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图/受访者提供 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共15块奖牌创历史最好成绩,国人振奋。 赛场外,广东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用丹青笔墨的艺术形式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为冬奥健儿加油鼓劲,一起向未来。 团队创意 传递冬奥精神 藉此体坛盛事举办之际,广东画院集体创作了《冰雪精神——广东画院迎“2022北京冬奥会”》系列5幅冬奥主题国画。 本次活动由广东画院院长林蓝、广东画院副院长郑阿湃、创作室副主任黄国武,以及周正良、陈龠、陈迹、杜宁、关坚等广东画院在职画家共同策划创作。 其中,山水画《冰雪精神·飞跃》由郑阿湃主笔,人物画《红——冰球》《黄——速度滑冰》《蓝——跳台滑雪》《紫一一高山滑雪》由黄国武主笔。 在《冰雪精神·飞跃》中,大雪覆盖的赛道白茫茫一片,一名高山滑雪健儿俯冲而下,尽情挥洒自我,赛道两旁的林木依旧郁郁葱葱。 画家们通过雪痕和雪道的旋律变化,呈现出冰雪运动的气势和动感。 郑阿湃介绍,为了完成这次创作,团队就创意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大量查阅与冬奥会相关的资料,了解到场馆建设之初就采用不少环保理念。黄国武素以“实验水墨”见长。 他坚持使用淡墨,营造一种“虚淡”的美学意象。黄国武主创的人物组画选用红、黄、蓝三原色作为主题,描绘冰球、速度滑冰、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运动员赛场上的飒爽英姿。 黄国武认为,淡墨更适合表现高洁、利落的冰雪精神。 《黄——速度滑冰》《蓝——跳台滑雪》两幅作品的运动员背后扬起一片水墨晕染的烟云,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跃然纸上。 《红——冰球》《紫一一高山滑雪》两幅作品则运用充满色彩斑斓的彩点,既渲染出比赛的精彩激烈,也展示出运动员充满力量感的阳刚之美与拼搏精神。 慢镜速写 捕捉体育韵律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弘持续关注各项赛事,用画笔迅捷记录下了一个个精彩瞬间,用心用情创作出了一批冬奥主题作品。 其中,这组以《冬奥之美》为题的速写作品,以简约的线条、传神的动态描画了冰雪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姿,展现了冰雪运动的韵律之美。 张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速写具有迅速描绘、鲜活表达、迅捷传播等特性,是不可替代的一种绘画形式。 张弘教授说: “在这一次冬奥运动会上,我看到自由滑雪女子大跳台谷爱凌的首秀,其跳起的高度以及空中转体的姿态就非常入画,那各种变化的角度与透视感亦很有视觉效果,而在决赛时的第三跳,她以那种高难度的动作以及轻盈的起跳到落地,令人赏心悦目,这高超又完美的动作使其拿到了个人的奥运会首金。 冬奥会运动所穿的各种比赛服也很有特点,既有显示人体健美的冰上运动服,又有滑雪那种厚重与神秘感的雪上运动服,这些服饰结合着各种动态,可表现出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灵巧、活力以及优雅等各种姿态。” 冰雪运动讲究速度和动作的完美融合,画家是如何在高速运动中抓取到如此精彩的瞬间动态的?张弘教授表示,他之前曾经体验过滑雪运动,知道身穿一套滑雪装备在雪地上完成一组高难度动作有多困难。 这次的电视转播中播放了大量精彩全面的慢镜头回放,这对画家捕捉动态来说有极大的帮助,关键就取决于要选取哪一个瞬间进行定格,而那一刹那反映的也正是画家独特的眼光以及对动态审美的把握。有时这也会决定作品的好坏,这确实要求画家具有较强的观察力与敏感性。 所以,画运动题材,关键并不在于是否画的快,而在于能捕捉到哪个点。 动态写意 展现运动之美 旅美画家、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徐治庆一直在电视机前关注着比赛进程,并且创作了数十幅速写作品。 这组以《写意冬奥》为题的速写作品,以简约的线条、传神的动态描画了冰雪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姿,展现了冰雪运动的韵律之美。 据了解,由于徐治庆擅长对动态人物的研究,并形成了特独的绘画风格,他的一套艺术创作入选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 从2002年的美国冬季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徐治庆的感情和艺术,再次在作品中绽放。 徐治庆说:“我被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勇争先、拼搏进取、为国争光的精神所感动,作为一名画家有责任、有义务、用画作记录刻画中国奥运健儿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为他们树碑立传。衷心地祝福中国健儿再创佳绩,为国争光。” 《写意冬奥》速写作品里的线条是一种意像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如写意画,粗狂而有节律地纵横交错,意到笔不到,既像又不像,已到了一种诗的抽象境界,线条由徐治庆的画笔牵动着惬意飞扬,又潇洒地落到画纸上,形神兼备。 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先生生前看过徐治庆的画作后评价道: “他对体育运动的速写,更是善用了其精湛的笔性,把运动员稍纵即逝的动态,用粗野狂放的线条表现了出来,冲击了我们的心灵和视觉,‘写意速写’是画家在其动态速写上的升华,一笔一画都是画家的千锤百炼。”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