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行: 广惠、广肇城际开行特快列车实现“五城五站即达” 5月28日起,广惠、广肇城际铁路将启用新版运行图,在开行“站站停”列车和“大站快车”的基础上,首次开行“特快”列车,仅停靠小金口站、西平西站、番禺站、佛山西站、肇庆站等5个车站,“特快”列车开行时段为7:00至23:20,全天共开行13列次。 记者了解到,端午节前一天下午起及假期三天,广清和广惠、广肇城际铁路在周末时刻表基础上适当增加上线动车组数量。 2、恢复: 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恢复开行 5月25日,T8701次列车从南宁站出发,驶向越南河内,这标志着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在中断五年后正式恢复运营。 目前,该列车车票仅支持线下购买,旅客可在桂林北、南宁、崇左、凭祥等车站的售票窗口,持护照进行购票。 此次恢复开行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不仅在南宁站至河内嘉林站间,北京西站至河内嘉林站间国际旅客列车也将于北京时间每周四、周日从北京西站始发,车次为Z5次,旅客到达南宁站接续T8701次前往河内嘉林站; 每周二、周五从河内嘉林站始发,车次为MR1次,旅客到达南宁站接续Z6次前往北京西站。 3、旅展: 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开幕 5月27日,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开幕,本次博览会共吸引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展商参展。在政策红利与文化自信的双重驱动下,本届展会特设的“中国入境游”板块成为最大亮点之一。 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文旅展商,以科技赋能与沉浸体验的方式,向国际买家展现中国旅游的立体面貌。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60%。而乡村旅游正成为国际游客解码中国的新窗口。 4、目标: 新疆发布最新文旅产业规划2030年产值预计破万亿 5月25日上午,新疆发布最新《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根据规划2030年,新疆将打造万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2025年,新疆预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3.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再创新高。 5、趋势: 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露营经济催生四千亿蓝海 消费升级背景下,户外休闲需求正从专业圈层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 近日,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2139.7亿元,同比增长60.4%;带动市场规模11554.5亿元,同比增长46.8%。 预计到2030年,国内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4879.8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4.7%;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23998.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3%。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露营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5月下旬,国内露营相关现存企业达23.49万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 6、展览: 故宫博物院再开新展,一眼看尽千年彩画 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5月27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展精选43件自隋朝至清代的中国官式建筑彩画代表性作品的临本和彩画小样,部分展品为首次对公众展出。展览将持续至8月26日。 此次展览荟萃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等多家博物馆、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珍贵藏品与学术成果,并第一次提出“大彩画”的学术概念。 据悉,该展览将敦煌莫高窟唐宋时期的藻井彩画、壁画边饰与窟檐彩画等与故宫明清官式彩画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打通了中国官式彩画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7、报告: 中国年轻人偏好沉浸式“慢游”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发布的《2025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显示,97.5%的受访青年近一年至少旅游了一次,其中,44.3%的受访青年旅游了3次以上。 调查显示,沉浸式“慢游”和“自由行”是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旅游方式,另外,在旅程中打卡知名景点、追求小众景点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调查显示,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排在文旅资源吸引力前两位,获选率超过半数。 46.2%的受访青年会选择网红打卡地,45.1%的受访青年会因为特色美食而去打卡,42.1%的受访青年会被非遗或民俗活动所吸引。其他还有:影视剧取景地,演唱会/音乐节/戏剧等演出,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古人游历路线,体育赛事,书籍/文学作品。 文字整理 | 记者 黎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