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7E3 鲁豫对话李翊云 | 有些艰难无法走出,我始终与其共处

S7E3 鲁豫对话李翊云 | 有些艰难无法走出,我始终与其共处

2025/4/2
logo of podcast 岩中花述

岩中花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翊云
Topics
李翊云:我写作的目的是找到并表达自己独特的声音,而不是追求英语表达的完美无缺。我写作时更注重节奏感,而不是画面感,因为我的画面感很差。我从小就喜欢看书,童年时期阅读资源匮乏,所以格外珍惜每一份文字,这是一种阅读饥饿感。在爱荷华求学期间,我发现那里的人人都写书,这促使我开始尝试写作。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写得很差的书,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我想写得比他好十倍。我27岁时离开科学领域,是因为我感到在科学领域的生活缺乏惊喜和挑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或许正是因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才一直写下去。写作是将脑海中的想法用精确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表达不出来,那想法就是无用的。我用英语写作是因为在非母语环境中,我可以更精准地表达自己。写作就像把自己藏在小说中,将生活中无用的想法赋予人物。 我字典里没有“和解”和“原谅”这两个词,我更倾向于“忍受”,人生是一个忍受的过程。生活中有许多艰难是无法走出的,也不需要走出,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痛苦,我选择与其共处,而不是试图走出痛苦,我会通过做一些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来度过每一天。时间是公平的,它会带走一切,好坏都会过去,所以要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苦乐。痛苦(pain 和 sadness)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幸(unhappiness)是可以减轻的。 我的日常生活很规律,包括写作、阅读、运动、教学和园艺。在无序的世界里找到有序的生活方式,是人生最大的难题。痛苦的状态会过去,但痛苦本身不会消失,重要的是学会与痛苦共存。 《鹅之书》中两个法国女孩的经历,代表了世界各地青年共同的青春记忆。写作过程中,我和人物之间会有冲突和角力,这会让作品更有生命力。 鲁豫:我很好奇你到爱荷华难道是因为被这个写作计划吸引的吗?你曾经还写过一句话但我不知道你自己还记不记得你说把自己藏起来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在小说中做到那写小说就都是这样子就像咱们刚开始说 Callum Tobin 他说写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 Henry James 东西最后还是自己那个梦给写进去那就是他把他自己就藏在了 Henry James 里头我觉得很多 writer 都是这样子就是会把自己生活中一些小的事情就像你说是细节或者是想法有些想法这个想法对我自己一点用都没有可能对我的人物就有用了所谓藏起来我觉得就是说把你生活这些东西都给了人物对他们更有用一些像我自己就是我知道这是个假象我自己就感觉我就好像是透明的似的我在看我自己的东西就知道我是透明的没有我而是只有人物了。 你在大学里面教书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你们的作为老师的这个 dress code 可能不是书面要求但大家会约定俗成的你们这个 dress code 是什么?你受过情伤吗?你听到岩中花树这个词你的这个想象你的反应是什么?

Deep Dive

Chapters
作家李翊云分享了科尔姆·托宾独特的写作方法,以及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融入小说创作,并阐述了她对写作中画面感和节奏感的理解。
  • 李翊云学习了科尔姆·托宾的写作方法,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
  • 她认为写作更像音乐,注重节奏感而非画面感。
  • 她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在小说中运用细节来构建场景和人物。

Shownotes Transcript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本期嘉宾】

李翊云,作家、教授

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

【本期节目介绍】

岩中花述第七季第三期节目,鲁豫和李翊云聊阅读和写作,也谈痛苦与生活。

幼年时纸与字是匮乏的,偶得一张报纸、一阙信件便饥渴地阅读,直至文字在心底刻下凹痕;青春时被苦闷追赶,守着谁也不愿走进的内心世界,一头猛扎进诗与文学,含一口苦涩等它被时间融化;成年后顺着科学的阶梯攀爬,抛下所有的日记与旧梦,仅带一本《红楼梦》出国求学,却始终未想过成为一名作家。

来到爱荷华,一座人人写作的城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惊叹她写得出色,乘着千禧年的希望之船,她真正投身于英语写作,将自己藏于文字的角落,写出属于她自己的voice,也唤醒了读者共同的经验。

面对痛苦,她说生活中有些艰难无法走出,便与其共处,用忍耐代替和解、以做事度过时间,尽可能让unhappiness有所减轻。

生活是永恒无序的,能抓住一点点有序,已是极幸运的事。 【内容提要】

Part 1 小说如何写?

05:52 从托宾的作品中,习得一种狡黠地进入写作的方式

08:38 写作对我来说更像音乐,我寻找节奏感、而非画面

10:36 作家是一个收集者,行走、观看,用文字调用记忆

12:49 阅读文学,其实也是在捡拾写作者的时代与生活

Part 2 从科学到文学

15:15 小时候,文字很稀缺,好像患上了「阅读饥渴症」

17:22 也曾模仿朦胧诗去创作,但从未意图必须成为作家

19:39 忘记的事便不重要,也没有什么东西必须得留住

21:23 选择爱荷华是为了研究免疫,但那里,人人都写书

25:09 乘着千禧年的希望之船,放弃了免疫学、投身写作

29:51 正因无法回答「为何要写」,我才无休止地写下去

31:25 用英语写作,是因为在非母语中才能找到准确的「我」

Part 3 作者与人物的命运交织

35:44 将对自己无用的想法给予人物,就像作家藏在小说中

38:17 《鹅之书》中的两个法国女孩,唤醒了世界性的青年记忆

40:01 12-15岁的孩子有强烈的见解,但世界还未准备好去倾听

44:20 苦闷是无法化解的,只能想办法填满和度过那段时间

47:04 在我的字典里,代替和解的是忍受,人生是忍受的旅程

48:49 生活中有些艰难你走不出,那就搁置痛苦、先去做事

51:34 作家与人物之间的冲突和角力,会让一本书更有生命力

Part 4 日常是对痛苦的忍耐

55:46 写作、读书、运动、教学、园艺,就是日常生活的全貌

59:48 在无序的世界里找到有序的生活方式,是一生的难题

61:41 痛苦的状态也许恒久存在,痛不欲生的感觉必然会过去

64:21 Pain/sadness无可避免,但Unhappiness是可以减轻的

– 嘉宾本人的作品 –

《鹅之书》(The Book of Goose),Yiyun Li,Fourth Estate,2023-6-8

《我该走了吗》(Must I Go),李翊云著,张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群岛图书,2023-11

《理性终结之处》(Where Reasons End: A Novel),Yiyun Li,Random House,2019-2-5

《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Stories),Yiyun Li,Random House,2005-9-20

《秩序的威力》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技巧与特质》,李翊云发表于《纽约客》的短篇小说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三生三世》,聂华苓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01

《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著

《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2

《从文家书》,沈从文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02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英国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代表作《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To the Lighthouse)、《海浪》(The Wave

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魔术师》(THE MAGICIAN)、《大师》(The Master)、《布鲁克林》(Brooklyn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美国作家,代表作《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英国诗人,代表作《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王安忆,中国当代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长恨歌》《红豆生南国》《一把刀,千个字》

谭恩美(Amy Tan),美籍华裔女作家,代表作《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

闵安琪,美籍华裔女作家,代表作《红杜鹃》

– 互动方式 –

GIADA官网:www.giada.cn)

GIADA小红书:GIADA • 小红书 / RED)

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

GIADA 微博:weib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