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28. 摩梭·园艺·正念:我的跨文化修行实验

EP28. 摩梭·园艺·正念:我的跨文化修行实验

2025/5/27
logo of podcast 隐秘之门

隐秘之门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小
洪佳
Topics
小小:作为一个在丽江宁蒗长大的摩梭人,我感受到摩梭人非常重视大家庭观念。我们民族的人民很朴实、开朗、热情,并且充满大爱,能歌善舞。我们的成人礼在12岁举行,通过一系列仪式和祈福,象征着个体从孩童到成人的转变。传统的走婚制度实际上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它不是一种开放关系,而是一种更加纯粹的、基于爱和尊重的关系。在这样的家庭中,女性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经济独立性,家族会成为女性坚强的后盾。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与传统习俗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比如大家庭中过多的声音可能会给个人带来困扰。

Deep Dive

Chapters
从小在摩梭文化中长大的小小,分享了她对摩梭人家族生活的独特见解。走婚并非开放关系,而是更尊重女性平等与独立的婚姻方式;母系家族的凝聚力,以奶奶为核心,为家庭成员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安全感。
  • 摩梭文化是母系社会,家庭成员共同抚养孩子。
  • 走婚制度尊重女性的独立和自主,并非开放关系。
  • 母系家族成员互相支持,提供强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 现代社会与传统摩梭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内容

汉字中的“閒”(通“闲”),以门窗为框,门里是月,一种解释是若有心倚门看月,便是悠闲自在之人。本期「隐秘之门」,我们和松赞的疗愈导师小小,聊了聊她奇妙的人生“閒”旅:

作为一名摩梭女儿,从小浸润在独特的母系文化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荷兰研修园艺时,如何通过种植物,和自然重新建立连结?从西方园艺到藏地冥想,这场东西方的跨文化修行体验,又给她带来了哪些转变?

在小小看来,纷繁的时代里我们需要锻炼一颗有弹性的心;而夜空的朗月,会温柔地照亮每个愿意抬头的人。

内容提要⭐️

2:20 真实的摩梭人家族生活是什么样?

4:02 摩梭成人礼:跨过阈限后获得新身份

5:20 走婚不是开放关系,更尊重平等与独立

6:08 奶奶坐在火塘边,是母系家族的心脏

8:05 家是我们的锚点,但也有现代边界的矛盾

12:27 荷兰种菜奇遇:有人专挑长得“丑”的生菜

13:16 徒手种下1000盆花,重建与自然的连结

15:12 消费与正念:你真的需要这件衣服吗?

20:00 焦点冥想:像锻炼肌肉一样训练自己的心

23:30 歇即菩提:世界的本来面目自然呈现

25:33 房间是内心的写照,整理亦是修行一种

27:06 动中觉:藏地三步一拜,是身体与心对话

29:22 茨满村日常:鸟鸣,清甜的梨,晒月光

31:17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本期嘉宾🎙️

小小,松赞疗愈导师

泓嘉,「隐秘之门」主持人

▲穿着摩梭族传统服饰的小小,摩梭族女性主要“单品”有手工头饰、金边衣、花腰带和百褶裙。

▲小小在荷兰学习园艺时种的生菜,收成后在学校门口摆摊卖给路过的同学们。 ▲小小和有机农场同事们的合影,大家都对绿色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抱有一颗热诚之心。

▲在有机农场实习时种了1000盆铁筷子,看它们从小苗变成花朵,重新建立内心与自然的连结。

▲茨满村以梨闻名,个头不大,果肉清甜多汁,在3月开出洁白柔嫩的小花,9月挂满沉甸甸的果实。 ▲小小会在自己的闲暇时光去世界不同的地方修行练习。

▲从茨满村沿着山路可到文笔山,山腰处的文峰寺有着“南洲第一灵洞”之称的金刚亥母灵洞,是探寻静坐修行圣地的玄机。

▲松赞丽江山居:位于宁静的茨满村,在这里可以一整天什么也不做,看着白云在山间游走,感受后山松林间的清风。

▲正念冥想中的小小,锻炼自己有弹性的心。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 Hongjia

声音设计 | 甜食

平面设计 | Leis

照片 | 小小、松赞旅行

-节目音乐-

Aleksey Chistilin - Inspiring Cinematic Ambient

Doug Kaufman - The Garden