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782.京东上线外卖和打车,对美团的以攻代守?

2782.京东上线外卖和打车,对美团的以攻代守?

2025/2/20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港美王老板
Topics
港美王老板:我认为京东进军外卖和打车业务并非直接与美团在规模上竞争,而是另辟蹊径。京东选择与品质堂食商家合作,利用高客单价带来更高的流水和利润,并利用自身用户群体与这些商家的重合度来提高效率。这与美团的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 京东的打车业务虽然短期内难以盈利,但其战略意义在于提升App打开率,增加用户粘性,为京东的整体生态系统服务。这与美团使用单车业务提升App使用率的策略异曲同工。 京东真正的战略目标是本地即时零售,外卖和打车业务只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频率的辅助手段。京东的"秒送"服务直接与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竞争,这才是京东与美团竞争的真正战场。 美团的闪电仓业务发展迅速,对京东的电商业务构成威胁,因此京东必须积极应对。达达的私有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京东的即时零售战略。 虽然目前还难以判断京东能否在本地即时零售领域胜出,但京东的策略对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美团需要在规模和模型上加快发展,才能应对京东的挑战。两家公司的竞争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京东上线外卖和打车,对美团的以攻代守?来自港美王老板。 京东最近宣布上线了外卖,又推出了app内的聚合打车业务。围绕这几块业务,京东到底想做什么?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是外卖。京东上线外卖频道,在说明了已经强调了,是:“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这就侧面说明了,在商家的规模、数量、丰富度上,不和美团比拼。我理解这样切入,有几重考虑: 首先这些品质商家的客单价高,如果接入到京东,会带来不错的流水。其次,这批商家的扣点,因为客单高,在其他平台的扣点金额也会高。所以,京东宣布免佣金,吸引力更大。最后是京东的用户群,和品质商家的重合度高。 对美团的影响:京东的外卖,目的并不是抢美团外卖的份额。 抢用户的消费场景、粘性和频次,比如刚上线的聚合网约车业务。打车业务本身,不管短期、中期和长期,肯定无法带来利润。但是对于京东来说,用户在app上打车,就贡献了一次打开率,京东的战略价值就达到了。这个角度,类似美团的单车业务,对美团app的意义。 京东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本地的即时零售。打开京东的首页,“秒送”频道已经放在了一级入口。秒送的类目,包括超市、奶茶、药品、生鲜等。这里面的商铺,主要是周围3公里为主。京东的秒送,直接PK的是美团一揽子业务。所以,外卖和网约车聚合,更像是京东的“提频”和“促活”,真正的主战场是本地的即时零售。 而京东重点把即时零售作为主战场,也很容易理解: 美团即使零售进攻猛烈,长期会影响京东的电商份额。过去半年,美团密集上线了“闪电仓”业务,并且,美团对外披露的数据看,前置仓的增速非常快。而前置仓的商品供给,主要是实物商品,比如3c数据线、食品快消等。这些都是京东的优势类目。 对于闪电仓,从美团的策略看,目前主要是开城、跑模型,一旦模型转正,必然会全国铺开。闪动仓和美团的即时零售,虽然并不知道模型能否跑通,但京东作为传统的B to C,必须进行进攻,代替防守。 也就是说:不管美团的业务进展如何,京东必须跟进。 达达前一阵私有化,本质上就是为了配合京东的闪动和自家的即时零售战略。 对美团的影响:短期看不出来,股价上,我觉得肯定有一些压力和影响。美团2025年到现在只上涨了9.7%。远远落后于恒生科技和中概的KWEB。市场对美团的担忧,我觉得主要是外卖的放缓,其次是即时零售,目前又有新的挑战者。不管京东的牌打出来如何,对美团都有一些影响。这个影响不是外卖,而是即时零售这个大盘子。 而如果美团的即时零售,从集团里去掉,在1万亿市值中,影响是可见的。 对京东,我觉得算中性。目前仍然看不清京东能否拿下本地的即时零售业务。从履约上,我觉得达达的能力,过去确实比美团弱。未来能否和美团提高到一样的能力,得持续观察。达达私有化,并入集团,也没有业绩的压力,主要看集团怎么投入。 京东以守代攻,留给美团的,需要在规模上和模型上,跑的更快,目前看,两家的这场游戏,对自身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