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02︳认真聊聊:“生活方式西化”会让孩子成为性少数群体吗?

102︳认真聊聊:“生活方式西化”会让孩子成为性少数群体吗?

2025/3/11
logo of podcast 严艺家

严艺家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严艺家
Topics
严艺家:我作为一名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在英国工作期间接触了许多性少数群体青少年,这促使我思考"生活方式西化"是否会影响孩子成为性少数群体。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没有证据表明"生活方式西化"会导致孩子成为性少数群体。 首先,性别的表达是后天建构的,而非天生决定。Judith Butler的理论支持了这一观点,她认为性别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BBC的纪录片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验显示,人们对孩子的性别认知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而非仅仅取决于生理性别。 其次,青春期青少年出现性别探索是健康发展的一部分,这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并非现代社会独有现象。即使在非二元性别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可能发展出异性恋取向。学校的性别教育不会导致孩子成为性少数群体,反而应该为多元性保留空间。 然而,部分青少年在性别探索阶段出现问题,可能与心理创伤有关。家庭内部的权力不平等、情感暴力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标签会掩盖家庭内部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标签本身。 最后,我们需要以科学和人性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性别探索过程,为其创造安全空间。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身心安全是底线。家长应该保持温和的好奇,而不是过度担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昨天在伦敦去听了一场Judith Butler主题为“谁在害怕性别”的对谈,引发了许多思考。结合自己与性少数群体青少年的工作观察与体验,想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生活方式西化”到底会不会让孩子成为性少数群体,家庭又可以为经历健康的性别认同探索期的青少年们提供怎样的支持与边界。

01:01 昨天去伦敦听了Judith Butler的对谈

01:42 刚接触非二元性别青少年时的不确定感

05:58 Judith的核心观点之一:性别是被后天建构的

07:38 关于生蚝是性少数群体的冷知识

08:53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非二元

10:21 Judith提出的Phantasm理论

11:39 Judith的孩子是个快乐的顺直男

12:26 为什么有性别认同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13:35 青春期的健康发展包括一过性的性别探索过程

17:38 与心理创伤固着(fixation)有关的性别认同议题

22:48 标签经常会掩盖“房间里的大象”

26:18 英国性别教育现状

28:03 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健康性别探索阶段做些什么

主播︳严艺家

一个从上海到伦敦吃了15年精神分析饭的人,UCL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情绪养育》、《1016成长信箱》作者,《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主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PsyD在读中,全网150万粉丝的心理博主。

听友群vx:yijiapsyche (请注明“小宇宙播客听友”)

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公众号/视频号/B站:严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