大城市,它還是有很多的歷史可以陳述。在明代是唯一的通商港口,裡面也陳設很多南海沉船,一條沉船所獲得的古物,會比古墓發覺的還多。
大陸的下標實在是很猛,比方說: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海納百川 自強不息,博物館是中國夢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讓文物說話 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是不是覺得他們下的標,很有力簡潔呢?
在清代的時候,汕頭的錢莊是相當有份量,隨著時代的前進,它已經漸漸的沒落了 。
第二站來到汕頭旅社,也就是汕頭的地標;汕頭旅社附近就是步行街,已經關門大吉了,空留四個大字,熱鬧非凡,是一些年輕人,來這裡打卡拍照。
汕頭-中國郵政館,以前中國郵政剛開辦的時候,也只有 24 家,其中一家就在汕頭。展示著很多,清代郵差使用的器具,及穿著的衣服,現在大陸地區,也不避諱民國時代,有呈現中華民國字樣,及國徽黨徽等等,就是歷史重現。
中國第一套郵票是大龍郵票,也有第一輪生肖郵票,兒童畫郵票、無齒孔郵票,配套還是梅蘭芳舞台,藝術的紀念郵票等。
到對街去看,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敘述著,汕頭過往的輝煌歷史;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份證,刷卡就可以進去免費參觀,台胞證是刷不過的,招呼一下館員就可以進去了。
僑批博物館非常的特別,在其他地方是沒看到過的,其中提到,世界記憶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項目。中國有11項入選文獻遺產。
僑批博物館對「僑批、水客、批行」都有詳盡的介紹。在 19 世紀光汕頭地區,就移民出去了 290 幾萬,在清朝時期,南方很多貧苦人士被騙,就會被賣到美國、英國、歐洲以及南美智利秘魯等等,這些都是一片血淚史。
台語的「批」就是「信箋」,「僑批」就是移民到世界各國,東南亞最多,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甚至遠到英國、美國,還有一些南美,互相做一些書信的往來,或是物品的接受,跟金錢的交易等等,給我們的歷史知識,非常豐富。
潮汕火車站,剛好是在潮州跟汕頭的中間,是一個比較人煙稀少的地方,離這兩個城市也都蠻遠的,當初在建設潮汕站的時候,兩邊都在爭取,是不是建在我這邊,到最後乾脆建在中間。
造成兩個城市的,中心位置都沒有高鐵站,都要跑很遠,這也是造成地方發展的一個缺陷吧!
來到福建-廈門-同安,接連兩間旅店,它們與公安連線的機器,都一定要用大陸的身份證才可登錄,沒有其他通融、報備的選項。外頭下著雨,已經 9 點多近10 點了,還在搞沒地方住。
台胞可住的旅店,價格要翻兩三倍以上,雄哥不愧是讀財經組的EMBA,超會精算的。
我人又累又非常不舒服,拿起手機直接撥 110 報警;約8分鐘就近的派出所,派了三位警員開了車,載我們去台胞可以入住的旅店,雄哥說:「我們要在老城區玩」,員警送我們到「速 8」入住,此次烏龍事件總算落幕了。
Youtube: https://youtu.be/Qi7aS5DvwNk) 16’46” (2024-05-01)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