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808.第一次遇到五倍股——复盘融创中国的投资历程

2808.第一次遇到五倍股——复盘融创中国的投资历程

2025/3/19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润哥
Topics
润哥:我于2017年1月以6-7港元的价格建仓融创中国,基于孙宏斌150亿港元收购乐视网事件,我认为融创中国严重低估,且公司拥有强大的现金流和增长潜力,这笔投资最终让我获得了超过工作收入的回报,也让我深刻理解了周期股投资的魅力。 在投资过程中,我经历了融创股价的大起大落,也曾因为对周期的错误判断而错失高位卖出的机会,最终在2021年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判断房地产库兹涅茨周期进入下行阶段而清仓。 回顾融创的投资历程,我认为其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2017-2021年港股牛市,特别是南向资金的涌入,推动内房股上涨;其次是地产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地产商在调控政策下生存空间被压缩,为大型地产商提供了逆周期扩张的机会;最后是融创自身具备的低成本并购能力和高效的扩张模式。 然而,20年周期的库兹涅茨周期最终导致了融创的股价下跌,这提醒我们,即使是优秀的公司,也无法摆脱长期周期的影响。 通过这次投资,我总结了两点经验:第一,万物皆有周期,投资需寻找被低估、行业拐点临近、具备业绩、估值、成长三重增长共振的公司;第二,中国股市大起大落,投资需及时止盈,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股票,更不能把个人形象与单一股票绑定。

Deep Dive

Chapters
2017年1月,作者在6-7港元的价格建仓融创中国,到2021年最高涨至近48元。最初的投资动机源于对老乡孙宏斌的信任和对融创低估值的判断,以及大V的重仓推荐。文中详细描述了融创的扩张模式、低成本土地储备,以及在收购乐视后获得的市场关注度,以及股价的阶段性上涨。
  • 2017年1月以6-7港元的价格建仓融创中国
  • 融创低估值判断
  • 收购乐视后获得市场关注
  • 2017年10月股价达到40元阶段高点
  • 2018-2020年销售额持续增长
  • 三年内目标价位60元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第一次遇到五倍股》复盘融创中国的投资历程来自润哥 2017 年 1 月我建仓了融创中国在 67 港元的价位买入融创中国却长期拿到了 2021 年

期间最高涨到了近 48 元一开始我关注我的老乡贾跃亭的乐视网尽管乐视网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但是山西好不容易出一个这样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有关注乐视网的消息后来听说乐视网遭遇经营困难无人援救直到同为山西人的融创中国的老板孙宏斌出 150 亿来挽救乐视网

山西人帮助山西人这让我非常感动想考虑买一首《融创中国》来支持一下然后一看《融创市值》才 250 亿港元巴菲特说过一个人重 200 磅不用看就知道是个胖子

同样一个一下子能拿出来 150 亿的公司市值只有 250 亿港元不用看就知道低估于是我不断买入融创中国的股票这是我第一只让我投资收入超过了自己的工作收入的股票第一次感受到了一年五倍行情的精神冲击 18 年也经历了股价大跌的下行融创中国不仅让我赚到钱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考验更让我学会了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观察周期行业

为后来的周期股投资打下了基础融创中国 2003 年成立 2010 年在香港上市从 2012 年开始逐步向全国扩张依托于高水平的管理独创了负债融资低成本并购并购困局中的地产企业

获得库存土地营收增长的扩张模式通过在二级土地市场减漏避免了在一级市场拿高价地 2012 年至 2016 年荣创积极并购储备了大量的低成本土地全国销售额排名从 2010 年的全国第 26 上升到了 2016 年的第七但股价一直都不温不火 2017 年 1 月荣创以 150 亿的价格收购乐视

第一次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大规模的关注 2016 年底乐视股价爆雷所有人都以为乐视的故事即将完结的时候融创却跳了出来市场普遍觉得融创要做怨大头股价也应声下跌我就在股价大跌那一天开始建仓此时我当时还是一个银粉主要注意力都在寻找低市盈率银行股上

对融创的了解也不多但知道这是一眼看得清低估的公司买入后才发现我跟踪多年的一位大 V 都在重仓融创才了解到

融创现金充裕可以轻松拿出 150 亿销售已经连年翻番 2015 年 735 亿 2016 年 1500 亿 2017 年预计到 2500 至 3000 亿而市值却不到 250 亿有大 V 指出融创的成长有很强的确定性受限于会计准则收购的土地在财报上依然以拍卖的价格计算资产而

而地产行业刚刚经历了 2015 年到 2016 年的房价暴涨

过去低成本拿到的土地正在迅速转化为惊人的销售额此时的荣创已经累积了 1.2 万亿的货值于是我在惊喜之中我积极地买入荣创 6 元多的时候开始买一直买到了 14 元在关注之中荣创一路上涨市值的上涨又为并购提供了更多支持 2017 年 7 月荣创宣布要以 631.7 亿元接手万达集团 13 个文旅项目以及 76 个酒店

此时股价涨到了 22 元 10 月时涨到 40 元的阶段高点一时之间研究融创成为雪球上的显学孙宏斌也在大 V 中圈粉无数当年融创也不负众望取得了 3600 亿元的销售额成了仅次于万科恒大碧桂园的全国第四大地产企业

而此时万科恒大碧桂园都是销售额 5000 亿市值在 2000 亿左右按照融创的扩张速度这个目标不难达到

所以我当时给融创定的目标价位三年内达到 60 元 2018 年至 2020 年融创虽然没有延续 2017 年的疯狂但依然稳定进步 2018 2019 2020 年销售额三连涨一直保持在 5500 亿以上股价在 2018 年跟着大盘一起走熊 10 月到了 23 元的阶段低点 2014 年

2019 年又一起回升 2020 年 1 月融创的股价达到了 48 元的历史高点之后就开始下跌 2020 年基本都保持在 30 多元 2021 年 4 月开始持续下跌 12 月时就跌到了 17 元

2022 年 3 月因为暴雷暴跌目前已经跌到 2 至 3 元左右在持有融创中国的 4 年里我远比现在要稚嫩中间做了一次操作卖出 30 多元融创买入 14 元以下中国太平后来中国太平涨到 25 至 30 元之间又把中国太平换成了融创中国融创中国一度占我仓位的 60%以上

一直把 60 元目标价格以下的融创当作非卖品没有在四五十的高位退出值得庆幸的是投资融创让我意识到周期股上涨的力量

一直在周期行业寻找下一个融创 2019 年 2020 年我分别发现了紫金矿业和中原海控虽然坚信 30 元的融创会翻倍但紫金和海控是都有可能涨 10 倍于是我慢慢减持了融创慢慢建仓紫金矿业和中原海控为啥没有大笔建仓因为没有什么大 V 推荐紫金和海控我对自己信心也不太够 2021 年 4 月后融创继续下跌

我还认为是地产库存周期的原因被低估等新的周期轮回了价格依然会涨回去直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来了了解到人口出生率的暴跌才发现在新的社会人口的发展趋势下

20 年一轮的房地产周期库兹涅兹周期进入下行阶段于是果断全部清仓现在去复盘 2017 年到 2020 年融创实现了堪称奇迹的戴维斯双击 2021 年又急速下跌大鹏一日同风起融创固然是独具禀赋的大鹏但当时特定时期的风向更加重要一南向资金与港股的牛市 2017 年到 2021 年是港股的牛市

而内房股是驱动牛市的核心板块融创则是内房股中最亮的仔这牛市主要是南向资金推动的在长期把持港股定价权的外资眼中高负债运营内地产地产企业风险太高老外不仅不懂中国的发展更不懂中国的地产行业

导致内房股长期被低估而更了解中国地产的南向资金推动了内房股的上涨 2017 年 1 月到 10 月恒生指数从 23000 涨到了 28000 恒生内地房地产指数从 3000 涨到了 6000 而融创的涨幅在牛市里遥遥领先于同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到达 2017 年 10 月的阶段高点后融创的股价走势就基本与恒生内地房地产指数一致了

说明被低估的股价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价值回归低估优势已不明显二跨越地产短周期的行业集中度提升我国地产行业长期存在着三年的短周期因为房子从投资开工交付需要三年相关的调控政策投资库存地产股价格也都有三年的周期性而地产是个高资金周转的行业

在行业下行周期制时实力不足的地产公司陷入资金困境

为大地产企业的逆周期扩张提供了发展机遇在 2014 年的反腐风暴后全国各地很多原来依靠政商关系低成本拿地的中小开发商退出了市场而大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小企业更低房子因为品牌溢价要比小开放商卖得更贵盈利能力强优势十分明显在 2017 年 1 月的节点上刚刚经历了 2015、2016 年的房价飞速上涨

国家提出了房住不炒后调控政策日趋严格中小地产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当时的市场预期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换挡地产行业的增速也会放缓行业巨头会进一步挤占市场空间 2017 年底这个预期被验证全国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额较 2016 年涨幅是 13%万科恒大 B

碧桂园融创的销售额涨幅分别是 45%41%78%140%2018 年 2019 年的行业集中度更进一步提升 2020 年 1 月终于把融创和恒生内地地产指数推到了历史高点在 2025 年看虽然碧万恒融四大巨头都陷入了困境但近几年地产行业的集中度依然在提升只是市场猜对了开头没猜对结尾

3.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地产周期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 15-25 年不等的长期波动与人口周期密切相关当人口流动性增强新兴城市崛起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将推动经济增长

当城市建设趋于饱和人口增长放缓住房需求下降房地产投资减少经济增速也会随之下降三年的地产短周期本质上是产能牵引的供给端周期二十年的库兹涅茨周期则是人口增长城市化牵引的需求周期当需求长期不振所以地产行业以及股价的长期低迷是无法避免的

在第 7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前一个月市场已经对出生率的下降做出了反应

37 元的融创 6500 的恒生内地地产指数开始下跌一个月后 29000 的恒生指数也启动了下行之路现在是 2025 年 3 月在科技股驱动新一轮牛市中恒生股值已经回升到了 23000 突破到 4 年前的 29000 的可能性很高但融创股价和恒生内地地产指数已经不可能回到 2021 年 4 月的位置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回到 2017 年 1 月

这是一个人说融创被低估了必然要大涨另一个人说融创负债率高必然要爆雷那谁说的对呢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可以说这两个预测都对的只是兑现的时间不同而驱动这两个相反预测先后兑现的力量是周期三年的地产短周期可以让优秀的融创乘风而起

20 年的长周期让同样优秀的融创难以翻身 2017 年融创中国的五倍行情让我第一次收获财富暴涨的喜悦那时我也开始在雪球写文章融创的分析文章让我涨粉不少可以说是我大 V 之路的起点回首过去从投资融创的过程中学到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周期和人性

后来通过对行业周期的研究我又抓住了紫金矿业中原海控等牛股我总结了两点值得散户参考的经验经验一万物皆有周期融创中国贵州茅台紫金矿业陕西煤业龙基股份中原海控包括现在中国海洋石油都曾经是雪球最大的热门股

当在封口时候,这样的股票万千宠爱于一身,大家按计算器都暗爆了,等到周期过了,又气如碧绿,万物皆有周期,未有低估不败。我的总结是要寻找那些,一眼看得出低估,股价向下空间很小,向上空间很大的公司的股票,同时行业经过多年低迷和去产能。

正在面临行业拐点的公司未来行业利润会大幅增长的公司最终同时遭遇业绩估值成长三重增长共振带来股价的大增长经验二

中国的股市有中国自己的特色经常大起大落不可照搬巴菲特在美国的操作方式巴菲特在中国日本的投资也是到了满意的收益率也会风高卖出不能设定非卖品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不仅在于自身也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企业必然会有起落

不宜单调一只股票有了收益也要及时套利作为大 V 更不能把自己的人设绑定到一只股票上今年二月份我曾经再次买入融创中国到了三月十日我又清仓卖出了我觉得我水平不比当年而且肉眼可见一眼见地沽的新华保险 H 符合经济复苏股因地股牛市放大气哈股折价率又很低所以就换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