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选择的一些思考 来自liquidO的雪球原创专栏) 主播:小陆 昨天发个帖子进行一些思考,本来的目的是想通过选择跨周期成长的周期类和估值合理的优秀成长公司的组合,希望优选个股,长期操作,虽然是周期为主,组合投资,但是持有的公司如果基本面长期逻辑没问题也可以长期波动操作,而不是周期到顶就清仓或者大涨后就放弃。我倾向于大涨逐步减仓,下跌逐步增仓,但是不会清仓,也不会把单一持仓搞得特别重,比如单个标的不会超过总市值的25%。对于组合的加权涨幅,实际上我的要求比较低,年化10-15%,也就是说5年一倍或者10年3倍就能达到基本要求,如果出现下跌,长期收益率提升,就加大仓位,这是基本的逻辑。比如煤炭+电力的组合,如果两个板块都是低估的,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均衡配置,根据行情决定分配比例,获得超额收益呢?通过过去的业绩分析,煤+电的整体业绩还是稳定的,比如华电*陕煤,如果持有股份相当,股价和12.5,业绩和今年大概在1.5左右,整体估值8倍出头,分红接近5%,甚至不输长电。而且整体未来还有降杠杆的利润增量。还可以根据预期波动操作,不断的增加股份,陕煤的权益产量大概8000万吨,华电的火电煤炭消耗量基本也是这个数。对于成长股,这个就判断起来非常难,要考虑商业模式,管理层,市场竞争,变量因素太多,想在中小里面挖掘优秀公司,对于中小散户来说,基本就是无解的。我们的挖掘大多都是失败的,比如我过去五六年买的医药公司,几乎都是平庸甚至低下的公司,所以我就只投ETF,只做行业的资产配置,不再去研究个股,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避免在弱势领域里浪费时间。所以我也基本不看科技股,巴菲特前50年也不做看不懂的科技股,一样收益超级牛。研究这条路很难,但是我们也必须走,当然我们要有一定的参考,比如历史成长指标,管理层,行业模式,行业空间,长期资金参与度,我们都可以做参考,只求模糊的正确,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非系统性风险,然后不断的验证和评估。同时感谢大家的交流和分享 作者:liquidO 链接:https://xueqiu.com/1515879647/137560555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