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培育大湾区文学之花|“詹谷丰、耿立散文研讨会”在穗举行

培育大湾区文学之花|“詹谷丰、耿立散文研讨会”在穗举行

2022/3/25
logo of podcast 羊晚·花地·文化

羊晚·花地·文化

Shownotes Transcript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杨璐临 图/主办方供图 3月25日下午,“詹谷丰、耿立散文研讨会”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23楼会议室举行。 本次会议为“粤港澳大湾区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活动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社、广东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昆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主持。 与会专家围绕詹谷丰的《山河故人——广东左联人物志》和耿立的散文集《暗夜里的灯盏烛光》展开研讨。 广东散文创作又出新成果 梁鸿鹰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的散文创作和其他的创作一样,在近几年都有非常好的收获,这既得益于广东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得益于文化的昌盛,也得益于媒体的发达。 同时,梁鸿鹰充分肯定了詹谷丰、耿立散文创作成绩,“詹谷丰的《山河故人——广东左联人物志》,是一种客观的实质性求真的、求实的引据自我的创作。 而耿立《暗夜里的灯盏烛光》恰恰是个人的、个性化的、充分自我的,是个人经验的写作。” 张培忠表示,广东作家们自觉地将个体的“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之中,涌现了不少散文精品力作,其中詹谷丰的《山河故人——广东左联人物志》、耿立的《暗夜里的灯盏烛光》饱蘸现实的热情、人民的深情和理想的激情,堪称近年来广东散文创作的新成果。 在张培忠看来,作为大湾区养育出来的作家,詹谷丰和耿立的创作扎根于大湾区这片热土,以这里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的生活为养分,培育着他们的文学之花。“他们的写作,也是对大湾区这片土地的最好馈赠。” 再现左翼文学的岭南血脉 大家认为,《山河故人——广东左联人物志》深情回顾了丘东平、欧阳山、洪灵菲、杜国庠、冯铿、冯乃超等广东左联人物的革命轨迹和文学成就,在历史的钩沉和时代精神的回望中重温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激发我们赓续“左联”革命血脉、砥砺奋进新时代的勇气和信心。 作品不仅再现左翼文学的岭南血脉,为岭南历史文化注入鲜活的水源,为岭南现代历史文化增添厚度,而且书中还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投身革命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与各方面的尖锐矛盾,最后甚至用自已的生命敲响革命的战鼓,对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有不容忽视的启迪与激励作用。 《暗夜里的灯盏烛光》文字沉郁,为文使气,情感饱满,通过对中国当代乡土社会的刻画剖析和历史人物的追溯回望,展现了对城市“边缘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深切悲悯和关怀,以及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深层追问和思考,展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和使命担当。 詹谷丰、耿立分别结合自身创作实际,也畅谈了各自对文学创作的认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