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999.疫情结束后的投资思路探讨

999.疫情结束后的投资思路探讨

2020/2/12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Shownotes Transcript

疫情结束后的投资思路探讨 来自刘志超的雪球原创专栏) 主播:小陆 疫情伊始,一片悲观。没曾想过了几天,市场却骑上了疫情牛。 或许是给组织的超强控制手段投票,对疫情的发展有良好预期。 丧事喜办总觉得哪里不对,但要一杆子打过去说所有行业都会受损,倒是有些敷衍。 石头还得一块一块翻。 这里提供思路供探讨: 对付疫情的隔离手段直接摧毁了绝大多数线下和部分线上消费需求,而令部分纯线上需求集中爆发。 餐饮、旅游、交通、电影等行业股价暴跌,沾了云和线上化的公司股价大涨。 直观上,这个思路没问题,long需求增长的公司,short需求暴跌的公司。 但想得长远一些,疫情只是短期事件,总会过去。 那么过去之后,线上暴增的需求会怎么样呢?我认为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疫情隔离带来相较往常多出一部分的使用时长/用户付费,疫情结束后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常态,业务量回归正常,如手游行业。 一种是疫情隔离推动用户去体验新的产品/服务形态,公司接收到新用户增量,疫情结束后会有一批用户因为价格/便利性等因素留存下来,如在线教育行业。 一种是疫情隔离推动线上业务量大增,公司相应要进行软硬件投资,疫情结束后,人们生活走向常态,公司业务量回归往常,投资闲置浪费,如云服务提供商。 我们当然不想买到第三种公司,至少买的是第一种公司,最好能买到第二种公司。 那么哪些行业会在疫情结束后受益用户留存呢? 我认为按这个重要性排序:降低用户成本,提高用户效率,顺从人性懒惰。 一点都不沾的,基本就没戏了。 反过来看。那些线下需求被疫情隔离摧毁的公司们,也是可以挑一挑的。 有些行业、公司会随着疫情结束,人们生活日常化,需求迎来弥补性反弹,如美妆理发;而有些行业和公司,需求则是永久性损失了,如餐饮行业的过年聚餐。 另外,经济整体遇到这么大的挫折,某个雷打不动常年大赚的行业,能不出来兜底吗?估值低不是没理由的。 $腾讯控股(00700)$) $新东方在线(01797)$) $海底捞(06862)$) 作者:刘志超 链接:https://xueqiu.com/3386153330/14088160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