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803.重新审视海控弱周期化的判断

2803.重新审视海控弱周期化的判断

2025/3/14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播音员:我于2021年8月开始全仓持有海控,基于当时对海控弱周期化及低估值的判断。我的判断基于七个方面:首先,关于造船,我最初过于乐观,低估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认为船公司会吸取教训,克制造船。但事实是,集运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公司追求做老大,忽视了这一点。然而,与上一轮相比,本轮造船总体克制,老船仍有利可图,拆船潮未出现。马士基总裁曾指出,运力过剩的关键在于配置。 其次,关于港口拥堵,我的判断基本错误。虽然时有港口拥堵,但其对运价的影响远不及疫情期间的极端情况。 第三,疫情对运价的影响是深远的。疫情期间运价上涨打破了船公司的心理预期,促使他们投资供应链上下游,推进端到端战略,提升行业话语权和议价能力。疫情后,运价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但船公司已今非昔比,涨价幅度也远超以往。 第四,关于长协,船公司、货代、贷主之间博弈不断,各方都在寻求最有利的条件,运价波动也促使各方重新认识长协的作用。 第五,海控积极推进端到端战略,虽然短期内对业绩提升贡献有限,但长期来看将增强其弱周期化属性。 第六,我认为弱周期化是很多行业的现状,集运行业也不例外。前十大船公司运力占比84%,形成三大联盟,行业竞争格局趋于良性有序,虽然有变化,但格局未发生质变。 第七,经历了中美贸易摩擦、疫情、红海断航等事件后,船公司间的信任度和默契度提升,恶性价格战不再发生。 从2017年至今,海控持续盈利,这验证了我的弱周期化判断,尽管部分理由不成立或过于乐观。市场低估了海控的价值,仍然预期海控会亏损,但海控的业绩已多次证明了市场的预期是错误的。海控拥有近2000亿现金储备,且不主动打价格战,其竞争优势明显。集运具有消费属性,跟随消费行业周期波动,但同时也具有‘风浪越大鱼越贵’的属性,任何供应链扰动都可能刺激运价上涨。虽然海控股价波动较大,但对海控基本面的判断从未出错,决定价值上限的是格局。

Deep Dive

Chapters
回顾了对海控弱周期化判断的七个方面,首先分析了造船对海控的影响。最初的判断过于乐观,低估了船公司之间的竞争,但总体而言,造船的克制和老船的持续运营,使得运力过剩的担忧有所缓解。马士基总裁的言论也印证了运力配置的重要性。
  • 造船方面,最初判断过于乐观,低估了船公司竞争
  • 运力过剩,但运力配置更重要
  • 老船持续运营,拆船潮未出现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将使我依旧三年乡重新审视海控若周期化的判断来自苗乡同寨多姿多彩回看了一下记录全仓海控后自 2021 年 8 月份以来已连续 43 个月持有海控不变

据 21 年第一次买入海控马上整整 4 年了当时决定买入并重仓继而全仓海控是基于对海控弱周期化的判断和极低的估值当时的我从 7 个方面进行论述判断今天来看看这几个方向是否正确吧 1.造船

这几年船公司一直在造船市场也一直在炒作运力过剩一旦机运行业进入淡季运价下跌畅空海空的更是把这个季度不亏下个季度亏损今年不亏明年亏损的预期达满叫得满天响回看对造船的判断当时确实有点乐观了认为刚刚经历了上一轮低迷期的船公司会吸取教训造船会有所克制肯定不会搞造船军备竞赛

忽视了集运是全球自由竞争市场各个船公司的经营战略不同有的船公司就是想做老大不过相比上一轮行业景气高度这一轮船公司造船总体仍然算是保持了克制而且这几年的运价让老船跑也有利可图船公司没有动力拆船老水手们等待了几年的拆船潮一直没有发生关于运力过剩还是回顾当年马士基总裁的讲话吧

当前运力是过剩的不过重要的是我们怎么配置运力 2 港口拥堵这一块的判断基本上错了这几年虽然也时不时听到港口拥堵的消息但再不能如疫情期间独港刺激运价的上涨也就是说当年疫情造成的需求不平衡是极端的日常情况下的独港造成的影响很难达到刺激运价大涨的效果 3

疫情疫情过去了运价也回落了运价也确实曾回落到了疫情前的价格比如二三年下半年 CCFI 运价指数回落到了 811 点这几年运价也确实没有再涨回到疫情期间的最高价疫情后 CCFI 运价指数最高涨到二四年下半年的 2180 点

离 22 年 2 月的最高点 3587 点还有一大段距离需要再涨 1407 点但疫情对船公司的影响再也不容忽视再也抹不去了我这几年一直在说疫情期间运价的上涨打破了船公司心理和想象力的天花板更坚定了船公司投资供应链上下游推进端到端的战略导向

进而提升在行业的话语权溢价权所以我们看到前两年挣到了颇天富贵的船公司早已不再是当年卑微的只配亏本运货的船小二了涨价也有几年前只赶几十元几十元地涨到现在赶几百元上千元地涨四

长写关于长写的博弈一直在船公司货代代主之间进行大家各自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这几年的运价波动也让各方重新认识长写的作用和意义各自也意识到要寻求一个平衡长写仍然是船公司经营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五端到端从这几年来看海空一直在积极推进端到端战略仍然维持当时的看法

短期内对业绩的提升不会有太多的贡献不过随着端到端业务的发展海空若洲期划属性越来越强六周期我一直认为若洲期划是当下很多行业的现状有的行业已经完成若洲期划有的行业正在完成若洲期划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所决定的就几运而言前十大船公司运力占比 84%且形成三大联盟运营格局行业竞争格局趋于良性有序这两年联盟运营有新情况有新变化但联盟运营格局无致的大变动虽然不同船公司的经营战略不同有的扩张运力有的扩张上下由端到端

但联盟运营的格局已见趋于稳定七合作共赢经历了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骤起 2020 年疫情突发 2024 年红海断航等偶发性极端事件后

可以说历经多重博弈的考验之后船公司间的信任度默契度都较前几年有提升行业联盟运营格局已见趋于稳定恶性价格战再未发生根据下面这组数据海控自 2017 年以来再未亏损 2017 年营收 904 亿元盈利 26 亿元 2018 年

营收 1208 亿元盈利 12 亿元 2019 年营收 1510 亿元盈利 67 亿元 2020 年营收 1712 亿元盈利 99 亿元 2021 年

2022 年预告盈利 490 亿元回头看当时对海控弱周期化的判断有的理由不成立有的理由偏乐观有的理由仍然成立

总体来说若周期化的判断没错老水手们相信集运与以前不一样了海控早已脱胎换骨但市场显然不这么认为所以海控的估值很低市场仍然在预期海控这个季度不亏下个季度亏损

今年不亏明年亏损虽然被海控用业绩打脸了好几年但市场仍然乐死不疲地预期海控这个季度不亏下个季度亏损今年不亏明年亏损嗯海控已经连续八年盈利都不足以让市场认同其弱周期化

且看 25 年海空会不会亏损一季度海空大概率盈利 100 亿以上如要亏损则后三个季度不仅不盈利还要亏损 100 亿以上才会全年亏损海空账上近 2000 亿现金海空不主动打价格战水感和海空打价格战集运的原有的消费属性与干散货运输不同集运的原有的消费属性

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是日用消费品 不是大宗商品 而且还可以散改机所以集运即使有周期属性 也是跟随消费行业的周期属性但除了消费属性 这几年老水手们又总结出了集运风浪越大与越贵的行业属性也就是说任何对集运供应链的扰动都将刺激运价上涨 这一点疫情证明了 红海断航证明了

现在老水手们都在等待美国 301 调查再来证明一次虽然这几年海空股价起起伏伏不慎让人满意就如老水手们自嘲的在让人失望这方面海空股价从未让人失望过但对海空基本面的判断老水手从没输过决定价值上限的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